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細胞生物學》以當代真菌細胞生物學前沿論題的新觀點和新理論為基礎,以絲狀真菌和單細胞酵母的細胞生長和發(fā)育的分子生物學為主線,從細胞的骨架系統(tǒng)、內(nèi)膜系統(tǒng)、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極性生長、發(fā)育分化、性激素、有性生殖的交配系統(tǒng)、分生孢子的分子生物學、植物致病性和侵染生長的生物機制,以及近年來關于真菌細胞的程序性凋亡和自噬等不同的領域,從分子、結構和生態(tài)領域交叉貫穿起來,基本構成了當代分子真菌細胞生物學的新理論和新觀念。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本書以當代真菌細胞生物學前沿論題的新觀點和新理論為基礎,從分子、結構和生態(tài)領域交叉貫穿起來,基本構成了當代分子真菌細胞生物學的新理論和新觀念。
邢來君 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微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微生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菌物學會理事,云南大學和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兼職教授。多年來從事微生物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全國綜合性大學中首先開設真菌學系列課程而享有較高知名度,天津市優(yōu)秀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李明春 教授,博士生導師,現(xiàn)任中國菌物學會理事,中國微生物學會真菌學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微生物學會普及和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菌物學會醫(yī)學真菌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天津市微生物學會理事。微生物學通報編委,中國真菌學雜志編委,F(xiàn)任教于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目錄
序
前言
縮寫表
1 真菌的細胞骨架 (1)
1.1 微管細胞骨架 (2)
1.1.1 微管細胞骨架的構成 (2)
1.1.2 微管的裝配 (3)
1.1.3 微管正極末端 (5)
1.1.4 微管上的馬達蛋白 (6)
1.1.5 細胞末端的蛋白標記 (9)
1.2 肌動蛋白細胞骨架 (10)
1.2.1 肌動蛋白骨架的構成和功能 (10)
1.2.2 依賴肌動蛋白的馬達蛋白 (13)
1.2.3 肌動蛋白細胞骨架與極體 (14)
1.3 胞裂蛋白骨架 (14)
1.3.1 胞裂蛋白復合物的結構 (14)
1.3.2 胞裂蛋白的組裝 (16)
1.3.3 胞裂蛋白的功能 (18)
1.4 討論 (20)
參考文獻 (20)
2 真菌細胞的內(nèi)膜系統(tǒng) (24)
2.1 真菌內(nèi)膜系統(tǒng)及其研究方法 (25)
2.1.1 關于真菌的內(nèi)膜系統(tǒng) (25)
2.1.2 內(nèi)膜系統(tǒng)的研究方法 (27)
2.2 內(nèi)膜系統(tǒng)的細胞器 (30)
2.2.1 內(nèi)質網(wǎng) (30)
2.2.2 高爾基體 (34)
2.2.3 液泡/管狀液泡 (37)
2.2.4 過氧化物酶體 (43)
2.2.5 沃魯寧體 (45)
2.3 真菌內(nèi)膜泵統(tǒng)的分泌途徑 (50)
2.3.1 真菌的分泌途徑 (51)
2.3.2 囊泡的形成與轉運 (52)
2.3.3 囊泡融合 (55)
2.4 真菌內(nèi)膜系統(tǒng)的胞吞途徑 (61)
2.4.1 網(wǎng)格蛋白與披網(wǎng)格蛋白囊泡 (62)
2.4.2 質膜內(nèi)陷和絲狀小體 (63)
2.4.3 內(nèi)體和多泡體 (63)
2.4.4 液泡與胞吞途徑 (65)
2.5 討論 (67)
參考文獻 (68)
3 真菌細胞壁 (74)
3.1 真菌細胞壁的化學組成 (75)
3.1.1 細胞壁組分的分離技術 (75)
3.1.2 細胞壁的組成和真菌的進化演變 (76)
3.1.3 細胞壁的多糖結構 (78)
3.1.4 細胞壁的蛋白結構 (84)
3.2 真菌細胞壁多糖的生物合成 (89)
3.2.1 幾丁質 (89)
3.2.2 β-1,3-葡聚糖 (91)
3.2.3 α-1,3-葡聚糖 (92)
3.2.4 β-1,6-葡聚糖 (93)
3.2.5 β-1,4-葡聚糖和甘露聚糖的合成 (94)
3.2.6 小結 (94)
3.3 細胞壁蛋白的重構和運輸 (95)
3.3.1 概述 (95)
3.3.2 GPI錨定蛋白的生物合成和重構 (96)
