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當代中國的文化想象與社會重構
大眾文化工業(yè)不僅是一種新的文化藝術生產方式,更重要的是承擔著塑造主流文化價值觀的功能。本書是對當代中國大眾文化現(xiàn)象的觀察與反思,透過熱播電視劇、電影、電視節(jié)目、報紙雜志等文本來呈現(xiàn)中國文化與社會結構的變遷。在大國崛起和金融危機的雙重背景下闡釋這些文本的敘事策略及其文化癥候,特別關注紅色歷史記憶的重寫、公民社會的話語建構、中產階層的文化表述與危機時代的主體想象等問題。面對新主流文化的建構完成,重新思考1980年代、1990年代和新世紀等不同時代的文化與社會邏輯,為創(chuàng)造不同的未來圖景提供反思的基礎。
透過熱播電視劇、電影、電視節(jié)目、報紙雜志等文本,聚焦當代中國大眾文化的熱點焦點現(xiàn)象,客觀呈現(xiàn),深刻反思,真誠批評。惺亭文會叢書:新世紀“底層文學”與中國故事
張慧瑜,1980年生于山東鄆城縣,現(xiàn)任職于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
第一章 歷史記憶的改寫與主流文化的重建
第一節(jié) 主旋律的敘述困境 一、三種電影格局的出現(xiàn) 二、1990年代主旋律電影的敘述類型 第二節(jié) 從“泥腿子”將軍到“無名英雄” 一、“泥腿子”將軍與“大國崛起”的主體想象 二、曖昧的“新中國”與“諜戰(zhàn)”故事 三、被殺死的“純潔/信仰”與中產階層主體 第三節(jié) 主流大片的認同機制 一、主旋律與商業(yè)片的融合 二、彌合歷史的傷口 三、與“革命”握手言和 第四節(jié) 革命歷史記憶的償還與重建 一、墓碑與記憶 二、革命歷史與當下的內在耦合 第一章 歷史記憶的改寫與主流文化的重建 第一節(jié) 主旋律的敘述困境 一、三種電影格局的出現(xiàn) 二、1990年代主旋律電影的敘述類型 第二節(jié) 從“泥腿子”將軍到“無名英雄” 一、“泥腿子”將軍與“大國崛起”的主體想象 二、曖昧的“新中國”與“諜戰(zhàn)”故事 三、被殺死的“純潔/信仰”與中產階層主體 第三節(jié) 主流大片的認同機制 一、主旋律與商業(yè)片的融合 二、彌合歷史的傷口 三、與“革命”握手言和 第四節(jié) 革命歷史記憶的償還與重建 一、墓碑與記憶 二、革命歷史與當下的內在耦合 三、詢喚新的歷史主體 第五節(jié) “重寫歷史”與縫合1980年代 一、20世紀中國的歷史想象 二、重構世界史 三、“復興之路”的歷史功效 第二章 公民社會的想象與社會主體的置換 第一節(jié) 關于汶川大地震的媒體表征 一、誰的愛,奉獻給誰 二、公民社會及其“公民想象” 三、批判的位置,甚或尷尬 第二節(jié) 社會“主體”的想象與“體制化”規(guī)訓 一、幾則新聞報道 二、社會的主體與客體 三、體制外的想象與體制的重建 四、主持人/中間人的位置與法律的功能 第三節(jié) 模范公民的故事:“拳頭”、“誰”與“冒犯者” 一、“公民之年”和“中產之殤” 二、“拳頭”的故事 三、這個“誰”是“誰” 四、公民韓寒=冒犯者=意見領袖=模范公民 五、“我們”與主流說法的合謀 第四節(jié) 為何“進不來”,為何“回不去” 一、“遲到”的命名 二、“進不來”,“回不去” 三、一個老故事 第五節(jié) 舊瓶裝新酒:從“學習雷鋒好榜樣”到“法治的力量” 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二、舊瓶如何裝新酒 三、“法治人物”的“除魔術” 第三章 中產階層的“隱身衣”與“文化中國”的想象 第一節(jié) 懸疑故事的另一種講述版本 一、誰在“惹塵! 