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輯共收入15篇文章,分為主題演講(2篇),文本、思想與詮釋(4篇),輿圖、書籍與文獻(4篇),人物、禮儀與文化交流(5篇)四個版塊。1.主題演講刊載了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系主任、比利時皇家科學院院士鐘鳴旦(NicolasStandaert)教授,以及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李天綱教授的兩篇演講文稿。兩位教授分別以提綱挈領的方式
2018年6月29至3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國宗教學會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與藝術研究室和遼寧阜新海棠山普安寺承辦的首屆“一帶一路”與亞洲佛教文化論壇暨海棠山佛教專題論壇在北京召開。100多名學者共聚一堂,討論挖掘亞洲佛教文化的精神內涵以及海棠山摩崖造像的藝術意義。本書系首屆亞洲佛
白族有著悠久的農耕歷史,古代的農業(yè)生產收到大自然的支配,尤其是對農作物豐收有著重要決定作用的雨水,對人們的生存和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能控制水、能降雨的“水神”在白族信仰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白族水神經歷了從道教水神三官之水官到巫教水神的毒蛇、金魚、金螺,佛教水神的難陀、白難陀等龍王,再到本土水神段赤城的演變過程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基督宗教的信仰與實踐是宗教學研究的熱門話題,但有關于此主題的資料散落于國內外各檔案館和圖書館中,查找起來十分不易。編者多年來致力于中國基督宗教近代史研究,在此過程中,收集了大量相關文獻。經過認真閱讀、比對、甄選,最后輯選150余篇珍貴文獻按不同主題收錄在此文集中,以供研究者參考、使用。同時每篇文獻前均撰寫有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世界形勢,從戰(zhàn)略角度來看,這是我國自19世紀中葉被迫卷入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以來很好的發(fā)展時期,是我國百年難遇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在人類整體進入十字路口關鍵的時刻,回顧和反思現代文明的一個范例抑或與此相對應的西方模式和西方現代性理論,是當前中國學術界亟須思考的一
本書是作者第二本關于龜茲石窟研究方面的專著,全書分為九部分。主要利用出土的梵文、吐火羅語文獻資料,結合佛教典籍,對龜茲石窟的壁畫題材、內容特點進行深入探討,全書主要圍繞兩條線索進行研究:龜茲石窟中的“唯禮釋迦”思想;龜茲石窟的開鑿、壁畫內容與僧侶的禪修活動有密切關系,進而分析了龜茲小乘佛教說一切有部的產生、發(fā)展以及演變
《東亞佛學評論(第五輯)》收錄九篇論文,均來自中央民族大學東亞佛教研究中心策劃舉辦的東亞佛學系列會議,、研究主題聚焦東亞佛教華嚴宗中義湘和澄觀的佛學思想。義湘研究諸篇論文的主題涉及義湘的無我報心思想與戒律觀,義湘及其后學的一乘思想,華嚴宗僧人對義湘《華嚴一乘法界圖》題名的解釋,以及東亞佛教史上義湘敘事的演變及意義。華嚴
本書以熊十力的《新唯識論》為基本視角,探討熊十力的儒佛會通思想,其突出特色在緊扣“會通”二字,指出了《新唯識論》在近現代學術史上所具有的既曲折又富有重要思想意義的地位。本書不僅以寬廣的視野透入《新唯識論》創(chuàng)作的理論背景,且相當細密而有層次地分析了熊十力是如何在本體論層面、心性論層面及體用不二方法論層面、修身論層面進行其
本書以古代民間信仰為主要研究對象,嘗試對以唐宋時期為截面的古代民間信仰進行復原,爬梳資料,考證剖析,期望能夠澄清當時流行的若干重要觀念。對傳統(tǒng)的神觀念、鬼觀念以及佛教的民間信仰化進行了重點考察,期望能夠深化我們對古代民間信仰的全面認識。
