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月報從小說到影視2》收錄了包括《潛伏》、《跟我的前妻談戀愛》、《雙驢記》等在內(nèi)的九部中篇小說、兩篇短篇小說。按照本刊選載發(fā)表的先后次序排列,每篇作品附有作家創(chuàng)作小傳、影視改編情況以及作者介紹影視改編過程或作品創(chuàng)作心得的文章。
近年來,《小說月報》所選發(fā)的許多作品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并獲得熱烈回響。本刊編輯部曾將其中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說十余部編成《小說月報:從小說到影視》一書,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jīng)濟效益!缎≌f月報從小說到影視(2)》是這一系列的第二本,將延續(xù)既有編輯方針和體例,編選《小說月報》發(fā)表后被改編成影視劇的優(yōu)秀中短篇小說。
鐵凝小傳
沒有紐扣的紅襯衫 鐵 凝
我的早期小說 鐵 凝
劉恒小傳
伏羲伏羲 劉 恒
伏羲者誰 劉 恒
劉醒龍小傳
鳳凰琴 劉醒龍
最初級的知識分子 劉醒龍
述平小傳
晚報新聞 述 平
談《晚報新聞》 述 平
趙冬苓小傳
八路牛的故事 趙冬苓
從“八路!钡健抖放! 趙冬苓
侯大康小傳
舅舅的一段革命經(jīng)歷 侯大康
來自于生活的一個作品系列 侯大康
萬方小傳
一一之吻 萬 方
《一一之吻》:從小說到電視劇 萬 方
李唯小傳
跟我的前妻談戀愛 李 唯
小說改編影視劇是對小說的倒退 李 唯
傅愛毛小傳
嫁死 傅愛毛
從《嫁死》到《米香》 傅愛毛
龍一小傳
潛伏 龍 一
《潛伏》問答 龍 一
王松小傳
雙驢記 王 松
《雙驢記》,從小說到影視 王 松
從影視回到小說(編后語) 《小說月報》編輯部
我和我妹妹喜歡在逛商店的時候聊天。
說實話,平易市的商店不夠我們逛的。盡管它有一千七百年歷史,地理位置又優(yōu)于其他城市——離首都比離省城還近。盡管它有明、清兩代皇帝的行宮、書院,有軍閥時代中西合璧的官邸花園,有近百年史上的著名學府,算得上是座文化古城。但商店卻有限。數(shù)得過來的幾座商店分布在數(shù)得過來的幾條街道上。老店大都是一兩孔拱形門面,一兩級青石臺階,門窗的顏色是黃配藍。新店雖然門窗寬廣,臺階高筑,而門窗的顏色還是黃配藍。加上老店、新店都掛起清一色的蔥綠綢窗簾,叫人覺得又熱鬧,又單調(diào)。
幾個大而空的商店和我的年齡差不多,都是近三分之一世紀以來的產(chǎn)物。三十年前,這座灰蒙蒙的古城被四周農(nóng)村緊緊包圍著,后來城墻被突破了,才形成了城鄉(xiāng)錯綜的局面。不知怎么的,城墻的突破使我總覺得和我們這一代人的大膨脹有關(guān)。現(xiàn)在,穿寬腳褲的青年騎車上班要穿過農(nóng)村,而驢車又經(jīng)常在繁華的大街上軋軋前進。冬天,單看自行車后貨架上那鼓鼓囊囊的面口袋,就知道要過春節(jié)了。這時大小飯館門前一律是郊區(qū)農(nóng)民的長隊,他們買上成百成百的饅頭,把能裝百八十斤麥子的口袋塞得滿滿的,然后將它們綁上自行車后貨架。這些蒸騰著熱氣的口袋就開始滿街奔跑,在三九寒天的空氣里,到處彌漫著發(fā)酵面粉的香甜。而城里人這時正馱著鮮肉、大棗、活雞、韭黃,從很近的集市上往回返。
如果再花點筆墨來描寫我們所在的城市,就該算矗立在人行便道上的“小高爐”了。不過那里面冶煉的已不是理想主義的鋼鐵,而是實事求是的大眾食品——白薯。這些被烤得又燙又軟的食品,本應(yīng)不折不扣的叫做“熱狗”,誰知“熱狗”一詞偏偏早已被外國食品占有,致使我們這種又燙又軟的古老食品只是憑著它那出爐后淄滋津出的糖汁,吸引那些夾著提包出差的外地人了。從冬到春,連續(xù)兩季,馬路邊高爐林立。那些戴著白套袖、操著長長火鉗的主人,不顧爐里高溫撲面,把臉貼近爐口,用火鉗將烤軟的白薯掐腰夾起,在爐口碼成一道半圓形的圍墻。他們的臉被爐火烤得通紅,眼睛淌著淚花。
