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鄭君里在民國與新中國兩個時代不同時期的藝術與人生的經(jīng)歷來作為本論文總的脈絡結構,主要涉及鄭君里的童年、家庭、南國社學藝、摩登社時期小說和詩歌的創(chuàng)作、情感(愛情)、文人間的交往、從革命演劇轉(zhuǎn)向銀幕表演、從銀幕表演到電影導演的漫長轉(zhuǎn)型、上海孤島時期影劇人的三條路線、《民族萬歲》與中國早期紀錄電影的探索、故事片《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臺前與幕后、遵命之作的“現(xiàn)實主義”政治電影等命題,以鄭君里為圓心,以兩個時代為半徑,來掃描(考察)一代電影人在不同時期的選擇與命運走向。
緒 論 001
第一部 “南國”學藝的前前后后 011
考取南國藝術學院 013
“唯美主義和頹廢派的毒” 025
詩歌和小說創(chuàng)作 042
第二部 從“化妝室”初到“攝影場” 059
革命演劇 061
“想演電影的志愿” 071
戀愛與身份問題:與“劇聯(lián)”的一次疏離 084
第三部?愛情與婚姻 093
緣聚緣散:“勇敢的老虎”與“標準丫頭” 095
半生得此一知己:“老虎”與“虎夫人” 108
第四部?從銀幕明星到電影導演的漫長轉(zhuǎn)型 121
簽訂導演合同 123
留滬與赴港:滬上影劇人的前兩條路線 136
西進—北上:滬上影劇人的第三條路線 152
《民族萬歲》與中國早期紀錄電影的探索 168
第五部?故事片創(chuàng)作與人生的落幕 189
《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臺前與幕后 191
現(xiàn)實主義政治電影 236
“你要回回爐了” 258
附?錄 269
1?中國左翼戲劇家聯(lián)盟最近行動綱領 271
2?抗戰(zhàn)戲劇運動草案 275
3?論抗戰(zhàn)戲劇運動發(fā)展底不平衡 283
參考文獻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