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收錄廣西那坡壯族文獻記錄考、20世紀前半葉舞獅習俗文獻考、陳志良所錄民國時期民俗文獻考、《嶺外代答》所涉服飾文獻考釋;中篇圍繞《南寧社會概況》中所錄的南寧年節(jié)習俗考釋、飲食文化考釋、迷信習俗考釋、喪葬儀式考釋、婚嫁儀式考釋、南寧本地童謠考釋,以此作為支撐展開廣闊的文化視野;下篇對廣西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事項民歌的意義生成功能進行探析,由此回溯其文化淵源,為增強民族地區(qū)文化自信、文化認同,促進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提供史料依據和理論支撐。
在全球化、現代化背景下,地方民俗文藝在整個文化生態(tài)中凸顯出了獨特的文化價值。如何挖掘其獨特的文化價值從而推動地方文化傳承?本書從史料考據、文本解讀、文化內核探析三方面入手,為當下良性文化生態(tài)建構提供借鑒,為增強民族地區(qū)文化自信、文化認同,促進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提供史料依據和理論支撐,尤其是南寧強首府戰(zhàn)略下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提供理論借鑒。
上篇和中篇,作者運用敏銳的觀察和梳理文獻的能力,從容易被忽略的稀有文獻及其涉及的記錄細節(jié)入手,考釋民俗的動態(tài)變化,為地方、民族的風俗發(fā)展與傳承找到了文獻支撐和理論參考。下篇,作者深入民歌這一由底層完成的文化積累,從其文化內核探索其對當下建構文化生態(tài)的裨益和補充,尤其對廣西地方文化的塑造具有現實意義。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這句話是一種概括,也是一種要求。特別是在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今天,要求我們立足于本民族、本區(qū)域的現實狀況,以自身的文化特色去贏得世界其他民族的尊重和欣賞。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民族地區(qū)往往經濟欠發(fā)達,在現代性、全球化語境中,民族的(尤其是少數民族的)往往容易陷入封閉落后的刻板印象中。然而,通常被我們視為先進、現代的文明這主要是指推動全球化、現代化的文化浪潮同樣遭遇困境,現代性危機讓身處其中的人們飽受煎熬。此時,都市依然是身處鄉(xiāng)村的人們拼命想要奔向的理想之城,而田園鄉(xiāng)村又成為都市中人們向往的詩與遠方。區(qū)域與全球,民族與世界,傳統(tǒng)與現代甚至后現代,交錯并峙似交融又隔膜。從全球化、現代性文化悖論的困境中,固然能看到傳統(tǒng)民族民間文化,諸如民歌、民俗等的原生態(tài)價值,但不能讓這種價值只是一種他者景觀,從而淪為都市文化的裝飾,而需將其契入我們當下的文化生活中,形成我們文化生態(tài)中的重要一環(huán)。
地方性文化恰恰要在全球化中才能彰顯自身價值從而突破區(qū)域性,而傳統(tǒng)文化也需要在現代轉型中再現生機。為此,本書強調從史料考證和現實調研出發(fā),從學理邏輯層面思考廣西本土文藝發(fā)展史框架內的相關問題,力圖從思想史的角度去開掘民俗文藝的價值。全書按照思想史的時間線索,分別從過去和晚近兩個部分進行研究論述,前者(主要是上篇和中篇)主要追溯 20 世紀 2040 年代這個時間段,通過對該時間段民俗文藝的考論探尋其背后思想史脈絡得以生成的機理,從而為區(qū)域民俗文藝的傳承與發(fā)展提供史料支撐和理論參考(此部分創(chuàng)作起因詳見后記);后者(主要是下篇)側重從當下文化生態(tài)的某些癥結出發(fā),以 20 世紀 8090 年代的廣西民歌為主要研究對象,考察其意義生成功能與文化生態(tài)建構的互動關系。文化生態(tài)系統(tǒng)是龐雜而又難以把握的,故主要著眼于文化生態(tài)中的意義問題,簡言之,精英文化中容易出現意義中心僵化的問題,后現代思潮影響下的大眾文化容易出現意義消解的問題,作為民族民間文化形態(tài)的民歌具有意義生成功能,以意義生成中和意義僵化和意義消解,則有利于良性文化生態(tài)的建構。民歌的意義生成功能之所以能對當下文化生態(tài)具有裨補之效,是因為其內蘊的文化內核,這個文化內核就是通過儀式化、詩意化、音韻化三位一體表達所生成的整體生命律動。對于現代工業(yè)文明在創(chuàng)造極大物質財富的同時,所造成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劇烈沖突,這種整體生命律動是療救現代文明病的良藥。但這種療救絕非簡單照單抓藥即可藥到病除,我們需要直面民歌這種民間文化形式的生存狀態(tài),無法生存就談不上參與建構文化生態(tài),民歌需要在與其他文化事項的互動中,在聲像符號興盛、媒介融合的文化態(tài)勢中,在眾多民的自我選擇中去尋找其合理的生態(tài)位。而我們對其文化內核和意義生成功能的揭示,其意圖在于指出在這種互動中我們最應該珍惜和注重的是什么。真正的良性文化生態(tài)的構建,有待全民,有待將來。這部分研究從理論上,主要是吸納皮爾斯三元性符號學思想作為框架,借鑒吸收了文化生態(tài)學、生態(tài)符號學和音樂人類學等理論思想和方法,以此來激活中國傳統(tǒng)一分為三三生萬物的思想活力,以期突破二元對立非此即彼思維帶來的種種文化悖論、困境;在對民歌的界定中,力圖以民間、民眾、民俗、民族之歌來突破我們通常印象中的少數民族之民歌;在民歌素材使用方面,主要是覃劍萍先生于 20 世紀 8090 年代收集的東蘭民歌手抄本,然后兼及京族民歌以及古代典籍中的一些民歌。
