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楊勝群主編的《鄧小平傳(1904—1974)》(上、下),共108萬字,近百幅圖片,以豐富翔實的檔案材料,生動細膩地敘述了鄧小平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逐步成長為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重要成員的曲折歷程,全面反映了鄧小平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而不懈奮斗的光輝業(yè)績、建立的不朽功勛和作出的重大貢獻。同時,也真實地再現(xiàn)了鄧小平歷經磨難而矢志不渝的堅定信仰、堅韌性格、寬廣胸襟、崇高品格、精神風范和人格力量。是一部真實再現(xiàn)鄧小平1904年至1974年生平業(yè)績的鴻篇巨著,也是一部真實反映黨史、國史、軍史的鴻篇巨著。
鄧小平的少年是怎樣的? 鄧小平赴歐求學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鄧小平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 年僅25歲的鄧小平是如何領導百色起義的? 鄧小平是如何在紅軍政治工作、軍事工作中嶄露頭角的? 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劉鄧”是如何密切配合、浴血奮戰(zhàn)的? 鄧小平是如何主政西南的? 鄧小平何時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 鄧小平是如何度過“文革”歲月的? 毛澤東是如何評價鄧小平的?
第一章 走出廣安
第二章 從勤工儉學生到職業(yè)革命者
第三章 在黨中央機關工作
第四章 領導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
第五章 率紅七軍轉戰(zhàn)
第六章 在中央蘇區(qū)
第七章 在長征和東征、西征中
第八章 赴抗戰(zhàn)前線
第九章 任一二九師政治委員
第十章 東進冀南
第十一章 在反磨擦斗爭中
第十二章 百團大戰(zhàn)前后
第十三章 扭轉根據地困難局面(上)
第十四章 扭轉根據地困難局面(下)
第十五章 溫村會議與根據地的恢復和發(fā)展
第一章 走出廣安
第二章 從勤工儉學生到職業(yè)革命者
第三章 在黨中央機關工作
第四章 領導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
第五章 率紅七軍轉戰(zhàn)
第六章 在中央蘇區(qū)
第七章 在長征和東征、西征中
第八章 赴抗戰(zhàn)前線
第九章 任一二九師政治委員
第十章 東進冀南
第十一章 在反磨擦斗爭中
第十二章 百團大戰(zhàn)前后
第十三章 扭轉根據地困難局面(上)
第十四章 扭轉根據地困難局面(下)
第十五章 溫村會議與根據地的恢復和發(fā)展
第十六章 主持北方局工作
第十七章 反擊國民黨軍的進攻
第十八章 千里躍進大別山
第十九章 堅持大別山的斗爭
第二十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一章 淮海戰(zhàn)役總前委書記
第二十二章 指揮渡江戰(zhàn)役
第二十三章 解放大西南
第二十四章 主政大西南(上)
第二十五章 主政大西南(下)
第二十六章 初到中央工作(上)
第二十七章 初到中央工作(下)
第二十八章 籌備中共八大
第二十九章 一九五七年的整風反右
第三十章 面對“大躍進”興起
第三十一章 堅持糾“左”
第三十二章 克服嚴重經濟困難(上)
第三十三章 克服嚴重經濟困難(下)
第三十四章 在中蘇論戰(zhàn)中
第三十五章 繼續(xù)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第三十六章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
第三十七章 在江西的日子
第三十八章 復出
后記
第一章走出廣安
鄧小平,原名鄧先圣,后曾改名鄧希賢。一九○四年八月二十二日(清光緒三十年七月十二日)出生在四川省廣安州望溪鄉(xiāng)姚坪里(今廣安市廣安區(qū)協(xié)興鎮(zhèn)牌坊村)一個小地主家庭。
廣安位于四川省的東部,春秋時期屬巴國,是巴文化發(fā)源地之一。宋開寶二年,在渠江縣境秀屏山(亦稱翠屏山、銀頂山)下的濃洄鎮(zhèn)置軍,取“廣土安輯”之意,命名為廣安軍,隸屬夔州路!皬V安”地名由此而來。元代設廣安府,明清兩代設廣安州,一九一三年改設廣安縣。
廣安,西距成都二百公里,南距重慶一百余公里。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川東北主要的糧食產地,“所產之稻米包谷香尤滋潤,號稱金羹玉版”清末編寫的《廣安縣志》。,故有“金廣安”之稱。當地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金廣安,黃白瑩瑩然,桑麻榆棗豐,沃野無閑田。金廣安,庶民百姓,忠介質樸,不畏水旱,抗拒兇頑,名冠天府,點染好家園。”
鄧小平的家在廣安縣城北面約七公里處。這是一座有著典型川東北民居風格的農家三合院,坐東朝西,當地人稱“鄧家老院子”。房子為木穿斗結構,青瓦粉壁,共有十七間,歷經鄧小平曾祖父、祖父和父親三代才蓋成這樣的規(guī)模。
鄧氏家族在廣安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年間。據《廣安州新志》記載:“鄧氏舊志,其先本江西廬陵人。明洪武中有鶴軒者以薦舉南京兵部員外入川,遂籍廣安州北姚平家焉。”“其祖墓均在姚平,有宗祠!
