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就在于教育者是否能發(fā)現(xiàn)沒個孩子的稟賦、興趣和特長,并為他們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的引導。
《沒有不優(yōu)秀的孩子,只有不懂賞識的父母》一書,告訴了廣大的父母這樣一個事實,那些世俗觀念中“壞”孩子的特質,如拉幫結派、愛頂嘴、懶惰、成績差、內向等,其實體現(xiàn)了孩子身上獨特的潛力,平時嬌生慣養(yǎng)的小嬌兒,在同伴面前居然也有領袖風范;愛頂嘴的倔小子,在學校里卻是能言善辯的小演說家……只要父母肯用心去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孩子是這樣的聰明能干,只要將他的潛能發(fā)掘出來,并正確引導其充分發(fā)揮,那么,孩子將成為他自己所屬領域里的王者。
更多精品圖書請點擊進入>>>
推薦一《沒有不優(yōu)秀的孩子,只有不懂賞識的父母》——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奇跡,尊重孩子的無限可能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奇跡,他的成長有著無限的可能。孩子的未來怎樣,沒有人能100%地預言。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別人家的孩子”再好,其人生軌跡也不可能適合自己的孩子。所以,就算是父母,也不能一味控制和設計孩子的未來。
推薦二《沒有不優(yōu)秀的孩子,只有不懂賞識的父母》——不用世俗的眼光評價孩子,所謂“問題”的背后可能隱藏著孩子的潛能
每個孩子都是帶著成為天才人物的潛能來到人世的,只是每一個孩子的潛能可能都不一樣,外在表現(xiàn)更是各異。調皮搗蛋的“孩子王”往往有做領頭人的潛力;“愛頂嘴”的孩子具有成為外交家的潛質。因此,不用世俗的眼光評價孩子,要學會發(fā)現(xiàn)藏在“問題”背后孩子的潛能。
推薦三《沒有不優(yōu)秀的孩子,只有不懂賞識的父母》——培養(yǎng)孩子無限潛能的關鍵在于找到孩子更優(yōu)勢的智能
孩子擁有無限的潛能,不代表父母就可以在這張純凈的白紙上隨意涂寫自己的意愿。廣撒網(wǎng)往往什么也撈不到。仔細觀察,真正了解孩子具有哪種天賦,才能有的放矢。有時候在父母眼里不值一提的,往往就是孩子一生的重要財富。
2.1膽量鑄就“孩子王”
從孩子出生起,就必須接觸整個社會,從最初的家庭幾口,到鄰居院子里的孩子群,再到幼兒園、學校,甚至到了社會,孩子都是活在人群中的?梢哉f,從呱呱落地時起,孩子就必須面對人際交流。有些孩子就有擅長人際關系的天賦。比如在幼兒園里,他們很快就能成為一群孩子的頭頭,成為名副其實的“孩子王”。
大膽展現(xiàn),初現(xiàn)帶頭潛質
曉晨長得比較高,又是男孩子,所以幼兒園里坐在曉晨旁邊的人都喜歡跟他玩。他們經(jīng)常一起做游戲、做作業(yè),甚至連上廁所都要在一起。女同學美美受欺負了,都是曉晨和幾個小朋友一起幫她出氣的,很多時候都是曉晨帶頭,一聲令下,大家就一起行動。
在計劃生育實施幾十年的今天,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而且表兄弟姐妹或者堂兄弟姐妹也越來越少,城市化越來越發(fā)達,更沒有以前院子里一群孩子一起游戲的情景。于是幼兒園往往成為孩子們第一個集中生活的場所,這時候,孩子的領導能力得到最直觀的展現(xiàn)。
領導力(Leadership)可以被形容為一系列行為的組合,而這些行為將會激勵人們跟隨領導去要去的地方,不是簡單的服從。根據(jù)領導力的定義,我們會看到它存在于我們周圍,在管理層,在課堂,在球場,在政府,在軍隊,在上市跨國公司,在小公司直到一個小家庭甚至到一個孩子堆中,我們可以在各個層次、各個領域看到領導力,它是我們做好每一件事的核心。一個頭銜或職務不能自動創(chuàng)造一個領導。
班級要舉行選舉,你的孩子很想中選,你不必強行闖入,但可以幫忙。友善的孩子不僅向自己圈里的人而且也向其他人打招呼,這種孩子馬上會被認為是一位潛在的領袖人物。請鼓勵他們在班上多發(fā)言,在別人面前毫無羞怯地表現(xiàn)自己是一個最重要的技能。讓孩子在家里復述在教室背誦的課文,并向他們建議嗓音該多高,表情該多強烈,眼光如何與聽眾的眼光接觸。
讓孩子在同齡人中大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作為父母,不要覺得孩子出風頭不好,也不要自卑地覺得其他孩子可能在某方面更有優(yōu)勢。其實,能夠在孩子間展示能力,本身就是一種膽量和勇氣。即便很多時候孩子的才能不是很成熟,甚至可能出丑,但是在其他孩子眼里,你的孩子卻是一個敢擔當、敢出位的人。自然就會有很多靦腆的孩子愿意圍繞在你孩子的周圍。
膽小懦弱,凸顯性格缺陷
相比一些敢作敢當?shù)暮⒆,許多父母會抱怨:我家的孩子在家還可以,在外面膽子特別小。其實孩子怕生、害羞,甚至是懦弱愛哭,都是可以理解的,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做孩子王。
現(xiàn)實社會中不乏過于軟弱的孩子,盡管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才華與其他孩子一樣,但是由于性格的缺陷,不能與人競爭,不適應激烈的社會環(huán)境,長大之后,在事業(yè)和適應社會方面都有較大的困難。這時就更需要父母的細心培養(yǎng),鍛煉他們的膽量和勇氣。
小玉今年只有3歲,平時都不愛說話,特別外人多的時候。這次,爸爸的單位搞軍民聯(lián)歡活動,一群軍人走上臺大合唱。本來這也不是什么正式的演出,就是大家在一起樂樂。爸爸就對小玉說:“你敢不敢走到臺子上給解放軍叔叔打拍子?”小玉很聽話,真的走到臺上給解放軍叔叔打起了拍子,打得還很有節(jié)奏。這時大家都樂了,孩子也感覺到了自己的“不一般”,演唱完后,小玉很光榮地被解放軍叔叔抱下臺來。有了這次大膽的機會鍛煉,小玉的心一下就打開了,常常在學校大會上發(fā)言、升旗、表演節(jié)目,表現(xiàn)鎮(zhèn)定自若,再也不會怯場或害羞了。
膽小懦弱,只是孩子沒有找到自己的強項和閃光點。當孩子有了自信,膽小懦弱就不再屬于他們了。
首先,父母們要支持軟弱孩子大膽地去做事。人類只有極少數(shù)的天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