愿望如此但實現幾何,現在看來在論證方面有簡單化和過度闡釋之嫌,在民歌材料占有和考據方面亦不夠充分。然而,區(qū)域與全球,民族與世界,傳統(tǒng)與現代,我們如今依然生活在這種文化的張力之中,作為民族民間文化形態(tài)的民歌源遠流長,幾乎伴隨著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整個歷史,人類社會群體為什么會對審美有一種客觀需要呢?這是因為人類社會的審美現象是人類社會自我維持和自我發(fā)展的動力結構鏈條上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缺少了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人類社會就無法自我維持和自我發(fā)展。這一觀點是打開包括藝術發(fā)生問題在內的藝術中一切重大問題玄秘之門的鑰匙 。這樣看來,將自己當初探索民歌的意義生成功能與文化生態(tài)建構的幼稚足跡記錄于此,或對我們前行有些許參考價值吧。
書稿最終完成得益于師長們一直以來的諄諄教誨和同事朋友們的幫助提攜。其中,尤其要感謝的是我的碩士研究生導師歐宗啟教授,他不僅帶領我們進行理論文獻的研讀,而且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親自帶領我們深入民族地區(qū)開展與民俗文藝相關的調研,并對我的相關文章進行精心修改。同時還要感謝王爾勃教授長期以來對我的悉心關懷和指導,書稿中很多核心思想都是在王爾勃教授的點撥下逐漸生根發(fā)芽。入職廣西藝術學院以來,我所在的文藝理論教研室深厚的文藝理論傳統(tǒng)使我受益匪淺,如著名前輩學者黃海澄教授所構筑的控制論人本美學和價值情感論文藝學理論體系引領我的思考,有幸共事的梁冬華教授、杜曉杰副教授、孫桂平教授、張興茂副教授等平時給我諸多教益,通識教育學院的各位領導同事給我諸多幫助,在此同表謝忱。
本書由我和簡圣宇教授合作完成。簡圣宇教授將區(qū)域文化史料納入思想史框架進行學理層面的探討,側重從縱向開掘民俗文藝的價值;我所聚焦的廣西民歌研究,側重從文化生態(tài)系統(tǒng)角度考察其意義生成功能。兩者各有側重,但都致力于探尋民俗文藝傳承的血脈與發(fā)展的生機,故合為此書。合作過程亦是學習過程,簡圣宇教授豐厚的學識修養(yǎng)、開闊的學術視野和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讓我受益良多,在此深表感謝!
本書最終得以出版,端賴廣西藝術學院學術出版資助項目的大力支持。此外,還要感謝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編輯張維維的辛勤付出。
向一優(yōu)
2023 年 9 月 1 日
定稿于南寧邕江之濱相思湖畔
向一優(yōu),湖北利川人,講師。任職以來一直致力于藝術學理論領域的研究,尤其關注民族民間文藝,及影視與大眾文化研究方面。主持完成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文化生態(tài)視閾下廣西民歌的意義生成功能研究,參與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多村振興戰(zhàn)略實施下鄉(xiāng)民觀念重塑的研究,參與教育bu人文社科青年項目布袋戲發(fā)展史研究,發(fā)表學術論文 10 余篇。
簡圣字,廣西南寧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任職以來一直致力于藝術學理論領域的研究,特別是圍繞中國傳統(tǒng)意象理論領域進行研討,力圖用現代人的視角去對傳統(tǒng)理論加以現代闡釋,且在現代研究中運用傳統(tǒng)思想資源。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國傳統(tǒng)意象理論的現代闡釋研究,出版專著5部,發(fā)表學術論文 40 余篇,其中,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6篇,論點摘編1篇。
上 篇
003 第一章
廣西那坡壯族文獻記錄考
029 第二章
20 世紀前半葉舞獅習俗文獻考
060 第三章
陳志良所錄民國時期民俗文獻考
091 第四章
《嶺外代答》所涉服飾文獻考釋
中 篇
111 第五章
《南寧社會概況》所錄南寧年節(jié)習俗考釋
129 第六章
《南寧社會概況》所錄飲食文化考釋
140 第七章
《南寧社會概況》所錄迷信習俗考釋
152 第八章
《南寧社會概況》所錄喪葬儀式考釋
166 第九章
《南寧社會概況》所錄婚嫁儀式考釋
186 第十章
《南寧社會概況》所錄南寧本地童謠考釋
下 篇
201 第十一章
當下文化生態(tài)構建與民歌意義生成功能
229 第十二章
民歌及其意義生成功能
258 第十三章
民歌意義生成的方式和途徑
285 第十四章
民歌的意義生成功能對當下文化生態(tài)之裨補
313 第十五章
民歌在京族海洋文化生態(tài)構建中的功能及表現
329 初冬隨筆(代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