鄧氏家族在廣安世代繁衍,鄧小平是第十九代。
鄧小平的祖父鄧克達,勤勞、儉樸。祖母戴氏會紡紗織布。傳到鄧小平父親手上時,有一百二十挑谷地。后來,他的父親又新置了一些地,到鄧小平出生時,已是一個擁有二三百挑谷地的小地主了。
鄧小平的父親鄧紹昌,字文明,生于一八八六年,出生時父母都已年過四十。鄧紹昌十二歲時,父親病逝,母親獨自挑起持家的擔子。她雖然是一位農村婦女,但頗有見識,省吃儉用,想方設法讓兒子念書,甚至不怕花錢把兒子送到成都就讀,期望兒子日后能獲得功名光耀門庭。但是,由于時局動蕩不安,鄧紹昌在成都法政學校只念了一年多時間,便回到老家務農。
鄧紹昌先后娶過四個妻子。第一個妻子張氏,婚后不到兩年就去世了。第二個妻子淡氏,生三子二女,長女鄧先烈,長子鄧先圣即鄧小平,次子鄧先修即鄧墾,三子鄧先治即鄧蜀平,次女鄧先珍(十歲時病死)。淡氏于一九二六年病故。第三個妻子蕭氏,生子鄧先清。第四個妻子夏伯根,是嘉陵江上船工的女兒。前夫病死后,她帶著一個女兒鄧先芙改嫁鄧紹昌,生了兩個女兒。大女兒鄧先蓉(十多歲時病死),小女兒鄧先群。一九四九年鄧小平和劉伯承率軍解放重慶后,鄧小平把夏伯根從廣安老家接到重慶同住。她從此和鄧小平一家生活在一起,直到二○○一年去世。
鄧紹昌有一些文化,特別是在成都接受過一些新式教育,見過世面,加之為人豁達、講義氣,經常參與一些“場面上的事”,在當地算得上一個小有名氣和影響的人。早年,他曾參加當地民間幫會組織——“哥老會”(在四川又叫“袍哥會”),在協(xié)興場的“袍哥會”中先后當過“三爺”、“掌旗大爺”(即頭領)。辛亥革命時期,他率眾參加過廣安的武裝起義。一九一四年,他當上廣安縣團練局長、八縣聯(lián)防副指揮。他當官的時候,家境是殷實的,除了他掙來的錢“可以補助家庭的需用”外,“還有每年幾十石租及幾萬株桑的收入”鄧小平1926年1月在莫斯科中山大學撰寫的自傳。。軍閥混戰(zhàn)時期,政局多變,當官就像走馬燈似的,鄧紹昌任職不到一年半的時間,他得罪過的一些人在廣安當政后他就被撤換了。他在家鄉(xiāng)呆不住了,“逃難在外約七八年之久”,很少回家,“家庭的經濟亦隨之而逐漸破產”鄧小平1926年1月在莫斯科中山大學撰寫的自傳。。一九三六年,鄧紹昌客死他鄉(xiāng),不滿五十歲。家里人為他在離鄧家老院子不遠的地方買了一塊墓地安葬。
鄧紹昌對孩子們很嚴厲,甚至有點苛刻,動輒打罵,孩子們都很怕他。但他有膽有識,有維新思想。他對孩子們寄予很大的希望,為了能供兒子讀書,不惜賣掉田地。他力主把鄧小平送到國外留學,希望兒子能有大的出息。鄧小平在法國參加革命活動后生活窘迫,他賣谷子、賣地寄錢接濟。鄧小平寄回來的一些宣傳革命的書刊,他也幫著收藏。
多少年后,鄧小平在談到父親時說了四個字“進步黨人”。他的弟弟鄧墾是這樣評價父親的:“他屬舊社會的人,有舊社會的一些壞東西、壞作風。但他對舊社會不滿,對我們兄弟倆參加革命,一直采取支持、擁護的態(tài)度,從來沒有反對過。”訪問鄧墾的談話記錄,1994年5月。
鄧小平的母親淡氏,是廣安望溪鄉(xiāng)淡家壩人。淡家在當地也算得上是個富裕人家。一九○一年,鄧紹昌和淡氏結婚時,淡家的陪嫁不薄。今天在鄧小平故居陳放的一張雕龍刻鳳的大木床,就是當年淡氏的陪嫁之一。淡氏在家中居長,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最小的弟弟淡以興與鄧小平同歲,兒時和鄧小平一起念過書。解放后,鄧小平的家人對他常有接濟。一九八六年一月鄧小平在成都還和他見過面。
