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的秘密:看透動作,就能看穿人心
人的每一個細小動作,哪怕只是一抬手、一投足,都反映著人的心理狀態(tài)。身體是最誠實的,身體語言不會輕易撒謊。透過它,能夠看穿人的心理;掌握它,可以鑒別人的欲望。
加拿大心理學家唐納德·赫布說過:當我說我非常氣憤時,或許是真的氣憤,或許是在說謊,或許是為了掩飾害怕,或許是幾種因素都有。通過觀察肢體動作,更有利于判斷出人的真情實感。人的每一個動作,都能反映出其心靈深處的動態(tài),是一種能夠展現心理變化的身體語言。在和別人交往時,只要對對方的一些身體動作多加留意,就能從中洞察對方的心思,即便是埋藏得很深的心理狀態(tài),也能從中窺探一二。
例如,一個人吐舌頭、晃腦袋,都可能蘊藏著深層的心理含義。即便他沒有說話,身體也會出現某種反應,這種反應是在不經意間出現的,通常難以隱藏。當然,就算他說話了,也不要將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他所說的話上,而要時刻關注他的肢體語言,因為只有通過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的相互印證,我們才能確認他說的話是不是真實的。關于這一點,我們在生活中都有十分深刻的體會:在打電話的時候撒謊,比當著對方的面撒謊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對方只能聽到我們的聲音,而無法看到我們的動作,所以我們露出破綻的機會就少了很多。
在20世紀的美國,一位母親曾經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
這位母親在一檔新聞節(jié)目上說,她和孩子一起到郊外游玩,結果孩子被幾個陌生人搶走。她發(fā)瘋般地追趕那幾個人的汽車,最后雙腳都被磨破了,也沒能追回自己的孩子。她祈禱自己的孩子不會受到傷害。
節(jié)目播出之后,很多人給這位母親打來電話,表示安慰的同時也表示要給予她需要的幫助。很多人甚至自發(fā)組成了尋人團,希望能夠找到這位母親丟失的孩子,讓一家人盡早團圓。
事情發(fā)展至此,這位母親成為很多人同情和關照的對象。然而,幾個月之后的變化卻讓人始料未及,甚至難以接受這位母親因虐殺兒童的罪名被警方逮捕了。
原來,這個在節(jié)目中表現得楚楚可憐的母親,親手殺害了自己的孩子并將其沉入湖底,之后又編造出一個根本就不存在的故事,以此牟取名利。
更出乎眾人預料的是,首先對這位母親產生懷疑的并不是警方,而是一位十分喜好心理學的觀眾。這位觀眾在觀看新聞的過程中,注意到了這位母親的一些微小的動作和表情不斷地揉眼睛和拽衣領,而這些小動作恰恰是人在撒謊時經常出現的,于是,這位觀眾將自己的發(fā)現報告給了警方。警方在調查之后,確定這位母親就是殺害自己孩子的真兇,并最終將她繩之以法。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就可能出賣一個人,暴露其內心世界。這并非聳人聽聞,而是經得起推敲和驗證的事實。一個人說的話可能是假的,甚至他的表情也能進行刻意的偽裝,但是他的肢體語言是不會撒謊的。任何一個不經意間出現的細小動作,都可能將他隱藏在心底的秘密泄露出來。
在生活中,我們不可避免地要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要想在交際場上常勝不敗,成為一棵交際常青樹,必須得在觀察動作方面下一番功夫。人的很多動作都能真實地透露出其心里的秘密,通過動作研究人的心理,這是一門非常深奧而難以掌握的學問。在實際應用中,我們不可能做到對每一個細小的動作都有深入的研究,但是,了解和掌握一些相關的知識還是十分必要的。
能夠解讀人的動作語言會讓我們受益良多,但是千萬不能因為有了少許經驗就開始飄飄然。人的動作多種多樣,有很多我們難以預料的變化。也許他在前一秒還振臂高呼,下一秒卻捶胸頓足起來。在這突然的變化之中,人的心理狀態(tài)也相應出現了巨大的起伏。倘若對方的動作已經變化,而我們還停留在之前的狀態(tài)之中,這必然會令對方心生不滿,交際活動只能以失敗告終。
能夠讀懂動作背后的秘密,會對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有益的影響,在與人交際方面更是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可能就是破譯人心的密碼,憑借它我們可以跨越人際交往中的鴻溝,離對方的心靈更近一步, 從而有效喚起共振。有時也會成為捷徑,幫助我們抵達事物的本質,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章 欲望長啥樣:練就火眼金睛,讓隱藏的欲望無所遁形
002 相由心生:相貌不等于心態(tài),但能反映心態(tài)
004 微表情:洞察欲望,抓住每一個細微的表情變
006 動作的秘密:看透動作,就能看穿人心
009 超限效應:話不在多而在精,不做讓人討厭的唐僧
012 習慣成自然:從口頭語中窺探人心欲望
015 色彩心理學:衣服的顏色折射人的心理
