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平均壽命的增長,老年的愿景也隨之變化。因此,退休后的生活成為眾多人關(guān)心的焦點。阿德勒心理學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的作者、日本資/深心理咨詢師岸見一郎在《更好的初老人生》這本書中提供了如何幸福度過初老人生的指南。如果說本書和其他探討退休問題的書有什么區(qū)別,那就是這本書考察的是人為什么活著以及應該怎樣活著 這兩個哲學性命題。
本書從退休為何令人擔憂這個問題切入,通過6個章節(jié)進一步探討了迎接退休生活需要做好哪些準備。作者岸見一郎在書里援引了柏拉圖、馬可·奧勒留、三木清等先哲的話語,又因為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關(guān)于人際關(guān)系的思考在今天依然可行,所以這本書尤其多以他的思想作為依據(jù)。
百/萬/級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作者、日本阿德勒心理學研究領(lǐng)軍者岸見一郎新作。岸見一郎先生首/次提出初老人生的幸福哲學,幫你獲得邁進幸福的生活智慧。
任何人都需要為退休后的初老人生做準備,除了物質(zhì)準備,還有精神準備,這本書面向所有年齡段的職場人。本書解讀各個年齡段的職場人對于人生的核心困惑,重新審視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讓職場人不必等到退休,現(xiàn)時現(xiàn)刻就能建立與生活、與家人更牢固、更以心為本的聯(lián)結(jié),做好的心態(tài)、人際關(guān)系及生活方式的轉(zhuǎn)變,并能重新定義自己與工作、家庭、社會的關(guān)系。
哲學家,同時也是資深心理咨詢師的岸見一郎先生帶你用哲學、心理學的視角看待老年、看待人生。岸見一郎用兩個深刻的哲學命題人為什么活著和應該怎樣活著 開場,帶你對話柏拉圖、馬可·奧勒留、三木清等先哲,進入一場哲學與心理學交織的人生大課堂,讓你對人生的價值、幸福的含義、工作的意義體驗有著全然不同過去的感悟。
一本全/面且深入解讀退休后的初老人生如何過得充實而又精彩的治愈手冊。日本阿德勒心理學研究領(lǐng)軍者岸見一郎帶你如果你正處于退休后的初老人生階段,并且在生活和人際關(guān)系中遇到挑戰(zhàn),如溝通障礙、信任問題或情感沖突,本書將為你提供能立即上手使用的策略和方法,幫助你改善關(guān)系,重建信任和聯(lián)結(jié)。
重磅專家導讀推薦,一眾大咖集體盛贊!北京大學醫(yī)學部退休教授 王一方、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院長 馬旗戟 重磅導讀力薦;云南白藥集團CEO董明、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胡泳、中國社會福利與養(yǎng)老服務協(xié)會副會長、中關(guān)村思德智能健康養(yǎng)老產(chǎn)業(yè)聯(lián)盟理事長 田蘭寧、原廣東省衛(wèi)生廳副廳長、資/深醫(yī)改人,健康達人 廖新波 集體盛贊!
