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英主編的《美在自由——中歐美學思想比較研究》從審美意識的哲學基礎、審美與語言、美與真善、歐洲審美意識與人的主體性、美與人生境界五個維度對中歐美學思想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比較研究。歐洲文化傳統(tǒng)長期以”主客二分”占主導地位,其美學思想亦長期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基礎之上,故重典型美——理性美,其流弊在脫離生活與現實;直至現當
本書立足對外交流的需要,選取若干案例,從色彩、形狀、風格、環(huán)境、儀態(tài)、才能、理論等方面著重分析個人外在形象和內在形象塑造的方法、技巧與手段,涉及政治學、美學、傳播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相關領域,是一本相對系統(tǒng)與全面論述個人形象塑造的學術專著。
歲月不居,如蛇赴壑,方嘆學之難成,忽驚老之己至。兼之退休以后,用世之心愈淡,早年之種種意興,亦多成泥絮。唯讀書之余習未改,且因天予暇日,所讀之書亦不復限制揀擇。
《關于美學的100個故事》由馮慧編著,本書選取了一百個生動有趣、富含哲理的故事,結合美學基礎理論常識,不僅能讓你領略到生活之美、人性之美,破解藝術領域存在的未解之謎,還能令你在輕松的閱讀之余,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藝術、了解美學,進而陶冶情操、增長智能,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蛾P于美學的100個故事》適合大眾閱讀。
《談美》是朱光潛先生于1932年寫的一本美學入門書,談了美從哪里來、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質等問題。本書從凈化人心、美化生活出發(fā),提出人生的藝術化,倡導情趣化的生活。認為藝術化的生活,既是個人修養(yǎng)、快樂的源泉,也是凈化社會、收拾人心、拯救社會問題的根本良方。本書一經出版,很受讀者歡迎,值得認真閱讀與領會。
《實存與境界——關于美與超越的思考》將實存與境界作為主題,展開關于美與超越的思考。實存與境界,是對人的精神意蘊作哲學與美學探索時所要面對的核心范疇,本書就此范疇通過審美境界與詩意的言說、審美判斷的再考察、作為美的文化存在的文學、東亞漢字文化圈美學、藝術與靈魂、人的現實求索與審美教育等方面,作形而上與現世兩個維度的考
丑是什么?丑只是美的反面嗎?丑的范疇有哪些?繼全球驚艷的《美的歷史》之后,博學大師艾柯再推《丑的歷史》,以豐富的圖文資料與獨特的見解深度剖析世人對“丑”的成見,顛覆傳統(tǒng)審美觀,形成一部異彩紛呈的審丑觀念史。他親自保證:“《丑》比《美》更精彩。”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到今年整整走過了十五個春秋。積十五年的感想、體會和經驗,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美學有了更多、更寬廣的理解。從研究的角度看,當今的馬克思主義美學,既是一種美學原理、美學思潮,也是一個美學學派和一門美學學科;既屬于馬克思主義的一部分,也屬于美學的一部分;既是西方文化的產物,又與東方文化密切相聯(lián),是超乎東西
不要誤會本書又是強調勵志、成功的陳詞濫調。那些話雖然好,但就像一塊口香糖一樣,嚼久了總是會沒有味道的。在這本書里,強調的是個人形象的培養(yǎng)和提升,它代表的是一種高尚的品格,也是作為一個人所必須具備的健全的人格;但這種人格中啻于首先那么簡單,它還具備審美的價值、品位的欣賞,由內而外,照耀他人。形象就如世人眼中的“大器”,它
《中英審美現代性的差異:首屆“中英馬克思主義美學雙邊論壇”論文集》主要內容包括:中國美學的獨特性問題:其與西方關學理論的區(qū)別,當代資本主義文化的性質,在世境遇中的馬克思主義關學傳統(tǒng),“前資本主義”文化問題與審美人類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