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荀子、韓非子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思想家,他們生活在戰(zhàn)國中后期,正是諸侯爭雄、天下紛亂之時。墨子、荀子、韓非子從各自不同的立場出發(fā),闡發(fā)出睿智紛呈的學說,時隔二千多載仍然能發(fā)人深思,可謂是人類思想史上璀璨的明珠。本書選取了《墨子》、《荀子》、《韓非子》的部分經(jīng)典章節(jié),略可窺得這三位大哲的一些風貌,還望讀者能親入先哲寶山,體會其中真味。
全方位收入經(jīng)史子集各部國學經(jīng)典
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收藏品質(zhì),終身學習
郭齊勇總顧問;湯一介、陳來題詞
專業(yè)國學傳播機構(gòu)秋霞圃書院主編
文字流暢,可讀性強,適合中小學生閱讀
1.由國內(nèi)20多名中青年國學研究人員、大中小學教師潛心編注,精心挑選適合中小學生生的國學讀本。
2.最經(jīng)典文本,配以解讀。用新穎的眼光解析歷久彌新的文化菁華。是最適合現(xiàn)代人閱讀的國學讀本。
3.突破傳統(tǒng)國學教育局限,在收入經(jīng)典蒙學和儒家經(jīng)典的基礎(chǔ)上,廣泛選取諸子百家,歷史名著,經(jīng)典文學,詩詞讀本。
秋霞圃書院創(chuàng)辦有年,在民間推動國學普及工作,志在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為宗旨,促進古今中外文化思想與學術(shù)的交流,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復興而盡心盡力。其志可嘉,其行可感!
近年,秋霞圃書院耐儒兄主持編撰“國學基本教材”。本套國學教材集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等名牌院校的二十多名青年學人,采各種版本的國學讀本之長,廣泛吸取中小學一線語文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精心編撰,是中小學生比較理想的國學讀本,也是便于教師們使用的、較為系統(tǒng)的國學教材。
讀本的篇目有:《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千字文》、《千家詩選讀》、《幼學瓊林》、《詩詞格律》、《唐詩選讀》、《宋詞選讀》、《論語》(上、下)、《史記選讀》(上、下)、《大學 中庸》、《詩經(jīng)選讀》、《孟子》(上、下)、《左傳選讀》、《顏氏家訓》、《老子 莊子選讀》、《墨子 荀子 韓非子選讀》、《漢魏六朝詩文選》、《唐宋文選》、《禮記選讀》、《楚辭選讀》。每冊有指導性概述,有經(jīng)典原文,有對原文的注釋與新譯(賞析),并配上文史鏈接(延伸閱讀)、思考討論等,圖文并茂,準確生動,具有可讀性與系統(tǒng)性。
梁啟超先生說過,《論語》、《孟子》等經(jīng)典“是兩千年國人思想的總源泉,支配著中國人的內(nèi)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們?nèi)鐣纬晒餐庾R,我們既做這社會的一分子,總要徹底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識生隔閡”。這就是說,“四書”等經(jīng)典表達了以“仁愛”為中心的“仁義禮智信”等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念,這是中國古代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道,人們就是按此信念而生活的。
中國文化的大傳統(tǒng)與小傳統(tǒng)是打通了的。國學具有平民化與草根性的特點。中國民間流傳著的諺語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這些來自中國經(jīng)典的精神,透過《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等蒙學讀物及家訓、族規(guī)、鄉(xiāng)約、譜牒、善書,通過大眾口耳相傳的韻語故事、俚曲戲文、常言俗話,成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言行規(guī)范。
南宋以后在我國與東亞的民間社會流傳甚廣、深入人心的朱熹《家訓》說:“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見老者,敬之;見幼者,愛之。有德者,年雖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雖高于我,我必遠之!薄叭擞行∵^,含容而忍之;人有大過,以理而諭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庇终f,“勿損人而利己,勿妒賢而嫉能。勿稱忿而報橫逆,勿非禮而害物命。見不義之財勿取,遇合理之事則從……子孫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難不可不扶!敝熳诱f此乃日用常行之道,人不可一日無也。應(yīng)當說,這些內(nèi)容來源于詩書禮樂之教、孔孟之道,又十分貼近大眾。它內(nèi)蘊著個人與社會的道德,長期以來成為老百姓的生活哲學。
王應(yīng)麟的《三字經(jīng)》開宗明義:“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這就把孔子、孟子、荀子關(guān)于人性的看法以簡化的方式表達了出來。儒家強調(diào)性善,又強調(diào)人性的養(yǎng)育與訓練。清代李毓秀《弟子規(guī)》的總序說:“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币韵路殖伞叭雱t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等幾部分。這些綱目都來自《論語》!兜茏右(guī)》中對孩童舉止方面的一些要求,如站立時昂首挺胸、雙腿站直,見到長輩主動行禮問好,開門關(guān)門輕手輕腳,不用力甩門等,這些規(guī)范都是文明人起碼應(yīng)有的,是尊重他人而又自尊的體現(xiàn)。又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冠必正,紐必結(jié),襪與履,俱緊切!薄岸肤[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薄坝萌宋,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后有急,借不難。”這都是有助于文明社會的建構(gòu)的,是文明人的生活習慣,也是今天社會公德的基礎(chǔ)。
