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問題是康德哲學體系的三大基本問題之一,介于理論與實踐兩大領域的“中間”,是理解康德理論哲學、實踐哲學乃至整個思想體系的一把重要鑰匙。一直以來,學界對于康德希望問題缺乏專題化、學理化的研究,導致該問題長期未能受到應有的重視。本書以康德希望問題為核心,梳理其包含的“顯隱二重結(jié)構”,即“顯性結(jié)構”—道德前提、幸福對象、幸福的實現(xiàn),“隱性結(jié)構”—道德的實現(xiàn)、至善對象、至善的實現(xiàn),揭示了“隱性結(jié)構”才是康德解答希望問題的真實線索。從“隱性結(jié)構”探尋康德解答希望問題的思想印跡,一方面可為研究者深化對康德哲學體系的把握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可為人類確立自由的、屬人的希望提供重要啟示。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目錄
導言 1
第一章 康德提出希望問題的背景 14
第一節(jié) 形而上學的迷途及希望問題的消解 14
第二節(jié) 現(xiàn)實世界中的德福悖論及希望的虛妄 20
第三節(jié) 西方近代啟蒙運動的希望與失望 25
第二章 康德希望問題的結(jié)構、性質(zhì)及文本線索 31
第一節(jié) 希望問題的結(jié)構 31
第二節(jié) 希望問題的性質(zhì) 37
第三節(jié) 希望問題的文本線索 45
第三章 可以希望幸福的道德前提 55
第一節(jié) 康德視野內(nèi)的道德 55
第二節(jié) 道德何以能夠作為可以希望幸福的前提 73
第四章 可以希望幸福的道德前提實現(xiàn)的可能 81
第一節(jié) 人性善惡的可能性及其起源 81
第二節(jié) 人性改惡向善的可能和希望 100
第五章 可以希望的真正對象—至善及其實現(xiàn)的可能 125
第一節(jié) 可以希望的真正對象—至善 125
第二節(jié) 實現(xiàn)至善的社會歷史條件 143
第三節(jié) 實現(xiàn)至善的宗教條件 153
第六章 康德希望問題的理論后果及當代啟示 171
第一節(jié) 理論后果 172
第二節(jié) 當代啟示 180
結(jié)語 186
后記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