淡氏雖然沒有念過書,但賢惠通達,勤勞能干。嫁到鄧家后,她照顧年邁的婆婆,哺育幼小的子女,把家中的一切都安排得有條不紊,成為遠近聞名的賢妻良母。鄧紹昌和淡氏結婚后,經常在外,對家里的事不太關心,里里外外、大事小事主要靠淡氏。淡氏操持著將一些田地佃給缺地的農民耕種,還承擔了織布、養(yǎng)蠶、喂豬等家庭生產勞動和洗衣做飯等家務。她同鄰里和佃戶都處得非常好。鄉(xiāng)親們碰到什么難處向她求助時,她都是盡力相幫,在協(xié)興場一帶有很好的口碑。
淡氏特別愛孩子。每當鄧紹昌打罵孩子時,她總是出來為孩子說情,或請婆婆出來勸止。遇到兵荒馬亂的日子,她帶著孩子們東躲西避。她口才很好,能言善辯,喜歡擺“龍門陣”,總能把一件事說得有聲有色,把一些道理說得有根有據。鄧小平和姐姐弟妹們從小就愛聽母親講故事,從母親講的故事里學到了不少的東西。
淡氏對鄧小平寄予很大的希望。鄧小平后來回憶說:“父母之愛我猶如寶貝一般。因為我自幼時資質就頗聰明,他們的愛我,自然是對我有很大的希望,希望我將來能夠做官發(fā)財,光耀門庭”。鄧小平1926年1月在莫斯科中山大學撰寫的自傳。鄧墾后來也回憶說:“我母親也非常愛小平,他是長子。當時因為我們家里困難很多,父親長期不在家,當時維持這個家庭是困難的。她就是希望小平長大了以后,來管理家事!痹L問鄧墾的談話記錄,1994年5月。
一九二四年,淡氏接到鄧小平從法國寫來的信,知道兒子不能回家也不能照顧家了。她很失望,兩年后病逝。家人們在她的墓前立了一塊碑,碑上刻寫的子嗣的名字,領頭的就是她生前夢魂牽掛的大兒子鄧小平。
鄧小平敬重、感激、懷念母親。晚年,他回憶說,當時那個家能夠保持生活下去,全靠母親。
鄧小平一歲的時候,父親按照當地的習俗,給他和一個姓唐的地主人家的女孩定下了一門娃娃親。父母企盼著他能夠早些長大成家,早些為鄧家傳續(xù)香火。就是這門親事,后來曾引起他和父親之間的激烈沖突。
一九○九年農歷正月十五剛過不久,五歲的鄧小平被送到設在本村的私塾發(fā)蒙念書。
私塾離鄧小平家不遠,當地人稱為“翰林院子”。這個院子是鄧小平同族先輩鄧時敏修建的。鄧時敏雍正十年中舉,乾隆元年進士及第,進入翰林院被授以編修,后升為侍講,乾隆十年升大理寺正卿。清嘉慶年間朝廷為褒獎他和另一位廣安籍
鄧家老院子。鄧小平出生在這里,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的大部分時光在這里度過。高官鄭人慶的功績,在村中敕建了兩塊神道碑和一座牌坊,“牌坊村”的名字由此而來。
“翰林院子”是一個有三十六間房的大四合院。院子中有一個小天井,還有一個戲臺。鄧時敏曾把這個院子的一部分辟為學館。他去世后,由于家道敗落,院子賣給了外姓人家,但學館還是保留下來了,后人辦學不輟。
私塾先生與鄧小平的父親同輩,叫鄧紹明,是一個守舊的人。鄧小平入塾的當天,他就對鄧紹昌說,孩子名叫“先圣”,對孔老夫子有些不恭。他自作主張將“先圣”改為“希賢”,鄧紹昌也認可了。“鄧希賢”這個名字一直用到一九二七年。
私塾教學生就是讀課文和寫字。
讀課文,主要是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初級啟蒙課文。鄧小平理解能力強,記憶力好,一篇課文很快就能背誦和解答,常常受到先生的夸獎。
練寫毛筆字是每天的必修課。開始時是塾師把寫好的樣字發(fā)給學生,學生用紙蒙著描。有了一定的基礎后,學生就可臨著寫。鄧小平學寫字很認真,回家后也反復練習。他的毛筆字作業(yè)常常被先生畫上大紅圈圈,也常常因此得到母親獎勵的煮雞蛋。經過私塾寫字課的嚴格訓練,鄧小平的書法有很好的功底。
鄧小平在私塾里和同學們相處得很好。他不僅自己學習刻苦認真,還樂于幫助同學。同學胡德銀毛筆字總是寫得不好,老挨先生批評。鄧小平常常在放學后留下來,和胡德銀一起練字,幫助胡德銀糾正筆畫,掌握要領。胡德銀因此和鄧小平成了好伙伴。幾十年后,他還念念不忘兒時鄧小平對他的幫助。
