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作為一個富強的國家,中國曾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引領世界潮流。然而到了近代,面對西方的堅船利炮和商品經濟,中國淪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自那時以來,先進的中國人一直在為國家和民族的富強奔走、奮斗。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在以經濟建設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心點指引下,中國人民通過不懈的奮斗,初步實現了百年的夢想,并不斷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該書通過簡要回顧百余年的奮斗史,闡釋了“富強”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題中之義,道出了一個樸素但有力的道理:只有富強,國家才會受到尊敬、人民才會享受幸福。
倪霞,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博士,現為湖北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國文化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倫理學、價值與文化和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一章 正本清源話富強
第一節(jié)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富強”
第二節(jié) 社會主義富強觀
第二章 富強:中華民族的美好愿望和百年期盼
第一節(jié) 中華民族的輝煌
第二節(jié) 中國近代以來的積貧積弱
第三節(jié) 中國共產黨開啟了中華民族富強的新篇章
第三章 富強: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第一節(jié) 社會主義應該創(chuàng)造出更高的生產力
第二節(jié) 社會主義能夠創(chuàng)造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生產力
第三節(jié) 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最大優(yōu)越性
第四章 當代中國行進在通往富強的大道上
第一節(jié)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選擇
第二節(jié) 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
第三節(jié) 行進在通往富強的康莊大道上
第五章 實現富強中國夢
第一節(jié) 堅持三個自信
第二節(jié) 要堅持四項任務
富強是社會進步、個人自由發(fā)展的物質基礎和制度保障;富強是中華民族千年來的夢想,是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質條件;富強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然狀態(tài)。富強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根本要求,也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
第一節(jié)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富強”
在中國傳統(tǒng)典籍中,“富”指資產財物豐厚,即“豐于財”,“多財曰富”;“強”的本義是“弓有力”,引申出“壯盛”的意思。雖然在儒家典籍中“富強”作為一個詞或者“富”“強”分別單獨出現的頻率并不高,但人們對富裕、富足生活的向往一直存在。如我國第一部史書、古代世界著名歷史典籍之一的《尚書》中的“裕民”、“惠民”等,表達的是古人對富裕、富足生活的向往,對國家富強、強盛的要求。為了實現富強之夢,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勵精圖治,奮發(fā)圖強,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盛世。自西周的成康之治開始,歷經兩漢等朝的文治武功,在唐宋時期達到極盛!靶∫鬲q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杜甫《憶昔》)就是這一盛景的生動寫照。
中國古代的“富強”思想,最早形成于先秦。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征戰(zhàn)中,富強成了時代的主題。被譽為“華夏第一相”的法家先驅管仲曾說:“主之所以為功者,富強也。故國富兵強,則諸侯服其政,鄰敵畏其威,雖不用寶幣事諸侯,諸侯不敢犯也”(《管子·形勢解》)。為了追求這種強力、霸權式的“國富兵強”,各國爭霸,厲行改革。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勾踐用計然理財,李悝的“盡地力之教”、“行平糴法”等經濟改革,不迅速推動了社會發(fā)展,大大增強了國力。尤其是商鞅變法,廢井田、重農桑,實行統(tǒng)一度量衡等一整套發(fā)展策略,成為戰(zhàn)國時期各國改革中最徹底的改革。經過商鞅變法的秦國,經濟極大發(fā)展,迅速成長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為兼并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這種以征服他國甚至吞并他國為目的的富強實質上是“國富兵強”。
以“國富兵強”為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的富強之策,雖然可以快速見效,卻不能帶來持久的“富強”。經過商鞅變法而富強起來的秦國,“唯利之求”而“棄禮義”,雖兼并天下建立秦朝,但二世而亡。商鞅的“棄禮義”、“唯利之求”的極端功利的制度設計,造成秦國風氣敗壞,被當時各國所鄙夷,并加速了秦王朝的覆滅。
以仁義為核心思想的儒家文化,更加重視“富民”,強調“富民優(yōu)先”。在孔子看來,富民是治國的根本、強國的基礎。只有人民過上富強的生活,國家才能富強!罢闭,莫大乎使民富且壽也!备幻裨跒檎姓加惺种匾奈恢。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論家唐甄更是提出,立國之本在于富民:“立國之道他,惟在于富。自古未有國貧而可以為國者!保ā稘摃ご嫜浴)人有追求財富的權利,讓人民豐衣足食是善政的基本要求;人們也應當追求富貴?鬃诱J為,當政治清明、社會公正時,一個人還是過著貧苦而卑賤的生活,是十分可恥的。他毫不掩飾自己對富貴的追求和向往,說,如果富貴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哪怕是給人執(zhí)鞭趕車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保
儒家文化對富強的理解構成了其社會經濟的基本主張。儒家“不與民爭利”、“藏富于民”的財政政策,帶來的是長久的國家富強。美國學者肯尼迪(Paul Kennedy)在《大國的興衰》中估計,乾隆十五年(1750年)時中國的工業(yè)產值是法國的82倍、英國的173倍。直到1830年,中國的工業(yè)產值還是英國的3倍、法國的57倍。18世紀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國力的強大,并不是依靠類似于商鞅變法等使得“國富民貧”或“民弱國強”的富強之路,而是儒家“惜民”、“養(yǎng)民”、“富民”的“民富國強”之路。
第二節(jié)社會主義富強觀
富強首先在于人民富裕。人民的富裕,不是指財富金錢的富有,而是指物質生活條件的富足充裕,即通常所說的豐衣足食,是個人和家庭物質生活條件的富足和充裕狀態(tài)。在貧窮落后的中國建設社會主義,要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水平,使廣大人民享有更好的物質文化生活。
人們經常用恩格爾系數(Engels Coefficient)衡量社會富裕程度。恩格爾系數是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它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間的相關關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例來說明經濟發(fā)展、收入增加對生活消費的影響程度。恩格爾系數越大說明一個國家或家庭生活越貧困;反之,恩格爾系數越小說明生活越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奮斗目標,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社會主義條件下,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而是多數人的富裕,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富裕。其中,“共同”表明富裕實現的范圍,以區(qū)別于私有制所導致的兩極分化現象;“富!北碚髦钬S裕的程度,是相對于貧窮而言的,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富裕、同步富;蛲雀辉,而是全體勞動人民通過辛勤勞動和相互幫助最終達到豐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是消除兩極分化和貧窮基礎上的普遍富裕。它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qū)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qū)、其他人,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這是一種從部分到整體的逐步富裕,是低層次到高層次的過程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