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文庫·新啟蒙話語建構:與1990年代以來的文學和社會》試圖從語文學的角度,通過對《受活》核心詞語和象征符號背后所涉及的詞義變遷、歷史語境和種種社會生活沖突性存在的分析,進入言語的語言系統(tǒng),去尋找它的起源,它背后可能蘊涵的文化心理機制,以及被我們自己和時代所遮蔽的東西。通過對《受活》中所涉及的語言及語言背后的歷史、現(xiàn)在進行釋義——這一釋義實際上是把語言、詞語背后的發(fā)展路徑、軌跡給重新呈現(xiàn)或還原出來——使我們看到在語言意義轉(zhuǎn)換過程中所丟失掉的和所增加的東西,其實,也是使詞語呈現(xiàn)出它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從而達到薩義德所言的“對話”的可能性。借此,探討當代中國政治生活的想象邏輯和當代話語暗喻結構的特點,進而考察文學以何種通道達到對它所描述的生活的展示。
梁鴻,女,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文學博士。致力于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鄉(xiāng)土文學與鄉(xiāng)土中國研究。曾出版非虛構文學作品《中國在梁莊》,學術專著《外省筆記:20世紀河南文學》,《靈光的消逝:當代文學敘事美學的嬗變》和學術對話《巫婆的紅筷子——作家與文學博士對話錄》。曾在《南方文壇》、《當代作家評論》等核心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四十余篇,數(shù)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和《人民大學復印資料·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轉(zhuǎn)載。曾獲“2010年度人民文學獎”、“2009年度《南方文壇》優(yōu)秀論文獎”、“2011年度《南方文壇》優(yōu)秀論文獎”和“2008年度《當代作家評論》獎”!吨袊诹呵f》獲“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書”、“新京報2010年度文學類好書”、“2010年度最具現(xiàn)實主義精神圖書”、“《亞洲周刊》2010年度非虛構類十大好書”、“第七屆文津圖書獎”和“第二屆朱自清散文獎”。
緒論:回到語文學
上卷 1990年代文學關鍵詞
第一章 “狂歡”:大眾文化的興起與1990年代文學的發(fā)生
第一節(jié) 大眾文化與1990年代的文學場
第二節(jié) 被不斷構造的“狂歡”敘事
第三節(jié) “身體狂歡”的僭越與困境
第二章 “精神危機”:1990年代初期社會精神狀況的話語分析
第一節(jié) 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悖論及其規(guī)約
第二節(jié) 知識分子話語的“拘囿”與“被拘囿”
第三節(jié) 被剝離了精神價值的世俗與技術
第三章 “民間”:“斷裂問卷”與1990年代文學的轉(zhuǎn)向
第一節(jié) “民間形象”、“民間立場”的建構
第二節(jié) 感性寫作與“個人生活”的興起
第三節(jié) “民間”、“個人”與“歷史”的可辨析性
第四節(jié) 作為“行為藝術”的“斷裂問卷”
第四章 “王小波之死”:自由主義烏托邦的建構及其未完成性
第一節(jié) “自由知識分子”:啟蒙新傳統(tǒng)的設想與標本
第二節(jié) “受難者”與“文學先鋒”:世紀末青年的精神救贖
第三節(jié) “自由分子”:精英中產(chǎn)階級的象征符號
第四節(jié) 重回1990年代:自由的“窄化”與“泛化”
下卷 《受活》與“中國想象”
第五章 時間
第一節(jié) 六月飛雪:“異”的象征世界
第二節(jié) 天干地支年:中國的輪回
第六章 地點
第一節(jié) 受活莊
第二節(jié) “鄉(xiāng)土中國”:起源、生成與形態(tài)
第七章 人物
第一節(jié) 茅枝婆:巫婆的筷子豎不起來了
第二節(jié) 柳縣長:中國式病癥
第三節(jié) 絕術團:“殘缺之軀”及其隱喻
第四節(jié) 被困的“列寧遺體”
第八章 事件
第一節(jié) 三個前事件
第二節(jié) “算賬”與“經(jīng)濟”話語的變遷
第三節(jié) 發(fā)展、現(xiàn)代性與烏托邦
第四節(jié) 妥協(xié)的方言與沉默的世界
第九章 現(xiàn)實與主義
第十章 結局
參考文獻
后記
小說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結構延展與語義轉(zhuǎn)換,它展示出了1980年代中后期的民眾情緒與精神狀態(tài)的變化軌跡。主流意識形態(tài)以一個“訓導者”的身份所要求的“道德”與“純潔”遭遇了民眾強烈的不信任,被認為是“虛偽”和“陳腐”的,隨著這種不信任的加深與普遍化,民眾對所有那些具有更寬廣意義的精神存在都持一種否定態(tài)度,“調(diào)侃”、“玩笑”、“諷刺”成為最為基本的生活態(tài)度。王朔的創(chuàng)作在某種意義上也展現(xiàn)了這一精神軌跡。
筆者更想探究的是,在1990年代前后的整體社會生活中,這種與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對抗意識,并且最終擴展到對那些具有終極價值的詞語的不信任態(tài)度是如何形成的?它如何成為一種基本的民眾態(tài)度并彌漫于整個文化空間?在這里,筆者的論述重點主要集中在1990年代前后“當下”的社會合力運動,而避開自1980年代以來對1950-1970年代的思想反撥和政治反撥所造成的社會情緒,這是問題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
我們稍微回顧一下自1980年代以來的經(jīng)濟政策和政治政策,便會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xiàn)象,政治話語一方面強調(diào)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經(jīng)濟解放和資本改革,同時,卻以非常嚴厲的方式進行意識形態(tài)規(guī)約,這一規(guī)約非常具體,具體到該穿什么衣服,剪什么頭發(fā),放什么電影,寫什么樣的作品,等等。經(jīng)濟的自由度和思想的規(guī)約及所遭到的禁忌幾乎是同比例增長的,這造成了1980年代非常矛盾的中國生活空間和文化空間。
經(jīng)濟政策的松動和開放語境帶來觀念上和民眾實際日常生活的一系列變化,西方一整套的生活方式與精神方式給保守的中國生活帶來極大的沖擊,它們迅速地被老百姓所模仿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