朱柏廬在《朱子治家格言》起首的一段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nèi)外整潔;既昏便息,關(guān)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边@些都是平實不過的道理,體現(xiàn)到一個人身上就是他的家教。舊時罵人,說某某沒有家教,那是很重的話,讓其全家蒙羞。我們不是要讓青少年一定要做多少家務(wù),而是要他們從小學就動手打理好自己與家庭的事情,不要過分依賴父母,依賴他人,能夠自己挺立起來,培養(yǎng)責
任意識。同時,知道一粥一飯、半絲半縷都是辛勞所得,我們能夠懂得去尊重家長與別人的勞動。如果我們真的有敬畏之心,就知道珍惜,不應(yīng)該浪費。
南開中學的前身天津私立中學堂成立于1904 年10 月,老校長嚴范孫親筆寫下“容止格言”:“面必凈,發(fā)必理,衣必整,紐必結(jié)。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暴,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莊!边@四十字箴言來自蒙學,又是該校對學生容貌、行止的基本要求。校內(nèi)設(shè)整容鏡,師生進校時都要照鏡正容色。后來張伯苓先生治校,堅持了這些做法。
蔡元培先生在留德期間撰寫了《中學修身教科書》,該書被商務(wù)印書館于1912 年至1921 年間共印行了十六版,他還為赴法華工寫了《華工學校講義》,兩書在民國間影響甚大,今人將其合為《國民修養(yǎng)二種》一書。蔡先生在民國初年為中學生與赴法勞工寫教科書,重視社會基層的公民教育。蔡先生的用心頗值得我們重視,他從孝敬父母談起,創(chuàng)造性地轉(zhuǎn)化本土的文化資源,特別是以儒家道德資源來為近代轉(zhuǎn)型的中國社會的公德建設(shè)與公民教育服務(wù),F(xiàn)今南京夫子廟小學的校訓是“親仁、尚禮、志學、善藝”。我認為這是非常好的。對孩童、少年的教育,首先是培養(yǎng)健康的心性才情,從日常生活習慣,從待人接物開始,學會自重與尊重別人。
我們今天強調(diào)成人教育,因為僅有成才教育是不夠的,成才教育忽略了我們作為完整的人、健康的人所必需的一些素養(yǎng),它在人格養(yǎng)成方面幾乎是空白。這不是大學教育才有的問題,而是幼兒園、中小學教育就該關(guān)注的。養(yǎng)育青少年的性情,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配合。
國學當中有很多修身成德、培養(yǎng)君子人格的內(nèi)容。中國古典的教育,其實就是博雅教育。傳統(tǒng)的教育并不是道德說教,也不是填鴨式滿堂灌的教育,而是春風化雨似的,讓學生在點滴中有所收獲并自己體驗,如詩教、禮教、樂教等。
我覺得應(yīng)該讓孩子們處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家長、老師們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這對孩子們影響很大。家長、老師有義務(wù)端正自己的言行,尤其在孩子們面前。要培養(yǎng)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多在性情教育上下工夫,關(guān)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與孩子交流,洞察他們的情感,并做正確的引導。現(xiàn)在一些家長做不到以身作則,他們?nèi)鲋e騙人,打罵斗狠,不尊重老人,這些都會給孩子的成長烙下負面的印記。
我們也希望同學們能趁著年輕記性好,多讀些經(jīng)典,最好能背誦一些,其中的意思以后可以慢慢領(lǐng)悟。南宋思想家陳亮說過:“童子以記誦為能,少壯以學識為本,老成以德業(yè)為重……故君子之道不以其所已能者為足,而嘗以其未能者為歉,一日課一日之功,月異而歲不同,孜孜矻矻,死而后已。”
本叢書所收經(jīng)典與蒙學讀物中有很多圣哲格言,都足以讓我們受用終身。我們一直希望能有多一些的國學經(jīng)典進入中小學課堂,至少讓“四書”進入教材。我們希望能多一些國文課,讓中小學生能接受到系統(tǒng)的傳統(tǒng)語言與文化教育。中華民族有很多優(yōu)根性,更需大大弘揚。
是為序。
郭齊勇
癸巳春于珞珈山
秋霞圃書院是中國民間研究、傳播儒學文化的組織。是由中國著名學者沈渭濱、葛劍雄、傅杰、朱學勤、李天綱、汪涌豪等教授發(fā)起,聯(lián)合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及香港、臺灣和海外的數(shù)十位著名教授、學者創(chuàng)建的社會學術(shù)研究團體和教育教學機構(gòu)。2009年9月肇創(chuàng)于上海嘉定,常設(shè)辦公地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嘉定孔廟。書院主要活動內(nèi)容有:系統(tǒng)研究整理出版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大力推動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圖書館、社區(qū)等一系列活動;承辦每年的“上?鬃游幕(jié)”;舉辦中西方文化國際學術(shù)交流等活動。
概述
墨子
修身
尚同上
兼愛中
非攻上
節(jié)用上
天志上
荀子
勸學
修身
非相
天論篇
禮論
解蔽篇
性惡篇
韓非子
主道
二柄
五蠹
后記
原文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據(jù)財不能以分人者[1],不足與友;守道不篤[2]、遍物不博、辯是非不察者,不足與游。本不固者末必幾[3],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4]。原濁者流不清[5],行不信者名必秏[6]。名不徒生而譽不自長,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
注釋
[1]據(jù)財:擁有財富。
[2]篤:專一。
[3]幾:危險。
[4]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雄,勇敢。修,長久。惰,
懶惰。
[5]原:同“源”。
[6]秏:同“耗”,敗壞的意思。
譯文
意志不堅強的人,才智不會通達;講話沒有信用的人,行為不會果敢。擁有財富而不能分給他人的人,不能與他交朋友;守道不專一,閱歷不廣博,是非不能明察的人,不能與他交游。根基不牢,必定會危及枝葉;一個人只是勇敢而不修身的話,日后必定怠惰。源頭污濁的水流不會清澈,行為不守信用的人名聲必然會敗壞。名聲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聲譽不是自己生長的,功績建立了名譽才能成就,名譽不能虛假,這是要反求于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