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課本,不只是學校教育的知識載體,也承載著國家意志,它還是一個時代的印記。為火紅年代而生的“紅色”課本,又是其中時代烙印最鮮明、政治味最濃的一種課本標本。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的紅色封面,模式化的語言,斗爭式的知識,夸張的人物形象,充滿著被規(guī)訓了的激情,展示著革命話語的力量。在今天的人看來,或許有些不可思議,但正是這些給了我們深究下去的欲念,在新中國教科書發(fā)展的歷程中這是一種怎樣的課本?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課本?它給未來中國教科書發(fā)展帶來了怎樣的啟示?這些疑問與思考恰恰是本書關注的焦點。
十年的教育革命,已使“紅色”課本集成了一個龐大的“紅色”家族,對其梳理并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是本書作者一直努力的工作。本書從話語的視角,先后以時間、空間線索展示“紅色”課本的生成、變化以及結構、性質(zhì)與成因;以“教科書體”作為新的教科書解釋框架,對“紅色”課本條分縷析,揭示其“紅;钡母锩匦浴
1.新中國“紅色”課本,時代特色鮮明,對于研究和了解該階段歷史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2.對“紅色”課本的探討對于現(xiàn)代教育中的教材、課程改革有深刻的啟發(fā)意義。
3.資料豐富全面,填補市場空白,具有重要的學術和現(xiàn)實指導意義。
“我們是由教科書決定的”
人們習慣于指責權力的介入,沒錯,權力是極端重要的,但權力的介入有時候卻是次要的,因為它往往被有些人警覺地關注著,有人要把權力“鎖進籠子”里。民間的認識習慣才是主要的,甚至關鍵的。有時候,真相無法起到真相的作用,長久以來形成的符合人們認識的一些非真相及其演繹出來的故事更重要。比如教科書中的岳飛、三皇五帝,比如學界對蔡鍔與小鳳仙的定論,還有許多類似的例子,F(xiàn)在的問題或困惑是,不管有沒有找到真相,人們似乎已經(jīng)不需要真相了,社會似乎也已經(jīng)不需要真相了。人們寧愿相信自己熟識的那套即便是非真相的東西。“符合需要”比“符合真相”更重要。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堂吉訶德式地去努力挖掘真相。真相幫我們回憶和反思,幫我們認識我們的先輩,其實這也是幫我們認識自己,更是幫我們認識未來;真相能夠讓我們更聰慧,避免或少犯曾經(jīng)犯過的錯誤。我們這套“中國教科書發(fā)展史叢書”的出發(fā)點之一,就是揭示與展示教科書發(fā)展歷史中的真相或事實。老課本雖不足以涵蓋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命運,但老課本是我國近現(xiàn)代文化中最細小、最有魅力的碎片,有了它們,才能勾勒出魅力文化或真實文化的全貌。
我們這套書的選題有著多方面考慮。
我們認為,關于我國近現(xiàn)代教科書發(fā)展歷程的研究,是一個研究基礎薄弱、學術開拓空間相當廣闊的領域。說研究基礎薄弱,主要是史料建設工作嚴重滯后,關于教科書及相關文獻史料的整理和開發(fā)還未被提上議事日程,大量相關文獻史料尚塵封在歷史角落里,沒有進入研究和閱讀的視野,文獻資源的封閉、散佚和流失現(xiàn)象嚴重,學界對此重視不夠,研究力量相對薄弱,長時間沒有引起足夠重視。說學術開拓的空間廣闊,主要是因為教科書涉及各學科領域,早期教科書中蘊含著學術轉型、整合、成型的要素,體現(xiàn)了我國西式學科的起源與發(fā)展歷程。尤為重要的是,早期教科書對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有多方位的、特定形式的反映和描述,它們是研究該時期社會思潮、認識與行為、語言形態(tài)、鄉(xiāng)風民俗、價值觀、人生觀等領域的鮮活而寶貴的歷史材料。