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紀念冊:1939-1946》是一本獨具特色的圖文書,它的內容源自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一位小姑娘寶貴的紀念冊,正是這三本紀念冊,陪伴她度過了抗日烽火中的少女歲月。
這位小姑娘,就是民國著名學者、作家陳西瀅和著名女作家凌叔華夫婦的小女兒陳小瀅。而紀念冊中的贈言和寄語,大多來自她父母的朋友同事,其中不乏一代文化精英,另一部分則來自她的同齡人。
七十多年過去了,斯人已逝,留言者的后代一睹先人遺墨,更添思念之情;而當年的少男少女們也已步入耄耋之年,重溫當年歲月,正英氣勃發(fā)。
《樂山紀念冊:1939-1946》的編輯成冊也堪稱奇緣:尋訪知情人,采編新文字,搜集舊圖片,聯絡起幾代情誼。編選者如此費心,是希望讀者能從中感受那個時代的脈搏,體驗文化名流和普通民眾在抗戰(zhàn)大背景下的心境。
我、紀念冊、樂山 陳小瀅
第一編 樂山,小瀅和小瀅的家
陳小瀅和我以及當年的小伙伴們吳令華
《讓廬日記》中記錄的小瀅楊靜遠
小瀅同學抗戰(zhàn)時期的兩封家書郭玉瑛
懷念吾師陳源(西瀅)先生袁望雷
第二編 樂山少年的旅途——名家贈言精選
吳稚暉(敬恒)留言
【親歷】有關吳老先生的回憶
【旁觀】我所了解的吳先生(節(jié)選)羅家倫
【附】吳稚暉與國民參政會羅久芳
商衍鎏留言
【親歷】最后一位科舉探花
【旁觀】我的父親商衍鎏商承祚
馮玉祥、李德全夫婦留言
【親歷】關于馮伯伯與李姨的回憶
【旁觀】懷念我的父親母親馮理達
楊端六、袁昌英夫婦留言
【親歷】我的干爸干媽
【旁觀】我的父親楊端六楊靜遠
我的母親袁昌英楊靜遠
趙元任、趙楊步偉夫婦留言
【親歷】有關趙伯伯與趙伯母的回憶
【旁觀】我的父親趙元任趙新那
父母親的婚姻趙新那
【附】關于冠夫姓梁文薔
丁西林留言
【親歷】有關丁西林伯伯的回憶
馮友蘭留言
【旁觀】六十年前的題字馮鐘璞
蘇雪林留言
【親歷】我熟悉的蘇雪林教授
【旁觀】兒時眼中的蘇雪林吳令華
……
第三編 樂山少年的成長——同輩留言精選
第四編 樂山回首,武大記憶
附錄
散落的珍珠
編后記 高艷華
……近來歐戰(zhàn)爆發(fā),敵人對我加緊壓迫,平均三日一次入川轟炸,以后改為隔日一次,樂山雖灰燼之余,難保它不再光顧。城中殘余居民,一夕數驚,狀如瘋狂,稍有力量者則紛紛下鄉(xiāng)疏散。因為侵略者曾于蘇稽投彈,又聞重慶某鎮(zhèn)被炸,較大村鎮(zhèn),也不敢認為安全,只好向鄉(xiāng)間設法。鄉(xiāng)間屋租陡然抬高十余倍,豬圈般一間草棚也要六七十元一年。為安全計,只好忍痛接受。不過鄉(xiāng)間交通不便,醫(yī)藥缺乏,下鄉(xiāng)以后,又有以傷寒瘧疾為苦而復遷回城中者。其無家可歸的人,只好硬著頭皮,蹲在遠處,與大花腳蚊、臭蟲及污水中一切病菌奮斗,看誰勝利而已。時至今日到處是烽火,到處是干戈,我們這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斯文朋友,已有“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之嘆,忽然又憑空遭此大難,單身漢還勉強支持,家口眾多者,頓時饑寒之態(tài)可掬,好像真已到了日暮途窮的境地。有人說我們平日生活過于養(yǎng)尊處優(yōu),現在便多受了些罪,也算應該;其實這也是一句不公道的評判。大學教授的報酬在各種職業(yè)中并不甚優(yōu),所以只有一心埋頭研究、淡薄自甘的人,愿作這勾當。天道惡盈的自然道德律的制裁,似乎還輪不到我們吧。
大火后,樂山民眾生活秩序頓然紊亂,那是不可諱言的,但中國人究竟是個才跌倒又爬起、富有活力、永久樂觀的民族。數日間,街道上瓦礫便已掃清,用燒焦的木柱、斷缺的石塊,撐起幾張?zhí)J席,便成功一座臨時的住處。小攤代替了商店,警報一來,貨物卷起來了掮了就走,你再來炸吧、燒吧,咱們恕不再像前回那么慷慨奉送了。一場大風雨之后,巢覆了,卵碎了,萬念灰冷,再也振作不起來了,但不到幾天,又叼枝負土,雌雄合力,殷勤構造新居,這景況原是可憐的,然其百折不回的精神又何等可佩。屠夫的日閥,你們若還稍具天良,聞此也略略知所愧悔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