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編*的《化工原理(上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為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是在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原理教研室編寫、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化工原理》(上、下冊,第二版)基礎上修訂而成的。本書主要介紹化學工程中常見單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設備及其工藝設計計算。全書分上、下兩冊出版。上冊包括緒論、流體流動基礎、流體輸送設備、流體與顆粒(床層)的相對運動、傳熱過程及換熱器、蒸發(fā)各章;下冊包括蒸餾、吸收、氣液傳質設備、液一液萃取、干燥、膜分離和吸附分離過程各章。本書加強了動量傳遞、熱量傳遞和質量傳遞的理論基礎,努力與工程實際結合,并介紹了與學科相關的發(fā)展前沿,注重培養(yǎng)工程觀念及處理工程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本書可作為化工類及相關專業(yè)本科生教材,也可供輕工、石油、食品、制藥等專業(yè)選用及有關技術人員參考。
緒論
第1章 流體流動基礎
1.1 流體流動的研究方法
1.1.1 流體的連續(xù)性假定
1.1.2 流體質點運動的描述方法
1.1.3 流場的描述
1.2 作用在流體上的力
1.3 流體的基本性質
1.3.1 流體的流動性
1.3.2 流體的密度
1.3.3 流體的壓縮性
1.3.4 流體的黏性
1.4 流體靜力學基本方程
1.4.1 流體靜力學基本方程
1.4.2 流體靜力學基本方程的應用
1.5 流體流動的基本方程
1.5.1 穩(wěn)態(tài)流動與非穩(wěn)態(tài)流動
1.5.2 流體的流量與流速
1.5.3 連續(xù)性方程
1.5.4 伯努利方程
1.5.5 實際流體流動的機械能衡算方程
1.5.6 實際流體流動的機械能衡算方程的應用
1.6 管內流體流動阻力
1.6.1 流體的流動類型
1.6.2 流體在圓管內流動分析
1.6.3 流體流動邊界層
1.6.4 流體流動阻力計算
1.7 流體流動管路計算
1.7.1 簡單管路計算
1.7.2 復雜管路計算
1.7.3 阻力對管內流動的影響
1.7.4 可壓縮流體的管路計算
1.8 流速和流量的測量
1.8.1 測速管
1.8.2 節(jié)流式流量計
1.8.3 轉子流量計
習題
本章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2章 流體輸送設備
2.1 概述
2.2 離心泵
2.2.1 離心泵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與性能參數
2.2.2 離心泵的基本方程
2.2.3 離心泵的效率和實際壓頭
2.2.4 離心泵的特性曲線
2.2.5 離心泵的汽蝕現象和安裝高度
2.2.6 離心泵的工作點與流量調節(jié)
2.2.7 離心泵的組合運轉
2.2.8 離心泵的類型與選用
2.3 容積式泵
2.3.1 往復泵
2.3.2 隔膜泵和計量泵
2.3.3 轉子泵
2.4 其他類型的葉片式泵
2.4.1 旋渦泵
2.4.2 軸流泵和混流泵
2.5 各類泵的比較與選擇
2.6 通風機、鼓風機、壓縮機和真空泵
2.6.1 離心通風機
2.6.2 鼓風機
2.6.3 壓縮機
2.6.4 真空泵
習題
本章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3章 流體與顆粒(床層)的相對運動
——機械分離及流態(tài)化-
3.1 概述
3.2 顆粒及顆粒床層的幾何特性
3.2.1 單顆粒的幾何特性參數-
3.2.2 混合顆粒的幾何特性參數
3.2.3 顆粒床層的幾何特性
3.3 流體與顆粒間的相對運動-
3.3.1 流體繞過顆粒的流動分析
3.3.2 顆粒在流體中的運動-
3.4 沉降
3.4.1 重力沉降速度的計算
3.4.2 重力沉降設備
3.4.3 離心沉降速度的計算
3.4.4 離心沉降設備
3.5 流體通過固定床的流動
3.5.1 固定床的床層簡化模型
3.5.2 流體通過固定床層的阻力
3.5.3 歐根方程的其他形式
3.6 過濾
3.6.1 過濾操作的基本概念
3.6.2 過濾過程的物料衡算-
3.6.3 過濾基本方程式
3.6.4 過濾過程的計算
3.6.5 濾餅的洗滌
3.6.6 過濾機及其生產能力
3.6.7 離心過濾
3.7 固體流態(tài)化及氣力輸送
3.7.1 床層的流態(tài)化過程
3.7.2 流化床類似液體的特性
3.7.3 流體通過流化床的阻力
3.7.4 流化床的流化類型與不正,F象
3.7.5 流化床的操作范圍
3.7.6 流化床的高度與直徑
3.7.7 氣力輸送的一般概念
3.7.8 氣力輸送的類型
3.8 非均相混合物分離的新進展
3.8.1 分離方法的新進展
3.8.2 分離方法的選擇
習題
本章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4章 傳熱過程及換熱器
4.1 傳熱基本方式及能量方程
4.1.1 熱量傳遞的基本方式
4.1.2 傳熱過程的能量方程-
4.2 熱傳導
4.2.1 無內熱源的一維穩(wěn)態(tài)熱傳導
4.2.2 有內熱源的一維穩(wěn)態(tài)熱傳導
4.2.3 熱導率
4.3 對流傳熱
4.3.1 熱邊界層
4.3.2 對流傳熱速率方程和表面?zhèn)鳠嵯禂?
