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羅布泊之歌》以中國在20世紀60年代 至80年代初進行的大氣層核試驗為背景,以核試驗基 地取樣隊采集蘑菇云的故事為主線,真實而又藝術地 再現(xiàn)了新中國第一代青年知識分子投筆從戎、獻身國 防、不畏艱難、頑強拼搏、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風貌和鏖 戰(zhàn)于蘑菇云下的風采,熱情地謳歌了他們熱愛祖國、 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兩彈一星”精神,同時也生 動地描述了他們的愛情、友情、親情和家庭生活…… 《羅布泊之歌》由楊吉純所著。
楊吉純 1940年1月生,黑龍江省阿城縣人,高級工程師。
1963年12月畢業(yè)于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原子能系核物理專業(yè);1964年1月參軍,參加了首次核試驗、首次空爆試驗、首次氫彈試驗等多次大氣層核試驗以及多次地下核試驗,多次立功受獎。一直在核試驗基地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長期戰(zhàn)斗在中國核試驗的第一線,直到1999年10月退休,F(xiàn)居西安市。1993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退休后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先后創(chuàng)作了長篇回憶錄《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中篇小說《三支歌》以及長篇小說《羅布泊之歌》。
第一章 走出校園
第二章 走進軍營
第三章 走進羅布泊
第四章 第一聲巨響
第五章 凱歌聲聲
第六章 造反風暴
第七章 比1 000個太陽還亮
第八章 他們在相愛
第九章 旅途風波
第十章 雪地標語
第十一章 棒打鴛鴦
第十二章 揚眉吐氣
第十三章 紅山風云
第十四章 柳暗花明
第十五章 雙喜臨門 第一章 走出校園
第二章 走進軍營
第三章 走進羅布泊
第四章 第一聲巨響
第五章 凱歌聲聲
第六章 造反風暴
第七章 比1 000個太陽還亮
第八章 他們在相愛
第九章 旅途風波
第十章 雪地標語
第十一章 棒打鴛鴦
第十二章 揚眉吐氣
第十三章 紅山風云
第十四章 柳暗花明
第十五章 雙喜臨門
第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
第十七章 解燃眉之急
第十八章 故鄉(xiāng)的呼喚
第十九章 意外重逢
第二十章 何去何從
第二十一章 紅山歡迎您
第二十二章 歡樂的紅山
第二十三章 最后的蘑菇云
第二十四章 各奔前程
后記
第一章 走出校園 北國冰城哈爾濱,1963年的夏天。
陽光燦爛,松花江流水滔滔,太陽島上綠樹成蔭 ,美不勝收。
聞名遐邇的哈爾濱,素有“東方莫斯科”之稱。
她有不少俄式建筑:秋林公司、 索菲亞大教堂和喇嘛臺。喇嘛臺也是一座教堂,它矗 立在南崗區(qū)紅軍街的一個十字路 上,特別醒目。從喇嘛臺往西是哈爾濱火車站,往北 是東大直街,往南是西大直街。兩 座全國著名的高等學府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簡稱“ 哈工大”)和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 (簡稱“哈軍工”)恰恰都位于南崗區(qū),哈工大在西大 直街上,哈軍工在東大直街上。
西大直街上,來來往往的大卡車、小汽車、公共 汽車、無軌電車、有軌電車,絡繹 不絕。路兩旁的林蔭道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川流不 息。一輛有軌電車“轟隆轟隆” 地從喇嘛臺方向開過來,在“哈工大”站停下,乘客 們下上車后,電車一直朝前開去; 迎面開過來的一輛有軌電車響著“叮零零”的鈴聲到 達“哈工大”站,乘客們下車后, 電車朝喇嘛臺方向開去。“哈工大”站北面,一座大 樓高聳入云,這就是哈爾濱工業(yè)大 學的主樓。主樓的旁邊是電機樓,電機樓的對面是機 械樓。
