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值得我們深深回味。漫步歷史,品讀人生,縱使筆下有洋洋灑灑百萬言,也無法描繪出一個時代的波瀾壯闊。以史為鑒,才能知興衰,明事理。出于這個目的,編者編寫了《3小時讀懂明朝》這本關于明朝歷史的讀物,希望讀者能夠品味其中的情境,咀嚼歷史故事,能夠有所悟,有所得。
《3小時讀懂明朝》由姜若木編著。
提起中國歷史上的一代霸主,人們會想起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說到歷朝的盛世繁榮,大家回味更多的也是“文景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而明朝則往往是帶著幾分委屈,躲在塵封的史書中,默默地注視著人們在時光流逝中把它的鮮活遺忘。 由姜若木編著的這本《3小時讀懂明朝》教你一目了然速讀歷史故事,穿越時空見證文化傳承。
第一章 明朝興起,江山一統(tǒng)
一、石人一只眼,挑動天下反
二、從和尚到元帥
三、招賢納士
四、統(tǒng)一之路
五、名臣良將
徐達
常遇春
劉基
第二章 開創(chuàng)期政治局面
一、專制統(tǒng)治的強化
二、靖難之役
三、成祖功績
永樂大鐘
修編《永樂大典》
第一章 明朝興起,江山一統(tǒng)
一、石人一只眼,挑動天下反
二、從和尚到元帥
三、招賢納士
四、統(tǒng)一之路
五、名臣良將
徐達
常遇春
劉基
第二章 開創(chuàng)期政治局面
一、專制統(tǒng)治的強化
二、靖難之役
三、成祖功績
永樂大鐘
修編《永樂大典》
鄭和七下西洋
四、仁宣之治
第三章 中期的衰弱與危機
一、土木堡之變
二、北京保衛(wèi)戰(zhàn)
三、國力漸衰
四、武宗亂政
五、奸臣當道
第四章 萬歷中興
一、蕩平倭寇
二、明穆宗朱載重
三、張居正輔政
四、援兵朝鮮
五、放眼望世界
第五章 后期的衰落
一、明末后宮三疑案
梃擊案
紅丸案
移宮案
二、權傾朝野的魏忠賢
三、憂國憂民的東林黨
四、熹宗之死
第六章 明朝的滅亡
一、鏟除國奸
二、女真部落的崛起
三、抵御后金,自毀長城
四、義軍四起,上吊煤山
附錄一:瑰麗奪目的文學成就
《水滸傳卜英雄傳奇小說的代表作
《三國演義:卜歷史演義小說的創(chuàng)作先河
《西游記卜神魔小說的巔峰之作
《金瓶梅》與世情小說
附錄二:領先世界的科技學術成就
李時珍與《本草綱目》
偉大的旅行家徐霞客
宋應星編《天工開物》
附錄三:光耀千古的思想藝術成就
書之中興
唐寅和徐渭
思想家王陽明
附錄四:明朝歷代皇帝年表
明(1368~1644)
朱元璋在攻取金華之后,聽說江南地區(qū)人才輩出,就下令廣開門路招賢納士。當時浙江的名士以青田的劉基、龍泉的章溢、麗水的葉琛、浦江的宋濂這四位最為著名,被人稱為“浙東四先生”。朱元璋當時發(fā)展迅猛,但也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對人才還是求賢若渴。他立即派人重金禮聘,但能被稱為一方文士的自然都頗為清高,他們婉言謝絕了朱元璋的美意。朱元璋一再懇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終于打動了四位先生,他們來到了朱元璋軍中,共謀天下大計。