3.3.3 GPI錨定蛋白從內(nèi)質網(wǎng)到高爾基體的選擇性轉運 (98)
3.3.4 從高爾基體外側網(wǎng)絡到質膜的運輸 (99)
3.3.5 細胞壁蛋白的運輸途徑 (99)
3.4 討論 (100)
參考文獻 (101)
4 絲狀真菌的有絲分裂 (106)
4.1 細胞周期循環(huán) (107)
4.1.1 細胞循環(huán)周期概要 (107)
4.1.2 細胞周期的調(diào)控因子 (108)
4.1.3 細胞周期的過程 (109)
4.1.4 單細胞酵母的細胞周期 (112)
4.1.5 絲狀真菌的細胞周期 (114)
4.2 絲狀真菌的有絲分裂 (115)
4.2.1 染色體和紡錘體的結構 (116)
4.2.2 有絲分裂的起始調(diào)控 (117)
4.2.3 有絲分裂結束的調(diào)控 (122)
4.3 絲狀真菌有絲分裂后的功能調(diào)控 (125)
4.3.1 馬達蛋白和有絲分裂 (125)
4.3.2 后有絲分裂的核運動 (126)
4.3.3 多核菌絲細胞中有絲分裂活動的協(xié)調(diào) (126)
4.3.4 有絲分裂與分支形成的協(xié)調(diào) (127)
4.4討論 (128)
參考文獻 (129)
5 絲狀真菌的減數(shù)分裂 (133)
5.1 減數(shù)分裂過程的概述 (134)
5.1.1 前減數(shù)分裂間期 (135)
5.1.2 減數(shù)分裂期I的幾個主要時期 (135)
5.1.3 減數(shù)分裂期Ⅱ (138)
5.2 減數(shù)分裂前核配和DNA復制的“檢查和清理”機制 (139)
5.2.1 減數(shù)分裂前的核配和復制 (139)
5.2.2 減數(shù)分裂前“檢查和清理”機制 (141)
5.3 減數(shù)分裂期的重組 (146)
5.3.1 起始重組 (146)
5.3.2 重組產(chǎn)物的形成 (147)
5.3.3 減數(shù)分裂交換受到高度調(diào)控 (149)
5.4 同源染色體的識別與配對 (150)
5.4.1 同源染色體配對過程中的彼此識別 (151)
5.4.2 配對是如何發(fā)生的? (151)
5.4.3 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的特殊結構——花束期 (152)
5.4.4 染色體連鎖 (154)
5.5 聯(lián)會復合體與聯(lián)會 (154)
5.5.1 聯(lián)會復合體的形成 (155)
5.5.2 聯(lián)會復合體的形態(tài)特性 (156)
5.5.3 聯(lián)會復合體與重組過程 (156)
5.5.4 重組結與同源交換型的關系 (156)
5.6 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分離 (157)
5.6.1 染色體分離的三個先決條件 (157)
5.6.2 染色體和姊妹染色單體分離受到黏聚蛋白復合體的調(diào)節(jié) (158)
5.6.3 與姊妹染色單體黏聚及分離相關的其他重要蛋白 (159)
5.6.4 從減數(shù)分裂到孢子形成 (160)
5.7 討論 (161)
參考文獻 (162)
6 真菌的極性生長 (167)
6.1 引言 (167)
6.2 決定極性生長的蛋白因子 (168)
6.2.1 極性分泌 (169)
6.2.2 Rho型GTPase (170)
6.2.3Cdc42的極性定位與激活機制 (172)
6.2.4 Cdc42的效應因子 (176)
6.2.5 關于“脂筏” (181)
6.3 酵母的極性生長 (182)
6.3.1 芽殖型酵母極性生長的概貌 (182)
6.3.2 出芽位點的選擇 (183)
6.3.3 交配型細胞接合引起的極性生長 (184)
6.4 絲狀真菌的極性生長 (185)
6.4.1 頂體 (186)
6.4.2 菌絲生長過程中極性蛋白的定位 (187)
6.4.3 菌絲生長過程中極性蛋白的作用 (188)
6.4.4 細胞骨架在頂體功能發(fā)揮過程中的作用 (189)
6.4.5 頂體與極體 (190)
6.5 討論 (192)
參考文獻 (193)
7 真菌無性繁殖—分生孢子的形成 (197)
7.1 從生長到生殖的轉變 (198)
7.1.1 分生孢子繁殖過程的誘導 (198)
7.1.2 余生孢子形成的細胞學 (202)
7.2 分生孢子形成的相關基因及其功能 (203)
7.2.1 突變體 (203)
7.2.2 分生孢子形成相關基因及其功能 (204)
7.2.3 小結 (216)
7.3 構巢曲霉無性生殖的中心產(chǎn)孢途徑 (216)
7.3.1 生長期 (216)
7.3.2 孢子產(chǎn)生的初始化時期 (217)
7.3.3 孢子生成 (219)
7.3.4 小結 (219)
7.4 分生孢子形成的信號轉導途徑 (220)
7.4.1 信號轉導途徑的遺傳學 (220)
7.4.2 信號轉導途徑 (225)
7.4.3 遺傳路徑的保守性 (227)
7.5 討論 (228)
參考文獻 (229)
8 低等真菌和卵菌有性生殖中的性激素 (233)
8.1 壺菌和接合菌的性激素 (234)
8.1.1 壺菌門 (234)
8.1.2 接合菌門 (236)
8.2 卵菌門的性激素 (244)