4.3.3 管內強制層流傳熱的理論分析
4.3.4 對流傳熱過程的量綱分析
4.3.5 無相變化的對流表面?zhèn)鳠嵯禂?br /> 4.4 冷凝傳熱和沸騰傳熱
4.4.1 蒸氣冷凝傳熱
4.4.2 液體沸騰傳熱
4.5 輻射傳熱
4.5.1 輻射傳熱的基本概念
4.5.2 發(fā)射能力和輻射基本定律-
4.5.3 兩固體間的輻射傳熱
4.5.4 氣體的輻射傳熱
4.5.5 復合傳熱和設備的熱損失
4.6 傳熱過程的計算
4.6.1 總傳熱速率方程
4.6.2 熱流量的計算
4.6.3 總傳熱系數和傳熱面積
4.6.4 平均傳熱溫度差
4.6.5 傳熱效率和傳熱單元數
4.7 換熱器
4.7.1 管式換熱器的結構型式
4.7.2 板式換熱器的結構型式
4.7.3 其他換熱器的結構型式
4.7.4 換熱器傳熱過程的強化
4.7.5 列管式換熱器的設計和選型
習題
本章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5章 蒸發(fā)
5.1 概述
5.1.1 蒸發(fā)過程及應用
5.1.2 蒸發(fā)過程的分類
5.1.3 蒸發(fā)過程的特點
5.2 單效蒸發(fā)計算
5.2.1 物料衡算
5.2.2 熱量衡算
5.2.3 傳熱計算
5.2.4 溶液的沸點和傳熱溫度差損失
5.3 多效蒸發(fā)和提高加熱蒸汽經濟性的措施
5.3.1 多效蒸發(fā)的流程
5.3.2 多效蒸發(fā)的分析
5.3.3 多效蒸發(fā)的設計型計算
5.3.4 提高加熱蒸汽經濟性的措施
5.4 蒸發(fā)器
5.4.1 蒸發(fā)器的結構及特點
5.4.2 除沫器和冷凝器及真空裝置
習題
本章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A 干空氣的物理性質
(101.33 kPa)
附錄B 水的重要物理性質
附錄C 水在不同溫度下的黏度
(0~100℃)
附錄D 飽和水蒸氣表(以溫度
為準)
附錄E 飽和水蒸氣表(以kPa為
單位的壓力為準)
附錄F 某些液體的熱導率
附錄G 某些氣體和蒸氣的熱導率
附錄H 某些固體材料的熱導率
附錄I 液體的黏度和密度
附錄J 101.3 kPa壓力下氣體的黏度共線圖
附錄K 液體的比定壓熱容
附錄L 101.3 kPa壓力下氣體的比定壓熱容
附錄M 汽化熱
附錄N 液體的表面張力
附錄0 某些有機液體的相對密度
(液體密度與4℃水的密度
之比)
附錄P 壁面污垢的熱阻(污垢系數)
附錄Q 無機物水溶液在大氣壓下
的沸點
附錄R 101.3 kPa溶液的沸點升高
與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
附錄S 管子規(guī)格(摘錄)
附錄T 泵及風機規(guī)格(摘錄)
附錄U 換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