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38 元
叢書名:“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 作者:饒芃子,楊匡漢 編
- 出版時間:2014/9/1
- ISBN:9787566810922
- 出 版 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I106
- 頁碼:289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2
- 開本:16K
《海外華文文學教程(第二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主要內(nèi)容包括北美華文文學的發(fā)展脈絡;20世紀50年代以前的北美華文文學;20世紀50至70年代的北美華文文學;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新移民文學”;北美華文文學的區(qū)域特質(zhì)與典型主題等。
導言
第一章 海外華文文學概論
第一節(jié) 海外華文文學與中華文化
第二節(jié) 海外華文文學的文化認同與“中國意識”
第三節(jié) 海外華文女性寫作的文化透視
第四節(jié) 海外華文文學的理論研究與方法論
第二章 東南亞和東北亞華文文學
第一節(jié) 東南亞華文文學概觀
第二節(jié) 東南亞華文文學的歷史線索
第三節(jié) 東南亞華文文學的多元局面
第四節(jié) 東南亞華文文學的文化母題
第五節(jié) 東北亞華文文學
第三章 北美華文文學
第一節(jié) 北美華文文學的發(fā)展脈絡
第二節(jié) 20世紀50年代以前的北美華文文學
第三節(jié) 20世紀50至70年代的北美華文文學
第四節(jié) 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新移民文學”
第五節(jié) 北美華文文學的區(qū)域特質(zhì)與典型主題
第四章 歐洲華文文學
第一節(jié) 歐洲華文文學概況
第二節(jié) 瑞士華文文學
第三節(jié) 法國華文文學
第四節(jié) 英國、瑞典等國華文文學
第五節(jié) 德、荷、比、盧華文文學
第五章 大洋洲華文文學
第一節(jié) 地區(qū)歷史與多元文化主義
第二節(jié) 華人移民與澳華文學
第三節(jié) 澳華文學的特色
第四節(jié) 代表作家作品
參考文獻
后記
《海外華文文學教程(第二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由于華文報紙文藝副刊是東南亞華文文學賴以生存的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物質(zhì)載體,故此,早期東南亞華文文學“移植性”的最直接體現(xiàn),就是報紙文藝副刊通過“剪稿”方式傳播、呼應中國的新文學。不論是新馬還是泰、菲、印(尼),或是緬甸、越南的華文報紙文學副刊,萌芽時期的東南亞各國華文文學幾乎都用大量的版面直接轉(zhuǎn)載來自中國的新文學作品。如新加坡的《新國民日報》副刊《新國民雜志》大量轉(zhuǎn)載葉紹鈞、郭沫若等人的作品,曼谷《中華民報》副刊《紀事珠》轉(zhuǎn)載許地山、洪深的小說和戲劇作品。緬甸《仰光日報》的《椰風》周刊,《興商時報》的《野草》、《芭雨》,《覺民日報》的《十日談》等文藝副刊,也都是直接地轉(zhuǎn)載中國上海、北京等地報紙的文學作品,其他各國的情況也都大同小異。對于這種通過直接剪輯中國作家作品以介紹、傳播“五四”新文學的做法,史學家們稱之為“剪稿”。
經(jīng)過短暫的“剪稿”傳播之后,隨著各國本地華文作者對新文學的逐漸了解,他們也漸漸開始嘗試發(fā)表新文學作品。但是,由于這一時期的文學作者,大多是從中國南來的文化人,當?shù)爻錾臉O少,他們的文學思想往往直接受制于中國的新文學運動,其作品反映的也多是中國的社會現(xiàn)實生活,表現(xiàn)的則多是作者客居異國浪跡天涯的孤寂落寞的心緒,以及由此而引發(fā)的對故國家園的眷戀和憶念。他們心目中的“家”、“國”,大都指的是中國。所以,這一時期的東南亞各國的華文文學,基本上還屬于“華僑文學”或“僑民文學”的范疇。
借助“剪稿”以移植中國“五四”新文學,創(chuàng)作充滿“中國色彩”、“僑民意識”的作品,可以說是東南亞各國華文文學萌芽初創(chuàng)階段的重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