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講語文》由四大板塊組成。第一大板塊是“我的語文人生”。第二大板塊是“我的語文理念”。主要講自己對語文和語文教學的認識。第三大板塊是“我的語文實踐”,就是以實錄的形式呈現(xiàn)原生態(tài)的課堂教學過程和內容,再加上主講者自己的“反思性和說明性”文字。第四大板塊“我的教學語錄”,是新生代的名師,以條目的形式匯集王君富有個性色彩的教學言論。
名師講語文叢書!睹麕熤v語文》叢書是語文出版社語文名師出版工程重點項目;新課改以來第一套新生代語文名師教育理念和教學實踐的自我總結大系;由活躍在課改第一線的語文教學界領軍人物以“講”的形式,展示其深邃的語文教育思想、獨特的語文教學風格。 《王君講語文》是《名師講語文》叢書之一《王君講語文》,由重慶市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全國中語優(yōu)秀教師,全國中語教改新星,重慶市骨干教師王君講述語文知識。內容包括我的語文人生、我的語文理念、我的語文實踐、我的教學語錄四個部分。
在我國古代,對教師職責最權威的論斷,無疑是唐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韓愈的那句名言:"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在那個時候,道傳得深刻,業(yè)授得扎實,惑解得透徹,因而在施教范圍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贏得了良好的聲譽,便成了"名師"。到了近代,我國傳統(tǒng)教育的精髓與從歐美、日本等國家引進的新的教育學說相互溝通、交融,對于"教師"角色的定位又有了新的更科學的認識,對于"名師"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內容和標準。
我國歷來重視師道的傳承關系。所謂"名師出高徒",短短五個字,道盡了師徒關系的全部奧秘:要被承認是"名師",必須要有實績,必須要能用科學的、有效的方法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的"高徒"來;"名師"與"高徒"之間,前傳后承,關鍵在一個"出"字,怎樣才能"出",怎樣便不能"出",現(xiàn)代教學法的精髓就在于努力探求這"出"的規(guī)律和"出"的藝術。
說到"傳承",還有個方式和渠道的問題。先秦時代,萬世師表的孔子,留下了一部《論語》。世上有"課堂實錄",在中國,最早恐怕就是這部《論語》了。到20世紀,這種教學實錄也還流行并有所發(fā)展。如梁啟超20年代在東南大學作長篇講演,其講義經聽講人記錄后成為他唯一的一篇論述中學以上語文教學問題的重要論文:《論中學以上作文教學法》。后來,夏丐尊、葉圣陶曾經應邀到上海廣播電臺就閱讀和寫作問題作了幾次廣播講座,講稿后經整理便成了他們合著的《閱讀與寫作》。這是現(xiàn)代傳媒第一次成了傳播語文教學經驗的渠道,這也是現(xiàn)代版的"名師講語文"之一例,那已經是20世紀40年代的事了。
改革開放以后,最早通過課堂教學實錄傳播"名師講語文"的,當推華東師大教育學教授瞿葆奎領銜主編,1980年3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優(yōu)秀語文教師上課實錄》。出版之后,立即風行全國。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種以"優(yōu)秀教師""特級教師"等"名師"名義編輯出版的"教學實錄""教育文庫""名家叢書"等紛紛出版,與各種講習活動和競賽活動相配合,掀起了一股向"名師"學習的熱潮。其中以江蘇教育出版社于1996年7月出版的"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叢書為代表,從中可以看出這種"名師"讀物的基本格局。因為標明是"教學思想錄",所以每位特級教師的介紹都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特級教師"本人"夫子自道",詳盡地講述自己對語文學科的特點和規(guī)律的認識,以及自己從事語文教學實踐的基本經驗(即編者認為的"教學思想");第二部分是精選一篇課堂教學實錄,具體展示這位特級教師的課堂教學實況,便于讀者從"實況"中進一步領會這一位特級教師是如何把自己的教學思想付諸實踐的。這顯然是在瞿編本"上課實錄"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發(fā)展。