教科書是一支最樸素的力量,推動著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價值的變革。一本本教科書反映出一段段近代中國教育、甚至中國社會變革與發(fā)展的歷史,透過清末民初教科書,我們可以探尋到中國近代教育開啟、演繹、轉軌的足跡,可以感受到那個時代變革的風雨交加、電閃雷鳴。正因為這些因素,對近現(xiàn)代教科書發(fā)展歷程的進一步梳理就顯得格外重要,也格外艱難!逗喢髦袊炭茣贰肪褪橇η蠼柚覀儓F隊以及日益增多的教科書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對教科書發(fā)展歷程作更清晰的脈絡化工作。盡管仍然遠遠不夠清晰。
段發(fā)明,男,教育學博士,首都師范大學博士后研究人員,現(xiàn)為湖南師范大學期刊社編輯。以“教科書研究”為學術研究方向,博士論文《課本革命與革命課本》2013年評為學校優(yōu)秀論文并正在參評省優(yōu)論文。主編著作1部,發(fā)表論文10余篇,多篇被二次文獻轉載、摘要,主持教育部課題“文革時期中小學教科書研究”,參與省部級及廳局級課題5項,并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項,校級教學成果獎2項。
緒論
轉向話語的教科書研究
一、從意識形態(tài)轉向話語研究的教科書
二、話語建構的教科書
三、話語爭奪的教科書
第一章
“停課”與“復課”中的“紅色”課本
第一節(jié)停課鬧革命,“砸爛舊課本”
一、毛澤東指導教育革命的話語體系
二、“砸舊課本”,學“毛著”和“語錄”
第二節(jié)復課鬧革命,編新教材
一、復毛澤東思想的課
二、編毛澤東思想的教材
第三節(jié)暫用性課本——“紅色”課本的探索
一、上海中小學暫用課本
二、天津延安中學的“紅色”課本
三、全國各地“紅”書競編
第四節(jié)試用課本——“紅色”課本的完型
一、小學試用課本的功能分化
二、中學試用課本的類型化
第二章
“整頓”與“反回潮”中“紅色”課本的反復
第一節(jié)課本整頓(1972—1973),增理論聯(lián)實際
一、質(zhì)量話語與兩大關系
二、課本的“政治與業(yè)務”
三、課本的“理論和實踐”
第二節(jié)課本反回潮(1974—1976),開門編書、批林批孔
一、批林批孔與開門編書
二、批林批孔與課本
三、開門編書與課本
第三章
“紅色”課本的革命性及其成因
第一節(jié)革命的“紅色”課本
一、“破中立”的革命手段
二、編寫組織和人員的革命性
三、編寫思想的革命性
四、課本內(nèi)容的革命性
第二節(jié)“紅色”課本的“話語”成因
一、 毛澤東思想——一套革命話語體系
二、課本編寫的基本話語
第四章
“紅專化”的教科書體
第一節(jié)“紅;钡膬(nèi)容體系
一、革命英雄譜
二、斗爭知識譜
第二節(jié)“紅專化”的編排體例
一、統(tǒng)帥體
二、學用體
余論
告別“紅色”課本
一、革命話語的功能及其后果
二、“紅色”課本的“革命合理性”及其困局
參考文獻
后記
緒論轉向話語的教科書研究
翻天覆地的變革已經(jīng)過去,遺存的教科書卻述說著不可磨滅的意義。
——石鷗《百年中國教科書圖說》
自斯賓塞提出著名的問題“什么知識最有價值”后,就衍生出另一個更具爭議性的問題,即“誰的知識最有價值”?在確定“用誰的文化去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教科書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接下來的問題是教科書此文討論教科書僅以我國中小學教科書為主。 又是如何選擇文化、知識呢?阿爾都塞給出的答案非常直接:“學校給人傳授‘本領’,無非是以保障人們對統(tǒng)治地位的意識形態(tài)的臣服或者保障他們掌握這種“實踐”的形式進行的!比绻僮犯菰矗庾R形態(tài)又是通過什么或者說是通過什么“黑箱”作業(yè)使教科書聽命于自己呢?換言之,意識形態(tài)作用于教科書的機制到底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