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檀迦利》翻譯與接受研究(比較文學研究學術叢書)
定 價:65 元
- 作者:曾瓊
- 出版時間:2014/12/1
- ISBN:9787511724281
- 出 版 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I351.072
- 頁碼:320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16開
《<吉檀迦利>翻譯與接受研究》分為翻譯研究與接受研究兩大部分。翻譯研究部分,對孟加拉語版和英文版的詩歌進行了詳細的對比和分析,這在我國學界是首次進行此類研究。其次,翻譯研究部分還借助孟加拉語和英語對《吉檀迦利》冰心譯本進行了研究,對我國同類研究進行了實質性深化。在接受研究部分,首先在接受研究涉及范圍的廣泛上,在國內研究中屬首次;其次,對接受研究中涉及的重點內容,如在南亞語種文學中的不同接受情況,在西班牙語世界的傳播與接受情況等的分析,都具有很強的學術啟發(fā)性。本書在總結我國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國外最新研究成果,并有作者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是一部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學術著作。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專著、比較文學學術叢書,該書為天津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研究學術叢書”(第一輯)由天津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編寫,共5冊。該套叢書涉及了比較詩學理論、外國文學、中外比較文學等研究領域,是作者長期的學術積淀,在國內比較文學研究領域屬最新研究成果。
第一章 《吉檀迦利》研究綜論
\\t《吉檀迦利》問世至今,關于它的研究成果在國際和中國國內學界均十分豐富。本章在此將這些研究成果分為中國國外和國內兩部分分別予以論述。
\\t第一節(jié)國外研究述評
\\t隨著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發(fā),一夜之間,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這個名字和《吉檀迦利》這部詩集在西方不脛而走,在1913年英國的暢銷書榜單上只有一部詩集,那就是《吉檀迦利》。
\\t在最初的震驚過后,西方評論界出現(xiàn)了一次關于《吉檀迦利》和泰戈爾的討論熱潮。 在這場討論中,對詩集和詩人極力贊美者有之,諷刺挖苦者有之,充滿懷疑者有之,客觀冷靜者——雖然寥寥可數(shù)——亦有之。而奇怪的是,盡管當年泰戈爾和他的英文版《吉檀迦利》在西方世界掀起了如此一場大波,但在1913年12月最新版的《名人錄》上沒有他的名字,在1916年出版的《劍橋英語文學史》“英印文學”一章中,也根本沒有提到泰戈爾。
\\t而在20世紀70年代,有評論文章這樣說道:“從1912年《吉檀迦利》即將付梓到此后的20年之間,泰戈爾像顆彗星一般劃過西方的天空,又消失了,F(xiàn)在,這顆彗星又出現(xiàn)了,盡管隨著時間的流逝他變得有一點暗淡。”英文版《吉檀迦利》和作為其作者的泰戈爾,在西方世界的眼里究竟是什么樣的?為了能在較為堅實的基礎上討論這個問題,本章將首先對《吉檀迦利》在西方的譯介情況做一個大體的概括,在此基礎上再對其研究狀況進行總結。
\\t一、《吉檀迦利》在國外的譯介情況
\\t1912年,103首英文版的《吉檀迦利》首先由在英國的印度協(xié)會(India
Society)出版,因為屬于協(xié)會自費出版,這次只印了750冊。隨后,威廉·羅森斯坦(William Rothenstein)寫信給麥克米倫公司,促請他們出版這部詩集。1913年3月,由麥克米倫公司出版的《吉檀迦利》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20年內這部詩集重印了20次。在英語世界之外,從1913年開始,到20世紀30年代為止,《吉檀迦利》先后被翻譯成了瑞典語、丹麥語、德語、法語、荷蘭語、意大利語、俄語、捷克語、西班牙語、南斯拉夫語、愛沙尼亞語、拉脫維亞語和希伯來語。