二、中產階層的“午間之馬” 三、“掀開遮蓋物”:批判可能嗎 第二節(jié)〓文化“隱身衣”與音樂的政治學 一、穿著“隱身衣”的手藝人 二、“我”“隱身”了什么 三、“腹黑”版的啟示 四、音樂/聲音的政治(階級)學 第三節(jié)〓舌尖上的視覺“鄉(xiāng)愁” 一、“文化中國”的想象 二、舌尖上的“秘密” 三、“美食家”的登場 四、“幻象”的功能 第四節(jié)〓與“孔夫子”的文化和解 一、“孔夫子”的文化“軟著陸” 二、“新國博”的重修 三、“發(fā)現(xiàn)你的心靈” 四、與“孔夫子”的政治和解 五、孔夫子的幽靈 第五節(jié)〓民國想象,誰的民國 一、 “民國范兒”的寫法 二、 民國好風光 三、 民國想象的文化功能 第四章〓雙重社會主體與治療傷口的方法 第一節(jié)〓從三個作家看三個時代 一、頑主與1980年代 二、“特立獨行的豬”與1990年代 三、《小時代》與“同一個世界”的出現(xiàn) 第二節(jié)〓新中產與新工人的浮現(xiàn) 一、“中國道路”與雙重主體的登場 二、去工業(yè)化與再工業(yè)化 三、工人階級的衰落與廢墟的故事 第三節(jié)〓他者的“魅影”與視而不見的主體 一、“闖入者”的身影 二、工人階級的“冰火兩重天” 三、無法說出的故事 第四節(jié)〓“社會傷口”的遮蔽與呈現(xiàn) 一、一則公益廣告 二、“傷口”的彰顯 第五節(jié)〓一塊布的寓言:社會創(chuàng)傷與精神治療 一、心靈的“怪味” 二、撫平傷口的工作 三、批判知識分子的位置 第五章〓草根的“顯形術”與屌絲逆襲故事 第一節(jié)〓草根明顯的文化功能 一、“我是草根,我怕誰” 二、從“人民藝術家”到“草根藝人” 三、從“傻根”到“許三多” 四、“見證奇跡的時刻” 第二節(jié)〓屌絲是如何煉成的 一、忽然“屌絲”,忽然“逆襲” 二、潘曉的“路” 三、 從英雄夢到“密室”想象 四、雷鋒為何不需要逆襲 第三節(jié)〓“夢想”背后 一、“限娛令”的“正面”功效 二、“既懂娛樂,又懂政治” 三、 綜藝電視節(jié)目攪動娛樂產業(yè) 四、夢想去哪兒 第四節(jié)〓甄嬛啟示錄與職場腹黑化 一、甄嬛的逆襲 二、職場故事的腹黑化 三、“回不去的”時代 第五節(jié)〓“小時代”在哪里 一、“小時代”的命名方式 二、“占領”陸家嘴 三、從“螞蟻”到“小小的星辰” 結語〓穿越后工業(yè)的文化“霧霾” 一、 兩個中國,兩個世界 二、 后工業(yè)時代的工業(yè)廢墟 三、 平行世界的“戰(zhàn)爭” 參考文獻 后〓〓記
第五章 草根的“顯形術”與屌絲逆襲故事
2014年初,電視節(jié)目依然是小熒屏上競爭最為激烈的戰(zhàn)場,不只是湖南衛(wèi)視的《我是歌手》(第二季)、中央電視臺的《中國好歌曲》等音樂節(jié)目,江蘇衛(wèi)視還推出了科學類的《最強大腦》、北京衛(wèi)視的圓夢真人秀《私人訂制》以及東方衛(wèi)視的喜劇類節(jié)目《笑傲江湖》等。這些或原創(chuàng)或引進的電視節(jié)目,不惜花重金邀請國內外一線演藝明星擔任嘉賓、導師,儼然成為各大衛(wèi)視鏖戰(zhàn)娛樂江湖的獨門絕技。