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項跨學科研究,涉及1750年至今的廣闊時段,考察了風景在歷史階級關系和民族認同形成過程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全書分文化表達、政治內容和民族志三部分,論及風景區(qū)的立法史,風景進入權與政治進入權的沖突或互動,交通運輸體系與景區(qū)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圍繞景區(qū)開發(fā)和土地使用展開的博弈,隱匿在風景里的權力關系等。
前 言
進入權日1999
進入鄉(xiāng)村在英國是一件爭議頗為激烈的事務。在過去幾年里,這已由少數當地人的抗議發(fā)展成一個全國性的議題,納入議會的辯論以及緊急立法的程序。在這個過程中,對立派系的立場得以鞏固。這些派系代表了城市和鄉(xiāng)村的基本差別,關注的焦點放在哪些人和哪些活動有權使用風景。本書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做的綜合的人類學分析,旨在探究當代進入鄉(xiāng)村問題背后錯綜的歷史內容;社會的、象征的、政治的、經濟的和立法的根源。這兩部分還展示了進入權問題如何與備受爭議的民族性和階級身份的形成神話、與有關地方(place)的文化建構問題糾結在一起。第一部分表明英國鄉(xiāng)村的形成如何與英國鄉(xiāng)村別墅以及無人風景息息相關,第二部分討論了重新入住無人風景區(qū)的斗爭。第三部分則以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探究了對于地方的體驗,以及使地理經驗得以形成、交流得以進行的那些共享的象征手段(巴索 1996:109)。
進入英國風景區(qū)至少是一個雙重過程,首先是能夠抵達風景區(qū),然后是能夠在風景中散步(徒步)。鄉(xiāng)村公共交通的縮減或取消必然形成某種限制,使得城市居民中的無車族無法徑直抵達風景區(qū)。鑒于英國少數族裔大部分都居住在城市,政府的不作為(沒有拿出相應的政策扶持公共交通)尤其限制了他們進入風景區(qū)的權利。各類組織如紅繩(Red Rope)、社會主義徒步者和登山者呼吁政府改善公共交通,使得公眾能進入更多的風景區(qū)。草根機構如大地第一!(Earth First。﹦t開展了廣泛的反道路運動,挑戰(zhàn)高速公路的擴延。擴延高速公路使英國社會中已經享受特權的有車階層享受更多特權,隨高速公路而興起的住宅建設不斷蠶食著鄉(xiāng)村。有車階層的大多數在進入鄉(xiāng)村之后必然要求增加停車位,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公共徒步區(qū),如湖區(qū)和峰區(qū)國家公園的難題。
漫游者協(xié)會(RA)率先努力爭取自由漫游的法定權力,這一努力在進入權日的活動中得到了部分表述,他們意欲在活動中強調當地的特殊情況。在組織全國范圍的行動時,RA利用了早期徒步者采用的傳統(tǒng)的群眾性抗議運動形式。不過,在20世紀30年代,參加集會的是工人階級,屬于具有高度對抗性的集體侵入(trespesses);而20世紀90年代的抗議集會相對而言沒有對抗性,規(guī)模小得多,參與者主要是中產階級,因而抗議也就屬于中產階級事件。早期的戰(zhàn)斗性已經轉入諸如大地第一!這類草根組織的表達,以及還我街道的運動。1999年的進入權日抗議徒步集會尤其代表了進入風景區(qū)的一種空間和時間的連鎖性。這個抗議活動起始于白金漢郡的威多弗徒步集會,威多弗位于倫敦西北,距倫敦有一個小時火車路程。幾乎每個抗議者都是坐著分散而無名的私人汽車抵達抗議地點的。沿著田間的公共道路,這次徒步集會包括一次彼肯山集會,彼肯山是英國首相鄉(xiāng)村別墅契克斯莊園(Chequers Estate)的一部分(此山在莊園的一端,而首相的鄉(xiāng)村別墅在莊園另一端)。該集會在強調當地問題的同時,打算將全國性的進入權議題擺到首相別墅的門前臺階,從實際和象征意義上都可這么講。早在19世紀20年代這一片被圈起之前,彼肯山曾是公用地。RA希望此山的一部分開放給公眾,這樣人們能夠登上山頂俯瞰艾里斯伯里山谷的全景。此外,彼肯山是這個地區(qū)所剩無幾的白堊丘陵地帶之一,其他部分都已經過農田改良或退耕還為灌木叢林。