\\t在印度國內,到20世紀30年代時,《吉檀迦利》也已經被翻譯成了烏爾都語、馬拉提語、泰米爾語、旁遮普語、泰盧固語、古吉拉特語和卡納達語。此后,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1951年,麥克米倫公司重印《泰戈爾詩歌戲劇集》,《吉檀迦利》被收入其中。在1994—1996年由S.K.達斯(Sisir
Kumar Das)主編出版的三卷本《泰戈爾英語作品》主編中《吉檀迦利》自然也不可或缺。在對孟加拉語原文的翻譯方面,1921年出現(xiàn)了三首孟加拉文“吉檀迦利”詩歌的德語翻譯,1983年在孟加拉國出版了從孟加拉語翻譯的157首《獻歌集》英文版,2000年出現(xiàn)了從孟加拉語翻譯的荷蘭語版《獻歌集》。
\\t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從1912年到20世紀30年代,是《吉檀迦利》的翻譯和出版在西方最為風行的時期。
\\t二、《吉檀迦利》在國外的研究狀況
\\t與《吉檀迦利》的翻譯和出版情況相似,《吉檀迦利》在國外的研究狀況也經歷了從嘈雜紛亂的毀譽紛呈到嚴肅認真的過程。隨著研究的深入發(fā)展,在新的文化語境中,《吉檀迦利》的研究也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局面。綜合這兩方面的因素,這里將國外對《吉檀迦利》的研究狀況分為兩個時期來進行論述,在此基礎上總結和分析每個時期的特點。
\\t第一個時期,1912年到20世紀40年代。隨著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發(fā),《吉檀迦利》和泰戈爾引發(fā)了西方文學界20世紀上半葉的一次大論爭。諾貝爾文學獎頒發(fā)給了一個來自亞洲的非白種人,這個消息對于絕大部分西方文學界人士和讀者來說不亞于是平地驚雷。圍繞著這一讓人“震驚”的文壇大事,西方文學界出現(xiàn)了消極和積極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持消極態(tài)度的評論性文章在當時英國、美國的各大報紙上隨處可見,它們或置疑諾貝爾文學獎當年的評判標準,認為這次的授獎與當時的歐洲政治局面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或暗指泰戈爾來自殖民地國家,諷刺他的名字佶屈聱牙。“其中很少有文章是從一種純粹文學的角度來評論泰戈爾;很明顯地這是由于很多作者甚至對于他的英文譯作都不熟悉。他們中的很多人只是重復葉芝(W.B.Yeats)所寫的《吉檀迦利》序言的某些部分,而對作品沒有作出任何進一步的評價。”可見,持這一態(tài)度的評論者們大都不是從文學本身出發(fā)進行評論,他們的評論很少是針對《吉檀迦利》而發(fā),這與20世紀20年代,泰戈爾第一次訪華時在中國文學界出現(xiàn)的狀況頗有幾分相似之處。
\\t持積極態(tài)度者對《吉檀迦利》和泰戈爾本人都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他們認為二者代表了東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開始,一時之間贊譽之詞也是不絕于耳。其中對于《吉檀迦利》的評論和肯定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t(一)認為《吉檀迦利》是一部神秘主義作品,表現(xiàn)了人類的理想狀態(tài),并主要從這個角度來理解詩集,還有學者進而認為其中蘊含了印度傳統(tǒng)哲學思想,是詩與宗教、哲學的完美結合。最為突出地代表了這一觀點的文章就是葉芝為《吉檀迦利》所寫的序。葉芝在序中將泰戈爾描繪成了一個具有僧侶般神秘、安詳氣質的東方哲人,認為這部詩集“豐富”而“樸素”,“展現(xiàn)了一個我一生夢寐以求的世界”。曾幫助泰戈爾翻譯出版了迦比爾詩集的美國學者伊芙琳夫人(Evelyn Underhill)也正是從神秘主義的角度滿懷熱情地理解泰戈爾和《吉檀迦利》。而S.拉達克里希南(S.Radhakrishnan)則認為《吉檀迦利》“描繪了生命中的混亂和分裂,指出神秘主義應該在美與愛的世界中得到表達,人類職責就是要通過愛與奉獻,發(fā)揮人的潛能,在地上實現(xiàn)如同在天國般的融合!
