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社會背景和不同的文化語境有不同的視覺表達機制,視覺表達機制研究的重點不是視覺經驗的表達技巧問題,而是揭示現實社會關系是怎樣在視覺形象和視覺變形中得到顯現和表征的。視覺形象的理論內涵由社會性的、物質性的和符號性的文化活動所界定。本書以孫悟空視覺形象的歷史演化和域外傳播為研究個案,通過對文化、藝術以及文學生產中孫悟空的圖像、語像、影像、仿像、擬像、幻象的分析,闡發(fā)中國視覺經驗的獨特表達機制。
王大橋,文學博士、博士后,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蘭州大學文藝評論中心主任,甘肅省研究生教育優(yōu)秀導師。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理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各級項目十余項;多篇論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曾獲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多次獲評甘肅省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馮樂群,蘭州大學文學院2022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當代美學與文論。
導論
第一章 孫悟空影視形象的意義生產
第一節(jié) 孫悟空影視形象的意義表征
一 時代英雄與社會理想
二 世俗情感與庸常人性
三 視覺景觀與文化消費
第二節(jié) 孫悟空影視形象的審美表達
一 民族情感的崇高想象
二 個體情感的真實在場
三 震驚的感官體驗
第三節(jié) 孫悟空影視形象中的情感結構
一 傳統文化與紅色英雄的統一想象
二 破碎、斷裂與重組的情感體驗
三 空洞與均質的感覺結構
第二章 孫悟空廣告形象的再生產機制
第一節(jié) 孫悟空廣告形象的傳播機制
一 傳播媒介和廣告形象的歷史生成
二 廣告形象建構的民俗性
三 廣告造型技藝的現代性
第二節(jié) 孫悟空廣告形象再生產的三重機制
一 政治性圖像生產
二 商業(yè)化形象生產
三 數字化形象生產
第三節(jié) 孫悟空廣告形象的審美消費機制
一 廣告形象的符號化消費
二 廣告形象的趣味消費
第三章 孫悟空動漫、游戲形象與技術化的視覺經驗
第一節(jié) 孫悟空動漫形象的觀看機制
一 從寫意到寫實:視覺模式的現代轉換
二 彩色運動影像:視覺現代性的裂變
第二節(jié) 流動生成的數字影像
一 數字影像中的超真實經驗
二 數字影像中的注意力
三 數字影像中的感知重塑
第三節(jié) 孫悟空游戲形象的技術化審美表達
一 視覺經驗的多樣性表達
二 擬像世界的審美符號
三 沉浸式的視覺體驗符碼
第四章 孫悟空視覺形象與審美共同體
第一節(jié) 審美習俗與孫悟空形象的歷史建構
一 視覺圖譜的歷史形成:本土文化要素的積淀
二 視覺形象的海外流布:本土與域外元素的交融
第二節(jié) 孫悟空形象與視覺共同體的符號建構
一 表征中國文化的視覺信碼
二 域外孫悟空形象與文化認同
三 審美共同體的視覺形象表達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