不過,"名師"具有歷時性,累代"名師",都反映出他們所處時代的風貌和特色。就20世紀而言,第一代"名師",工于文史的,就有章太炎、王國維、梁啟超、魯迅等等;第二代"名師",就有黎錦熙、胡適、陳望道、夏丐尊、葉圣陶等等;第三代"名師",就有張志公、張中行、向錦江、馮鐘蕓、張畢來、劉國正等等;到了第四代"名師",便有斯霞、于漪、霍懋征、錢夢龍、沈蘅仲、章熊、魯元等等。以上只是舉其犖犖大者,礙難盡述。如今是第五代、第六代了。對于這些新生代的"名師",該怎樣通過新的傳媒和新的編著來傳播他們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經驗呢?教育部語文出版社特別策劃了一套《名師講語文》叢書。其"特別"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
一、選錄的都是新生代的語文教學"名師"。20世紀末和2l世紀初,正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有力推進的歷史階段。在這新的歷史階段,必然要涌現(xiàn)出一批新的、在改革過程中搏浪前進并作出新貢獻的教學"名師"。對于新的課程改革,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以及根據(jù)新課改精神和新課標要求實施語文教學,許多語文教師感到困惑,感到無所適從,這些新生代名師會結合自身體驗給他們解惑的鑰匙和指路的明燈。
二、結構新穎,內容豐滿。該叢書擬出20冊,每位"名師"一冊,具體書名是《×××講語文》。每冊由四大板塊(現(xiàn)今"板塊理論"大流行)組成。第一大板塊是"我的語文人生"。這一板塊,我特別贊賞。前幾天,我收到屬于第四代"名師"系列的摯友福建省語文特級教師陳日亮先生的一部新著,書名赫然是《我即語文》!他認為語文教師,除了會教語文以外,他的一言一行都應該在語文運用方面堪為典范,語文教師的人生應該是與語文結緣的一生。這大概就是語文出版社諸公此番策劃《名師講語文》時設計第一講為"我的語文人生"的根本意圖。第二大板塊是"我的語文理念"。新一輪課改十分重視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那么,新生代的"名師"講一講自己的"語文理念",講一講自己對語文和語文教學的認識,當然是題中應有之義。第三大板塊是"我的語文實踐",就是以實錄的形式呈現(xiàn)原生態(tài)的課堂教學過程和內容,再加上主講者自己的"反思性和說明性"文字,這就同瞿編本和蘇教本又有所不同了。更具新意的是第四大板塊"我的教學語錄",這是以往任何一種"實錄""文庫""叢書"都沒有的,就是新生代的名師,以條目的形式匯集自己富有個性色彩的教學言論。我希望這些語錄,至少主要部分應該說得既符合語文和語文教學規(guī)律,又確確實實富有個性色彩。
我們期待這套新的叢書能以新世紀特有的風貌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
顧黃初
2007年5月22日于揚州瘦西湖畔
王君,重慶市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全國中語優(yōu)秀教師,全國中語教改新星,重慶市骨干教師。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在國家級報刊發(fā)表教育教學文章150多篇,近10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墩Z文教學通訊》《教育文摘周報》等多家報刊推薦為封面人物、頭版人物。曾應邀在全國各地作學術報告30多場。在全國首倡“青春之語文”教學理念。著有《青春之語文——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探索手記》《教育與幸福生活》等。
我的語文人生
活在語文課中
失敗只會讓我更加堅定
無限風光在險峰
重劍無鋒
敬畏語文
我的語文理念
我的青春語文觀
青春語文追求之一:在富有個性的文本解讀中創(chuàng)新
青春語文追求之二:在新穎獨特的課堂設計中創(chuàng)新
青春語文追求之三:在靈活扎實的語言品味中創(chuàng)新
青春語文追求之四:在真誠迅捷的學情應變中創(chuàng)新
青春語文追求之五:在把握語文學習規(guī)律和健全語文學習制度中創(chuàng)新
我的語文實踐
情到深處自然鳴——《紙船》教學實錄
不期而至的精彩——《浪之歌》教學實錄
距離產生的美和惑——我教《珍珠鳥》
咬文嚼字學《鄉(xiāng)愁》——《鄉(xiāng)愁》教學片段實錄
探討主人公身份的奧妙
三個潑辣女人和兩件長衫——《蒲柳人家》教學片段實錄
