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集以“文學世界與族群書寫”為主題,探討中國與英語世界中的族群書寫、文化傳承與身份認同議題。文集分為四部分。*部分“族群書寫”研究中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族群文學。重點以廣西壯族的“劉三姐敘事”和貴州苗族的“蚩尤敘事”為對象,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在田野調(diào)查和文獻分析的基礎上,研究壯族和苗族的口承文化具有何種表述價值和結(jié)構(gòu)。第二部分“世界文學”以中西方的作家作品和文學史為研究對象,分析美國的多族群文學史建構(gòu)以及英國、中國的作家作品中的身份認同、地域認同。第三部分“學科交叉”梳理、評述和反思了文學人類學這一新興交叉學科的研究方法和范式。第四部分“述評對話”評論了文學與人類學研究的學人專著。
梁昭,廣西柳州人,四川大學文學博士,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F(xiàn)任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員,同時兼任中國多民族文學論壇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四川省比較文學學會副秘書長、四川大學《文化遺產(chǎn)研究》(輯刊)副主編。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學人類學、中國多民族文學、比較文學。出版專著《表述“劉三姐”——壯族歌仙傳說的變遷與建構(gòu)》(民族出版社,2014),參與撰寫《比較文學學》、《外國文學》、《大學語文》教材、“世界文學讀本系列”等教材;發(fā)表相關論文三十余篇。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多民族文學共同發(fā)展研究”子課題負責人。主持教育部項目1項、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四川大學青年學術人才”項目1項。主要教授課程:文化人類學、文學人類學、田野考察、外國文學等。任四川大學國家級精品課程“比較文學”的主講教師。
族群書寫
漢、壯文化的交融與疏離
——“歌圩”命名再思考
“老傳統(tǒng)”與“新敘事”
——以藍靛“劉三姐”敘事為例論“傳說”與
“歷史”的分野
彝人詩中的印第安
——阿庫烏霧《凱歐蒂神跡》的跨文化書寫
苗族蚩尤敘事中的族性書寫
從“母語文學”看少數(shù)權(quán)利和文化認同
世界文學
族群單位與文學建構(gòu)
——“美國文學”的“族群化”趨勢及特點
“變異學”和新“世界文學”模式:比較詩學新方向.
什么是“世界文學”?
——哈佛大學“世界文學”本科課程淺談
“謀殺母語”的詩學
——威爾士詩人格溫妮絲·劉易斯詩作中的
“文化認同”議題
比較文學與《詩經(jīng)》的諷寓性閱讀
——評蘇源熙《一個中國美學問題》
上海敘事中的“自觀”與“他觀”
——《長恨歌》小說文本和電影文本的比較
學科交叉
文學人類學研究范式再思考
中國多民族文學研究的新階段
“五四”歌謠學大潮中的“背影”
——論朱自清及其《中國歌謠》
述評對話
文化人類學“中國化”的早期嘗試
人類學視域中的中國“新富”
4——評莊思博的《焦慮的財富》
文學地理、空間批評和多元文化
——評丹珍草的《差異空間的敘事》
破解“蠱毒”之謎的人類學嘗試
——《蠱毒:財富和權(quán)力的幻覺》讀后感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