現(xiàn)在,由于季節(jié)關(guān)系,街上不見了小高爐。位置被更富于現(xiàn)代特征的食品代替著。那是什么?我妹妹會告訴你。
“我買膨香酥!”我妹妹望著路邊一個戴邁克鏡的青年農(nóng)民說。他推著一輛嶄新的“飛鴿加重”,車上是兩筐粉、黃相間的膨香酥。
這種以玉米面、糖精為原料,經(jīng)過加熱膨脹的新型小食品。由于生產(chǎn)工藝簡單,近郊農(nóng)民早已把它作為生財之道了。目前膨香酥已由蠶豆般大小、塑料袋包裝發(fā)展到拐棍一般長短。并且,根據(jù)兒童喜歡惡作劇的心理,生產(chǎn)者真模仿拐棍的樣子,在一端彎個大鉤,來進一步滿足孩子們的好奇。我以為十歲以下的孩子舉著這樣一根越吃越短的拐棍,也許有一番情趣,可我妹妹已經(jīng)十六歲了。我假裝沒聽見她的話,繼續(xù)往前走。
她沒有跟上來。當她再次和我并肩行走時,手里真的多了一根“拐棍”。但她沒有吃,卻舉著它朝著停放在商店門前的汽車、自行車,朝著路燈電桿,朝著果皮箱,朝著郵筒指指點點!班剜剜剜!”她一邊敲打著它們,一邊用只有我才能理解的詞兒奚落大街上的行人。她管賣冰棍的老太太叫“木刻”,管交通警卻叫“賣冰棍的”。迎面走來的一個白臉青年被叫做“賢惠大嫂”,一個戴太陽鏡的女孩子她叫她“歡歡”(熊貓)。她管和我們擦身而過的一位香噴噴、暖烘烘的胖女人叫“珍珠雞”,因為人家穿了一條灰地兒白點子的長裙。她的嘴一分鐘也不停,好像有滿肚子話要說,好像有話不說出來就堵塞了延續(xù)她的生命乏路,她立刻就會……怎么說呢?
“嘭!”拐棍斷在一個果皮箱上,她順手把它扔了進去,原來又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她拉著我在一家服裝店的櫥窗前停了下來。是站立在櫥窗里那兩位男女模特兒吸引了我們,他們的樣子實在叫人不得不多看兩眼。在氣溫高達三十六度的季節(jié),他們還未換下厚呢大衣,二人蓬頭垢面,臉色焦黃,目光呆滯,躲在半開半閉的蔥綠窗簾里。無可奈何地向街上行人攤著兩手。
“怪可憐的。”我妹妹說。
“連衣服也不給換。”我說。
“店里的美工一定在鬧情緒。”
“那女的好像有黃疸性肝炎!
“不——防冷涂的蠟!蔽颐妹冒选袄洹弊帜畹霉樟藗小彎兒,就像京劇道白那樣。
說完,她便大笑起來,一笑又是那么無所顧忌,把嘴張得那么大。這使我又一次想到她的年齡,十六歲,還不懂得什么叫掩飾。我分明看見,兩個挎著菜籃的老太太直沖她撇嘴。幾個穿“T恤”的小伙子也停下來莫名其妙地朝她張望。
“走吧,安然,去家具店!蔽艺f。安然是我妹妹的名字。
她對家具一向不感興趣。在這種年齡,家具對她又有什么意義呢?在學校,一只四腳凳,二分之一課桌;在家里,一張完全屬于自己的桌子,難道還不夠嗎。桌子抽屜上要是再帶一把小鎖,那簡直就是奢侈了。我對家具有興趣,我快步走人店門,她也就毫無怨言地跟了進來。這是平易市唯一一家家具店,里面陳列著一些做工粗糙,木質(zhì)低劣的板箱、衣柜等。一股鰾膠和劣等油漆的混合氣味直撲鼻子。我的眼睛從這些東西上掠過,不自主地盯住了一個角落,那里擺著一張嶄新的烤漆席夢思單人床。我一點兒也不否認它吸引了我。在我的年齡,對舒適的床發(fā)生興趣有什么奇怪呢。我徑直走到它跟前,看出它不是本地產(chǎn)品。平易市能購進這樣一張床,真算是革新之舉。我俯下身子看看商標,產(chǎn)地上海,標價二百二十元。
“我真想買這張床!蔽艺f。
“姐姐,你……結(jié)婚嗎?”安然小心、警惕地觀察著我。
“不是——你沒看見,這是張單人床!
“為你自己?”
“啊!
“不明白。”
“結(jié)了婚就不需要買單人床啦?比方說,兩個人吵了嘴,你就可以到單人床上去睡!蔽覍Π踩唤忉屩N沂裁匆膊幌氩m她,盡管我比她大八歲。
“結(jié)婚就意味著吵嘴嗎?”
“不能那么說?墒澜缟蠜]有不吵嘴的夫妻。”
“比如咱們家那兩位,二老。”安然立刻接上了話茬,當然是指我們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