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針對高等院校公共藝術課程《藝術導論》的教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從藝術的本質與特征、藝術的起源、藝術的社會功用、藝術創(chuàng)作與作品、藝術鑒賞與批評五個方面闡述藝術的基本理論,下篇以實用藝術、造型藝術、表情藝術、綜合藝術、語言藝術這五類重要的藝術門類做具體的介紹和分析,力圖使抽象的藝術理論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把抽象的藝術理論和豐富生動的藝術現(xiàn)象結合起來。
本書深入淺出的說明紛繁的藝術現(xiàn)象下的藝術本質,從而使學生掌握藝術基本的概念,了解藝術的規(guī)律,拓展藝術視野,提高藝術鑒賞評價能力,樹立正確的藝術觀。
唐玉琴,著名歌唱家、聲樂教育家,江西省音樂家協(xié)會聲樂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F(xiàn)任華東交大藝術學院院長,教授。致力于聲樂表演及教學三十余年,教導出一批又一批后輩演唱家及聲樂教學骨干教師。
緒論
一、研究對象與主要內(nèi)容
二、學習目的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藝術的本質與特征
第一節(jié) 藝術的本質
一、藝術本質意義的探尋
二、馬克思主義對藝術本質問題的解析
第二節(jié) 藝術的特征
一、形象性
二、主體性
三、審美性
第二章 藝術的起源
第一節(jié) 關于藝術起源的幾種觀點
一、模仿論
二、巫術論
三、游戲論
四、勞動論
第二節(jié) 人類實踐與藝術的起源
一、藝術起源的多元決定論
二、人類的勞動實踐是藝術發(fā)生的根本動力
第三章 藝術的社會功用.
第一節(jié) 藝術與其他社會文化的關系
一、藝術與政治的關系
二、藝術與道德的關系
三、藝術與宗教的關系
四、藝術與哲學的關系
第二節(jié) 藝術的社會功能與作用
一、藝術的認識功能
二、藝術的教育功能
三、藝術的審美功能
四、藝術教育與美育
第四章 藝術創(chuàng)作與作品
第一節(jié) 藝術創(chuàng)作
一、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體——藝術家
二、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
三、藝術創(chuàng)作心理
四、藝術風格、藝術流派和藝術思潮
第二節(jié) 藝術作品
一、藝術作品的層次
二、典型和意境
第五章 藝術鑒賞與批評
第一節(jié) 藝術鑒賞
一、藝術鑒賞的基本規(guī)律
二、藝術鑒賞的審美心理、審美過程
第二節(jié) 藝術批評
一、藝術批評的定義及其與藝術鑒賞的關系
二、藝術批評的歷史沿革
三、藝術批評的特點與作用
四、當代藝術批評的原則
第六章 實用藝術
第一節(jié) 實用藝術的主要種類
一、建筑藝術
二、園林藝術
三、工藝美術與現(xiàn)代藝術設計
第二節(jié) 實用藝術的審美特征
一、文化審美性
二、技術審美性
第七章 造型藝術
第一節(jié) 造型藝術的主要種類
一、繪畫藝術
二、雕塑藝術
三、攝影藝術
第二節(jié) 造型藝術的審美特征
一、造型性
二、直觀性
三、瞬間性
四、永恒性
五、再現(xiàn)性與表現(xiàn)性
六、虛幻性
七、凝聚的形式美
第八章 表情藝術
第一節(jié) 表情藝術的主要種類
一、音樂藝術
二、舞蹈藝術
第二節(jié) 表情藝術的審美特征
一、抒情性與表現(xiàn)性
二、表演性與形象性
三、節(jié)奏感與韻律美
第九章 綜合藝術
第一節(jié) 綜合藝術的主要種類
一、戲劇藝術
二、戲曲藝術
三、影視藝術
第二節(jié) 綜合藝術的審美特征
一、綜合藝術的共性審美特征
二、不同類型綜合藝術的獨特審美特征
第十章 語言藝術
第一節(jié) 語言藝術的主要體裁
一、詩歌
二、散文
三、小說
四、戲劇和影視文學
五、網(wǎng)絡文學
第二節(jié) 語言藝術的審美特征
一、間接性與廣闊性
二、情感性與思想性
三、結構性與語言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