本章主要從五個角度來分析草根達人和屌絲逆襲的故事,第一節(jié)是分析草根明星所充當?shù)奈幕δ;第二?jié)是以屌絲為關鍵詞,呈現(xiàn)屌絲產生的文化脈絡;第三節(jié)是以當下最流行的電視節(jié)目為例,解讀夢想背后的文化機制;第四節(jié)是從電視劇的角度來看屌絲逆襲的故事;第五節(jié)是探討郭敬明的電影《小時代》如何講述青年人的雙重處境。問題不在于屌絲們能否獲得越來越多的逆襲機會,而是曾經相信“我的地盤我做主”的屌絲如何淪落為必須參加“饑餓游戲”的人質,屌絲為何如此內在地需要逆襲? 第一節(jié) 草根明星的文化功能 隨著旭日陽剛、西單女孩等草根明星登上2010年春節(jié)晚會的大舞臺,他們也被認為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成功神話,春晚過后,許多電視欄目把他們作為訪談嘉賓,讓其現(xiàn)身說法講述夢想成真的故事,但沒過多久,這些草根明星的娛樂潛能就被耗盡了(大眾文化沒有“不老的傳奇”,“速朽”正是常態(tài))。不過,近幾年來《星光大道》、《中華達人》、《中國達人秀》、《我是大明星》、《你最有才》、《我要上春晚》、《中國夢想秀》、《天下達人秀》、《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最強大腦》、《出彩中國人》、《笑傲江湖》等電視欄目紛紛以草根選秀或草根達人為主角。如果說“超女快男”作為草根階層走的是青春靚麗的帥男美女路線,那么這些被獵奇化的草根明星、草根達人為什么也會分享“草根”這個命名,并成為時下電視熒屏的“寵兒”呢?或許,值得追問的不是草根是誰或者草根包括哪些群體,重要的是草根被定義的方式以及草根作為社會修辭的文化功能。 一、 “我是草根,我怕誰” 盡管“草根”早在1980年代就進入中國,但其成為一種社會流行語,是2005年前后才出現(xiàn)的文化現(xiàn)象。在此之前即使那些以草根為主角的娛樂節(jié)目,也很少使用草根,而用老百姓、平民、普通人等詞匯,這些表述往往與人民、黨、干部、基層、群眾等命名方式聯(lián)系在一起,在新聞報道中,這些詞匯依然會被使用,只是其特定的政治性已經很少被提及。改革開放以來,個人、個人主義被作為個性解放、人道主義的政治實踐逐漸深入人心,再加上1990年代中后期以來公民、公民社會、中產階層社會的討論,公民/“審慎而理性的中產階層”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人民成為新的社會想象的基礎,與此同時,底層也取代基層成為弱勢群體的代名詞。而1990年代隨著商品經濟所催生出的“大眾文化”也被認為是與政治文化、精英知識分子文化不同的樣態(tài)(“人文精神論爭”某種程度上是人文知識分子被大眾文化邊緣化的微弱反抗)。可以說,“草根”的出現(xiàn)延續(xù)了個人、公民、大眾等社會修辭方式關于“非體制”、“民間”的文化想象。 在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想象中,“草”本身是一種輕微的、低賤的身份表述,如草民(一介草民)、草寇(落草為寇)、草芥(草芥人生),是一種與官、士紳相對立的社會階層。草根某種程度上延續(xù)了“草”出身底層的身份(正如富二代、官二代很難被指認為草根),但已經被賦予了現(xiàn)代民主政治的想象。草根來自于對英文“grass roots”的直譯,在美國的語境中,多指“基層民眾”,被認為是政治學詞匯如草根政治運動。草根作為中文詞匯最先在港臺地區(qū)使用,如草根性、草根階層、草根民眾、草根議員等,而1980年代末期臺灣民主化運動,草根政治也被作為一種扎根基層的民主實踐。