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詩歌能豐富兒童的心靈和情感,發(fā)展兒童的審美能力和語言能力。“愛的種子繪本館”《風是什么味兒的》是一本唯美風格的兒童詩歌繪本,是“愛的種子繪本館”2014年原創(chuàng)力作。包括《透明的歌》《藏貓貓兒》《風是什么味兒的》等30首現(xiàn)代兒童詩歌,均由兒童文學作家保冬妮原創(chuàng),由著名兒童繪本畫家、原中少社美編室主任周建明繪畫和設(shè)計。詩歌富有時代氣息,反映了當下兒童的生活;圖文有很強的韻律感和美感,具有較高的水準,在當下兒童詩歌作品中獨樹一幟。
冰心文學獎、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得主保冬妮最新力作。著名兒童繪本畫家周建明傾情創(chuàng)作經(jīng)典精美插圖,藝術(shù)與兒童詩歌的完美結(jié)合。附贈著名兒童文學閱讀推廣人、新閱讀研究所研究員李一慢精彩導讀,教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兒童詩的親子共讀,提高孩子的母語水平,放飛孩子的想象力,拓展孩子的生命體驗。
保冬妮,中國原創(chuàng)繪本領(lǐng)軍作家,中國第一本原創(chuàng)繪本刊《超級寶寶》創(chuàng)始人,兒童文學作家,心理咨詢師。從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40多年,獲得過包括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冰心文學獎在內(nèi)的所有兒童文學大獎;在婦聯(lián)從事心理咨詢工作十幾年,深刻了解媽媽、爸爸和孩子們的需求、困惑,是家長們的“知心姐姐”,孩子們的“知心阿姨”。近十幾年來致力于繪本創(chuàng)作和閱讀推廣,是中國唯一一位將繪本理論研究、兒童教育學、兒童心理學、文學創(chuàng)作熔于一爐的專家兼作家,每年舉辦各類培訓、講座數(shù)十場,受到孩子、家長、教師、閱讀推廣人的熱烈歡迎。其倡導和引領(lǐng)的中國原創(chuàng)繪本創(chuàng)作和閱讀風潮逐漸風靡全國,并日益獲得各界認可。
繪本童詩什么味兒? 著名兒童文學閱讀推廣人 新閱讀研究所研究員 文/李一慢
詩歌和音樂、圖畫親如手足,童詩繪本是最好的親子讀物。記得臺灣詩人詹冰說過,兒童詩必須是詩,兒童詩不但要音樂的、生活的、故事的,還要繪畫的、幽默的、心理的、鄉(xiāng)土的、社會的……,而且要被兒童們欣賞的詩。”這樣多的要求,我們在親子共讀童詩繪本《風是什么味兒》的時候,都感受到了。 我理解的詩歌繪本,不僅可以透過文字的意義來傳遞童心,還借著圖畫使得詩歌產(chǎn)生疊加的效果,很容易在兒童腦海里留下難以忘懷的有聲畫面。是的,一定得是有聲的,因為是爸爸媽媽和著孩子稚嫩童音一起共讀;而且,還要抒情的,兒童同樣會喜怒哀樂愁,繪本童詩中看到的畫面、想到的畫面,聽到父母的聲音、自己的聲音,熟悉的體驗、未知的體驗,都能引起共鳴,特別是率先打動了選擇購買、選擇共讀的媽媽們爸爸們。 這本童詩繪本中各具風采的30首童詩,都很短,十多行而已,四五十個字而已。親子共讀詩歌繪本好在哪里呢?