在剛下車的人流中,走過來三個英姿勃勃的大學 生。他們穿戴打扮一個樣,上身白 襯衣,下身藍褲子,腳蹬一雙黑色塑料涼鞋。他們一 手拿著一本畢業(yè)論文,一手拿著一 卷掛圖,并肩朝主樓走去。這三個風華正茂的大學生 ,高個子的叫林清泉,矮個子的叫 馬文超,中流個子、戴一副近視眼睛的叫李保國。林 清泉,英俊瀟灑,剛毅的面孔,清 澈的眼睛,是農民的兒子。馬文超,圓圓的臉上長著 一雙笑瞇瞇的大眼睛,是中學教師 的兒子。李保國,長方臉,眼鏡后面閃動著一雙機靈 的眼睛,是工人的兒子。三個人雖 然出身不同、個頭不同,但性格相投。他們從步入哈 工大的校門開始就成了形影不離的 好朋友,三個人一同起床,一同吃飯,一同上課,一 同就寢,一同去圖書館。今天,他 們又一同走向畢業(yè)答辯教室。
哈工大工程物理系核物理專業(yè)應屆畢業(yè)生的畢業(yè) 答辯在主樓內的一間小教室里進 行。教室里,只有前兩排座位上坐著10多位答辯委員 會的委員,顯得空空蕩蕩的。黑 板上,寫著一行清晰、工整的粉筆字:幾種材料的γ 射線線性吸收系數(shù)的測定。講臺 旁邊的圖架上掛著一張曲線圖。圖上畫著四條曲線, 各條曲線旁分別標注鉛、鐵、銅、 鋁。圖的下方是一行清晰、工整的毛筆字:幾種材料 的γ射線線性吸收系數(shù)。林清泉 站在講臺上用教鞭指點著曲線圖正在講解他的畢業(yè)論 文。答辯委員會的委員們和林清泉 的導師副教授楊華聚精會神地聽著。答辯委員會 主席是馬光教授。楊華是馬教授的 夫人。臉上汗津津的林清泉講完后,把教鞭放在講桌 上,舉目望著他的老師們,說: “各位老師,我的論文宣讀完了。謝謝!” 馬教授說:“林清泉同學的論文講完了,現(xiàn)在請 各位委員提問! “林清泉同學,請問,你在將線性吸收系數(shù)換算 成質量吸收系數(shù)時,所使用的材料 密度,是你自己測量的呢還是用書本上的?”一位戴 眼鏡的老教授率先發(fā)問。林清泉答 道:“教授,是我自己測量的!薄盀槭裁床挥脮 上的呢?那多省事啊!”那位教授繼 續(xù)問。林清泉回答:“第一,趁此機會,我想進一步 鍛煉和提高我應用所學知識的能 力;第二,我想進一步鍛煉和提高我的實驗動手能力 ,一個科技工作者,不能眼高手 低!睏钊A點點頭。馬教授高興地說:“說得好!如 果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只能夸夸 其談、紙上談兵,動手能力很差,連個實驗都做不好 ,那就是我們教學的一個缺欠! “大家都知道,測量材料的密度需要測量它的重 量和體積,用天平可以把材料的重 量稱得很準,但是要測準形狀不規(guī)則材料的體積就不 那么容易了。請問林清泉同學,你 是如何測量你所用的幾種材料的體積的?”一位中年 女講師接著問。林清泉答:“我沒 有采用直接的測量方法,而是采用間接的測量方法。
就是把這塊材料先在天平上稱量一 次,然后再用一根頭發(fā)絲系著這塊材料放進盛水的量 杯中再稱量一次,于是便得到了兩 次稱量的重量差。根據(jù)阿基米得原理,我們便不難準 確地得到它的體積。”“林清泉同 學,你的科研作風嚴謹,考慮問題周到細致,希望你 到了工作崗位之后,繼續(xù)發(fā)揚這種 精神!”那位女講師滿意地說。林清泉謙虛地說:“ 謝謝老師的鼓勵,我一定不辜負老 師們的諄諄教導和殷切期望!”楊華微微一笑,為她 的學生,也為自己。馬教授說: “時間到了,提問到此結束。林清泉同學,你可以走 了!绷智迦獜募茏由先∠履菑埱 線圖,從講桌上拿起他的畢業(yè)論文,走下講臺!傲 清泉,請你把馬文超叫進來,讓李 保國做好準備。”馬教授囑咐。林清泉邊開門邊應道 :“好的! 林清泉出得門來,趕緊掏出手帕擦汗,邊擦邊對 等在門口的兩位老同學傳達:“馬 文超,請你進去!李保國,請你做好準備!”馬文超 拿著他的畢業(yè)論文和一卷圖紙,推 門進了教室!霸趺礃,嚇尿褲子了沒有?”李保國 問。林清泉道:“尿沒嚇出來,汗倒 是嚇出一身! 答辯完的第三天,馬教授宣布了畢業(yè)論文評定結 果:林清泉得了優(yōu)秀,而馬文超和 李保國卻只得了良好。他們三人出了大樓,漫步在林 蔭道上,邊走邊議論!傲智迦, 你的畢業(yè)論文得了優(yōu)秀,我衷心祝賀你!崩畋f ,“但是,我看你是沾了你導師的 光,因為她是馬教授的夫人!薄岸咃L厲害呀!” 馬文超添油加醋地說,“楊教授在馬 教授耳邊美言你幾句,就使你的論文提高一個檔次。
”“你們倆不服氣嗎?” P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