精要好懂的語法知識是細讀文本的重要抓手一《荒島余生》教學片段實錄
于“噦唆”處見精神——《我們當年》教學實錄
問君能有幾多愁?——《詩詞五首》整合教學實錄
劉禹錫的心靈世界探幽——《陋室銘》《愛蓮說》整合教學片段實錄
咬文嚼字讀張岱——《湖心亭看雪》教學實錄
功夫在“演”外——《唐雎不辱使命》教學實錄
功夫更在“情景”外——《出師表》教學實錄
瀟瀟灑灑走進文言天地——《狼》教學實錄
讓筆下多一點兒悲憫
一次浪漫的評價——記一次一箭雙雕的寫作活動
“華山”論詩
點評也是一種寫作
在刀尖上的一次舞蹈——中考前的最后一次作文評講課
我的教學語錄
我的教學語錄
我的青春語文觀
“青春之語文”的萌芽
我是在重慶市著名特級教師黎見明先生的“導讀”理論和文蘭森先生的“導創(chuàng)”理論的指導下成長起來的青年教師。
上個世紀70年代,為了片面追求高考升學率,在語文學科內形成了“滿堂灌”“滿堂練”的教學形式。針對這種落后的、封閉的、單向的、陳舊的語文教學模式,黎見明先生提出了“導讀”的新理念,力圖使教師從“灌輸型”轉變?yōu)椤耙龑汀,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yōu)榉e極思維的主動吸收。導讀反對以題海戰(zhàn)術對付學生,而主張老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注重引導學生抓規(guī)律,使之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總之,導讀一反傳統(tǒng)的封閉式教育,而主張現(xiàn)代的開放式教育,以與日益豐富多彩的現(xiàn)代生活接軌。導讀的具體內容包括七條原則:一、培養(yǎng)超常力。即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二、培養(yǎng)進取心。即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的品質,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的個性。三、培養(yǎng)想象力。四、培養(yǎng)綜合力。五、培養(yǎng)選擇力。六、培養(yǎng)批判力。七、培養(yǎng)敏捷力。概言之,導讀的原則就是:“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的超常力,勇于探索的進取力,富于聯(lián)想的想象力,善于概括演繹的綜合力,巧于鑒別的選擇力,長于評價的批判力和銳于發(fā)現(xiàn)的敏捷力。”
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整個社會教育環(huán)境較之于七八十年代,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學生思想隨社會進步驅于活躍但是又同時受傳統(tǒng)教法的束縛的矛盾愈發(fā)尖銳。針對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書越讀越死的現(xiàn)狀,文蘭森先生潛心研究導讀理論,并以此為指導,躬行實踐,在導讀的基礎上提出了“導創(chuàng)”教學理論,更深刻地揭示了當前語文教學的本質。
導創(chuàng)教學的核心是強調“教育者必須是創(chuàng)造者”,教師要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造素質和創(chuàng)造精神,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和思考。導創(chuàng)教學的基本任務是誘導學生在五彩繽紛的語文環(huán)境中,練就扎實的語文基本功,練就勇于探索的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適應新世紀需要的社會主義創(chuàng)造型人才。導創(chuàng)教學立足于“導”,提倡三個“導出”。一、導出潛能: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中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潛能。二、導出規(guī)律:要讓學生走“大語文”的學習之路,興開放式學習之風,讓學生學習一點搜集、濃縮、儲存、加工信息的方法,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精讀幾本‘要緊書”、一些好文章,并經常寫讀書筆記。三、導出樂趣:引導學生在課內外活動中喜歡語文、樂學語文,真正把語文教學搞活。文蘭森先生還提出了自主實踐教學法、發(fā)現(xiàn)問題教學法、信息輻射法、個性誘導教學法、思維創(chuàng)新教學法等切實可行的導讀教法。
