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是一部通俗讀物,李長之并沒有因此減弱他斟酌史料的嚴肅性,相反,他對史料的取舍揀擇都有根有據(jù),一絲不茍,本書幾乎每一頁都有相關的腳注!犊鬃拥墓适隆凡贿^七萬余字,而腳注多達239條,引書幾十種之多,可稱言必有據(jù),其中凝鑄著作者的史的眼光和不茍的精神。
如果說中國有一種根本的立國精神,能夠歷久不變,能夠浸潤在全民族的生命之中,又能夠表現(xiàn)中華民族之獨特倫理價值的話,這無疑就是孔子的思想!犊鬃拥墓适隆芬曰顫娚鷦拥恼Z言,嚴謹翔實的史料,為讀者還原一個血肉豐滿、無負于歷史的孔子。
李長之(1910—1978),山東利津人。20世紀30年代“清華四劍客”之一,與季羨林、吳組緗、林庚齊名,中國20世紀偉大的批評家。
先生研究中國古典文化,注目于那些“文化托命之人”:孔子、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李白、李商隱、韓愈,留有《司馬遷的人格與風格》、《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陶淵明傳論》,還有《紅樓夢批判》、《孔子的故事》、《韓愈》等。
孔子的故事
引子
一 沒落的貴族和孤苦的幼年
二 孔子幼年時代的魯國文化空氣
三 在挫折中前進
四 教育事業(yè)的開端
五 孔子和老子的會見
六 走向成熟的道路
七 孔子在齊國政治活動的失敗
八 孔子在齊國的收獲和影響
九 孔子在混亂的魯國中的寂寞
一0 孔子繼續(xù)從事教育事業(yè)
一一 從中都宰到司寇
一二 孔子在外交上的勝利
一三 孔子和魯國貴族的斗爭
一四 孔子終于出走
一五 在衛(wèi)國受到監(jiān)視
一六 過匡城被拘留
一七 到了晉國的邊界上
一八 仍然回到衛(wèi)國
一九 過宋國的時候遭到迫害
二0 孔子停留在陳國
二一 孔子絕糧
二二 孔子勾留在楚國的邊緣
二三 孔子再到衛(wèi)國和歸魯
二四 孔子歸魯后的政治言論和政治態(tài)度
二五 專心從事教育工作
二六 編寫《春秋》
二七 整理詩歌和音樂
二八 弟子顏淵和子路的死
二九 孔子最后的歌聲
后記
附錄
儒家之根本精神
孔子和老子的會見
南宮敬叔做了孔子的弟子以后,曾向魯昭公建議派他和孔子一塊到周的京城洛陽去觀光。魯昭公答應了,便給他們一輛車子,兩匹馬,還派了一個仆人,打發(fā)他們到洛陽去。
好學的孔子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因為歷史悠久的京城洛陽有豐富的文化寶藏,而且大思想家老子也在那里。老子這時擔任保管文物的工作,職位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院院長。
老子聽說孔子來了,便套上車,到郊外去迎接。又叫他的僮仆把路打掃干凈。孔子也依照當時的禮節(jié),從自己車上下來,把作為見面禮的大雁捧著,送給了老子②。
老子比孔子年紀大得多,經驗閱歷也豐富得多,他所接觸的文物史料也遠比孔子這時所已接觸到的廣博得多。因此,這一次會見,對孔子是極其有益的。這時孔子還在壯年,在求知和修養(yǎng)方面,積極和熱情有余,但是還不免有些急躁、粗枝大葉,仿佛還需要更闊大的胸襟,需要在精神內容上更加豐富一些,還需要從更高的眼界對自己所已經獲得的學識技能加一番審量。而在這些方面,老子恰是有資格對孔子有所助益的。從老子方面來說,他似乎缺乏孔子那樣的積極和熱情,好像缺少什么朝氣似的,但是和孔子的精神湊合起來,卻就可以構成一種寶貴的東西了。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國文化史上極其杰出的人物,他們的會見是燦爛的古代文化史上饒有意義的一頁。
孔子向老子請教了很多東西。甚至就是孔子所熟悉的禮數(shù)方面,也證明老子比他懂得多。例如出喪的時候逢見日食怎么辦,小孩子死了該葬到近處還是遠處,國家有喪事的時候不避戰(zhàn)爭對不對,戰(zhàn)爭的時候應該把已死的國王的牌位帶著還是不帶,等等,老子都根據(jù)事實和情理給孔子作了明確的解答①。老子也深深器重像孔子這樣一個虛心求知的人。
孔子在洛陽住了幾天,要離開了。老子依依不舍地給他送行,并且根據(jù)自己的處世態(tài)度,告訴他道:“我聽說,有錢的人給人送行的時候是送錢,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給人送行的時候是贈幾句話。我沒有錢,姑且冒充一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送你幾句話吧。第一,你所鉆研的,多半是古人的東西?墒枪湃艘呀浰懒,連骨頭也爛了,不過剩下那么幾句話。你不能把那些話看得太死。第二,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生的是時候呢,固然應該出門坐坐車,闊綽一下;如果生的不是時候,只要過得去,也就算了。第三,我聽說有句老話,會做買賣的都不把東西擺在外面,有極高的道德的人都是很樸實的。你應該去掉驕傲,去掉很多的貪戀,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這對你都是沒有好處的。一切事不要太任自己的性,這樣在家庭也不合適,在朝廷也不合適。我要告訴你的,就是這些話了!雹
孔子深深地玩味了老子的叮囑,懷著感激的心情離開了洛陽?鬃踊氐紧攪,見到自己的弟子,還不住地贊美老子說:“鳥,我知道它會飛,可是會飛的還常被人射下來。魚,我知道它會游水,可是會游水的還常被人釣起來。獸,我知道它會走,可是會走的還常落了網。只有一種東西,我們不能控制它,它愛云里來就云里來,它愛風里去就風里去,它愛上天就上天,這就是傳說中的龍。我沒法捉摸老子這個人,老子就像龍一樣吧。”①
走向成熟的道路
孔子自從見過老子以后,他自己過去一些偏于主觀的做法是有意識地減少了一些了,他遇事也更能冷靜地分析了,加上他原有的勤勉和熱情,就使得他更為人們所欽敬了。于是他的弟子多起來,而且還有遠地來的。
他曾從容地和門徒們說:“學會的東西,時常去溫習,不是很有樂趣么?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老遠地來講究學問,不是叫人很高興么?自己有本領,可是沒有什么人知道,但也沒有什么不愉快,這不是有涵養(yǎng)的人么?”①這就是他這一時期的心情。這就是他從孤苦伶仃的童年起,經過挫折,經過自我教育,學習了一些本領,經過實際生活的一些鍛煉,又接觸了有閱歷的先輩老子,自己已經從事著教育事業(yè),同時對于從政又有一些希冀時的孔子的心情?鬃舆@時還不到三十五歲。
雖然他說人家不知道自己有本領也能沉住氣,但想施展自己的本領——特別是政治方面的所謂抱負,作為“士”這個階層的代表人物的孔子,卻還是躍躍欲試的。他曾說:“不愁沒有地位,愁的是自己沒有成套的東西;不愁人家不知道,只要自己有了成套的東西,自然會有人知道啊!雹谝簿褪沁@種心理的表現(xiàn)。這種心理使他在一生中浪費了很多有用的光陰和精力,使他和人民之間逐漸有了距離,也給他帶來了不少苦惱。直到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孔子這種心理才多少有些扭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