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正六書通》,原名《六書通》,明末閔齊伋撰,后經(jīng)畢弘述撰定付梓印行,因以訂正冠諸原書前,易名《訂正六書通》,大致仿《金石韻府》之例,以《洪武正韻》部分,編次《說文》,而以篆文別體之字類從于下,是一本保存字體、研究漢字字體演變及書法篆刻的工具書,是古文字研究和書法學(xué)習(xí)的重要資料。此書為后世保存了大量的字的不同形體,尤其是此書引用的古器物和秦漢印章,為我們保存了大量的古體字,能夠?yàn)槲覀兊墓盼淖盅芯刻峁┮欢ǖ木索!队喺鶗ā沸惺篮,畢弘述之孫畢星海在嘉慶年間又廣收博采,成《六書通摭遺》,補(bǔ)充了前代字書﹑器物以及當(dāng)時(shí)人的研究成果,成為《訂正六書通》的有益補(bǔ)充,使《六書通》得以完璧。本書包括《六書通》和《六書通摭遺》。我社曾于1981年以清光緒六年(1878年)刻本為底本影印出版,此后多次影印再版,常銷至今,F(xiàn)以原底本重新掃描,并將開本由原32開平裝調(diào)整為大16開精裝,與老版相比,版式疏朗,字跡清晰,更方便使用。
本書包括《六書通》和《六書通摭遺》,是一本保存字體、研究漢字字體演變及書法篆刻的工具書,是古文字研究和書法學(xué)習(xí)的重要資料。
六書通取自通六書之變也。六書,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造字法。漢代時(shí)期,學(xué)者把漢字構(gòu)成和使用方式歸納成六種類型,即象形、指事、會(huì)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總稱漢字六書。
《訂正六書通》,原名《六書通》,明末閔齊伋輯。 閔齊伋,號寓五,浙江烏程(今湖州)人,其所刻書以朱墨套印著稱,世稱閔本,刻書甚多,民國著名藏書家陶湘有《明吳興閔刻書目》。
《六書通》仿照《金石韻府》的體例,以《洪武正韻》統(tǒng)字。每一字楷書上列俗體字,下列《說文》中的小篆及反切,《說文》以大徐本《說文》為主。凡是《說文》中的部首字,均標(biāo)明建首二字,然后列古文﹑籀文﹑鐘鼎彝器以及秦漢公私印章。凡是《說文》所無者,均注明出處,自為注解,并引經(jīng)史加以證明。是書閔齊伋完成于順治辛丑(1661年),時(shí)年八十二,但當(dāng)時(shí)并未付梓印行。
后抄本傳至笤溪程煒處,程煒與畢弘述之兄長過往甚密。畢弘述,清康熙年間(16621722)書法家,字既明,號念園,安徽歙縣人,后遷浙江海鹽。能詩文,工書、印章、棋、畫,尤精篆籀諸法,有《韓侯碑》《輪公禪師塔銘》及所書各家墓志銘拓本行世。因畢弘述尤精篆籀諸法,繼而程煒請正于畢弘述。畢用四年時(shí)間,于康熙五十九年(1721年)厘定付梓以廣其傳,因以訂正冠諸原書前,易名《訂正六書通》。此書被收入《四庫全書存目》中。
《訂正六書通》行世后,畢弘述之孫畢星海在嘉慶年間又廣收博采,成《六書通摭遺》,其書仍以韻分隸《說文》字。此書自序云:凡《六書通》所未載之字及筆跡有不同者,輒為摹錄,在選擇碑碣、鐘鼎、瓦當(dāng)、古文字上比《訂正六書通》有了進(jìn)步,鐘鼎文字據(jù)金石家所藏拓本,秦漢瓦當(dāng)今悉采入晉磚有篆文者亦附錄之,古文奇字所收至慎,惟碑碣真本鑿鑿可據(jù),茍有小異,具錄于編……書中吸收了前代字書﹑器物以及當(dāng)時(shí)人的研究成果,成為《訂正六書通》的有益補(bǔ)充,使《六書通》得以完璧。祖孫相承同理一書,成為一段文壇佳話。
本書包括《六書通》和《六書通摭遺》,是一本保存字體、研究漢字字體演變及書法篆刻的工具書,是古文字研究和書法學(xué)習(xí)的重要資料。
我社曾于1981年以清光緒六年(1878年)刻本為底本影印出版,此后多次影印再版,常銷至今。現(xiàn)以原底本重新掃描,并將開本由原32開平裝調(diào)整為大16開精裝,與老版相比,版式疏朗,字跡清晰,更方便使用。
上海書店出版社
二〇二四年六月
閔齊伋,號寓五,浙江烏程(今湖州)人,其所刻書以朱墨套印著稱,世稱閔本,刻書甚多,陶湘有《明吳興閔刻書目》。中國明末出版家。
畢弘述,清康熙年間(16621722)書法家,字既明,號念園,安徽歙縣人,后遷浙江海鹽。能詩文,工書,印章、棋、畫,尤精篆籀諸法,有《韓侯碑》《輪公禪師塔銘》及所書各家墓志銘拓本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