還有文章指出《吉檀迦利》中表達的思想,是要使精神擺脫外在的、人為的束縛,實現(xiàn)與自然和宇宙的合一;教導人們不能脫離日常生活,要在日常工作中享有神性,個體人格的圓滿實現(xiàn)有助于與神合一。
\\t(二)將《吉檀迦利》與西方文學傳統(tǒng)進行比較,認為詩集重現(xiàn)了西方文學發(fā)源時期的平衡與和諧,同時突出詩集所帶有的異域色彩。這方面的代表是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龐德在他為《吉檀迦利》所寫的評論中說,他從這部詩集獨特的寧靜背后“發(fā)現(xiàn)了我們的新希臘”,并將《吉檀迦利》中所蘊含的精神與《新約》所表現(xiàn)的幸福歡樂相提并論。小說家梅·辛克萊(May Sinclair)將《吉檀迦利》與《大衛(wèi)詩篇》相比,將泰戈爾與彌爾頓、華茲華斯、雪萊、布萊克相比,與圣奧古斯丁等基督教詩人相比,認為他是寧靜的惠特曼。由于認為其中所蘊含的東方思想是如此不同,以至有些學者指出對于西方讀者來說,想要真正理解《吉檀迦利》是不可能的。
\\t(三)對作為詩歌的《吉檀迦利》本身所具有的韻律、節(jié)奏上的特點的關注。首先提到《吉檀迦利》韻律方面特點的是同樣作為詩人的龐德。他在評論中指出《吉檀迦利》具有很強的音樂性,建議讀者必須平靜地閱讀、但也應該大聲朗讀詩作,這樣詩歌本身那“微妙的韻律馬上就會顯現(xiàn)出來”。曾寫作了《泰戈爾:傳記研究》一書的作者歐內斯特·里斯(Ernest Rhys)指出人們必須記住的一點就是“獻歌”(“吉檀迦利”,Songs-Offering)中的“歌”并不是我們平常所認為的“詩歌”的“歌”,而確實是一種用來歌唱的“歌”,他認為《吉檀迦利》的整個精神就是音樂性的,即便是英文版的散文也具有一種不可抗拒的韻律。
\\t我們可以看到,總的來說,在第一個時期內,大部分關于《吉檀迦利》的評論都是贊美之詞,評論家和讀者都傾向于將《吉檀迦利》與泰戈爾等同起來,又將《吉檀迦利》、泰戈爾與他們想象中的東方和理想等同起來,這使得《吉檀迦利》和泰戈爾都進入了被過度贊譽的情境之中。
\\t第二個時期,20世紀50年代至今。在最主要的西文過刊數(shù)據(jù)庫JOSTOR資源庫中可以找到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的有關《吉檀迦利》的評論和論文100余篇,通過主要的在線英文圖書館數(shù)據(jù)庫Galenet資源庫檢索,可以找到70年代以來較有影響的學位論文和書共18部,通過主要的在線英文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庫UMI資源檢索,可以發(fā)現(xiàn)2004年哥倫比亞大學還有一篇有關泰戈爾的博士論文問世,其中有一章重點討論了《吉檀迦利》。通過檢索目前最大的在線孟加拉語語言、文學和文化資源庫parabaas,可以發(fā)現(xiàn)關于泰戈爾和《吉檀迦利》的信息一直是該數(shù)據(jù)庫最重要的資源之一,2003年以來有10多部重要的英文和孟加拉文論文、著作被收入該資料庫。可見,在經過20多年的沉寂之后,泰戈爾和《吉檀迦利》確實像顆彗星一樣,又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之中。與第一個時期相比,在傳統(tǒng)的研究范圍內,這個時期的研究更加冷靜和深入,此外,還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課題。概括起來說,第二個時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t(一)繼續(xù)已有的對《吉檀迦利》中神秘主義、宗教意識和哲理性的關注。這方面的觀點主要有兩類,第一類繼續(xù)以往的論斷,肯定其中的神秘主義和宗教意識,如認為泰戈爾在《吉檀迦利》中描寫了將人類與宇宙萬物聯(lián)系起來的神秘直覺,甚至從基督教的角度來理解《吉檀迦利》,認為“詩集中的神不是印度哲學中那個非個人的、冷靜的神,而是,不管它是否明顯是基督,它都是一個基督式的神。從泰戈爾那里可以看到印度的基督教是什么樣子的”。
\\t第二類是對以往神秘主義、宗教說等論斷的反撥。如瑪麗.M.雷戈(Mary
M.Lago)認為“泰戈爾詩歌最基本的特色既不是浪漫主義也不是神秘主義,而是現(xiàn)實主義和人道主義”。