總的來說,要立足于“導”、有利于“創(chuàng)”,關鍵在“活”、落實在“能”。這就是導創(chuàng)教學的基本精神。
“導讀”和“導創(chuàng)”的理論對我的教學實踐產生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從2001年開始,我連續(xù)兩輪參加了由重慶市著名特級教師龔春燕先生領銜主持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創(chuàng)新學習”課題實驗并且擔任主研。“創(chuàng)新學習”的課題實驗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也賦予了我教學科研的新的活力!皠(chuàng)新學習”和“導創(chuàng)教學”有許多共通之處,在它們的合力下,我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論支撐和更加強大的實踐指導,我的教學科研被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青春之語文”教學理念的提出,來自于我在教改過程中的諸多困惑。準確地說,是時代發(fā)展的負面因素使語文教學大環(huán)境異化和惡化,讓我在教改過程中一次又一次地不斷經歷‘瓴浮”和‘碰壁”,它迫使我重新思考語文教學的功能和價值。在一篇教學手記中,我這樣記錄了我的思考:
整個中學的教學生態(tài)環(huán)境讓語文老師被動。學校中常常以“語數(shù)外”稱,似乎語文天經地義地排在了所有學科的第一位。其實身在中學的師生都知道,語文在所有學科中的真實地位越來越尷尬。真正霸占了學生的時間的,是數(shù)學、物理、化學、外語。甚至歷史地理這些被戲稱為“豆芽學科”的“副科”在關鍵時刻也比語文更有實力搶奪學生的時間。語文早就成了后宮中失了寵的正宮娘娘,有尊號卻沒有真正的待遇,有待遇(考試分值還算最多吧)卻不會得到學生的真愛。這種現(xiàn)狀似乎是不可改變的事實:在學生的時間安排表上,語文是最無足輕重的一項。老師逼得急了,復習一下。逼得不急,就干脆打進冷宮。學生都很現(xiàn)實啊,與其在很難看出實效的語文上消磨時間,還不如多背誦一點政治歷史,不如多做幾道數(shù)學題來得實惠。在這樣的一種重理輕文的學習生態(tài)環(huán)境中,語文學科很難找到一塊肥沃的土壤,語文學習也很難良性地朝著縱深發(fā)展。
社會的審美變異讓語文老師孤獨。沒有人會否認當今整個社會潮流的急功近利和喧囂浮躁了。當大眾傳媒急劇膨脹,生活模式越來越消費化的今天,人們必須要有的審美活動已經告別了對純粹精神韻味的追求,變成了對感官快樂的吹捧。藝術的鑒賞蛻變?yōu)榱怂囆g消費,鑒賞者們不需要“觀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了!巴ㄋ、直觀、簡單、便捷”成了大眾和學生們對美的選擇標準。而更為讓人心酸的是,經典審美觀念的終結,還導致了藝術功能的轉變。消費化的藝術早已不再以“生活的教科書”自詡,早已不再承諾給人提供最偉大的精神信仰,而僅僅以賞心悅目為能事,以娛樂大眾為己任。當我們發(fā)覺學生對經典藝術作品隔離甚深,而由經典藝術作品中那些偉大的人格映射出來的價值觀、人生觀,那些堪稱民族脊梁、人類良知承載的、彌足珍貴的價值觀、人生觀已經很難令這一代人高山仰止的時候,也許只有語文教師還在孩子氣般地驚異。所以,我們才會看到諸多讓語文老師心酸的場面:少年寫手們憤世嫉俗的表達,并不很出色的小說可以占據(jù)學生的書桌,憂郁陰冷的幻想可以輕易博得學生的眼淚。游戲在網(wǎng)絡上招搖過世,“韓流”沖擊波一波比一波更甚……而我們的語文課卻前所未有的孤立:冰心讓學生們覺得太干凈不刺激,魯迅讓學生們覺得莫名其妙不可理喻,曹雪芹讓學生們覺得瑣碎不驚險,蘇東坡讓學生們覺得根本就是傻冒一個……大眾文化所制造的快餐文化泡沫文化像肯德基麥當勞一樣受到了整整幾代孩子的吹捧,而死死堅守著傳統(tǒng)堅守著真善美的薄薄的語文課本在媚俗甚至庸俗的時尚文化面前不堪一擊。我們必須要問:是誰在掌控著現(xiàn)在中學校園的“主流語文”?是時尚文化還是我們的語文課本?然而就如肯德基麥當勞天然缺乏營養(yǎng)甚至還含有諸多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一樣,迷戀于此的學生怎么會身體健康心靈飽滿?語文教師在這樣的夾縫中怎么可能長袖善舞呢?
