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經(jīng)典閱讀詩歌·散文·劇本—哈姆萊特
定 價:12.8 元
《哈姆萊特》(1601年)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劇中丹麥王子為父復仇的故事取材于公元1200年的丹麥史。在莎士比亞之前,這個故事多次被人改編為流行的復仇劇,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則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都推陳出新,使之成為歐洲戲劇史上的奇觀。 《哈姆萊特》寫于17世紀初,該劇以中世紀的丹麥宮廷為背景,通過哈姆萊特為父復仇的故事,真實描繪了文藝復興晚期英國和歐洲社會的真實面貌,表現(xiàn)了作者對文藝復興運動的深刻反思以及對人的命運與前途的深切關注。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生活在巨人輩出的文藝復興時代,他本身便是這個時代文學最杰出的代表。他曾被譽為西方文學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他以睿智的頭腦和廣博的知識征服了世界文學界,曾經(jīng)輝煌一時的“曰不落”大英帝國宣稱:我們寧愿失去一百個印度,也不愿缺少一個莎士比亞。 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亞誕生于英格蘭中部艾汝河上的斯特拉福鎮(zhèn)。幸運的莎士比亞在那里度過了愉快的童年,風光秀麗的故鄉(xiāng)山水,使他受到了很好的自然教育,擁有了豐富的自然知識,諳熟眾多的民間傳說,汲取了滋潤他文學心靈的第一滴甘露。在那里,每年都可以觀看從倫敦來的劇團的巡回演出,常常由他的父親招待這些劇團,這為莎士比亞的戲劇愛好奠定了基礎。14歲以前,他在文法學校(中等學校)學習過少量的拉丁文和希臘文,初步接觸到了一些文學作品。 然而命運卻迫使莎士比亞離開可愛的家鄉(xiāng),為生存而拼搏。1585年,莎士比亞離開家鄉(xiāng)流浪到倫敦謀生。一度淪落的莎士比亞從逆境中奮起,在1590年開始編劇,并成為劇團的股東。這個階段,他結識了愛好戲劇的大學生和青年新貴,擴大了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范圍,進一步接觸到了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和人文主義思想,并得以熟悉宮廷和上流社會的生活,為他日后的戲劇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在1592年已經(jīng)相當有名,但由于出身不夠正統(tǒng),受到大學出身的劇作家們的輕視和嫉妒。羅伯特·伯林曾發(fā)文攻擊他,說他借別人的羽毛來裝飾自己。莎士比亞在倫敦的生活相當節(jié)儉,曾住在一個裝假發(fā)匠家。但他以他的才力賺取了足夠的聲譽和財富,并為伯爵獻詩,而成為貴族府邸的座上?,有機會得以接觸意大利繪畫和音樂藝術。莎士比亞是位勤奮而多才的天才劇作家,把一生都獻給了戲劇。功成名就的莎士比亞,于1612年離開倫敦衣錦還鄉(xiāng),購置房產(chǎn),安享了八年隱逸的生活,于1616年4月22日逝世于斯特拉福。死后七年,即1623年,第一部莎士比亞戲劇集正式出版。
第一幕 第一場 艾爾西諾。城堡前的露臺 第二場 城堡中的大廳 第三場 波洛涅斯家中一室 第四場 露臺 第五場 露臺的另一部分第二幕 第一場 波洛涅斯家中一室 第二場 城堡中一室第三幕 第一場 城堡中一室 第二場 城堡中的廳堂 第三場 城堡中一室第四幕 第一場 城堡中一室 第二場 城堡中另一室 第三場 城堡中另一室 第四場 丹麥原野 第五場 艾爾西諾。城堡中一室 第六場 城堡中另一室 第七場 城堡中另一室第五幕 第一場 墓地 第二場 城堡中的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