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集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藝術理論界、曲藝界關于設立曲藝學科、開展曲藝高等教育、建設中國特色曲藝學科體系、教材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的文章、論文以及曲藝界政協(xié)代表在全國政協(xié)會議上的提案,從而論證作為傳承2000多年中華傳統(tǒng)藝術在現(xiàn)代化教育當中的學科地位以及開展曲藝高等教育、培養(yǎng)復合型專業(yè)化曲藝
《戲曲美學范疇論》,安葵(本名王安奎)著,作者根據(jù)對戲曲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分析綜合,提煉出十對戲曲美學范疇,即形神、虛實、內外、功法、流派、雅俗、悲喜、新陳、教化、美丑。對于每一對范疇都進行了歷史發(fā)展的考察,內涵外延的分析,理論意義及其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的體現(xiàn)的論述。通過這些范疇的論述,作者指出,戲曲藝術具有形神兼?zhèn)、虛實相生?/p>
作為近代戲劇形態(tài)的海派京劇以實證主義哲學為基礎,建立起寫實風格為主體的舞臺風貌,在思想指向、人物形象塑造、劇作形式、語言風格、表演方法、音樂特點、舞臺美術、劇場建筑等方面展現(xiàn)了獨有的藝術特色和美學觀念,造就了編劇、表演藝術家群體、劇場經(jīng)營家、戲劇評論家、宣傳陣地等海派京劇的堅實力量!逗E删﹦『喪贰酚浭隽酥袊鷳騽∈
《國劇正宗梨園一葉——富連成戲曲國際學術論壇論文集》為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主辦、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富連成研究中心承辦的首屆“富連成戲曲國際學術論壇”論文精選集。內容包括:⑴富連成科班與京劇史、與京劇藝術(劇目編創(chuàng)、表演創(chuàng)作、演出史、藝術評論等)、富連成科班與京劇藝術教育體系、與京劇藝術家及眾多戲曲從業(yè)者、與其他劇種及
清代前中期蘇州劇壇研究主要內容包括特定歷史時期、特定區(qū)域背景下的戲曲創(chuàng)作、演出、曲學聲律和傳播接受等諸多方面。以蘇州派、文人群體等劇作家群體的戲劇創(chuàng)作、以康乾南巡、蘇州織造等內外因素推動下的蘇州演劇與蘇州曲學聲律、傳播接受固有特征成就,共同構成清代前中期蘇州劇壇置于全國范圍的地位與影響。全書始終圍繞著清代蘇州地域性、時
該書以戲劇的年代發(fā)展為基線,對各個時代的主要戲劇流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經(jīng)典作品都作了較為客觀的簡介,同時還介紹了一些在當時比較有特色或者比較“另類”的戲劇和劇作家,以拓寬讀者和學生的視野。之所以要作為插圖版,是因為通過圖片可以直觀的傳遞更多的信息。另外,本書中出現(xiàn)的大部分重要的人名與劇作名稱都有雙語對照,供希望深入研究
本書以明清以來的安徽地方具有代表性的戲曲舞蹈為研究對象,從安徽戲曲的歷史著手進行挖掘研究,考辨安徽地方戲曲舞蹈源流,梳理其歷史發(fā)展與傳承,對安徽極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徽劇、廬劇、儺戲、泗州戲、黃梅戲、目連戲、鳳陽花鼓戲等戲曲舞蹈部分歷史和文化的起源、發(fā)展、流變以及舞蹈形體姿態(tài)特征等進行闡釋和研究。對于地方戲曲舞蹈的資料整
作為包豪斯學院實踐成果的其中一本重要著作,本書由格羅皮烏斯編輯,收錄了奧斯卡·施萊默、拉茲洛·莫霍利-納吉、法爾卡斯·莫爾納關于劇場藝術的理念與實踐。本書代表了包豪斯人的藝術標準,他們繼承瓦格納的“總體劇場”理念,開始了雄心勃勃的現(xiàn)代性項目。格羅皮烏斯心心念念的“舞臺與觀眾融為
偉大的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發(fā)展,離不開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孕育出來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支撐與滋養(yǎng)。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這樣說過: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戲曲藝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是最能夠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神韻和風格的一種藝術形式。本書
本書將中外歷史上100部經(jīng)典戲劇以七個關鍵詞的形式,展示戲劇大師的戲劇才華與生平,便于熱愛戲劇的人們在閑暇時親近戲劇與大師,是戲劇史專著的簡約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