更何況我們語文教學本身還有許多問題:教學內容單薄,教學模式單調,檢測形式單一,考試方式死板。教材雖然不斷在改,但還遠遠不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新課標頒布了,但本質上沒有改變的評價制度讓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只能“兩條腿走路”:一條腿對付應試,一條腿對付教改,走得越發(fā)地苦不堪言?梢钥焖偕У念}海戰(zhàn)術依舊在頑固地銷蝕著學生的學習熱情,似有似無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對語文的熱情漸行漸遠……
更何況我們的學生自身問題也不少,F(xiàn)在的中學生群體除了必須承受較為沉重的學業(yè)競爭之外,其他方面似乎就多是養(yǎng)尊處優(yōu)了。于是,在教學發(fā)生矛盾的時候,我們的學生很不容易自省和自我調整,不會激發(fā)內在潛能而接受外部的挑戰(zhàn),一味要求萬物皆適應于我。這種畸形的“自主”讓中學課堂上學生主動思維缺席,也把教育本身推向了尷尬的境地。社會輿論和評價對學校和教師的苛刻與不公更讓語文教師舉步維艱……
而這些,都是讓我的“教學情緒”時好時壞、很難穩(wěn)定的重要原因。我想起了李鎮(zhèn)西博士的一句話:對于語文教學改革,我是一個絕望的理想主義者。還想起了吳平安老師在《語文回歸文學,不是放棄責任的堂皇托詞》中寫到的一段文字:深受儒家經世致用濡染的杏壇傳人,還是要有一點兒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執(zhí)著,要有一種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的自信,要存有幾分知識分子犬儒化而磨蝕殆盡的書生意氣!
想起曾經激情洋溢過的語文課堂,想起前世今生對于語文的向往,想起遭受了口誅筆伐之后的語文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
語文和我,都渴望涅槃。
……
語文教改過程中的停滯和困惑讓我深刻地意識到:導也好,創(chuàng)也好,其實,這些都不是語文教學所要追求的最本質的東西。我們首先應該做的是通過自己腳踏實地而富有詩意的努力改變自身的語文教學的小環(huán)境,進而影響社會語文學習的大氣候,同時讓自我和學生都擁有健康優(yōu)雅的語文審美。總之,我要追求的語文教學改革不僅僅是教學方法層面上的改革,而更應該表達出一種高昂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展現(xiàn)出一種詩意蓬勃的生存狀態(tài),折射出一種單純卻豐富的生命抉擇。
只有當語文教與學的狀態(tài)呈現(xiàn)為一種美好的生命狀態(tài)的時候,我們才有可能走出教改過程中的各種困境并且不斷開拓新的境界。
于是,對導讀和導創(chuàng),我都有了更加深入的反思。比如:
如何把導與創(chuàng)真正落實到課堂的每一個層面?
導和創(chuàng)的關系是必然關系還是可能關系?
不導之創(chuàng)的理論意義何在?
沒有創(chuàng)造就一定是失敗的嗎?
創(chuàng)造是教育的唯一目標和根本目標嗎?
正是在這樣的思索中,更在不斷的推陳出新的語文實踐的磨礪和激發(fā)下,“青春之語文”在我的心中萌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