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信息工程類“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3G移動通信理論及應用》主要介紹3G移動通信理論及應用。全書分為12章,分別為移動通信概述、CDMA系統(tǒng)基本技術、3G移動通信系統(tǒng)、CDMA2000基本原理、WCDMA基本原理、TD—SCDMA基本原理、CDMA2000關鍵技術、WCDMA關鍵技術、TD—SCDMA關鍵技術、TbSCDMA接口協(xié)議與信令流程、TD—sDMA RNC系統(tǒng)結構和TD—SK3DMA Node B系統(tǒng)結構等!陡叩葘W校信息工程類"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3G移動通信理論及應用》的特色在于原理講解透徹,內容循序漸進。
第1章 移動通信概述
1.1 移動通信發(fā)展
1.1.1 第一代——模擬蜂窩移動通信系統(tǒng)
1.1.2 第二代——數(shù)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tǒng)
1.1.3 第三代—IMT—2000
1.1.4 4G與移動通信的發(fā)展趨勢
1.2 2G向3G的演進
1.3 蜂窩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
1.4 無線傳播環(huán)境
1.4.1 多徑傳播
1.4.2 時延擴展
1.4.3 多普勒頻移
第2章 CDMA系統(tǒng)基本技術
2.1 編碼技術
2.2 交織技術
第1章 移動通信概述
1.1 移動通信發(fā)展
1.1.1 第一代——模擬蜂窩移動通信系統(tǒng)
1.1.2 第二代——數(shù)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tǒng)
1.1.3 第三代—IMT—2000
1.1.4 4G與移動通信的發(fā)展趨勢
1.2 2G向3G的演進
1.3 蜂窩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
1.4 無線傳播環(huán)境
1.4.1 多徑傳播
1.4.2 時延擴展
1.4.3 多普勒頻移
第2章 CDMA系統(tǒng)基本技術
2.1 編碼技術
2.2 交織技術
2.3 擴頻技術
2.3.1 擴頻技術原理
2.3.2 擴頻技術種類
2.3.3 擴頻技術特點
2.4 調制技術
2.5 功率控制技術
2.5.1 傳統(tǒng)頻率復用與CDMA頻率復用
2.5.2 功率控制準則
2.5.3 功率控制分類及基本原理
2.5.4 小區(qū)呼吸功率控制
2.6 切換技術
2.6.1 切換方式
2.6.2 三種切換方式比較
第3章 3G移動通信系統(tǒng)
3.1 CDMA 2000移動通信系統(tǒng)
3.1.1 CDMA 2000概述
3.1.2 CDMA 2000標準發(fā)展歷程
3.1.3 CDMA 2000的優(yōu)勢
3.1.4 CDMA 2000系統(tǒng)未來發(fā)展演進
3.2 WCDMA移動通信系統(tǒng)
3.2.1 WCDMA概述
3.2.2 WCDMA標準發(fā)展歷程
3.2.3 WCDMA優(yōu)勢
3.2.4 WCDMA系統(tǒng)未來發(fā)展演進
3.3 TD—SCDMA移動通信系統(tǒng)
3.3.1 TD—SCDMA概述
3.3.2 TD—SCDMA標準發(fā)展歷程
3.3.3 技術比較
3.3.4 TD—SCDMA優(yōu)勢
3.3.5 TD—SCDMA系統(tǒng)未來發(fā)展演進
第4章 CDMA 2000基本原理
4.1 CDMA 2000的體系結構
4.2 傳輸信道和物理信道
4.2.1 前向鏈路(FL)物理信道
4.2.2 反向鏈路(RL)物理信道
4.3 信道編碼與復用
4.3.1 Turbo編碼器
4.3.2 Turbo譯碼器
4.4 擴頻與調制
4.4.1 CDMA中擴頻調制基本原理分析
4.4.2 擴頻調制在CDMA 2000中的應用
第5章 WCDMA基本原理
5.1 物理層結構
5.1.1 物理信道幀結構
5.1.2 物理信道時序結構
5.2 傳輸信道和物理信道
5.2.1 傳輸信道
5.2.2 物理信道
5.2.3 傳輸信道與物理信道之間的映射
5.3 信道編碼與復用
5.4 擴頻與調制
5.4.1 上行鏈路的擴頻與調制
5.4.2 下行鏈路的擴頻與調制
第6章 TD—SCDMA基本原理
6.1 物理層結構
6.1.1 物理信道幀結構
6.1.2 時隙結構
6.2 傳輸信道和物理信道
6.2.1 傳輸信道
6.2.2 物理信道及其分類
6.2.3 傳輸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6.3 信道編碼與復用
