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一生著作等身,有許多名著流傳,《西方的智慧》是羅素名著中的名著。羅素寫完著名的《西方哲學史》之后意猶未盡,認為有必要寫一本以哲學思想發(fā)展為主線的概觀的西方文明史。《西方的智慧》是繼《西方哲學史》后研究、探討西方哲學史的又一部力作,不能將前者視作《西方哲學史》的簡本。在這里,羅素極盡提要鉤玄之能事,以大家之手筆,簡潔明快地勾勒出西方哲學史之流變。而且,羅素始終將哲學史放在社會、政治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故其敘述具有凝重的歷史感。正如這本書稿的副標題所示,在自希臘城邦政體以來,迄于20世紀50年代的社會、政治等大背景下,探討整個西方文明演進的脈絡,旁及科學、宗教、經(jīng)濟、文學乃至社會習俗。此書完成后,羅素在助手的幫助下,在文中插入394幅圖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大量的表明哲學思想的圖片,使讀者對深刻的哲學思想的理解更加直觀,令人叫絕。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希臘人在藝術、文學、科學和哲學方面的杰作,為西方文明確立了一般標準。
教育不是包醫(yī)百病的良方。
一個人所受的束縛越少,受到的損害和失望就越少。
西方文明的特征,是建筑在精神事業(yè)的倫理之上,這種倫理本質是希臘的。
科學探究要尊重的是辯證法,即普遍法則。
在獨立思考消失的地方……宣傳的毒草和威權主義的后果更加嚴重。
西方的智慧不同于東方心靈的沉思。
亞歷山大的詩人卡利馬科斯( Callimachus)說過:“大書是大難!
”總的說來,我對這一觀點頗有同感。不過,我膽敢將這本書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因為就“難 ”來說,本書是個小難。不管怎樣,由于我以前寫過一本同類主題的書,故對它需作一專門說明!段鞣降闹腔邸肥且槐救碌闹,當然,倘若沒有《西方哲學史》先行出版,就不會有《西方的智慧》的面世。
本書試圖概述從泰勒斯( Thales)到維特根斯坦(Wittgenstein)的西方哲學史,同時提示這一史話展開的歷史環(huán)境。為有助于闡述,書中有人物、地點、文獻的圖片集,這些圖片盡可能選自它們所涉及時期的原始資料。首先,只要行得通,都盡力把通常只用語詞表達的哲學觀念轉換成圖解,用幾何隱喻的方式傳遞同樣的信息。我在這方面得到的支持不多,因而效果并非都盡如人意。不過,看來這種敘述方法值得探索。只要行之有效,圖像的說明具有更多的優(yōu)勢,即它不受任何特殊語言的束縛。
至于再出版一部哲學史,有兩件事應該作些偏袒的辯護。首先,簡潔而又相當全面的敘述很少看到。確實,有許多范圍廣泛的哲學史,用更大篇幅對每一項都作了更為詳細的討論。顯然,本書無意與這些著作競爭。那些對這一學科產(chǎn)生濃厚興趣的讀者,無疑會在適當?shù)臅r候查閱這些著作,也許會進一步研讀原著。其次,目前越發(fā)強烈的專門化傾向,使得人們忘記了他們在智識方面受惠于其祖先。這一研究旨在抵消這種健忘。在某種重要意義上說,所有的西方哲學史都是希臘哲學史;沉湎于哲學冥思而割斷我們與過去偉大思想家的聯(lián)系紐帶,是徒勞無益的。人們過去一直以為,哲學家對任何事情都有點了解是恰當?shù),這也許是錯的。哲學因其研究范圍而需要各種知識,不管怎樣,流行的觀點即哲學家可以對任何事物一無所知,無疑是錯的。認為哲學真正始于 1921年或至少始于 1921年前不久的那些人,沒有看到當前的哲學問題絕非突然產(chǎn)生,憑空而起。因此,相對慷慨地對待希臘哲學,就不必再作辯解了。