鄧小平在私塾念了一年多后,父親決定把他送到在協(xié)興場開辦的初等小學讀書。
協(xié)興場離鄧小平家大約有近兩公里。這是一個有近百戶人家的圩場,有一條直街,街面用青石板鋪成,街兩旁是一些小店鋪。農歷每月逢二、五、八趕場日,四周各村的老百姓來這里趕圩,很是熱鬧。
協(xié)興場的初等小學,是由當地曾留學日本的革命黨人胡光白和鄧小平的父親鄧紹昌等創(chuàng)辦起來的,屬于新式學堂。鄧紹昌和胡光白把學堂辦起來之后,四處動員孩子入學。后來和鄧小平一同赴法勤工儉學的胡倫就是鄧紹昌動員上學的。
學堂位于圩場的中心,是由一座舊祠堂改建而成的,有四大間校舍,可容納百十個學生。
鄧小平入學時學堂有三個班,他被分在二班。
學堂開設的課程有國文、算術、體操(即體育)、圖畫等。學堂剛辦起來,教學還不正規(guī),教師也多是臨時找來的。鄧紹昌也在這里教過課。
從私塾轉到新式學堂讀書,鄧小平很有興趣。學堂的教學內容比私塾確實豐富多了。老師大多是當時協(xié)興場一帶公認的新文化人,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從他們那里不僅能學到新知識,還能經常了解到一些新鮮事情。體操、圖畫課特別有趣。國文課也不再是從早到晚枯燥乏味的誦讀。老師從四書、五經中選擇一些課文給學生們講授,有時還撇開書本,給學生們講一些來自野史和小說里的故事。國文教師鄧俊德,是鄧小平的遠房堂叔,排行第三,當地人稱鄧三先生。他是一位極富正義感的明白人,對于清廷的腐敗和社會的黑暗憤憤不平。他在講國文課時,常常給學生們講起歷史上的一些民族英雄,講一些反清的道理,還講到西方列強是如何侵略中國的。這些都給童年的鄧小平留下了深深的記憶。
鄧小平每天走著彎彎曲曲、高低不平的小路去上學。一遇雨天,泥濘不堪,一不小心就會滑倒。開始的時候,祖母和母親心疼他,怕他摔壞身體,遇到雨天就勸他不要去學堂,但雨再大他都堅持要去上學。家里只好給他在圩場上找了一戶人家讓他去搭午飯,以免來回跑。鄧小平為了節(jié)省,不肯去搭伙,下午總是餓著肚子上課,家里只好讓他中午還是回家吃飯。這樣,幾里的路程,每天兩個來回,寒來暑往,風雨無阻,磨練了童年鄧小平的意志。
鄧小平懂得孝敬大人,對姐姐弟妹們也非常關心愛護。放學后回到家里,他經常幫母親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和照看弟妹。母親也把他當成自己的好幫手。他時常把祖母和母親給他吃的或玩的一些東西,拿出來與姐姐弟妹們一同分享。在家里他經常背誦課堂上學到的詩文給姐姐弟妹們聽。后來他在縣城上高小時,常常省出一點零花錢,放假回家時給祖母、母親和姐姐弟妹們買點鄉(xiāng)下見不到的小禮物。他一生都保持著對家人的這種感情。一九五○年,他不僅把繼母夏伯根接到重慶同住,還把同父異母的妹妹鄧先群和沒有血緣關系的妹妹鄧先芙也接到家里一起生活。后來,還常常把妹妹們的孩子接到家中住上一段時間。
關于少年鄧小平,他的弟弟鄧墾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
“我們那個家鄉(xiāng),有一個姓劉的地主,和我們家有些來往。那個時候我父親不在家,家里很困難。到了過年時要寫春聯(lián),那個地主有文化,字寫得不錯。有一年春節(jié),我們家買了張紅紙,請他寫個春聯(lián)。那個家伙很壞,他就寫了幾句挖苦我們家的話。我母親、姐姐她們都不識字,不知道啊。小平看到了之后很生氣,把它撕掉,自己又買了張紅紙。他那時候還很小啊,自己來寫,寫個門對子貼上去。”訪問鄧墾的談話記錄,1994年5月。