8.2.1 性激素的結構 (245)
8.2.2 生物合成 (248)
8.2.3 作用模式 (249)
8.2.4 相關基因的研究 (250)
8.3 討論 (251)
參考文獻 (252)
9 子囊菌有性生殖的交配型和發(fā)育的信號轉導 (256)
9.1 營養(yǎng)體的親和性 (257)
9.1.1 營養(yǎng)體的親和性與不親和性 (257)
9.1.2 異核體與營養(yǎng)親和性 (262)
9.2 性和配偶識別——信息素受體系統(tǒng) (263)
9.2.1 子囊菌的信息素 (263)
9.2.2 信息素受體系統(tǒng) (266)
9.3 酵母菌交配型和a/α細胞轉換 (268)
9.3.1 酵母交配型轉換的同宗配合現(xiàn)象 (268)
9.3.2 酵母的交配型 (269)
9.3.3 a/α細胞轉換模式及調(diào)控基因 (270)
9.4 絲狀子囊菌的交配型 (275)
9.4.1 真子囊菌的有性發(fā)育和生殖模式 (275)
9.4.2 子囊菌的交配型類型 (277)
9.4.3 絲狀子囊菌交配型的結構 (280)
9.5 交配型基因和蛋白的主要特征和功能 (290)
9.5.1 交配型基因和蛋白的主要特征 (290)
9.5.2 通過異源表達對MAT基因進行功能分析 (294)
9.5.3 受精過程中交配型基因的功能 (296)
9.6 子實體發(fā)育中的級聯(lián)信號轉導 (299)
9.6.1 內(nèi)源和外源信號的感知 (299)
9.6.2 信號轉導途徑 (301)
9.7 討論 (304)
參考文獻 (305)
10 擔子菌交配型基因及信號轉導途徑 (311)
10.1 引言 (311)
10.2 營養(yǎng)親和性、異核體和核的遷移 (312)
10.2.1 營養(yǎng)親和性和異核體 (312)
10.2.2 菌絲融合后核的遷移 (314)
10.3 擔子菌交配型基因控制的繁殖和發(fā)育 (317)
10.3.1 擔子菌的性親和性 (317)
10.3.2 交配型基因調(diào)節(jié)的發(fā)育途徑 (319)
10.4 交配型基因的分子分析 (329)
10.4.1 A交配型基因的分子結構 (331)
10.4.2 B基因座編碼信息素和受體 (336)
10.5 真菌交配過程中信號途徑及其轉導因子 (341)
10.5.1 營養(yǎng)菌絲融合與性交配控制的融合 (341)
10.5.2 擔子菌交配過程中G蛋白的功能 (343)
10.5.3 單體GrlPase Ras與Cdc42 (345)
10.6 信息素應答與核遷移 (347)
10.6.1 雙核菌絲形成時的核遷移 (347)
10.6.2 A文配型及B交配型基因的下游靶點 (348)
10.7 討論 (349)
參考文獻 (350)
11 真菌和卵菌侵染植物的細胞生物學 (357)
11.1 感染的起始期——孢子黏附 (358)
11.1.1 真菌及卵菌孢子到達植物表面 (358)
11.1.2 黏附 (360)
11.2 真菌在植物表面的生長 (363)
11.2.1 真菌孢子出芽萌發(fā) (363)
11.2.2 真菌在植物表面的菌絲生長 (367)
11.2.3 植物表面對菌絲生長的影響 (368)
11.3 真菌對植物的入侵 (369)
11.3.1 誘導菌絲分化形成附著孢 (370)
11.3.2 附著孢的形態(tài)和表面特性 (371)
11.3.3 附著孢穿透寄主細胞壁 (373)
11.4 吸器和胞內(nèi)菌絲的形成 (375)
11.4.1 活體營養(yǎng)病原體的吸器和胞內(nèi)菌絲 (375)
11.4.2 真菌在植物組織中的定居:細胞壁分解酶的作用 (377)
11.5 致病因子和寄主抗病性的識別機理 (379)
11.5.1 寄主與吸器之間的相互作用 (379)
11.5.2 活體營養(yǎng)型真菌和卵菌的無毒力蛋白 (380)
11.5.3 效應蛋白的移位傳送 (382)
11.5.4 寄主易位的效應蛋白在真菌和卵菌侵染過程中的作用 (384)
11.6 討論 (386)
參考文獻 (386)
12 真菌的細胞凋亡和自噬 (391)
12.1 真菌細胞凋亡 (391)
12.1.1 真菌細胞凋亡的特征 (392)
12.1.2 真菌細胞凋亡與發(fā)育調(diào)控 (395)
12.1.3 真菌細胞凋亡的誘發(fā)因素 (397)
12.1.4 真菌細胞凋亡的途徑及調(diào)控蛋白 (403)
12.1.5 真菌類凋亡相關基因的功能分析 (406)
12.2 絲狀真菌中的細胞白噬 (411)
12.2.1 細胞自噬概述 (411)
12.2.2 參與自噬的蛋白質 (412)
12.2.3 細胞自噬在致病性及病原體—宿主中的相互作用 (416)
12.2.4 真菌繁殖中的細胞自噬作用 (419)
12.2.5 自噬在不親和反應中細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 (421)
12.2.6 細胞自噬在人類機會性致病真菌發(fā)病機理中的獨特作用 (422)
12.3 討論 (423)
參考文獻 (425)
拉丁學名與中文名稱對照表 (432)
主題索引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