哲學史可以兩種方式敘述,要么敘述都是純粹說明性的,展示這個人說了什么,那個人所受影響有多大;要么敘述與某種程度的批判論說相結合,展示哲學討論是如何進展的。本書采用第二種敘述方式。應該補充的是,這不至于誤導讀者以為,只要發(fā)現(xiàn)某一思想家的觀點不夠格,便立刻將其打發(fā)了事?档略f,他最害怕的不是被反駁,而是被誤解。在我們將某些哲學家置之一旁之前,應努力理解哲學家試圖表達什么。同時,必須承認,有時所下功夫與達到的見識似乎不成比例。歸根結蒂,這是每個人不得不自己解決的判斷問題。
本書主題的范圍與論述和我先前的著作不同。新的材料主要歸功于我的編輯保(Paul Foulkes)博士,他幫助我正文的寫作,并選擇了許多插圖,設計了大部分圖解。本書的初衷是提供哲學家們討論的一些主要問題的概觀。如果讀了這些內(nèi)容后,讀者產(chǎn)生興趣去探索他也許不會那樣考慮的主題,那么本書的主要目的便達到了。
伯特蘭?羅素
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是二十世紀英國哲學家、數(shù)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也是上世紀西方著名、影響較大的學者和和平主義社會活動家之一,羅素也被認為是與弗雷格、維特根斯坦和懷特海一同創(chuàng)建了分析哲學。
——出身于于英國貴族
——20世紀聲譽卓著的思想家
——195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持續(xù)不斷地追求人道主義理想與思想自由
主要著作
《幸福之路》、《西方哲學史》、《數(shù)學原理》、《物的分析》、《西方的智慧》、《人類的知識》等四十多部著作。
001 前言
002 序
006 蘇格拉底以前
050 雅典
114 希臘化時代
138 早期基督教
162 經(jīng)院哲學
198 近代哲學的興起
248 不列顛經(jīng)驗主義
270 啟蒙運動與浪漫主義
306 功利主義以來
334 當代
365 結語
370 索引
377 譯后記
378 修訂后記
《西方的智慧》是本什么樣的書?——羅素如是說
亞歷山大的詩人卡利馬科斯(Callimachus)說過:“大書是大難!”總的說來,我對這一觀點頗有同感。不過,我膽敢將這本書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因為就“難 ”來說,本書是個小難。不管怎樣,由于我以前寫過一本同類主題的書,故對它需作一專門說明!段鞣降闹腔邸肥且槐救碌闹,當然,倘若沒有《西方哲學史》先行出版,就不會有《西方的智慧》的面世。
本書試圖概述從泰勒斯(Thales)到維特根斯坦( Wittgenstein)的西方哲學史,同時提示這一史話展開的歷史環(huán)境。為有助于闡述,書中有人物、地點、文獻的圖片集,這些圖片盡可能選自它們所涉及時期的原始資料。首先,只要行得通,都盡力把通常只用語詞表達的哲學觀念轉換成圖解,用幾何隱喻的方式傳遞同樣的信息。我在這方面得到的支持不多,因而效果并非都盡如人意。不過,看來這種敘述方法值得探索。只要行之有效,圖像的說明具有更多的優(yōu)勢,即它不受任何特殊語言的束縛。