鄧小平的母親后來經常用這件事教育他的弟弟妹妹,鼓勵他們向大哥學習,做人要有骨氣和志氣。
鄧小平少年時期,正值辛亥革命前后。那個時代曾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四川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之一。一九○五年孫中山發(fā)起成立中國同盟會之后,四川便成為同盟會活動比較活躍的省份,廣安也成立了同盟會組織。
一九一一年,在鄧小平剛進入協(xié)興場初級小學讀書的時候,四川爆發(fā)了后來成為武昌起義導火線的“保路運動”。四川民眾憤怒抗議清政府企圖將川漢、粵漢兩條鐵路的修筑權出賣給西方國家。六月十七日,在成都成立由各界人士組成的四川保路同志會,各州縣相繼成立保路同志分會。廣安各界各階層的進步民眾也加入了保路運動的行列。在協(xié)興場,鄧小平和同學們一起唱《來日大難歌》,鼓動民眾參加保路運動。
同盟會領導的武昌起義成功后,四川各地不斷爆發(fā)武裝起義。十月二十七日,川東北的革命黨人在曾省齋的率領下舉行起義,在連克墊江、大竹、鄰水后,于十一月二十一日攻占廣安縣城,宣布成立“大漢蜀北軍政府”。協(xié)興小學的教師胡光白和一位姓馬的教師也參加了起義軍的行列,他們都還當上了大隊長。此前他們由于是革命黨人,“剪了辮子,不敢進城,F(xiàn)在他們背起從敵人手里得來的來福槍,各自率領幾千農民,拿著紅纓槍,背著大刀,抬著土炮,要去進攻渠縣、營山”。途經協(xié)興場時,隊伍就駐扎在協(xié)興場初等小學!案锩犖橥L凜凜”,“豪紳地主害怕造反逃跑光了”,“趕場的農民聽說打倒貪官,免除苛捐雜稅,歡喜極了。沿途有些窮人隨帶武器,自愿參軍,隊伍越來越多”。胡倫自傳,存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檔案處。鄧小平親眼見到了這一幕。鄧紹昌等協(xié)興場的一些“袍哥會”成員,也參加了起義軍的行動,鄧紹昌還當上了相當于排長的小指揮官。鄧小平曾到父親所在的起義軍軍營里住了兩天。這是鄧小平第一次體驗“軍旅”生活,他好奇、興奮,甚至有點喜歡這種生活。這兩天竟使他終生難忘,到了晚年他還幾次提到這件事。
一九一五年下半年,鄧小平考入縣立高等小學。他走出協(xié)興場,來到了縣城。
廣安縣城是一座只有幾千人口的小城,發(fā)源于大巴山深處的渠江穿城而過。十八條縱橫交錯的街道大都沿渠江而建。渠江在流經城邊時形成一個馬蹄形回水沱,建有一個水碼頭。沿江上可通巴中、達縣,下可達合川、重慶。這是當時廣安與外部世界來往的主要交通要道。城中心就在碼頭背后的坡岸上。
縣立高等小學位于縣城西北考棚巷,兩層樓房,灰磚青瓦。它是在鄧小平出生的那一年,由四川保路運動的領袖之一廣安人蒲殿俊創(chuàng)辦的。
這是廣安縣唯一的一所高等小學,每年只招兩個班,每班二十名左右。能夠考進這所學校的,大多是初等小學的好學生。在這所學校里,學生的年齡相差很大,從十多歲到二十多歲的都有。當時鄧小平在這所學校里是年齡比較小的。
鄧小平入學時校長是朱紀常,學監(jiān)為周克生。學堂開設的課程有國文、算術、修身、理科(理化知識)、史地等。各科沒有教科書,教學內容大多是由教師自定。比起初等小學堂,高等小學堂的紀律要求更嚴一些,學生一律寄宿,鄧小平每周只能回家一次。
鄧小平喜歡而且很快適應了新的環(huán)境。在這里,他所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是更新的東西。他把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