018 戳穿謊言:精妙的謊言背后,隱藏著種種欲望
021 側目旁觀:在別人面前的他,才是那個真實的他嗎
023 心理測試
第二章透視欲望:做交際場上的太陽,吸引別人圍著自己轉
026 感覺剝奪實驗:交際能力與個人成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029 首因效應:人人都想用好第一印象這塊敲門磚
032 刺猬法則:因為關系好,你就能侵占我的空間嗎
035 暗示效應:用心理暗示誘導人心
037 尊重對方:渴望金錢,更渴望獲得尊重
040 多看效應:頻繁露面,只為留下更深的印象
043 自嘲法則:丟臉沒什么,涮涮自己贏人心
046 特里法則:不要小瞧了對不起這三個字
049 心理測試
第三章 掌控欲望:欲望的好壞,往往只在一念之間
052 情緒定律:不懂什么叫理性的人,才會說自己理性
055 野馬結局:被人激怒,盡力克制發(fā)泄怒火的欲望
058 破罐子破摔:看似無欲無求,實為喪失自信
061 蝴蝶效應:有堵必疏,才能避免壓力決堤
064 條件反射:不經意間展現真實欲望
067 憤怒效應:所謂以牙還牙,無非是發(fā)泄怒氣的借口而已
070 巴納姆效應:總以自我為中心,才會上了算命先生的當
073 墨菲定律:越怕什么,越來什么
076 泰然自若:任他風吹浪打,情緒河里不翻船
079 詹森效應:沒人想關鍵時刻掉鏈子
081 心理測試
第四章 受贊欲望:追求贊美的糖衣,留意隱藏的炮彈
084 距離效應:甜言蜜語背后的劍最傷人
087 先揚后抑:贊譽固然可喜,卻不可被其迷住眼睛
090 贊美陷阱:贊美的花叢夾道,謹防一腳踏空
093 阿諛奉承:拍馬屁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但請別濫用
095 綁架策略:夸你幾句,你就得乖乖就范
098 阿倫森效應:夸獎的話不能一次說完
100 小心高帽:虛榮心理難避免,程度適當顯智慧
103 心理測試
第五章 博弈人生:追逐利益是本性,掌握規(guī)律才可得
106 邊際效益遞減規(guī)律:利益減少,讓對方先著急
108 互惠原則:做出讓步的時候,有必要附加一些條件
110 馬太效應:勝利者多助,失敗者寡助
112 登門檻效應:得寸進尺分兩面,正確利用價值觀
115 華盛頓合作定律:只顧個人利益,注定兩手空空
117 權威效應:盲目相信權威,就是自尋死路
119 拆屋效應:退而求其次的欲望表達
121 達維多定律:無法創(chuàng)造價值,那就注定被淘汰
123 心理測試
第六章 交友見欲望:朋友能為你兩肋插刀,也可能背后插你兩刀
126 效用心理:想交朋友,先得對人有用才行
129 自己人效應:自己人可以迅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
131 改宗效應:朋友有錯,必須旗幟鮮明地表示反對
133 鯰魚效應:有幾個搗蛋的朋友,團體的活力更強
135 過度理由效應: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視作理所應當
137 瀑布心理效應: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142 熱爐效應:觸碰底線的朋友,不交也罷
145 英雄崇拜:人們都喜歡與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做朋友
147 心理測試
第七章 錢能鑒人:幫你看清金錢背后那赤裸裸的欲望
150 凡勃倫效應:價格越高,越受人歡迎
153 財務分清:親兄弟,明算賬,斤斤計較不傷感情
155 棘輪效應:過度放縱的消費習慣,必然導致坐吃山空
158 剁手黨的困惑:購物成癮,見到東西就想買買買
160 享樂跑步機現象:金錢是個兩面派,想看哪面自己選
163 做個鐵公雞:守財奴都愛一毛不拔的生活方式
165 仇富心理:人人都有金錢欲,仇富并不是窮人的專利
167 拜金主義:渴望更好的生活,合理追求金錢不可恥
169 心理測試
第八章 剖析欲望:沒必要大驚小怪,每個人心里都有欲望的黑點
172 禁果效應:越是被禁止,越會想方設法去探求
174 旁觀者效應:樂見別人幫助受困者,自己只做旁觀者
176 青蛙效應:過于享受安樂,終將死于安樂
179 從眾心理:隨大流是種難以擺脫的潮流
181 帕金森定律:助手無能,才不會彰顯領導的平庸
184 半途效應:欲望不強,導致半途而廢的人比比皆是
187 心理測試
第九章 把控欲望:把黑暗隱藏起來,暢享脫胎換骨的新生
190 延遲滿足效應:忍一忍,更大的滿足在后面
193 鳥籠邏輯:慣性思維作祟,令欲望支配行為
196 暈輪效應:關注閃光點,其他全忽略
199 布里丹毛驢效應:學會取舍,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201 近因效應:無關偏見,關乎短時記憶
204 破窗效應:堅決抵制和懲處第一個打破窗戶的人
207 心理定式:揉碎固有觀念,發(fā)現更多可能
210 投射效應:在小人眼里,所有人都是小人
212 心理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