至于再出版一部哲學史,有兩件事應該作些偏袒的辯護。首先,簡潔而又相當全面的敘述很少看到。確實,有許多范圍廣泛的哲學史,用更大篇幅對每一項都作了更為詳細的討論。顯然,本書無意與這些著作競爭。那些對這一學科產(chǎn)生濃厚興趣的讀者,無疑會在適當?shù)臅r候查閱這些著作,也許會進一步研讀原著。其次,目前越發(fā)強烈的專門化傾向,使得人們忘記了他們在智識方面受惠于其祖先。這一研究旨在抵消這種健忘。在某種重要意義上說,所有的西方哲學史都是希臘哲學史;沉湎于哲學冥思而割斷我們與過去偉大思想家的聯(lián)系紐帶,是徒勞無益的。人們過去一直以為,哲學家對任何事情都有點了解是恰當?shù),這也許是錯的。哲學因其研究范圍而需要各種知識,不管怎樣,流行的觀點即哲學家可以對任何事物一無所知,無疑是錯的。認為哲學真正始于1921年或至少始于1921年前不久的那些人,沒有看到當前的哲學問題絕非突然產(chǎn)生,憑空而起。因此,相對慷慨地對待希臘哲學,就不必再作辯解了。
哲學史可以兩種方式敘述,要么敘述都是純粹說明性的,展示這個人說了什么,那個人所受影響有多大;要么敘述與某種程度的批判論說相結合,展示哲學討論是如何進展的。本書采用第二種敘述方式。應該補充的是,這不至于誤導讀者以為,只要發(fā)現(xiàn)某一思想家的觀點不夠格,便立刻將其打發(fā)了事。康德曾說,他最害怕的不是被反駁,而是被誤解。在我們將某些哲學家置之一旁之前,應努力理解哲學家試圖表達什么。同時,必須承認,有時所下功夫與達到的見識似乎不成比例。歸根結蒂,這是每個人不得不自己解決的判斷問題。
本書主題的范圍與論述和我先前的著作不同。新的材料主要歸功于我的編輯保羅·?怂梗 Paul Foulkes)博士,他幫助我正文的寫作,并選擇了許多插圖,設計了大部分圖解。本書的初衷是提供哲學家們討論的一些主要問題的概觀。如果讀了這些內(nèi)容后,讀者產(chǎn)生興趣去探索他也許不會那樣考慮的主題,那么本書的主要目的便達到了。
讀了《西方的智慧》有何收益?——羅素如是說
跟隨我們至此的讀者也許會自問,他從中有何收益。對他我們必須發(fā)出一句警告。我們討論的每一個主要題目,都有著作問世。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考慮了眾多材料中的一小部分。閱讀一本書籍,無論它篇幅多大,也絕不能使讀者成為專家。的確,即使再多的單純閱讀,也不自行改善你對任何事物的理解。除了獲取信息,所需要的是對收集的若干問題作一定程度的認真反思。這也是各種哲學史的一個理由,就每個哲學家選出議題,提出來討論,這時就遇到專家提供的那么多的詳盡著作。對于外行甚至學者來說,有時坐在旁邊并作概觀,頗有意義。為此,他需要一個概觀,既不龐大亦非詳細的,尤其是一個已通過專一腦袋的概觀。我們的敘述不是文字意義上的百科全書,無論人物還是思想,必定有所選擇。充其量你能希望提供一個總趨勢的輪廓。同樣,歷史的背景材料也是相當綱要式的和濃縮的。
本書無意向讀者教授歷史,而是不時地使他想到歷史,以至于想到不該忘卻的哲學觀點成長的背景。與此同時,本書突出從早期古希臘到我們時代的西方文化傳統(tǒng)的連續(xù)性。
也許有人會問,在西方哲學史里,為何我們不給通常稱為東方智慧的東西一席之地。對于這一問題,也許有數(shù)種回答。首先,東西方世界彼此孤立地發(fā)展,因之,西方思想獨立自足的敘述是可行的。其次,這已是足以使人望而生畏的任務;我們已決定把自己的范圍限于這一學科。但是,我們這樣做,還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因為在某些至關重要的方面,西方的哲學傳統(tǒng)不同于東方心靈的沉思。只有在希臘文明中,哲學運動與科學傳統(tǒng)攜手并進。正是這點給希臘事業(yè)以特定的范圍;正是這個雙重傳統(tǒng)塑造了西方的文明。
哲學可以指引我們?nèi)绾紊睢_素如是說
當哲學家工作的時候,他們究竟在干什么?這確實是一個古怪的問題,我們可以先陳述他們不干什么來努力回答這個問題。在我們周圍的世界,有許多事物我們了解得非常透徹。例如,蒸汽機的運轉,這屬于力學和熱力學的領域。另外,我們十分清楚人體構造和活動的方式,這些是解剖學和生理學研究的事項。最后,對于群星的運行,我們知之甚詳。這屬于天文學的范疇。所有這類非常確定的各種知識屬于這門或那門科學。
