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槿惠,韓國政治人物,現(xiàn)任大韓民國總統(tǒng),已故前總統(tǒng)樸正熙長女。父親樸正熙是韓國第五至第九任總統(tǒng)、“漢江奇跡”締造者。2012年大韓民國總統(tǒng)選舉,樸槿惠獲勝,成為韓國史上首位女總統(tǒng)。畢業(yè)于西江大學電子工程系,釜慶大學和韓國科學技術(shù)院分別頒贈榮譽博士學位,西江大學取得榮譽博士頭銜。樸槿惠精通漢語,喜歡中國哲學,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史》對她有著終身銘記的影響。1974年8月15日,母親遇刺身亡,身為長女的樸槿惠匆匆從法國返回韓國,臨時代行第一夫人角色。1979年10月26日,時任總統(tǒng)樸正熙遭中央情報部長官金載圭刺殺身亡,終年62歲。顯赫的第一家庭蒙上難以形容的陰影,樸槿惠的健康狀況深受心靈重創(chuàng)。二十年后她再度重返政壇。
2005年5月24日,樸槿惠曾訪問北京,會見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兼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
樸槿惠母親陸英修篤信佛教,樸槿惠亦從之,禮佛不輟。2005年于大邱桐華寺拜領法號善德華,有追隨“善德女王之光華”之意謂。樸槿惠亦受過天主教洗禮,對不同宗教持包容態(tài)度,現(xiàn)時她沒有宗教信仰。2011年至2012年,她再度出任新國家黨黨首,擔任非常對策委員長(大國家黨2012年2月改名為新國家黨)。2012年12月19日,樸槿惠以51.6%的得票率擊敗民主統(tǒng)合黨的文在寅律師,當選大韓民國第十八任總統(tǒng),亦是韓國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統(tǒng)。
樸槿惠締造五項韓國第一:第一位女總統(tǒng);第一位第2代的總統(tǒng)(父女總統(tǒng));第一位未婚的總統(tǒng)(亦無子女);第一位得票率過半數(shù)且得票最高的總統(tǒng)(自韓國1987年民主化以來);第一位主修工程學出身的總統(tǒng)。
樸槿惠至今未婚,亦無子女,性格沉著冷靜,加之“樸正熙之女”的顯赫烙印使其立志成為韓國的撒切爾夫人。她曾有名言:“我沒有父母,沒有丈夫,沒有子女,國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務的對象!”她被世人譽為“嫁給國家的女人”。
編者:樸槿惠研究會,是一個由輿論界、文化界、高端產(chǎn)業(yè)界等社會各個領域的高端人才 組成的研究團體,致力于研究樸瑾惠提出的的政治哲學及各項政策。
譯者:陳冰冰,韓國成均館大學文學博士,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韓語系副教授,曾出版過多部譯作。
第一章 放棄個人生活,代行“第一夫人”
1. 我很悲痛,可現(xiàn)實不容我沉溺于悲痛之中
2. 樸正熙總統(tǒng)和小雞雛
3. 離最高權(quán)力者最近的人
第二章 逆境中產(chǎn)生的處世哲學
1. 青春之末,痛苦之門
2. 絕望、悲憤、孤獨的日子
3. 繼承母親的遺志
4. 狠下決心
第三章 糾正錯誤,還歷史真面目
1. 戰(zhàn)爭般的日子
2.點亮‘祖國的燈火’的苦難行軍
第四章 一己不正何以正天下?
1. 樸槿惠的私人生活未被公開的原因
2. 我正則世正,世安則我安
第一章 放棄個人生活,代行“第一夫人”
1. 我很悲痛,可現(xiàn)實不容我沉溺于悲痛之中
2. 樸正熙總統(tǒng)和小雞雛
3. 離最高權(quán)力者最近的人
第二章 逆境中產(chǎn)生的處世哲學
1. 青春之末,痛苦之門
2. 絕望、悲憤、孤獨的日子
3. 繼承母親的遺志
4. 狠下決心
第三章 糾正錯誤,還歷史真面目
1. 戰(zhàn)爭般的日子
2.點亮‘祖國的燈火’的苦難行軍
第四章 一己不正何以正天下?