據他的同學回憶,那時鄧小平喜歡理化課和史地課。他經常運用學到的理化知識,思考一些自然現(xiàn)象和簡單的工業(yè)生產問題。歷史和地理課,給他打開了一扇認識世界的窗戶。從這時開始,他酷愛讀歷史書籍,《資治通鑒》、二十四史等史籍直到晚年還在讀。也是從這時開始,他養(yǎng)成了看地圖的習慣。后來,不論走到哪里,他經常要看看地圖,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
隨著年齡和學識的增長,鄧小平眼界開闊了,開始更多地關注社會。
這時的中國社會仍處在多事、多變之中。
就在鄧小平來到廣安縣城讀書的半年后,袁世凱宣布稱帝,隨之而來的是反袁護國戰(zhàn)爭。許多省份宣布獨立,四川省也在其中。大小軍閥紛紛趁機自扯旗號,搶占地盤,自封官位。廣安的小軍閥整天也是打來打去,你進我出,連年不息。
鄧小平耳聞和目睹了這些,盡管還不能作深入的思考,但對軍閥混戰(zhàn)、兵匪橫行混亂局面的感受是深切的。他后來回憶說,他此時逐漸萌發(fā)出了一種“簡單的愛國思想”鄧小平1968年撰寫的《我的自述》。。
一九一八年夏,鄧小平考入位于縣城西秀屏山下的廣安縣立中學讀書。這是當時廣安的最高學府,創(chuàng)立于一九一二年,原名“廣安州立中學”。
學費問題曾一度讓家里犯了難。這時鄧小平的家境已經大不如前了。父親因一樁官司長期躲難在外,花銷還靠家里提供,家里為此還賣掉了一些地。不過,家里最后還是想方設法,為他湊足了學費。
縣立中學開設的課程比高等小學又多了不少,主要有:修身、國文、歷史、地理、數學、博物、化學、物理、體操等。學校教師中還有在廣安的法國傳教士。鄧小平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洋人”,“洋人”在課堂上講的一些東西是他過去從沒有聽說過的。
這期間,新文化運動的大潮漸漸涌進了廣安。《新青年》等宣傳新思想、新道德和新文化的書刊傳入了廣安。
《新青年》雜志,是被稱為新文化運動旗手、后來成為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陳獨秀,于一九一五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創(chuàng)刊第一卷名為《青年》)。創(chuàng)刊后,四川相繼在成都、重慶、瀘州、梁山(今重慶市梁平縣)等地設立代售處,廣為介紹和發(fā)行。廣安雖然是一個小縣城,但由于它離成都、重慶都不太遠,交通比較便利,信息也比較靈通!缎虑嗄辍返葧^快出現(xiàn)在廣安,并在知識界特別是青年學生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他們從《新青年》等書刊中,不僅了解到當時中國社會的一些新的情況,而且后來還從這些書刊中了解到俄國十月革命的一些信息。
當時,陳獨秀對法國文明推崇備至,認為法國是歐洲近代文明的發(fā)源地,中國青年學生有條件的,應該到法國去留學。他曾在《青年》第一卷一號上發(fā)表《法蘭西人與近世文明》說:“歐羅巴之文明,歐羅巴各國人民皆有所貢獻,而其先發(fā)主動者率為法蘭西人!薄胺ㄌm西人為世界文明之導師,今之巴黎,尤為科學文藝之淵藪。吾國人而欲探討歐西真正之文明,理應游學彼中,以求真諦”《陳獨秀書信集》,新華出版社1987年11月版,第47頁。。
鄧小平當時是不是直接閱讀了《新青年》,已難以考證。但是,《新青年》等書刊傳播的一些新的思想、道德觀念和文化主張,無疑對他的思想產生了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