顯然,草根從1980年代傳入大陸,這種“政治實踐”的意味被抹去,變成了一種個人/人人都可以獲得成功的“草根夢/美國夢”。這種有選擇性的文化誤讀與草根在大陸獲得流行的契機有關。2005年湖南衛(wèi)視舉行真人秀節(jié)目《超級女聲》(第二屆)大獲成功,這場“全民造星運動”被描述為“一場草根階層的狂歡” ,諸如李宇春等平民歌手“一夜成名”的事跡被認為是草根階層成功的典范。 《超級女聲》借助手機短信這種新的媒介平臺來實現(xiàn)觀眾與選手的互動,這種通過電視選秀來制造大眾明星的方式,改變了1990年代以來依靠演藝公司、演藝學校來推廣、打造明星偶像的路線,是對《美國偶像》欄目的成功借鑒。就在2005年,一名“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成為最著名的草根相聲演員,郭德綱及其德云社名噪京城,民營相聲劇團等劇場藝術開始活躍京城夜生活。相對相聲演員多依附于中國廣播藝術團說唱團、中國鐵路文工團等體制內演出機構,郭德綱被認為是體制外、民間藝術、傳統(tǒng)相聲的代表。無獨有偶,在新世紀以來的影視演員中,群眾演員/草根王寶強成為名副其實的“大明星”,草根王寶強以其相對固定化的形象(多演純潔、善良、傻氣的農民工或具有奇異并創(chuàng)造奇跡的普通士兵),“穿越”、整合或者適用于獨立電影、中產階層賀歲劇和紅色題材影視劇等不同類型的劇種。如果說超級女聲、草根達人主要依靠手機、網(wǎng)絡、電視選秀節(jié)目等新媒體形式來“夢想成真”,那么郭德綱作為“民間”藝人/民營劇團的成功則與文化生產機制的轉變有關(與50年代相聲演員成為人民藝術家以及1980年代以來相聲演員最先成為大眾明星不同),而王寶強的意義在于日漸成熟的主流文化依然內在地需要草根式的人物來建構完成。 在“草根”借助“超級女聲”的媒體效應成為社會流行語之時,有一首網(wǎng)絡歌曲《我是草根我怕誰》應時而出,這首模仿周杰倫RAP風格的歌曲講述了“草根”的心路歷程:“你是大牌 你是權威/你是媒體追捧的對象/我是草根 我是網(wǎng)蟲/我是小角色 我無人問津/你有聲望 你很富有/你有腰纏萬貫的投資商/我沒有背景也沒人知道/可這些如今看來并不重要/比的就是創(chuàng)意 拼的就是想法/小人物也可以譽滿天下/你是大人物可以批評我差/但卻不能阻止我的步伐/我是草根我怕誰/大家喜歡我的另類/網(wǎng)絡時代我和你平等PK/百姓才是真正的評委/天天我都在努力/希望有一天可以出人頭地/其實也沒有關系/只要秀出自己就可以/天天我都在努力/希望有一天可以出人頭地/其實也沒有關系/只要秀出自己就可以。”這首歌在“你=成功者=權威=投資商=大人物”與“我=小人物=網(wǎng)蟲=草根”的二元對照中,把草根界定為無權無勢的小人物,敘述了“天天我都在努力,希望有一天可以出人頭地”的奮斗成功的夢想。而得以成功的社會機制在于曾經被作為“背景、后臺”的“名聲”和“權力”如今“并不重要”了,因為“網(wǎng)絡時代我和你平等PK”,并且“百姓才是真正的評委”。可以說,這首歌很準確地闡釋了《超級女聲》的示范效應,通過“平等PK”和“百姓”的短信投票,就可以成為“超級大明星”,“網(wǎng)絡時代”被賦予了平等參與、機會均等的民主想象(短信、博客、微博等新媒體技術都被認為推動了社會民主化)。在“你—我”的對比中,“我是草根”是一種彰顯主體性的表述。與底層、弱勢群體作為他者不同,草根被塑造成或建構為一種成為主體的路徑,就是“只要秀出自己就可以”。草根延續(xù)了1980年代個人、個人主義的文化想象,也成為“美國夢”最為生動的山寨版本。 