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文化的起源,若從牡丹進入《詩經》算起,距今約有3000年歷史。牡丹花種植始于隋,興于唐,甲天下于宋。《本草綱目》中這樣描述牡丹:“雖結子而根上生苗,故為牡。其花紅色,故為丹!睎|漢出土的陶器中就已經有了以牡丹為裝飾的器物,魏晉南北朝及后來出土的文物中,牡丹的圖案開始大量出現。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從牡丹進入《詩經》算起,距今約有3000年歷史。牡丹花種植始于隋,興于唐,甲天下于宋!侗静菥V目》中這樣描述牡丹:“雖結子而根上生苗,故為牡。其花紅色,故為丹!睎|漢出土的陶器中就已經有了以牡丹為裝飾的器物,魏晉南北朝及后來出土的文物中,牡丹的圖案開始大量出現。 徐文生編著的《牡丹(中國畫寫意大課堂)》內容詳實,尤其側重于基礎技法的講解,在筆法、墨法、色法、水法及構圖方面論述充實,文字與圖解相對照便于初學者自學。
牡丹花雍容華貴,百般妖嬈,五彩繽紛,顏色艷而不俗。自古就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譽。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從牡丹進入《詩經》算起,距今約有3000年歷史。牡丹花種植始于隋,興于唐,甲天下于宋!侗静菥V目》中這樣描述牡丹:“雖結子而根上生苗,故為牡。其花紅色,故為丹!睎|漢出土的陶器中就已經有了以牡丹為裝飾的器物,魏晉南北朝及后來出土的文物中,牡丹的圖案開始大量出現。到元明清,從民間工藝到繪畫,牡丹更是被大量運用,可見人們對牡丹的喜愛,真是“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疑是洛川神女作,干嬌萬態(tài)破朝霞!保ā赌档ぁ沸炷
詩仙李白《清平調》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牡丹與貴妃都如此美麗動人,使君王都直笑著看。李正封的“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第一次將牡丹比喻成“國色天香”。接著又有劉禹錫寫道“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被譽為詩中有畫的王維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出“百花之王”的“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表現出牡丹氣象萬千的嬌美色彩。
同梅蘭竹菊相比,牡丹在繪畫史上沒有專攻。歷代畫家都有表現牡丹的杰作。南北朝時,北齊楊子華是有據可查的最早將牡丹作為繪畫題材的畫家,其原作己失傳,但我們從蘇軾的詩中可見一斑:“丹青欲寫傾城色,世上今無楊子華”。至唐代,牡丹在逐漸確立的中國花鳥畫中成為重要的花卉題材,且當時國勢隆盛,善畫牡丹者眾多,尤其是邊鸞畫牡丹“花色紅淡,邑雨疏風,光彩艷發(fā)”、“妙得生意,不失潤澤”,開折枝牡丹先河。其間牡丹在唐代人物畫的進程中也同樣得到了發(fā)展。在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圖》中,庭前觀賞的植物,仕女頭上的簪花,衣服上的圖案無一不是牡丹,人物的造型亦具有牡丹的雍容之氣。歷史上黃荃與徐熙也同樣是畫牡丹的高手。據《宣和畫譜》記載,黃荃牡丹用筆精致,不見墨色,以青色染成。而徐熙畫牡丹則“以墨筆為主,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己”。而牡丹花到今天的這種樣式應歸功于徐渭。徐渭是晚明畫壇的一朵奇葩,他身世奇、性格奇、構思奇,因為畫面多用潑墨,只用寥寥數筆勾勒連綴,用筆粗放簡約,故稱“減筆”。
近現代畫牡丹的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以及王雪濤也都是畫牡丹的高手。尤其王雪濤的小寫意牡丹更是為人們所喜愛,很早就被冠以“牡丹花王”的稱號。王雪濤所畫牡丹,借鑒西法,注重色調的和諧,擺脫了畫牡丹易出現的艷俗之氣。他通過寫生從生活中提煉出生動多姿的牡丹畫作品,一改文人士大夫“不似之似”、毫無生氣的程式化模式,跳出模式和公式化,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徐文生,祖籍山東省。1990年畢業(yè)于沈陽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現為遼寧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第一課 中國寫意畫的工具材料介紹
第二課 古畫解析
第三課 寫意牡丹的筆墨基礎技法
第四課 畫牡丹的基礎知識
一、牡丹花各部位的名稱
二、牡丹花冠繪畫技法
三、牡丹色彩的調配
四、牡丹的枝干與莖
五、牡丹葉的結構及畫法
第五課 牡丹寫生訓練
第六課 創(chuàng)作步驟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