6.4 擴頻與調制
6.4.1 數(shù)據(jù)調制
6.4.2 擴頻調制
6.4.3 同步碼的產生
6.5 物理層處理過程
6.5.1 小區(qū)搜索過程
6.5.2 上行同步過程
6.5.3 基站間同步
6.5.4 隨機接入過程
第7章 CDMA 2000關鍵技術
7.1 信道估計與多徑分集接收技術
7.1.1 信道估計技術
7.1.2 多徑分集接收技術
7.2 高效的信道編譯碼技術
7.3 功率控制技術
7.4 宏分集與軟切換
7.4.1 宏分集
7.4.2 軟切換
第8章 WCDMA關鍵技術
8.1 功率控制技術
8.2 分集和RAKE接收技術
8.2.1 分集技術
8.2.2 RAKE接收技術
8.3 多用戶檢測技術
8.3.1 引言
8.3.2 多用戶檢測的現(xiàn)狀
8.4 切換技術
8.5 無線信道編碼
8.6 高速下行分組接入技術
8.7 軟件無線電
第9章 TD—SCDMA關鍵技術
9.1 TDD技術
9.2 智能天線技術
9.2.1 概述
9.2.2 智能天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9.2.3 智能天線實現(xiàn)示意圖
9.2.4 智能天線的分類
9.2.5 天饋系統(tǒng)實物圖
9.2.6 智能天線優(yōu)勢
9.3 聯(lián)合檢測技術
9.3.1 聯(lián)合檢測的介紹
9.3.2 聯(lián)合檢測的原理
9.3.3 聯(lián)合檢測 智能天線
9.3.4 關鍵技術論證
9.4 動態(tài)信道分配技術
9.4.1 動態(tài)信道分配方法
9.4.2 慢速DCA
9.4.3 快速DCA
9.4.4 快速DCA之碼資源分配
9.4.5 快速DCA之信道調整
9.4.6 TD—SCDMA對DCA的考慮
9.4.7 DCA小結
9.5 接力切換技術
9.6 功率控制
9.6.1 上行功率控制
9.6.2 下行功率控制
第10章 TD—SCDMA接口協(xié)議與信令流程
10.1 TD—SCDMA移動通信系統(tǒng)接口協(xié)議
10.1.1 UTRAN基本結構
10.1.2 UTRAN接口協(xié)議模型
10.1.3 lu口相關協(xié)議
10.1.4 Iub口相關協(xié)議
10.1.5 Uu口協(xié)議結構
10.2 TD—SCDMA移動通信系統(tǒng)信令流程
10.2.1 小區(qū)建立過程
10.2.2 UE呼叫過程
10.2.3 CS域呼叫過程
第11章 TD—SCDMA RNC系統(tǒng)結構
11.1 RNC系統(tǒng)概述
11.1.1 Node B邏輯操作維護
11.1.2 無線資源管理和控制
11.2 RNC硬件系統(tǒng)概述
11.2.1 硬件系統(tǒng)設計原則
11.2.2 硬件系統(tǒng)框圖
11.2.3 功能框圖
11.2.4 系統(tǒng)主備
11.2.5 系統(tǒng)內部通信鏈路設計
11.2.6 時鐘系統(tǒng)設計
11.3 RNC功能機框
11.3.1 機框分類
11.3.2 控制框
11.3.3 資源框
11.3.4 交換框
11.4 RNC單板介紹
11.4.1 ROMB和RCB單板
11.4.2 CLKG單板
11.4.3 APBE單板
11.4.4 DTB單板
11.4.5 IMAB單板
11.4.6 SDTB單板
11.4.7 UIMU和UIMC單板
11.4.8 CHUB單板
11.4.9 PSN單板
11.4.10 GLI單板
11.4.11 RUB單板
11.4.12 RGUB單板
11.4.13 PWRD單板
11.5 RNC數(shù)據(jù)流程
11.5.1 用戶面CS域數(shù)據(jù)流向
11.5.2 用戶面PS域數(shù)據(jù)流向
11.5.3 Iub口信令數(shù)據(jù)流向
11.5.4 Iur、Iu口信令數(shù)據(jù)流向
11.5.5 Uu口信令數(shù)據(jù)流向
11.5.6 Node B操作維護數(shù)據(jù)流向
第12章 TD—SCDMA Node B系統(tǒng)結構
12.1 TD—SCDMA Node B系統(tǒng)
12.1.1 BBU RRU系統(tǒng)
12.1.2 Node B組網
12.28328系統(tǒng)概述
12.2.18328移動性管理
12.2.28328無線資源管理
12.2.38328物理層功能
12.38328硬件系統(tǒng)結構
12.3.1 機架配置
12.3.2 機頂布置
12.3.3 機框
12.3.4 單板
12.4 R04硬件系統(tǒng)結構
12.4.1 R04功能
12.4.2 單板結構
12.5 R04工作原理
12.5.1 總體框圖
12.5.2 單板功能
12.5.3 R04和BBU及RRU通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