從這首歌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草根的浮現(xiàn)與新世紀以來網(wǎng)絡等媒體的發(fā)展有著密切關系。草根與其說是與體制、國家、主流、精英相對立的概念,不如說是網(wǎng)絡、電視媒體重組時代的產物,草根的“被發(fā)現(xiàn)”始終聯(lián)系著不斷推出的新媒體(如博客、微博)可以給人們/草根帶來更多成功機會的想象。首先是網(wǎng)絡媒體,不管是作為草根“前身”的芙蓉姐姐、后舍男生(當時被稱為“網(wǎng)絡紅人”),還是農民工歌手旭日陽剛,都依賴于BBS、博客、視頻網(wǎng)站等網(wǎng)絡平臺的出現(xiàn)!耙驗檫@是一個草根的時代,任何人都可能通過網(wǎng)絡在一夜間為廣大網(wǎng)民所知,不再有門檻,只要你夠個性,夠大膽” 。草根文化被認為是網(wǎng)絡文化的基本特點,盡管“不再有門檻”依然可以看出網(wǎng)絡用戶中年齡、學歷的界限,但相比報紙、電視等非交互式媒介,網(wǎng)絡具有參與度高的媒介優(yōu)勢。另外,在以點擊率和注冊人數(shù)為基礎的網(wǎng)站運營模式中,也不乏網(wǎng)絡推手制造網(wǎng)絡紅人來積累人氣。其次是電視媒體,新世紀以來也是電視媒體逐漸走向產業(yè)化、集團化的過程,在制播分離的改革中,收視率成為決定欄目存活的重要標尺,在這種背景下,《超級女聲》、《星光大道》、《中國達人秀》等真人秀節(jié)目成為近些年最受歡迎的電視欄目之一。 也正是借助網(wǎng)絡及電視媒體的互動,郭德綱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草根藝人在2005年成為最為有名的相聲演員,旭日陽剛、西單女孩也憑借著網(wǎng)絡視頻而從城市流浪歌手“搖身一變”為草根達人,就連他們的藝名也來自網(wǎng)友的命名。草根的“顯形”與其說來自于技術上不斷降低的媒體門檻,不如說更是這個媒體整合的時代制造出來的“新噱頭”,正如在“個人”式的成功越來越艱難的時代(種種壟斷性資源及社會體制的固化使得市場經濟內部的機會平等越來越少),草根式的成功或幸運最大限度地支撐著“人人都有機會成功”的神話,只是這并非一個新鮮的故事。不過,盡管博客、微博被認為是草根“出人頭地”的舞臺,但是真正使這些新“玩意”具有轟動效應的依然是“名人博客”(如徐靜蕾、韓寒等)、“名人微博”(如微博達人姚晨等),那些作為草根對立面的“大牌”、“權威”、“大人物”可以憑借著固有的“象征資本”在新媒體中也占據(jù)耀眼位置。在這個意義上,“網(wǎng)絡時代我和你平等PK”或許只是一種“又傻又天真”的美好愿望。當然,從另外的角度看,當下主流意識形態(tài)更顯示其文化霸權的意味,恰恰是那些比網(wǎng)友、手機拍客、短信參與者以及電視觀眾更為弱勢、底層的草根,“扮演”著這個時代最為重要的意識形態(tài)幻想,讓人們仍然相信,這是一個草根也能成功、成名的時代。正如王寶強這樣一個小人物/普通人、草根的“成功”演繹著比“沒有奮斗的《奮斗》”更具有霸權效應的“美國夢”的故事。 二、 從“人民藝術家”到“草根藝人” 2005年郭德綱的相聲引起媒體的關注,其演出段子風靡網(wǎng)絡。郭德綱不僅“一夜之間”成為最著名的“非著名相聲演員”,而且被認為是“喚回相聲之魂”、拯救“傳統(tǒng)相聲”的文化英雄。德云社等民營演出團體也帶動京城相聲劇場的火爆,改變了相聲藝術尤其電視相聲自1990年代以來的衰落狀態(tài)。