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運氣問題揭示了以規(guī)則為核心道德哲學體系的缺陷;诘赖逻\氣問題和由其引發(fā)的爭論在當代倫理學界的突出位置,第一章試圖通過一個略要的分析指出道德運氣概念的意涵以及分析它為什么成為一個對現(xiàn)代道德體系具有挑戰(zhàn)力度的突出問題。第二章從內(nèi)格爾所描述的四種類型道德運氣的區(qū)分出發(fā),試圖通過分析亞里士多德倫理學,指出道德運氣問題對于亞里士多德式的倫理學并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問題。鑒于道德運氣問題是突出地針對康德主義道德哲學,第三章內(nèi)容是在康德倫理學內(nèi)部分析這個問題。第四章著重分析威廉斯針對道德運氣的論述,威廉斯通過道德運氣問題的存在以反駁康德式的道德概念,用倫理概念去代替道德概念。
雷傳平,1980年出生,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原社會科學教育學院)講師,主講課程:醫(yī)學倫理學(中山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必修課程),思想道德修養(yǎng)(全校公共必修課)。研究專長:哲學、倫理學。
引言11 選題理由與研究意義2 研究綜述3 研究思路與內(nèi)容框架第1章 道德運氣的問題1.1 道德運氣問題的產(chǎn)生1.2 運氣與道德運氣1.2.1 運氣1.2.2 道德運氣1.3 道德運氣的實質(zhì)1.3.1 控制的缺失1.3.2 道德判斷的困境1.4 道德運氣研究對其他實踐問題的意義1.4.1 法律判斷1.4.2 運氣均等主義1.5 本章小結(jié)第2章 亞里士多德論運氣2.1 亞里士多德的德性倫理學2.1.1 幸福2.1.2 德性2.2 亞里士多德論生成方面的運氣2.2.1 從一個假想的例子說起2.2.2亞里士多德式的解答2.3 亞里士多德論環(huán)境方面的運氣2.3.1 環(huán)境方面的運氣對德性之人的影響2.3.2 環(huán)境方面的運氣對非自制與自制之人的影響2.4 亞里士多德論行為結(jié)果方面的運氣2.4.1 非自愿與無知的行為2.4.2 對醉駕司機例子的分析2.5 本章小結(jié)第3章 康德倫理學與道德運氣3.1 康德式的道德概念與道德運氣3.2 準則與實踐合理性3.2.1 從理論理性到實踐理性3.2.2 感性欲望3.2.3 準則3.2.4 三類實踐理由3.2.5 品格3.3 道德義務與道德法則3.3.1 善良意志與義務3.3.2 四種公式3.3.3 人性3.4 自律能力與意志結(jié)構3.5 道德情感與德性3.5.1 敬重3.5.2 德性3.6 康德式的對道德運氣的回應3.7 本章小結(jié)第4章 威廉斯論道德運氣4.1 道德運氣與道德能動性4.2 康德式的道德價值4.3 道德辯護與合理性辯護4.3.1 高更的例子4.3.2 安娜的例子4.3.3運氣與合理性辯護4.4 行動者遺憾與旁觀者遺憾4.5 價值的沖突4.6 “道德”與“倫理”的區(qū)分 4.6.1 現(xiàn)代道德體系的特征4.6.2 個人完整性4.6.3 生活計劃4.6.4 內(nèi)在理由4.7 本章總結(jié)第5章 人類生活整體與運氣5.1 對現(xiàn)代道德哲學的反思5.2 道德運氣問題的解決策略5.2.1 針對道德運氣概念5.2.2 針對控制原則5.2.3 針對運氣概念5.2.4 針對道德判斷5.2.5 控制原則之外的道德責任條件5.2.6 運氣與情感5.3 運氣與倫理實踐5.3.1 運氣的消極和積極方面5.3.2 運氣與責任和行動理由5.3.3 對亞里士多德和康德的一個調(diào)和方案5.4 本章小結(jié)結(jié)語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