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國學必須走向現(xiàn)代化。我們要深入研究傳統(tǒng)國學,對其進行現(xiàn)代闡釋,從中吸收我國古代學術、文化的精華,同時學習世界其他民族學術、文化的長處,把舊國學發(fā)展為新國學,構(gòu)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學術殿堂。
序
文學研究
宋詞名篇三論
錢鐘書的黃遵憲論及其方法論意義
論宋元戲曲的“演述時空”
歷史地理解散文的“真情實感”
奧尼爾與斯特林堡
胡先骕佚文《蜀雅序》考釋
——兼論胡先輔詞學觀念的文化守成主義傾向
中國古典詩歌風神論
雅俗制衡與文學的價值重建
——以中國近現(xiàn)代四組歷史個案為例
語言學研究
出土戰(zhàn)國文獻中的助詞“所”
“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理解機制
清代古音學述評
漢語“持拿”義語義場的歷史演變
論粵方言i、U介音韻母——由粵西方言說起
使用簡體字排印本古籍要注意的問題
——以《陶汝鼐集》為例
歷史研究
六朝貴族與九品官人法
平城時代北魏、北燕、高句麗三國關系述略
哲學研究
中國文化與生態(tài)文明
——接應馮友蘭“中國為什么沒有科學”的話題
第二,關于周、胡二人的交往過程與此序?qū)懽鞯臅r間。胡先騙小周岸登十六歲,自然在行文之中以晚輩自謙。序文提到“丙辰邂逅翁于金陵舟次,有《大酺》之唱酬,忘年定交”一事,即1916年邂逅于南京,周、胡二人的唱和作品均收入各自的集子,胡先騙《懺庵詞》第四首即為《大酺》,題序為“舟中呈周癸叔先生”,而《蜀雅》卷七“南潛詞一”的第一首就是《大酺》(金陵舟次酬胡步曾見贈),并附胡先騙原唱。從《蜀雅》按自然時序編排的體例看,胡先骕所提到的唱和,正好排在周岸登南下途經(jīng)南京之時,“南潛詞一”第二首則是次年中秋與胡先骕同作于南昌東湖的《鶯啼序》,后面的作品按其游覽江西各地的路線排序,相對集中地反映了居贛期間的游蹤和唱和。
周岸登《蜀雅》錄與胡先骕相唱和的作品計7首,而胡先輔《懺庵詞》則達28首之多,如胡首倡《大酷》(舟中呈周癸叔先生),周作《大酷》(金陵舟次酬胡步曾見贈),胡先輔還在次年秋天作《憶舊游》(金風薄人緬懷江亭舊游和癸叔丙辰重九之作)追憶這次唱和;周、胡子中秋月夜同游南昌東湖,用夢窗韻填《鶯啼序》;胡讀周詞有感作《惜秋華》(錦字銀箋),周則作《惜秋華》(懺庵讀余近稿有賦,依韻酬之,并示二湘)以和之;周登臨滕王閣,賦《江城子慢》(滕王閣晚眺),胡亦賡和《江城子慢》(遠鴻影明滅);胡得外祖父鄭曉涵手稿,賦《齊天樂》(丁巳季秋于故紙中覓得先外王父鄭曉涵先生手書自輯《晚翠軒詞》殘稿一卷,先外王父曾自刊《晚學齋集》,流傳亦稀,僅存碩果,覽物愴懷,賦此一解),周讀手稿及胡詞之后填《齊天樂》(得歙鄭曉涵先生《由熙蓮漪詞》初刻及重刻二本,諗為懺庵外祖,舉示之。他日,懺庵于故篋中莧得先生手寫自輯《晚翠軒詞》殘本一冊,感而有作。
余亦依韻成此,題《蓮漪》卷后),并題在此卷之后。此外,胡先輔追和周詞的作品更多,如《薊門春柳詞》三十首作《楊柳枝》(和癸叔薊門春柳詞仍借比竹余音韻)、《渡江云三犯》(凈社拈題得雨意限第八韻,賡癸叔作即寄)、《春從天上來》(和癸叔再疊祀灶葉賦立春韻)、《掃花游》(吏事羈人,良人星散,重以風雨連夕,遂失三春花,時癸叔有寵瓶花之作,漫拈一解和之。用夢窗西湖寒食韻)等,均可看出胡先輔對周岸登的景仰之情。正是在這兩三年間,胡先輔填詞近30首,形成了平生僅有的一個詞創(chuàng)作高峰期。隨著周岸登離贛、胡家出現(xiàn)變故,胡先輔不得不為衣食奔走,漸漸疏遠了詞創(chuàng)作,“倚聲久廢,惟把卷遣日,尚時翻宋賢之遺編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