盡管時下的郭德綱越來越像一位成功的文化商人,不僅僅是相聲藝人,更是影視劇演員、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等多棲明星。本節(jié)關注的重點并非郭德綱的相聲藝術,而是郭德綱及其相聲劇場的興起得以產生的文化機制,這與相聲這一民間/傳統(tǒng)曲藝在當代中國文化史中的位置有關。 與那些通過各級相聲曲藝大獎賽成名,或進入地方、中央曲藝團體從事專業(yè)演出不同,郭德綱的德云社是一家依靠市場演出來生存的公司。歷史的反諷在于,德云社劇場就在北京南城的天橋附近,這個地方解放前就是包括相聲在內的民間曲藝的聚集地,而郭德綱被媒體津津樂道的也是復興了“傳統(tǒng)相聲”。這種敘述把郭德綱、德云社與解放前的老天橋的相聲藝術聯(lián)系起來,仿佛被1950-1970年代所中斷的相聲傳統(tǒng)——被體制化的相聲藝術——終于被郭德綱復活了。這種論述不僅忽視了郭德綱與體制內的相聲藝術之間的復雜勾連(如2004年郭德綱拜侯寶林之子侯躍文為師,2006年又加盟鐵路文工團,這被看成“‘草根’郭德綱被主流‘招安’” ),而且把依附于專業(yè)演出團體的相聲藝術作為體制的犧牲品,只有郭德綱所代表的市場化的劇場相聲才是自由的、歷史的、傳統(tǒng)的相聲藝術。從這里可以清晰地看出草根立足于民間、市場,與主流、體制形成相對立的概念。 這種站在體制對立面的體制外想象孕育于1980年代,是新時期把社會主義體制(共產黨及黨團群眾組織)他者化的結果,而1990年代非體制又成為論述大眾文化、市場合法性的基本修辭,體制之外被認為一種獨立、自由的姿態(tài)或生活方式,如“自由/獨立撰稿人”(像1990年代依靠市場期刊、寫作的作家王小波等)。這種體制外的或者用民間/市場/資本來對抗國家/體制的想象,是新時期以來支撐改革開放的基本意識形態(tài),以至于形成“一切都是體制惹得禍”、體制只能帶來壓抑、只有非體制才能獲得自由的情感結構。這種情感結構為政府強有力地推進市場化、不斷地瓦解或打破原有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提供了意識形態(tài)支撐(如國有企業(yè)以及各種單位制,包括依附于各地方文化宣傳部門的演出團體都走向市場化),從而有效地遮蔽了這幕資源重組、權力整合過程中的受害者(如下崗工人、農民工 )所遭遇的體制放逐,而得以分享這份非體制或體制之外的“自由”的則是中產及新富階層。正如德云社的出現(xiàn)與1980年代中后期各級地方演出團體的解體和1990年代市場化的演出團體的出現(xiàn)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這個意義上,德云社成為民營演出公司和新時期以來逐漸壯大的私營企業(yè)一樣是市場化的產物。 相聲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民間藝術,其獲得新生來自于新中國對于民間曲藝的改造,這種改造不僅使相聲從一種街頭賣唱變成“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而且把曾經三教九流的相聲藝人變成了受人尊敬的“人民藝術家”。正如人民政府成立廣播文工團、說唱團,在天橋酒館茶棚說相聲的侯寶林、劉寶瑞、郭全寶等藝人成為專業(yè)相聲演員。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經過革命文藝的改造,舊的相聲段子也適應新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需要。