湛廬文化出品。
重新思考人為什么活著
臨近花甲之年時,我有時會去參加高中同學聚會。聚會上每個人都要發(fā)言,有人長篇累牘,也有人思想極為保守,令我感到驚詫。大家會談論兒孫或者怎么消除代謝綜合征之類的事,當然,退休后的初老人生也是我們必然會談及的話題。
如今這個時代已不再是人生五十年了,很多人就算六十歲退休,之后可能還要過二十多年的人生。人就算 二十歲開始工作也得干四十年,而且在日本,很多人六十 歲以后依然需要繼續(xù)工作很長一段時間。
我的父親五十五歲那年退休,等我自己到了這個年紀時,才吃驚地發(fā)現(xiàn)父親居然那么年輕就退休了。不過他并未從退休時就停止工作,而是又繼續(xù)干了十年。但我想即便如此,父親仍會強烈地意識到五十五歲是人生的一個拐點。
如果今后人的平均壽命繼續(xù)延長,那么人們對于老 的意識大概也會不斷發(fā)生變化,對退休的認知和人生的設(shè)計方案或許也會隨之做出改變。
說到底,之前我還是按照常規(guī)想法探討初老和退休話題的。但假如大多數(shù)人堅信幸福的老年生活指日可待,對退休后的生活沒有任何顧慮,退休大概也不會這么頻繁地被拿來談論了吧。無論是誰,遲早都會有無法工作的那一天。為了在退休后過上更好的初老人生,并仍能對人生抱有希望,我們不僅需要重新考慮關(guān)于退休的問題,還需要重新修正對人生的普遍性認知。
平均壽命與我并沒有直接的關(guān)系。平均壽命只是人們對自己今后能活多久的一個大致參考(說完全沒有關(guān)系也有點言過其實,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活到平均壽命的,我自己也有早亡的可能)。沒有誰能知曉自己是否會長壽,事實上,我的好幾個同齡朋友就早已駕鶴西歸了。每年同學聚會時,我們都會為在這一年離世而未能到來的同學默哀。
2019 年,日本有種說法叫人生百年,而 2015 年我出版的書中寫的還是人生八十年。人類的壽命自然不可能在短短數(shù)年間延長二十年,但反復聽到人生百年這種說法,許多人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篤信自己可能也會那樣長壽。
我五十歲的時候因心肌梗死病倒過,假如那時候我死了,大概會被當成英年早逝吧。人很有可能在年輕時就因疾病或突發(fā)事故失去生命,所以以退休后能長壽為前提來思考未來的人生,抑或是開始準備自己的后事,或許都沒有什么意義。然而,也有人認為自己很有可能長壽,如果不提前做好規(guī)劃,屆時就會不知所措。
其實,我們很難說退休后的初老人生是否會有異于從前。生活不會以退休為分界點發(fā)生激變,也沒有誰會以某個被標記好的特殊日子為節(jié)點抽身而退,不再工作。 有人退休后會以返聘的方式在同一家公司繼續(xù)工作, 國家政策的導向也是要將退休年齡延后。實際上,如果從廣義上理解工作的話,就算某一天不再繼續(xù)上班,也沒有誰會真正放下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說,退休后的日子和從前的日子區(qū)別不大,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意味。
我曾經(jīng)因高考失利復讀過一年,那時候我隔著窗戶遠遠望著學生去上學,哀嘆自己已經(jīng)失去了歸屬。
希望歸屬于某個共同體 可以說是人的基本需求,這個共同體未必僅指學;蚬。斯多葛學派的哲學家曾經(jīng)說:每個人都是世界公民。人屬于世界,再進一 步說,人屬于宇宙。從這個角度看,沒有歸屬的人是不存在的。
不過有人或許會對我說,我年少時的復讀生活和退休后的初老人生根本不能相提并論。他們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考慮到了退休后與年輕時不同,退休之人不僅不會對未來的人生滿懷憧憬,還必須直面老去的現(xiàn)實。的確,上了年紀以后人就不能再像年輕時那樣做許多事情了,所以很多人會認為老年時期的人生價值比不上其他階段。但實際上,我們并不能斷言人在步入老年之后就失去了希望。
本書從退休為何令人擔憂這個問題切入,進一步探討了迎接退休后的初老人生需要做好哪些準備。說到退休后的準備,大概有不少人會想到金錢和健康問題。當然了,這些的確是保障生存所不能回避的問題。但除此之外,我們還必須思考人為什么活著以及應該怎樣活著。
如果說本書和其他探討退休問題的書有什么區(qū)別,那就是我要考察的是人為什么活著以及應該怎樣活著這兩個哲學性的命題。我在書里援引了柏拉圖、馬可·奧 勒留、三木清等先哲的話語,又因為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關(guān)于人際關(guān)系的思考在今天依然可行,所以本書中的觀點還尤其多地以他的思想作為依據(jù)。
[日] 岸見一郎
心理學家、哲學家,1956年生于京都,現(xiàn)居京都。
京都大學研究生院文學研究系博士課程滿期退學。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哲學和阿德勒心理學。
主要活動領(lǐng)域是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的執(zhí)筆與演講,同時還在精神科醫(yī)院為許多青年做心理輔導。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顧問。
在暢銷世界各國的阿德勒心理學新古典巨作《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后,像阿德勒生前一樣,為了讓世界更加美好,在國內(nèi)外針對眾多青年大力進行演講和心理咨詢活動。譯著有阿德勒的《人生意義心理學》《個體心理學講義》,著作有《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父母》《接受幸福的勇氣》等。
個人網(wǎng)站:https://kishim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