我們都知道學習英語講究大量的輸入,其實我們忽視了母語的學習更需要大量的輸入,有人說,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母語的輸入碼?是的,但我們要用創(chuàng)意的詩、用豐沛情感的詩、用想象的詩,用最最原聲態(tài)的親子共讀的詩,來輸入,那么孩子當然可以輸出美的!詩是最精煉的文字,有了共讀童詩繪本的經(jīng)驗,世界那個大圖,生活這個小畫,都可以成為我們和孩子放飛的想象力。將閱讀和體驗結(jié)合起來,重新組織語言,再記錄成文字,就成了孩子的詩。要我說,童詩繪本真得是天生的語言教材。
我最近有個悲觀的論調(diào),很多孩子,不,其實是很多的爸爸媽媽不會描寫了,在在這樣一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好像過多的言辭,都是一種累贅。而童詩中就會把吟誦的對象的樣子,形狀,顏色,功能,乃至脾性,心理狀態(tài),等大同小異,雪爪鴻泥,加以呈現(xiàn)。童詩里可以寫人、可以寫景、可以寫物。當我們讀出“我有一個金娃娃,金胳膊金腿金頭發(fā)……我有一個金娃娃,藍色的眼睛披肩發(fā)……”(《金娃娃》),就能在眼前看到這個被小女孩兒喜愛和呵護的童年伴侶。在《大樹和我們》中,“春天,我們在盛開的花冠上蕩秋千,夏天,我們在漂浮的碧云上舞翩翩,秋天,我們在飛舞的葉子上收獲愛,冬天,我們在光滑的樹干上蓋房間。”只用四句特別有生氣、有生活的文字就和我們一起念叨著四季的如此這般。這樣的描述分布在眾多的詩篇中,有時候只是一句,也會讓孩子有了感性的認識,有了模仿的沖動,說不定我們的孩子很快就會說出“翠色的竹林里,松軟的竹葉下藏著什么?”(《雨》)、“躲在傘下,大海就出現(xiàn)了。戴上太陽鏡,沙灘就在腳下。閉上眼睛,我在聽海。”(《夢!罚。
童詩繪本除了帶領(lǐng)我們用詩的語言,客觀描寫自己看到的現(xiàn)象,還會在文字中注入自己主觀的感受,有些還有領(lǐng)悟的道理,拓展孩子的生命體驗。童年這么寶貴,才更讓人覺得太容易失去了,回味童年成了文學的一個常見主題。不僅僅是快樂和美好,成長和成熟,也會有絲絲愁緒吧!恫刎堌垺穼ν昝篮玫幕貞,“花雨里的童年啊,定格在粉色的春天。”兒童不僅愛玩藏貓貓,也會有很多《小秘密》,這首詩也很有童趣,也有著童年易逝的感受---“可惜它很容易碰毀,被歲月帶走/丟失在四季的風里” 再比如前述的《金娃娃》中,“曾經(jīng)愛過的洋娃娃,你還在原地等我吧?只是我再也回不去,那個小人國的仲夏。”同樣的情趣在《大樹和我們》《藏貓貓》等詩中再現(xiàn)。比如《大樹和我們》一共六句,春夏秋冬四句,這樣的反復是孩子喜歡,也愿意去模仿的。大樹就這樣輪回,我們就這樣長大--又把景拉回了情---最美的童年也是最容易消失,因為我們總是要長大。 不過,在媽媽那里,我們總是那乖乖寶貝,因為我們只要游進媽媽的《目光》里,我們就又變回了兒童。
有些詩歌看起來說一個意向,或喃喃細語,或敘述一個短短的故事,其內(nèi)在卻在跟孩子聊天,需要兒童的參與,需要大人和兒童的共同思考,在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味中,發(fā)展兒童的智慧。比如,“幸福是什么?”這樣一個深刻的問題,用洗練的詩行傳遞的是母愛,是亙久不變;特別巧的,翻篇就是《風是什么味道?》,讓我們讀出了幸福的味道,“六月,蜜的味道,風也浸透了暖暖的陽光,很甜……”有些道理以詩的形式去傳遞,這是不是詩化的教育呢?