在這里,僅以知名相聲演員馬季從學徒工走向專業(yè)化的相聲之路來說明1950-1970年代相聲演員的成長史。從馬季的自傳和口述中可以了解到,新中國成立后,馬季考入新華書店當學徒工,是工人舞會、群眾聯(lián)歡活動的積極分子。1956年北京市舉行業(yè)余曲藝觀摩會演,馬季的相聲獲得一等獎,同一年參加全國職工業(yè)余曲藝會演,被相聲大師侯寶林和劉寶端相中,成為說唱團的一員。之所以選中馬季,除了其個人才華之外,更重要的是,說唱團也需要新人來創(chuàng)作適合新社會的相聲段子。馬季從一名相聲藝術的愛好者(一個普通工人或草根),借助業(yè)余工人或群眾曲藝會演,最終成為職業(yè)化的相聲演員,所依靠的制度基礎是各單位的群眾性文藝團體及其各種藝術會演。不得不說的是,馬季被調到說唱團工作與侯寶林并非傳統(tǒng)的師徒關系,老一輩的相聲藝術家已經打破舊社會的門派之見,紛紛把各自的絕活傳授給馬季。這種制度化的選拔機制及其新型的師徒關系與“體制外”的郭德綱及其電視選秀節(jié)目產生的草根達人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生產機制。暫且不討論相聲藝術與那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呼應關系,毋庸置疑的事實是,相聲從解放前主要在京津兩地流行的地方藝術,成為全國人民都熟知、喜愛的民間表演形式。 相聲藝術在1980年代借助電視媒體達到輝煌的時代,尤其是通過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包括馬季、姜昆在內的相聲演員不僅成為以曲藝表演為主的春晚主角(他們也是春晚最早的主持人),而且也成為家喻戶曉的大眾明星。1980年代出現(xiàn)了一批如《宇宙牌香煙》、《如此照相》、《虎口遐想》、《小偷公司》、《巧立名目》等與時代轉型密切相關的段子,人們從相聲藝術的嬉笑怒罵中體驗著1980年代的文化氛圍。這種藝術與時代、現(xiàn)實密切互動的狀態(tài),同樣發(fā)生在文學、電影、美術等其他藝術形式中,其制度基礎在于一方面借助于尚未瓦解的社會主義文化體制,另一方面又借助于整體文化思想氛圍的開放心態(tài),也就是說,1980年代的文化生產既享受著某種體制化的庇護,又享受著在體制內批判體制、反思體制的自由。隨著八九十年代的轉折尤其是1990年代初期極速推進的商品化進程,相聲在1990年代經歷著迅速衰落的過程,其原因恐怕與整體文化環(huán)境的變化有關。一方面,相聲在電視媒體中被更為生活化、日;蛫蕵坊男∑匪〈ㄚw本山取代了姜昆、馬季和陳佩斯、朱時茂的小品),另一方面,1990年代大眾文化的娛樂環(huán)境使得相聲這種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互動以及對現(xiàn)實有所諷刺和批評的藝術形式迅速失去了表演的空間。更為重要的是,在市場化及各種單位的體制改革中,除了中央級的演出團體,各省市縣等地方院團面臨著解散和自謀出路的問題(從賈樟柯的電影《站臺》和吳文光的紀錄片《江湖》中可以看出這些走穴的文藝團體),體制內的演出團體以及工人、群眾俱樂部等都市演出空間處于一種瓦解的狀態(tài)。 在這種背景之下,相聲藝術面臨著重新尋找生存空間和聽眾的問題,1990年代中后期包括郭德綱在內的許多相聲演員嘗試進行劇場演出,但直到2005年郭德綱的德云社才名聲大振。