1. 樸槿惠的私人生活未被公開的原因
2. 我正則世正,世安則我安
3. 最后的日記
第五章 國民就是我們的上帝
1. 一切抉擇基于愛國之心
2.只有經(jīng)歷過痛苦的人才能感受他人的痛苦
3. 愛心
1979年10月26日,樸槿惠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二次轉(zhuǎn)折。這一天,樸正熙總統(tǒng)遭遇時任中央情報部長金載圭的槍擊意外身亡。槍擊理由是什么至今尚不明確。有軍事政變一說,也有美國中央情報局唆使之說,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不管樸正熙之死出于什么原因,樸槿惠不可避免地面對第二次逆境。母親和父親相繼離世,僅這兩件事件已經(jīng)夠使樸槿惠天天在痛苦中受煎熬。
父親去世以后樸槿惠帶著弟弟和妹妹回到了新堂洞(首爾一區(qū)域名——譯者注)的私邸。據(jù)說陸英修女士生前不止一次地說過“將來我們還得回到新堂洞”。如今樸槿惠真的回到了沒有父母的新堂洞私邸。
私邸已是人去屋空。要是換一個地方也許還能好受一些,可在這里樸槿惠觸景生情,面對的是對父母無盡的追憶和悲痛。令樸槿惠始料不及的是一場更大的災難悄悄逼近自己。
1979年12月12日,以全斗煥為首的新的軍部用武力奪取了軍政大權(quán)。新的軍部幾乎制止了樸槿惠所有的對外活動。自1980年的“5?17事變”(一場由軍政獨裁者發(fā)動的事變。1980年5月17日全斗煥政權(quán)在全國范圍內(nèi)禁止一切政治活動、查封大學、禁止召開國會、禁止批評國家元首,并拘捕金大中等民主人士和學生。——譯者注)以后樸槿惠創(chuàng)辦的“新心臟服務團”被強行解散,嶺南大學(位于韓國大邱的一所大學,由前總統(tǒng)樸正熙親手創(chuàng)辦,現(xiàn)為韓國規(guī)模最大的私立名牌大學——譯者注)第三任校長剛就任7個月被迫退位。
新軍部甚至不允許樸槿惠為父母召開追悼會,樸槿惠只好在家族內(nèi)部搞了一個簡單的祭奠儀式。當時樸槿惠實際上已經(jīng)處于軟禁狀態(tài)。她在自傳中回憶道:“被丟棄在深山老林之中的心情竟是這般的孤單寂寞”。樸槿惠父母的追悼儀式在國立墓地正式舉行,則是1987年的事情。
全斗煥政權(quán)是以軍事獨裁為核心的非正統(tǒng)的國家政權(quán),國民對此怨聲載道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為了轉(zhuǎn)移國民的視線他們將矛頭直接指向已故總統(tǒng)樸正熙,給他強加了一連串莫須有的罪名,親日派、獨裁者、造成地域紛爭的元兇、高壓政治、以軍政統(tǒng)治壓制個人意識……他們肆意夸大、歪曲事實,甚至無中生有捏造事實,想方設法污辱和損壞樸正熙總統(tǒng)的形象。全盤否定樸正熙總統(tǒng),樸槿惠的對外活動無疑是最大的障礙,于是他們索性把樸槿惠軟禁起來了。
在樸槿惠心目中,樸正熙是一位偉大的總統(tǒng)、杰出的國家領導人,同時也是慈祥的父親、最值得尊敬的人。如果有人肆意污辱、誹謗父親,這對樸槿惠來說是絕對不能容許的事情。據(jù)樸槿惠的回憶,當時她的心情“如同站在刑架上受審,直覺得渾身的血液在倒流”。
然而令樸槿惠更加心痛的是就連父親生前的親信也反戈一擊,與他們同流合污攻擊樸正熙總統(tǒng)。樸槿惠的堂姐夫金鐘泌(韓國政治家,曾任9屆韓國國會議員,歷任民主共和黨總裁、民主自由黨最高委員、自由民主聯(lián)合會總裁、韓國總理,與金大中、金泳三號稱韓國政界“三金巨頭”,2004年引退政壇!g者注)就是其中之一。
這是致命的打擊,是個足以令人自尋短見的打擊。如果說樸槿惠以安慰樸正熙總統(tǒng)、代行“第一夫人”的使命感挺過了母親遇刺的第一次打擊,那么面對接踵而至的這第二次打擊她會怎么樣呢?
在樸槿惠公開的日記中,這個時期的日記比較多。一切對外活動被禁止,想反抗他們的胡作非為又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時樸槿惠所能做的只有在日記本上傾吐心中的憤恨。寫日記是她強壓極端憤怒的唯一手段,也是擺脫心中抑郁癥陰影的唯一方法。
1980年1月14日 轉(zhuǎn)禍為福的人生
如果把通往幸福之路用駕車來比喻的話,那么只有及時地調(diào)換擋位,才能確保路途中不會出現(xiàn)差錯。真正的幸福生活并不是萬事順意的,而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堅強地挺過去并重新站起來,在逆境中成長,使之成為轉(zhuǎn)禍為福的契機,讓自己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1980年1月28日 以不屈的意志變“不可能”為“可能”
沒有人會認為領導者之路是一帆風順的,何況振興一個百廢待興的國家。他們的路這所以那么艱難,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領路人,要站在最前面披荊斬棘,同時在很多事情上得不到人們的理解和寬諒。
要是在一片贊譽聲中料理國家事務,那該是多么輕松的事情?真要是這樣,只要具備一定的常識誰都可以當領導人。問題是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經(jīng)常要把“不可能”的事情變?yōu)椤翱赡堋钡氖虑,這就需要一個不屈不撓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這也就是領導人之路充滿艱辛的原因。
1980年2月8日 只有信仰才能使閱歷和學歷閃光
父親總是珍惜每一寸土地。在視察途中,如果看到因施工有毀壞耕地的現(xiàn)象,他就記在本子上,待到服務區(qū)休息的時候給相關(guān)部門打電話要求立刻解決這些問題。
沒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情這是很難做到的事情,僅憑總統(tǒng)分內(nèi)的責任意識也是很難做到的事情。閱歷和學歷再豐厚,也只有胸懷信仰的時候那些東西才會真正閃光。
1980年2月9日 我最怕的事情
人們之所以變得脆弱和不幸,就是因為對幸福的追求過于執(zhí)著。人們普遍擁有一個愚蠢的念頭,即不希望自己身邊發(fā)生絲毫的不幸。
我并不害怕世間的種種磨練,我所害怕的是在經(jīng)歷磨練的過程中或許沒有做到盡善盡美。
1980年2月12日 農(nóng)民的精神支柱
今天我接見了一位新村運動的負責人。他說有位教授在做新村運動講座時對人們時常引用父親的語錄而非常反感,對此那位負責人表示:
“你們都是富人出身,從小受到一流的教育,而且都是留過學的,你們可以對任何一個總統(tǒng)提出批評。可對我們這些農(nóng)民來說他不是普通的總統(tǒng),而是我們的精神支柱。信佛信耶穌是您的自由,可同時也要對別人的宗教信仰給予認可和尊重,這是一樣的道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