但是,所有這些知識都與未知的周圍領域毗連。當任何人進入并超越邊緣區(qū)域時,他就從科學步入思辨的領域。思辨活動是一種探究,其中就有哲學活動。正如我們下文所述,在這個意義上,各門科學都始于哲學探究。一旦科學獲得穩(wěn)固的基礎,它就或多或少相對獨立地繼續(xù)發(fā)展,只余下邊界上的難題和方法的問題。但是,在某一方面探究的過程并非如上述那樣進行,它只是繼續(xù)下去并找到新的用途。
同時,我們必須將哲學同其他種類的思辨區(qū)別開來。哲學本身既不希冀消除我們的煩惱,也不企圖拯救我們的靈魂。正如希臘人指出的那樣,哲學是一種為自身而從事的游覽冒險活動。因此,原則上不可能有教條、禮儀或任何神圣存在的問題,當然盡管個別哲學家可能最后成為固執(zhí)的教條主義者。對于未知世界,確實可以采取兩種態(tài)度。一種態(tài)度是接受一些人的見解,這些人自稱基于書本,他們知道各種神秘的事物 或其他靈感的來源。另一種態(tài)度是走出去自己探索,這是科學和哲學的方法。
最后,我們可以指出哲學的一個獨有特征。如果有人詢問什么是數(shù)學的問題,那么,我們可以給他一個詞典的定義,比如,為了論辯,可以說數(shù)學是數(shù)字的科學。就其本身而言,這是一個無可爭議的陳述,而且一個對數(shù)學無知的詢問者很
容易理解這一陳述。只要有確定的知識領域存在,都能以此方法給出定義。然而哲學卻不能如此定義。任何定義都將引起爭議,而且已表現(xiàn)出一種哲學態(tài)度。探明哲學為何物的唯一方法是從事哲學研究。本書的主要目的就是展示以往人們?nèi)绾螐氖逻@種研究的。勤于思考的人們某些時候確實向自己提出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非科學所能回答。那些自己努力思索的人們,也決不會相信占卜者提供的現(xiàn)成答案。哲學的任務就是探索這些問題,并且有時解決這些問題。
因此,我們也許不禁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什么是生命的意義,如果它確實有什么意義的話。世界究竟有無目的,歷史的發(fā)展是否走向某處,或者說這些都是無意義的問題?
還有這樣一些問題:自然界是否受規(guī)律支配,或者是否僅僅因為我們樂于看到秩序井然的事物,從而認為事實也是如此。另外,存在一個總的疑問,世界是不是分成精神和物質兩個根本不同的部分,如果真是這樣,它們又怎樣結合在一起。
人類又怎樣呢?是不是像天文學家所見的那樣,人類只不過是在微小的無足輕重的行星上,四顧無援地爬行的些微塵埃?或者,像化學家所認為的那樣,人類只不過是一堆以某種奇怪方式組合起來的化學制品?最后,或者在哈姆雷特(Hamlet)眼里,人類在理性上是高貴的,在官能上是無限的?也許對于上述情況,人類是否兼而有之?
與之相應,存在著事關善惡的倫理問題。是否存在著一種善的生活方式,一種惡的生活方式,抑或無論我們?nèi)绾紊疃际菬o關緊要的?如果存在一種善的生活方式,那么它是怎樣的生活方式,我們又何以能學會過這種生活?是否存在我們叫做智慧的重要東西,或者看起來那么重要的智慧僅僅是無實在意義的瘋狂?
所有這些都是令人困惑的問題。人們不能通過實驗室的試驗來解決這些問題,具有獨立思想的人們也不愿求助于普遍有效的靈丹妙藥施與者的述說。哲學史給這些問題提供所能給出的回答。在研究這一困難學科時,我們學習別人在其他時代對這些問題所做的思考。這樣,我們對他們開始了解得更深了,因為他們處理哲學的方式是其生活方式的重要方面。最后,盡管我們知之不多,但這可以指引我們?nèi)绾紊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