白金漢郡是通常被視為英國心臟的家鄉(xiāng)郡之一。契克斯莊園,作為地址意義的中心與政治意義的中心,象征著黨派政治、政治代表、民主進程和國家的絕對權力:簡言之,是民族想象出來的集體性。1998年,300人參加了這個徒步抗議集會;而1997年,則有1200人參加。既然工黨承諾對進入法立案(盡管在1999年9月19日那天,尚不清楚會在哪一輪的議會會議上討論此案),RA成員可能感到大規(guī)模集會已不是迫切需要。這一天,還有其他的徒步抗議集會在同時舉行,因此人們不會像幾年前一樣從各地蜂擁而至。大約有60人在路上徒步抗議,開始的幾小時在瓢潑大雨中徒步?棺h集會在彼肯山公眾可進入的低坡地舉行。
這群徒步抗議者排成長長的一行,走在綠草茵茵的坡地上仰望著彼肯山。不遠處,警察從山腳到山頂成扇形散開,面對著抗議者。幾輛警車停在附近。BBC、天空新聞、英國衛(wèi)星新聞在集會現場安置了攝像人員。集會演講者是舍伍德的工黨議員及現任英國下議院議長帕迪·蒂平、密爾頓凱恩斯西南地區(qū)的工黨議員菲莉斯·斯塔吉,和凱特·阿什布魯克前RA會長,現任RA進入權委員會主席和當地區(qū)域人行道協(xié)會理事。
斯塔吉提到人人擁有進入鄉(xiāng)村的權利,這是祖先賦予他們的一種權利,并非只有那些在鄉(xiāng)村工作和居住的人才能擁有;應該對來自都市和城鎮(zhèn)的人們開放更多的鄉(xiāng)村地區(qū)使其得享休閑之樂,只要他們尊重這一個事實:這是當地人的工作之地;簡言之,鄉(xiāng)村不屬于哪一個個人或哪一個群體。蒂平,長期以來支持RA,滿懷熱情地宣稱我們?yōu)檫M入鄉(xiāng)村已經戰(zhàn)斗了一百多年,看起來這場斗爭就要取得勝利。他向首相鄉(xiāng)村別墅的方向點頭示意,演講一開始,他說自己不能透露會議的實際結果,但又說前不久在準備女王的議會開幕演講時他曾在那里。他反復說我們已經接近斗爭的尾聲,提出在千禧年來臨之際,山區(qū)、荒野和丘陵進入權將是給予這個國家進入新世紀的一份貴重禮物。阿什布魯克強調說RA贊成進入鄉(xiāng)村,這并非意味著允許徒步者踐踏莊稼或穿越當地居民的花園,而是意味著公眾有享受抵達山丘和山峰,目睹壯麗的全景,以及單純地欣賞鄉(xiāng)村的寧靜的權利。
一個徒步者輕輕提醒說彼肯山不只是漫游者想要進入之地,因為,對當地德魯伊教和女巫會的一些成員而言,彼肯山乃是一個圣潔之地,力量所在。她特別提到了位于集會地下方的辛白林城堡,古老土堡和城郭。她抱怨說:基督教有禮拜的場所,而其他非國教的宗教沒有受到認真對待。它們和新世紀(New Age)游客一樣遭受誤解。據估計英國有10萬人屬于將神圣寓于自然的群體(羅維爾 1998:2),那么進入權問題就會引起更深刻的反響。
警察首先占據坡地的高處,監(jiān)視著下方的集會。集會后,抗議者繼續(xù)攀爬陡峭的公共人行道,繞彼肯山的西側而行,最后進入附近的林地。警察一直護送著他們,直到所有的徒步者離開了環(huán)繞契克斯莊園的公共人行道。
私人土地擁有者的利益有違于RA的愿望和希望;然而,正是這一事實把他們帶入了共同的關系領域,特別是工黨政府通過由鄉(xiāng)村署(前鄉(xiāng)村委員會)發(fā)起的鄉(xiāng)村進入權全國論壇而開始的商議進程,本書第六章將會討論這一進程。原來的那種硬碰硬的沖突形式讓位給在約定俗成的關系體制中進行的爭論;法律層面的討論替代了集體侵入的行為。政治上的邊緣問題已經成為中心議題。隨風景而定的歷史、事件、觀點、體驗構成了社會地理學活生生的經驗。新的鄉(xiāng)村議案會構建什么樣的社會地理,如何滿足所有參與鄉(xiāng)村進入權辯論的人士,這一切,我們將拭目以待。
溫迪·J.達比
紐約城市大學人類學博士,耶魯大學土地研究項目博士后訪問學者,哥倫比亞大學建筑規(guī)劃與保護學院的歷史遺產保護碩士。達比獲得過富布賴特基金、歐洲研究委員會、溫納一格倫基金會、紐約州藝術委員會等的資助,出版過論述美國風景的著作。
插圖一覽
縮略語一覽
致 謝
前 言 進入權日1999
導 論 展望/再想象風景
第一部分 再現性的風景
一 批評視角:視景的階級化/分類
二 文化風景
三 民族風景
第二部分 政治性的風景
四 進入權政治
五 進入湖區(qū)
六 進入/可進入性:私有財產與國家公園
第三部分 民族志的風景
七 再地化/發(fā)現/引述景色
八 特殊視角
結 論 展望/再想象共同體
附 錄
參考書目
索 引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