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周年紀念版前言
如何詮釋中國及其現(xiàn)代?(重印本前言)1
前言1
導論1
第一節(jié) 兩種中國敘事及其衍生形式2
第二節(jié) 帝國/國家二元論與歐洲世界歷史23
第三節(jié) 天理/公理與歷史47
第四節(jié) 中國的現(xiàn)代認同與帝國的轉化71
上卷 第一部 理與物103
第一章 天理與時勢105
第一節(jié) 天理與儒學道德評價方式的轉變105
第二節(jié) 禮樂共同體及其道德評價方式125
第三節(jié) 漢唐混合制度及其道德理想155
第四節(jié) 理的系譜及其政治性187
第五節(jié) 天理與郡縣制國家212
第六節(jié) 天理與自然之理勢254
第二章 物的轉變:理學與心學260
第一節(jié) 物范疇的轉化260
第二節(jié) 格物致知論的內在邏輯與知識問題270
第三節(jié) 性即理與物之自然279
第四節(jié) 鄉(xiāng)約、宗法與朱子學284
第五節(jié) 朱子學的轉變與心學291
第六節(jié) 此物與物298
第七節(jié) 無、有與經(jīng)世310
第八節(jié) 新制度論、物的世界與理學的終結324
第三章 經(jīng)與史(一)345
第一節(jié) 新禮樂論與經(jīng)學之成立345
第二節(jié) 經(jīng)學之轉變382
第四章 經(jīng)與史(二)411
第一節(jié) 辟宋與清代朱學的興衰411
第二節(jié) 經(jīng)學、理學與反理學429
第三節(jié) 六經(jīng)皆史與經(jīng)學考古學458
上卷 第二帝國與國家487
第五章 內與外(一):禮儀中國的觀念與帝國489
第一節(jié) 禮儀、法律與經(jīng)學489
第二節(jié) 今文經(jīng)學與清王朝的法律/制度多元主義519
第三節(jié) 今文經(jīng)學與清王朝的合法性問題551
第四節(jié) 大一統(tǒng)與帝國:從禮儀的視野到輿地學的視野579
第六章 內與外(二):帝國與民族國家609
第一節(jié) 海洋時代及其對內陸關系的重構609
第二節(jié) 作為兵書的《海國圖志》與結構性危機619
第三節(jié) 朝貢體系、中西關系與新夷夏之辨643
第四節(jié) 主權問題:朝貢體系的禮儀關系與國際法679
第七章 帝國的自我轉化與儒學普遍主義737
第一節(jié) 經(jīng)學詮釋學與儒學萬世法737
第二節(jié) 克服國家的大同與向大同過渡的國家744
第三節(jié) 《大同書》的成書年代與早期康有為的公理觀753
第四節(jié) 作為世界之治的大同765
第五節(jié) 經(jīng)學、孔教與國家782
第六節(jié) 從帝國到主權國家:中國的自我轉變821◎
下卷 第一部 公理與反公理831
第八章 宇宙秩序的重構與自然的公理833
第一節(jié) 嚴復的三個世界833
第二節(jié) 易的世界:天演概念與民族國家的現(xiàn)代性方案844
第三節(jié) 群的世界:實證的知識譜系與社會的建構882
第四節(jié) 名的世界:歸納法與格物的程序897
第五節(jié) 現(xiàn)代性方案的科學構想920
第九章 道德實踐的向度與公理的內在化924
第一節(jié) 梁啟超的調和論及其對現(xiàn)代性的否定與確認924
第二節(jié) 三代之制與諸科之學(18961901)929
第三節(jié) 科學的領域與信仰的領域(19021917)956
第四節(jié) 科學與以人為中心的世界(19181929)995
第十章 無我之我與公理的解構1011
第一節(jié) 章太炎的個體、自性及其對公理的批判1011
第二節(jié) 臨時性的個體觀念及其對公理的解構
反現(xiàn)代性的個體概念為什么又以普遍性為歸宿?1021
第三節(jié) 民族國家與章太炎政治思想中的個體觀念
在個體/國家的二元論式中為什么省略了社會?1047
第四節(jié) 個體觀念、建立宗教論與齊物論世界觀對人類中心主義的揚棄
在無神的現(xiàn)代語境中,什么是道德的起源?1078
下卷 第二部 科學話語共同體1105
第十一章 話語的共同體與科學的分類譜系1107
第一節(jié) 兩種文化與科學話語共同體1107
第二節(jié) 中國科學社的早期活動與科學家的政治1125
第三節(jié) 世界主義與民族國家:科學話語與國語的創(chuàng)制1134
第四節(jié) 胡明復與實證主義科學觀1145
第五節(jié) 作為公理的科學及其社會展開1169
第六節(jié) 現(xiàn)代世界觀與自然一元論的知識分類1200
第十二章 作為科學話語共同體的新文化運動1206
第一節(jié) 五四啟蒙運動的態(tài)度的同一性1206
第二節(jié) 作為價值領域的科學領域1208
第三節(jié) 作為科學領域的人文領域1225
第四節(jié) 作為反理學的新理學1247
第十三章 東西文化論戰(zhàn)與知識/道德二元論的起源1280
第一節(jié) 文化現(xiàn)代性的分化1280
第二節(jié) 東西文化論戰(zhàn)的兩種敘事模式1289
第三節(jié) 東/西二元論及其變體1292
第四節(jié) 新舊調和論的產(chǎn)生與時間敘事1296
第五節(jié) 總體歷史敘事中的東/西二元論及其消解1309
第六節(jié) 總體歷史中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1314
第七節(jié) 從文化觀的轉變到主體性轉向1327
第十四章 知識的分化、教育改制與心性之學1330
第一節(jié) 知識問題中被遮蔽的文化1330
第二節(jié) 張君勱與知識分化中的主體性問題1343
第三節(jié) 知識譜系的分化與社會文化的合理化設計1370
第十五章 總論:公理世界觀及其自我瓦解1395
第一節(jié) 作為普遍理性的科學與現(xiàn)代社會1395
第二節(jié) 科學世界觀的蛻化1403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性問題與晚清思想的意義1410
第四節(jié) 作為思想史命題的科學主義及其限度1424
第五節(jié) 哈耶克的科學主義概念1438
第六節(jié) 作為社會關系的科學1454
第七節(jié) 技術統(tǒng)治與啟蒙意識形態(tài)1486
附錄一
地方形式、方言土語與抗日戰(zhàn)爭時期民族形式的論爭1493
第一節(jié) 作為民族形式的中國作風與中國氣派
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中的民族主義政治與文學問題1495
第二節(jié) 地方形式概念的提出及其背景
戰(zhàn)爭對鄉(xiāng)村與都市關系的重構1499
第三節(jié) 地方性與全國性問題1503
第四節(jié) 方言問題與現(xiàn)代語言運動1507
第五節(jié) 五四白話文運動的否定之否定1526
附錄二
亞洲想像的譜系1531
第一節(jié) 新亞洲想像的背景條件1531
第二節(jié) 亞洲的衍生性:帝國與國家、農(nóng)耕與市場1539
第三節(jié) 亞洲概念與民族運動的兩種形式1552
第四節(jié) 民主革命的邏輯與大亞洲主義1565
第五節(jié) 多個歷史世界中的亞洲與東亞文明圈1574
第六節(jié) 互動的歷史世界中的亞洲1592
第七節(jié) 一個世界歷史問題:亞洲、帝國、民族國家1603
參考文獻1609
人名索引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