\\t(二)對文學史上的“泰戈爾現(xiàn)象”和“《吉檀迦利》現(xiàn)象”進行分析,思考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和文學因素。這一方面也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對以葉芝、龐德為代表的對《吉檀迦利》大力贊賞之人的態(tài)度的深入剖析,挖掘其中潛在的文化心理原因,并對他們的評價做出客觀的判斷。如針對葉芝,有學者認為葉芝對于神智學的熟悉和他與某些印度人的接觸早已為他接受《吉檀迦利》打下了基礎,而在他所寫的著名的序中,葉芝虛構了一個泰戈爾,將他自己對于愛爾蘭文學的希望和理想投射在了《吉檀迦利》和泰戈爾之上,從而引發(fā)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整個西方文學界對泰戈爾的誤讀和誤解,這種溢美之詞將會妨礙世界文學之間的交流。
\\t另一類是針對《吉檀迦利》文本本身進行分析,力圖從文學思想和文學發(fā)展規(guī)律自身的特點出發(fā),找出20多年來《吉檀迦利》在西方文學界沉寂的原因。西方評論家愛德華·C.狄馬克(Edward C.Dimock)在一篇論評文章中就指出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部分在于,泰戈爾在過去被過譽了;部分在于翻譯作品是經過選擇的,而泰戈爾的才情中最有力量的例子在此過程中被遺失了;還有一部分在于泰戈爾的作品表現(xiàn)的不是人的靈魂的黑暗,而是讓人舒服的子宮內的黑暗,即,他的“對人的愛”太容易,他的自然詩歌太曼妙,這些在一個人們已經習慣于生活在大屠殺邊緣的世界里都是不合時宜的。
\\t(三)對《吉檀迦利》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進行思考,并進而討論泰戈爾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據(jù)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在這個問題上,顯然存在比較大的分歧。一種意見認為,《吉檀迦利》和泰戈爾在印英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K.R.室利尼巴沙·伊格爾(K.R.Srinivasa Iyengar)所著的《英印文學》(Indian writing in English,1962)和M.K.納伊克(M.K.Naik)所著的《印度英語文學史》(A history of Indian
English literature,1982)都在泰戈爾身上傾注了相當大的篇幅。但由法庫爾·阿爾姆(Fakrul
Alam)編輯的文學史則認為,在印度真正用英語創(chuàng)作的詩歌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出現(xiàn),現(xiàn)代讀者完全可以忽略泰戈爾自己翻譯的英文版《吉檀迦利》。而關于《吉檀迦利》和泰戈爾對當代文學的影響,西方學者和印度本國學者的側重點也各有不同,但并不矛盾。如愛德華·C.狄馬克認為,泰戈爾是一個優(yōu)秀的孟加拉語詩人,但他不屬于歐洲的文學傳統(tǒng)。而有印度學者則指出,諾貝爾文學獎和葉芝的序使得泰戈爾對印度當代詩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就像“生命海洋中的燈塔”一樣。
\\t(四)對《吉檀迦利》文本的分析。這一點涉及兩個方面,其一是對作為英文版《吉檀迦利》的分析,探討其在主題
、形式、韻律上的特點。如有評論認為其中第60首在主題結構上具有完美的對稱,第三段是全詩的中心。在句子和段落上的主題對稱模式之外,詩歌還采用了音長對稱模式。而詩歌形式上的對稱又與其內在表現(xiàn)內容的不穩(wěn)定形成對比。
\\tRyan D.Poquette:Critical Essay on“60”,Poetry for
Students,Vol.18,Gale,2003.
\\t其二是對英文版和孟加拉文“吉檀迦利”文本的關注,已有研究主要是側重于詩歌內在的韻律和音樂性,以及詩歌翻譯中的困難,討論泰戈爾本人對翻譯這些詩的態(tài)度等。
\\t(五)當代語境下對《吉檀迦利》的新解讀。如運用后殖民理論解構葉芝、龐德等人的態(tài)度,對泰戈爾將《吉檀迦利》翻譯成英文這一行為進行文化解讀,旣悺雷戈認為葉芝熱情洋溢的序文實際上幫助了殖民主義者,而林·加里·梅達(Linn
Cary Mehta)則在自己的博士論文中提出泰戈爾的翻譯行為具有去殖民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