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旨在推進中國文學(尤其是古典文學)之跨文化、跨學科研究。
本書設有“國外中國文學文獻研究”、“對外傳播研究”、“對外翻譯研究”、“學術交流史研究”、“國外研究評論”、“世界漢學家研究”、“亞洲漢文學研究”等欄目,主要關注中國散佚而存諸國外的文學史料,且適當提供各國研究之最新理論和動向。
書中收入了《“國語”、“國文學”與民族主義》《論日本小說觀念的近代轉(zhuǎn)型——以<小說神髓>為中心》《蕭穎士晚節(jié)考》《中島敦文學中的中國表像》等文章。
發(fā)刊詞
詩學與文化互讀
尋求表述“東亞文學”生成歷史的更加真實的觀念——關于我的“比較文學研究”課題的思考和追求
“國語”、“國文學”與民族主義
當代詩的創(chuàng)作問題
“和解”之路——歐洲及東亞的比較
顧愷之前后——《列女傳圖》的系譜
論日本小說觀念的近代轉(zhuǎn)型——以《小說神髓》為中心
《苦悶的象徵》的理論闡發(fā)與詩學生成
《時務報》與福爾摩斯的中國式亮相
日本近代詩與音樂
1920年前后的北原白秋與三木露風
近代詩的“單句構成”——宮澤賢治的韻律論
文獻研究
日本宮內(nèi)廳書陵部藏《群書治要詩》略考
發(fā)刊詞
詩學與文化互讀
尋求表述“東亞文學”生成歷史的更加真實的觀念——關于我的“比較文學研究”課題的思考和追求
“國語”、“國文學”與民族主義
當代詩的創(chuàng)作問題
“和解”之路——歐洲及東亞的比較
顧愷之前后——《列女傳圖》的系譜
論日本小說觀念的近代轉(zhuǎn)型——以《小說神髓》為中心
《苦悶的象徵》的理論闡發(fā)與詩學生成
《時務報》與福爾摩斯的中國式亮相
日本近代詩與音樂
1920年前后的北原白秋與三木露風
近代詩的“單句構成”——宮澤賢治的韻律論
文獻研究
日本宮內(nèi)廳書陵部藏《群書治要詩》略考
丁氏八千卷樓藏書轉(zhuǎn)歸江南圖書館始末——以《藝風老人日記》所見史料為中心
蕭穎士晚節(jié)考
文學學術交流史研究
1921年芥川龍之介的天津之旅
異域知音:豐子愷與夏目漱石
中島敦文學中的中國表像
關于戰(zhàn)爭敘述差異的成因——中國建國初期戰(zhàn)爭小說與日本戰(zhàn)后戰(zhàn)爭小說比較研究
1926年胡適游歐之行中與伯希和、衛(wèi)禮賢的交游
魯迅與鹽谷溫的學術因緣與歧見——以中國小說史研究為中心
蘇聯(lián)中國學——文學研究的發(fā)展階段與歷史特點
試論鳥山喜一歷史觀中的理性主義特徵
亞洲漢文學研究
朝鮮半島中國學年表
日本學者關于《論語》源流的考察
《箕雅》詩人名字漢義解詁
日本詩話的民族性、啟蒙性及集團性特徵——以池田四郎次郎《日本詩詁叢書》為中心
外譯研究
理雅各的《詩經(jīng)》翻譯(一)
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