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文明史中,每一個民族的戰(zhàn)爭史都是其民族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在不斷地征戰(zhàn)中,集精神、智慧、技術、財富于一體的武備文化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每個階段武器的制作水平都是當時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最為突出的標記,它們擁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
而甲胄裝備,卻是戰(zhàn)爭中最重要的進攻兵器,一支軍隊只有裝備了足夠數(shù)量的甲胄,才具有強襲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甲胄的發(fā)展能從側面反映出歷史的發(fā)展脈絡。
本書作者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發(fā)生的事件,通過對古籍史料的研讀,并結合相關的繪畫、雕塑,以及歷代出土的武備實物和諸多收藏家的藏品進行反復考證,歸納出的跨越兩千年的中國古代武備解析,對代表性的武備做出了細致的描述與講解。
1.根據文獻與文物的雙重印證,構建甲胄發(fā)展的歷史框架。
2.圖片豐富精美,直觀感受古代武備文化的獨特魅力。
3.隨書附贈四張甲胄的形制、演變圖表,全面展現(xiàn)甲胄的歷史發(fā)展脈絡。
龔劍,四川成都人,中國武備研究學者、收藏家、中國多家拍賣公司西藏藝術品顧問。作為獨立學者,多次應邀參加國內國際大型藏學研討活動,F(xiàn)任四川省刀劍收藏協(xié)會秘書長、山西省刀劍收藏協(xié)會理事、河北省刀劍收藏協(xié)會理事、浙江省青銅古兵器文化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專家委員。在國內專業(yè)期刊發(fā)表多篇武備類研究文章,著有《中國刀劍史》《西藏武備考》等。
第一章 商周甲胄
一、青銅胄
二、青銅甲
三、皮甲胄
四、鐵甲胄
五、小結
第二章 秦朝甲胄
一、兵馬俑甲胄 42
二、陪葬坑石甲胄 45
三、小結 52
第三章 漢朝 三國甲胄
一、史料中的鎧甲
二、武庫
三、考古中的甲胄
四、銘文甲胄片
五、小結
第四章 南北朝甲胄
一、史料中的甲胄 98
二、考古中的胄 105
三、甲
四、具裝鎧
五、小結
第五章 隋唐甲胄
一、史料中的隋唐甲胄
二、唐甲的分類解讀
三、考古中的唐甲
四、具裝鎧
五、唐胄
六、不同區(qū)域的唐甲形制
七、八瓣胄源流
八、圖像、雕塑中的軍制、神將甲胄
九、裲襠甲、唐甲的遺風
十、小結
第六章 五代十國甲胄
一、史料中的甲胄
二、甲胄形制
三、小結
第七章 遼朝甲胄
一、史料中的遼甲
二、生產制作、儲存
三、壁畫與雕塑中的甲胄
四、考古與實物
五、小結
第八章 宋朝甲胄
一、史料中的宋甲胄
二、鎧甲形制
三、繪畫、雕塑中的甲胄
四、實物
五、總結
第九章 金朝甲胄
一、史料中的金軍甲胄
二、軍中甲胄
三、金軍騎兵
四、軍器生產
五、繪畫、雕塑中的金軍甲胄
六、小結
第十章 西甲、青唐羌、大理甲胄
一、史料中的西夏甲胄 358
二、考古中的西夏甲胄 362
三、生產管理 365
四、小結 368
第十一章 大蒙古國、元朝、四大汗國甲胄
一、史料中的蒙、元甲胄
二、生產制作與管理
三、形制
四、考古與實物
五、小結
第十二章 明朝甲胄
一、史料中的甲胄
二、生產管理
三、考古與實物
四、繪畫、雕塑中的甲胄
五、收藏實物
六、同時期的蒙古甲胄
七、同時期的朝鮮甲胄
八、小結
第十三章 清朝甲胄
一、入關之前的甲胄
二、清初的甲胄
三、改制后的甲胄
四、宮廷儀衛(wèi)大閱甲盔的制作與貯藏
五、繪畫、雕塑與實物中的甲胄
六、同時期蒙古風格盔
七、小結
附錄一 西藏甲胄
一、史料中的西藏甲胄
二、壁畫、絹畫中的西藏甲胄
三、影像中的西藏甲胄
四、考古文物中的西藏甲胄
五、盔
六、甲
七、小結
附錄二 彝族甲胄
一、史料中的彝族皮甲
二、現(xiàn)存實物
三、制作
四、小結
寫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