如此看來,童詩繪本是最好的語言教材,能夠拓展孩子的生命體驗,還能進行詩化的教育,我們又該如何親子共讀童詩繪本呢? 保持童詩的“原聲態(tài)”,讀出節(jié)奏來。 金波先生說過,“幼兒詩歌是一種聽覺藝術(shù),它雖然也和其他文字作品一樣印在紙面上,但這些書的服務(wù)對象常常并非’讀者’,而是’聽眾’,他們對于聲音不僅敏感,而且要求悅耳,這就是詩的音樂性。”怎么辦呢?家長預習的時候一定要先摸索出詩的特性--“韻”,兒童對韻腳是敏感的,我們可以加重或者突出“韻腳”,或者在設(shè)計朗讀的節(jié)奏時,考慮到韻腳的輕重緩急。童詩的節(jié)奏,就是童詩的音樂性。我們在共讀《在每一個黃昏》《愛你在每一天》《四月,琴聲》《夢!返臅r候,我們能聽到童年的聲音,也只是童年才能聽到的聲音。我們讀《請安靜》和《收藏》,會讓孩子在一句話的頓挫中,知道結(jié)構(gòu),知道節(jié)奏。不僅如此,是不是也讓共讀的我們油然而生,我也可以這樣說和寫啊 :“是冰花---繪出了春天”
挖掘童詩中的游戲天性,讀出趣味來。因為這些詩夠短小,還能讓我們體味到文字中的游戲性,這樣趣味性就會超強!端叺耐尥蕖肪褪且皇自忈寖和螒蛐缘牡湫椭,“在青琉璃的池塘邊,“嘩啦嘩啦”,游來游去的是誰呀?是金魚。“撲通撲通”,跳來跳去的是誰呀?是青蛙。”我們一定要大聲地、吵吵嚷嚷地一問一答,然后就會有“躲在小青蛙和小金魚身后玩得高興的娃娃啊”那樣的會意大笑。在《透明的歌》中,夏天的歌居然是透明的?還有什么是看不見的呢?
我還發(fā)現(xiàn)這些短詩中居然有著童話,有故事,有人物,有想象,有著情節(jié)發(fā)展和諧趣的結(jié)局。比如那首《好奇怪啊》,里面的情節(jié)讓人覺得:我是不是在做夢?中國人的《新年》就像是一個短小的童話,把兒童過年時候喧鬧和民間故事“過年”連結(jié)起來,讓我們咂摸著短詩外的故事。兒童們在過西方人的圣誕節(jié)時,一定都在信和不信:《您會來嗎,戴紅帽子的老爺爺》。
尊重孩子的差異性,讀出個性來。 詩人是按自己的審美和情趣,和她的內(nèi)在小孩寫出的這些文字,而我們的理解程度和生活經(jīng)驗閱歷的不同,對文本的理解也會有所不同,所以,我覺得要特別鼓勵父母和孩子有個性化的理解和獨特的朗讀方式。例如,我和兒女共讀時,就會鼓勵他倆自己讀出自己的感覺,“強勢”的女兒還會“糾正”哥哥的讀法。我就借機“舉辦”家庭讀詩比賽,我們四個人用自己的讀法,去反映不同的理解和體會,也讓孩子們體會到大人讀詩時的復雜情感。
【尾聲】 親子閱讀早期的兒歌童謠已經(jīng)漸被家長們接受,然后開始共讀圖畫書。這個階段大概會持續(xù)到上小學。有種說法是圖畫書本質(zhì)上依舊是兒童文學,可惜的是,在適合讀圖畫書的這黃金五年,詩歌倒是被忽略的兒童文學形式。
共讀《風是什么味兒》這樣的童詩繪本,絕不僅僅是母語的審美鍛煉,更是能將豐富的感受注入孩子的內(nèi)心,讓我們在詩文的韻律和節(jié)奏中,緩緩體味童年的美。這種美,不僅僅是美,也是善的美,是真的美。共讀這樣的童詩繪本,絕不僅僅是滿足兒童的想象力,更能激發(fā)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游戲心,讓他們有著探究的可能,有著快樂的感受。 共讀這樣的童詩繪本,小孩子能理解,大人能欣賞,要是能讓孩子發(fā)出“我也能寫”的自信, 給我們一個額外的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