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與技術測量》采用最新的國家標準,介紹新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及應用。其內(nèi)容包括:緒論,極限與配合,測量技術基礎,幾何公差,表面粗糙度,普通結(jié)合件的互換性,典型零件的公差與測量。每章均有小結(jié),還附有相關的公差表格、思考題與習題。根據(jù)目前高職高專教學的特點、市場人才的知識需求和生產(chǎn)一線的需要,《公差與技術測量》對傳統(tǒng)內(nèi)容進行了大刀閥斧的精簡。將尺寸鏈并入極限與配合;將光滑極限量規(guī)并入測量技術基礎;將滾動軸承、圓錐、鍵與花鍵、螺紋、齒輪等結(jié)合件的公差組合為普通結(jié)合件的互換性。增加典型零件的公差與測量一章,突出了高職高專的應用性。同時利用一個綜合實例貫穿全書的所有章節(jié),目的是對典型零件的合格性有一個整體的理解。
《公差與技術測量》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普通高等學校機械類各專業(yè)的教學用書,也可供其他相關專業(yè)以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第1章 緒論
1.1 互換性
1.1.1 互換性的意義
1.1.2 互換性的作用
1.1.3 互換性的分類
1.2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
1.2.1 幾何參數(shù)的誤差與公差
1.2.2 技術測量
1.3 互換性與標準化
1.3.1 標準
1.3.2 標準化
1.3.3 優(yōu)先數(shù)與優(yōu)先數(shù)系
1.3.4 本課程的研究對象與任務
本章 小結(jié)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極限與配合
2.1 概述
2.2 極限與配合的基本內(nèi)容
2.2.1 尺寸、公差和偏差的基本術語
2.2.2 配合的基本術語
2.3 標準公差系列
2.3.1 公差等級
2.3.2 公差單位
2.3.3 尺寸分段
2.3.4 標準公差
2.4 基本偏差系列
2.4.1 基本偏差代號
2.4.2 軸的基本偏差的確定
2.4.3 孔的基本偏差的計算
2.4.4 極限與配合的標注
2.4.5 基準制配合
2.5 尺寸公差帶與未注公差
2.5.1 公差帶與配合
2.5.2 線性尺寸未注公差
2.6 極限與配合的選用
2.6.1 基準制的選擇
2.6.2 公差等級的選用
2.6.3 配合種類的選擇
2.7 尺寸鏈
2.7.1 尺寸鏈的基本概念
2.7.2 完全互換法計算尺寸鏈
本章 小結(jié)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 測量技術基礎
3.1 概述
3.1.1 測量與檢驗
3.1.2 幾何量測量盼目的和任務
3.1.3 長度基準與長度量值傳遞系統(tǒng)
3.1.4 量塊
3.1.5 測量方法與測量器具
3.2 常用量具簡介
3.2.1 游標量具
3.2.2 螺旋測微量具
3.2.3 機械量儀
3.3 測量數(shù)據(jù)處理
3.3.1 測量誤差及其產(chǎn)生的原因
3.3.2 測量誤差的分類
3.3.3 測量精度
3.4 光滑工件尺寸的檢驗
3.4.1 測量誤差對工件驗收的影響
3.4.2 驗收極限與安全裕度
3.4.3 計量器具的選擇
3.4.4 計量器具選擇實例
3.5 光滑極限量規(guī)的設計
3.5.1 概述
3.5.2 光滑極限量規(guī)的分類
3.5.3 工作量規(guī)的公差帶
3.5.4 量規(guī)設計
本章 小結(jié)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 幾何公差
4.1 概述
4.2 幾何公差的基本概念
4.2.1 零件的要素
4.2.2 幾何公差類型
4.2.3 幾何公差帶
4.2.4 幾何公差的代號
4.2.5 幾何公差的基準符號
4.3 形狀公差
4.3.1 形狀誤差及其評定
4.3.2 形狀公差各項目
4.4 基準
4.4.1 基準的建立
4.4.2 基準的分類
4.4.3 基準的體現(xiàn)
4.5 輪廓度公差
4.5.1 線輪廓度公差
4.5.2 面輪廓度公差
4.5.3 輪廓度誤差的測量方法
4.6 方向公差
4.6.1 方向誤差及其評定
4.6.2 方向公差各項目
4.6.3 方向公差帶特點
4.7 位置公差
4.7.1 位置誤差及其評定
4.7.2 位置公差各項目
4.7.3 位置公差帶特點
4.8 跳動公差
4.8.1 跳動誤差及其評定
4.8.2 跳動公差各項目
4.8.3 跳動公差帶特點
4.8.4 幾何誤差的檢測原則
4.9 幾何公差的標注
4.9.1 幾何公差的標注符號
4.9.2 幾何公差標注的基本規(guī)定
4.9.3 幾何公差標注的特殊規(guī)定
4.9.4 幾何公差的簡化標注
4.1 0公差原則
4.1 0.1 公差原則的基本術語及定義
4.1 0.2 獨立原則
4.1 0.3 相關要求
4.1 1幾何公差的選擇
4.1 1.1 幾何公差項目的選擇
4.1 1.2 幾何公差值的確定
4.1 1.3 基準要素的選用
4.1 1.4 公差原則的選用
4.1 1.5 未注幾何公差
4.1 1.6 幾何公差的選擇方法與實例
本章 小結(jié)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 表面粗糙度
5.1 概述
5.1.1 表面結(jié)構
5.1.2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5.1.3 表面粗糙度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
5.2 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shù)
5.2.1 基本術語及定義
5.2.2 評定參數(shù)
5.3 表面粗糙度的標注
5.3.1 表面粗糙度符號及意義
5.3.2 表面粗糙度符號及其標注
5.3.3 表面粗糙度在圖樣上的標注
5.3.4 表面粗糙度在圖樣上的標注示例
5.4 表面粗糙度的選擇
5.4.1 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shù)的選擇··:
5.4.2 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shù)值的選擇-.