朱元璋一見到四位先生便誠懇地說道:“今為了天下百姓蒼生,委屈了四位先生!币粋主帥能說出這樣的話,讓四個人一聽深受感動,不像其他農民起義軍領袖一樣,心中只有自己的霸業(yè),哪有百姓的安樂啊!他們聽了這話,認為朱元璋心系天下百姓,一定會深得人心,是個成大事的人,紛紛表示愿意在朱元璋麾下效力。這四人日后都成為平定亂世、治理大明江山的能臣。特別是劉基,字伯溫,一生更是具有傳奇色彩,不但輔佐朱元璋掃平群雄,統(tǒng)一全國,在功成名就的時候急流勇退,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幫助君主奪得天下之后沒有遭到打壓的人物。他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料事如神,呼風喚雨,和諸葛亮一樣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偶像,深受人們的尊崇。
朱元璋與劉基相見所設的酒席上,這位久經沙場的大帥很有閑情逸致地向劉基問道:“不知先生吟詩作賦的本領如何?”劉基微笑著回答說:“那些不過是讀書人的雕蟲小技,沒有半點為難!边@時,朱元璋便隨手揚起手中的斑竹筷,請他以此為題賦詩。劉基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一對湘江玉箸看,二妃曾灑淚痕斑。”朱元璋聽后,對他的才氣很欽佩,但還是裝作不滿,皺了皺眉頭說道:“未免書生氣太濃了!”劉基揣摩透了朱元璋的心思,知道一位胸懷天下的人,怎么會喜歡這些風花雪月的詩句,不慌不忙地接道:“漢家四百年天下,盡在留侯一借間!边@句算是說到了朱元璋的心窩子里。劉基巧妙地將張良用筷子為漢高祖劉邦分析天下大勢的典故,放進了詩句,將朱元璋喻作漢高祖劉邦,而自比留侯張良。朱元璋聽了這句是又驚又喜,_為劉基的才氣,二是因為當時朱元璋帳下,雖然文韜武略,人才濟濟,但就是缺少張良這樣謀臣式的人物。朱元璋大笑道:“伯溫這個時候來到我身邊,正是上天賜給我的張良!”
劉基也從交談中看出朱元璋有膽有識,便向朱元璋詳細分析了天下群雄逐鹿的形勢,闡明了當前應對時局的十八條對策,深得朱元璋賞識。這一幕和諸葛亮對劉備分析天下局勢不謀而合,也難怪后人將劉基與諸葛亮相提并論了。朱元璋從自己建立隊伍以來,對人才特別尊重,凡是他認為有才能的人,都給予了相應的待遇。他也特地給劉基修建了禮賢館,把他留在自己身邊,共議征討大計。劉基也不辱使命,審時度勢,運籌帷幄,總能獻上良策。史書上稱他:“每遇危難,勇氣奮發(fā),計劃立就!币馑家簿褪钦f,每當朱元璋遇到危難的時候,他總能獻出良策,幫其渡過難關。
在朱元璋成功攻占徽州后,他又聽說附近有能人賢士,便親自去石門拜訪當地名士朱升。當時朱元璋向他討教治國平天下之策,朱升沒有多說話,只是送給了朱元璋三句話九個字:“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聽后思量當下形勢,確實需要如此。朱升的話雖然不多,但卻成了指導朱元璋進一步奪取天下,建立大明王朝的行動綱領。
區(qū)區(qū)九個字,卻成了朱元璋克敵制勝的法寶。其中“高筑墻”的意思是讓朱元璋先要謀求自保,其次才是領土擴張。以當時朱元璋所處的形勢,周圍被各種勢力所圍困,雖然當時局面很好,但前景卻是非常兇險。
而單純從防務上鞏固根據地是不夠的,防務和軍需如同一個人的兩條腿,“廣積糧”的道理其實就是要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行軍打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糧草要充足,俗話說得好,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同時以“緩稱王”的方式減少自己的輿論壓力,意思就是不要把自己過早的當成眾矢之的,成了別人攻擊的靶子,大力發(fā)展,但要低調處事。
這九個字,可以說堪稱為經典,對于朱元璋來說,字字都是無價之寶。朱元璋也是個識大局的人,將這九個字作為以后的行動綱領,最終指導自己走向了一朝開國皇帝的征程。P017-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