這種沉潛十年的“遲到的”成功,除了郭德綱編排更為貼近社會生活變化的段子之外,不得不指出的是,這十年恰好也是都市中產階層迅速涌現(xiàn)的時期(如小資文化出現(xiàn)),僅從幾百元的普通票到上千元的貴賓票就可以直觀看出這些新生的中產階層成為相聲劇場演出的主流觀眾,而郭德綱最初從網(wǎng)絡上名聲鵲起也依賴于以都市白領、小資、中產為主體的網(wǎng)友的追捧。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郭德綱的成功只是個人的成功,而不是相聲的成功;相聲‘回歸劇場’不是草根階層的勝利,而是憤青和有閑階層的勝利! 可謂“峰回路轉”,當下的相聲藝術又回到“街頭賣藝”的“自由”、民營的狀態(tài),相聲演員也由體制內的“人民藝術家”轉身為“相聲藝人”。與相聲劇場的興起幾乎同時發(fā)生的是,在東北出現(xiàn)了趙本山的劉老根大舞臺(背后是民營文化公司本山傳媒集團),在上海則出現(xiàn)以周立波為代表的海派清口(周立波雖然是上;鼊⊙輪T出身,但其海派清口卻依賴于新世紀以來都市劇場藝術的復興),這些帶有地域特色的劇場藝術,連同新世紀以來蓬勃發(fā)展的小劇場話。ò司攀甏蛔鳛橄蠕h戲。,成為大都市中產及新富階層所熱衷的文化消費時尚。從這個角度來說,以郭德綱為代表的“民間”、草根藝術一點也不“草根”,其體制外的“草根”身份不過是小資或中產文化的假面。 三、 從“傻根”到“許三多” 在新世紀以來的影視文化中,很難找到像王寶強如此“幸運”的群眾演員。這樣一位沒有接受過任何表演訓練,才貌也并不出眾的“北漂”,憑著“偶然”的機緣“本色”出演了一個青年農民工的角色,不僅沒有曇花一現(xiàn),反而成為諸多熱播影視劇中最引人注目的角色。從“獨立電影”《盲井》(2002年)中的年輕礦工鳳鳴,到馮氏賀歲劇《天下無賊》(2004年)中的農民工傻根,到熱播反特片《暗算》(2006年)里的瞎子阿炳,再到引起極大反響的軍旅劇《士兵突擊》(2006年)中的普通士兵許三多,以及熱播革命歷史劇《我的兄弟叫順溜》(2009年)中的狙擊手順溜和喜劇片《人再囧途之泰囧》(2012年)中的小商販寶寶,可以說,無論是小眾的獨立電影,還是中產階層賀歲劇,還是當代軍事題材和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王寶強所扮演的普通農民工或農村兵的形象都獲得了成功。為什么這些不同敘述樣式和生產背景的作品都需要王寶強式的人物呢?王寶強所扮演的高度類型化的角色又充當著什么樣的文化功能呢? 在獨立制片或地下電影(體制外制作)《盲井》中,王寶強出演了一個尋找父親的初中生鳳鳴,被兩個礦工騙到礦場,這兩個礦工專門以介紹工作為幌子,通過制造礦難來騙取高額賠償金,而這兩個礦工正是謀害鳳鳴父親的兇手。這種呈現(xiàn)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底層故事,是1990年代中后期獨立電影及獨立紀錄片所偏愛的主題,如獨立電影賈樟柯的《小武》(1997年)、王超的《安陽嬰兒》(2001年)、劉浩的《陳默與美婷》(2002年)等以及紀錄片朱傳明的《北京彈匠》(1999年)、杜海濱的《鐵路沿線》(2000年)、寧瀛的《希望之旅》(2001年)等等都以農民工、妓女、城市邊緣人為主角。這些體制外制作,很難獲得公映(或者并不謀求“地上”放映),往往以參加海外電影節(jié)并獲獎為唯一的訴求。這種體制外的制作方式連同其講述的主流景觀之外的底層故事,在海外的語境中被指認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