5.5 表面粗糙度的測量
5.5.1 比較法
5.5.2 光切法
5.5.3 光波干涉法
5.5.4 針描法
本章 小結(jié)
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 普通結(jié)合件的互換性
6.1 滾動軸承的互換性
6.1.1 滾動軸承的公差
6.1.2 滾動軸承配合的選擇
6.2 圓錐結(jié)合的互換性
6.2.1 錐度、錐角系列與圓錐公差
6.2.2 圓錐公差的標注
6.2.3 角度及錐度的測量
6.3 鍵與花鍵連接的互換性
6.3.1 單鍵連接的互換性
6.3.2 花鍵連接的互換性
6.4 普通螺紋結(jié)合的互換性
6.4.1 普通螺紋的種類及其幾何參數(shù)對互換性的影響
6.4.2 普通螺紋的公差與配合
6.4.3 普通螺紋的測量
6.5 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的互換性
6.5.1 齒輪傳動的使用要求
6.5.2 齒輪的評定指標及其測量
6.5.3 齒輪精度標準及其應用
本章 小結(jié)
思考題與習題
第7章 典型零件的公差與測量
7.1 軸類工件
7.1.1 軸類工件的互換性要求
7.1.2 軸類工件的測量
7.2 箱體類工件
7.2.1 箱體類工件的互換性要求
7.2.2 箱體類工件的測量
本章 小結(jié)
思考題與習題
參考文獻
第1章緒論
1.1 互換性
1.1.1 互換性的意義
互換性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就機械零件而言可理解為:同一規(guī)格工件,不需要作任何挑選和附加加工,就可以裝配到所需的部位上,裝配后并能滿足使用要求。
例如,規(guī)格相同的任何一個燈頭和燈泡,無論它們出自哪個企業(yè),只要產(chǎn)品合格,都可以相互裝配,電路開關合上,燈泡一定會發(fā)光。同理,自行車、電視機、汽車等的零件被損壞,也可以快速換一個新零件,并且在更換后,自行車可以繼續(xù)騎行、電視有畫面并有伴音、汽車開動后就可上路。日常生活中之所以這樣方便,是因為日常用品、家用電器、交通工具的零部件都具有互換性。
現(xiàn)代機械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應該是互換性生產(chǎn),它符合現(xiàn)代化大工業(yè)的發(fā)展條件。以電視機和汽車的生產(chǎn)為例,它們各自都有成千上萬個零件,由若干個省、幾十家企業(yè)生產(chǎn)制造,而總裝廠僅生產(chǎn)部分零部件。在自動生產(chǎn)線上將各企業(yè)的合格零件裝配成部件,再由部件迅速總裝成符合國家標準的電視機或汽車,使年產(chǎn)量幾十萬臺甚至幾百萬臺成為可能,而這種現(xiàn)代化大工業(yè)的生產(chǎn)使得產(chǎn)品質(zhì)量更高,產(chǎn)品的價格更為低廉,這不僅使消費者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得到了實惠,而且由于互換性給社會各個層面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推動了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
由于電視機或汽車要在生產(chǎn)線上裝配,要求各個企業(yè)在制造零部件時必須符合國家的統(tǒng)一技術標準。這種跨地區(qū)、跨行業(yè),大型國有企業(yè)和民營企業(yè)不同的設備條件,工人的技術水平也不盡相同,但加工出來的零件可以不經(jīng)選擇、修配或調(diào)整,就能裝配成合格的產(chǎn)品,這說明了零件的加工是按規(guī)定的精度要求制造的。
如何使工件具有互換性?設加工一批零件的實際參數(shù)(尺寸、形狀、位置等幾何參數(shù)及硬度、塑性、強度等其他物理參數(shù))的數(shù)值都為理論值,即這批零件完全相同。裝配時,任取其中一件配合的效果都是相同的。但是,要獲得這種絕對準確和完全相同的產(chǎn)品在實際生產(chǎn)中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也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