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tǒng)解剖學彩色圖譜》以教學大綱及全國規(guī)劃教材為依據(jù),遵循醫(yī)學院校長學制的系統(tǒng)解剖學教學深度和高等醫(yī)學院校五年制系統(tǒng)解剖學教學的精度。在精心設計和制作的實物標本的基礎上,共拍攝圖像735幅,并通過融人多媒體技術將其中的45幅實物標本圖像制作成模式圖。《系統(tǒng)解剖學彩色圖譜》內(nèi)容在與教材各章節(jié)內(nèi)容相呼應的基礎上,延伸了教材的內(nèi)容,以便于滿足讀者進一步學習的需要。如:教材中只有“尺神經(jīng)深支分布于小魚際、拇收肌、骨間掌側肌、骨間背側肌及第3、4蚓狀肌”的簡單敘述,缺少對尺神經(jīng)深支走行及分布描述和示意。本書通過手的神經(jīng)標本圖像,真實地顯示了尺神經(jīng)深支支配上述各肌肉肌支的走行及人肌部位,結構清晰,一目了然,可加深讀者對尺神經(jīng)損傷引起手內(nèi)在肌癱瘓,導致手功能障礙而形成“爪形手”的理解和認識。此外,本書還收集了一些罕見的畸形和異常結構的實物標本圖像,如:異位腎、馬蹄腎、雙輸尿管、雙上腔靜脈和雙下腔靜脈等。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第一章 緒論
圖1 人體解剖學姿勢(前面觀)
圖2 人體側面觀
圖3 人體的軸和面
圖4 人體的方向術語
圖5 軀干的標志線(前面觀)
圖6 軀干的標志線(后面觀)
圖7 軀干的標志線(側面觀)
圖8 軀干的標志線(水平線)
圖9 人體的體表分區(qū)(前面觀)
圖10 人體的體表分區(qū)(后面觀)
圖11 頭面部的分區(qū)
圖12 頸部的分區(qū)
圖13 胸部的分區(qū)
圖14 腹部的分區(qū)
第一章 緒論
圖1 人體解剖學姿勢(前面觀)
圖2 人體側面觀
圖3 人體的軸和面
圖4 人體的方向術語
圖5 軀干的標志線(前面觀)
圖6 軀干的標志線(后面觀)
圖7 軀干的標志線(側面觀)
圖8 軀干的標志線(水平線)
圖9 人體的體表分區(qū)(前面觀)
圖10 人體的體表分區(qū)(后面觀)
圖11 頭面部的分區(qū)
圖12 頸部的分區(qū)
圖13 胸部的分區(qū)
圖14 腹部的分區(qū)
圖15 背部和上肢的分區(qū)
圖16 下肢的分區(qū)(前面觀)
第二章 骨學
圖17 全身骨骼
圖18 骨的分類
圖19 骨的內(nèi)部構造
圖20 長骨的構造
圖21 骺軟骨
圖22 脊柱
圖23 寰椎(上面觀)
圖24 寰椎(下面觀)
圖25 樞椎(上面觀)
圖26 樞椎(側面觀)
圖27 頸椎(上面觀)
圖28 頸椎(側面觀)
圖29 胸椎(上面觀)
圖30 胸椎(側面觀)
圖31 腰椎(上面觀)
圖32 腰椎(側面觀)
圖33 骶骨(前面觀)
圖34 骶骨(后面觀)
圖35 尾骨(前面觀)
圖36 胸骨(前面觀)
圖37 胸骨(側面觀)
圖38 肋骨
圖39 額骨(前面觀)
圖40 頂骨(內(nèi)面觀)
圖41 枕骨(內(nèi)面觀)
圖42 篩骨(前面觀))
圖43 篩骨(側面觀)
圖44 蝶骨(前面觀)
圖45 蝶骨(上面觀)
圖46 顳骨(外面觀)
圖47 顳骨(內(nèi)面觀)
圖48 顴骨
圖49 犁骨
圖50 下頜骨(外側面觀)
圖51 下頜骨(內(nèi)側面觀)
圖52 下頜骨(牙槽面觀)
圖53 下頜骨(老年)
圖54 舌骨(前面觀)
圖55 舌骨(側面觀)
圖56 上頜骨(外側面觀)
圖57 上頜骨(內(nèi)側面觀)
圖58 上頜骨(后面觀)
圖59 腭骨(后面觀)
圖60 腭骨(內(nèi)側面觀)
圖61 顱底(內(nèi)面觀)
圖62 顱底(外面觀)
圖63 顱(前面觀)
圖64 顱(外側面觀)
圖65 翼腭窩
圖66 顱冠狀切面(經(jīng)過第二磨牙)
圖67 鼻腔外側壁(1)
圖68 鼻腔外側壁(2)
圖69 嬰兒顱(側面觀)
圖70 嬰兒顱(上面觀)
圖71 上肢骨
圖72 鎖骨(上面觀)
圖了3 鎖骨(下面觀)
圖74 肩胛骨(外側面觀)
圖75 肩胛骨(前面觀)
……
第三章 關節(jié)學
第四章 肌學
第五章 消化系統(tǒng)
第六章 呼吸系統(tǒng)
第七章 泌尿生殖系統(tǒng)
第八章 會陰和腹膜
第九章 心血管系統(tǒng)
第十章 淋巴系統(tǒng)
第十一章 視器
第十二章 前庭蝸器
第十三章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第十四章 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
第十五章 神經(jīng)的傳導通路
第十六章 腦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腦脊液循環(huán)
第十七章 內(nèi)分泌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