本書以歷史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為基礎,并結合歷史人類學的研究路徑,以伏波信仰為切入點,關注民間信仰與國家認同之間的關系,同時將伏波信仰的研究需要置于桂西南地區(qū)社會變革的歷史過程中進行論述,分析其在桂西南地區(qū)的發(fā)展歷程,探析其存續(xù)的因素和實現地方化的路徑,以及在這一過程中當地族群借以建構自我族群身份的重要工具,期望對當前社會
《中國佛學》是中國佛學院主辦的綜合性佛學研究學術刊物(半年刊,國內外發(fā)行),其宗旨是以展現中國佛學院為主,兼顧與佛教學術研究相關的專家學者新研究成果,促進教內外學術交流!吨袊饘W》以漢傳佛教教史、義理研究為主,同時也刊登南傳佛教、藏傳佛教以及與佛教文化相關的研究綜述、動態(tài)等!吨袊饘W(2020年總第46期)》為《中
《中國本土宗教研究》為集刊,包括理論前沿、經典解讀、歷史鉤沉、田野調查、區(qū)域聚焦五個欄目,對中國本土宗教發(fā)展史上的教派傳承、道經問題、道教科儀、民間宗教和神仙信仰等多方面內容進行了探討與研究。本書為第三輯,共收錄23篇文章,對中國本土宗教發(fā)展史上的教派傳承、道經問題、道教科儀、民間宗教和神仙信仰等多方面內容進行探討與研
本書旨在揭示南北朝時期糾纏在佞佛與廢教中帝制國家宗教文化政策的演變、緣由,以及佛教在適應帝制社會過程中自身的蛻變。全書緊扣佞佛與滅佛兩個看似相反卻實際相成的歷史現象,分別研究了佛教介入帝制國家的兩種模式及其對佛教本身的影響。本書以政治文化史的理論與方法來研究南北朝佛教史,為以佛學的演進為主流的佛教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視野。
本書上編“隋唐佛教寺院建置興廢探賾”,辨析了隋唐長安佛教寺院建置沿革記載中頗有爭議的一些問題,勾勒了唐都長安佛教寺院建筑風貌,追尋了唐都長安佛教寺院書法文化遺產。中編“隋唐佛教高僧生平事跡索隱”,揭橥了隋唐高僧對儒學、語言文字學和中國書法的特別貢獻,補證了隋唐時期數位著名高僧大德的生平事跡,闡明了唐代胡僧的功績,評說了
《宗教心理學》關注宗教心理學經典名家思想,重視核心概念和理論探究,聚焦不同宗教和文化與心理健康的關系,注重研究方法多樣整合,論及中國宗教和社會心理關切,為建構中國宗教心理學學科體系而努力。本書是第五輯,內容涵蓋弗洛伊德、弗洛姆等傳統(tǒng)名家的宗教心理學思想,儒家、佛教、道教、基督教、民間信仰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宗教與歷史(第十二輯)》由著名佛教學者程恭讓教授策劃,集中于佛教歷史文化研究,包括佛教中國化研究、佛教歷史與文化研究、書評三個欄目。本輯所收錄的文章,從不同角度豐富和拓展了佛教中國化這一中國宗教史研究中的古老問題,并對佛教文獻經典、佛教思想義理、佛教宗派發(fā)展等領域的學術深度進行了深入挖掘,聚焦當前學術前沿問題與方法,
《《賢愚經》詞匯研究》以北魏平城時期漢譯佛經代表性典籍《賢愚經》詞匯為研究對象,窮盡描寫了其中的名詞、動詞、形容詞、代詞、數詞、量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張忠堂,男,1968年2月出生,山西長治人,教授,文學博士,民革黨員。
本書是中央民族大學東亞佛教研究中心舉辦的“法藏與東亞佛教研究研討會”的論文集,收錄了十一篇文章,兩篇書評。其中法藏研究九篇,皆以傳世文獻和海外珍稀文獻為依據,討論法藏思想觀念及文本等議題。華嚴宗研究兩篇,一篇從翻譯等角度討論華嚴宗的觀音詮釋,一篇討論伯亭續(xù)法對法藏華嚴判教思想的發(fā)展。兩篇書評分別是關于《大乘起信論》的成
在生命的最后幾年,蘭克將目光轉向人類歷史上最難探討的主題之一:靈魂。《心理學與靈魂》這本經典之作即是對這一概念之起源、演化與本質的探索。與20世紀的其他知識分子不同,蘭克為靈魂保留了一個位置,而不是將它當成一種幻想而摒棄。在這本書中,蘭克將靈魂視作人類個體和社會一種普遍和必要的信仰,認為它在功能上一直沒變,雖然在形式上
作者蒂姆·惠特馬什在這部《與神作戰(zhàn)》中,把筆觸深入古代地中海世界,勾勒出歷經千年歷史巨變的希臘無神論,再現眾多哲人的思想風采。他們中既有或許是第一位坦承自己無神論立場的迪亞格拉斯,以及第一位唯物論者德謨克利特,又有伊壁鳩魯及其追隨者。在書中還可以看到早期基督徒如何撇清自己同無神論的關系,進而壓制懷疑上帝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