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記》是喬納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作者以異乎尋常的想象力,描寫主人公格列佛先后出游小人國,大人國,慧因國等地方時,遭遇的種種千奇百怪的事情。比如在小人國里他可以隨意地把上至國王小到平民的各式人等擺在手掌心里玩弄;而在大人國里,他又只能像個幼兒那樣處處受制于人,到慧因國以后,馬成了智慧的象征,而人成了下等動物。作者通過這些有趣的故事,諷刺了當時英國社會的種種弊端,如政客的爾虞我詐,富人的貪得無厭等。
離奇荒誕的航海游記,犀利幽默的政治寓言。美國《生活》雜志人類有史以來的20本*圖書。譯自作者親自審訂的權威版本,包含作者再版序言、原出版者致讀者信。內附原版精美插圖。
一
不論是不是真正讀過,或者通讀過,大約誰都知道《格列佛游記》是一部世界名著。在中國讀者中,喬納森·斯威夫特的名字或者不如莎士比亞、狄更斯、蕭伯納來得響亮,可是他的小人國、大人國的故事倒差不多稱得上家喻戶曉了。我記得十多年前中學英語的課本上好像就有過小人國游記的節(jié)選,當然是簡寫過的。這么一來,在家喻戶曉的同時,《格列佛游記》在一般人的心中仿佛成了一本兒童讀物。那么到底是不是呢?如果不是,它究竟又是怎樣的一部書?
《格列佛游記》是一部奇書,但我不同意有些評論家的觀點,認為這是一本兒童讀物。神奇的想象,夸張的手段,寓言的筆法(第四卷),固然是一般兒童讀物普遍的特點,但《格列佛游記》是以其杰出的諷刺而垂名世界文學史的,而斯威夫特的大名,至少在英國諷刺作家中,至今仍罕有其匹。也實在是斯威夫特的手段太高明了,把那些烏有之邦的故事講得煞有介事,連最容易被人忽視的細節(jié)也描寫得一絲不茍,以致近三百年來多少讀者只貪婪地享受書中那異想天開的情節(jié)和橫生的妙趣,而不去管那些故事背后的意義以及作者寫這部游記的真正動機。
《格列佛游記》一共由四部分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國)游記和第二卷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游記寫于一七二一年至一七二二年之間。第四卷慧國游記先于第三卷,寫于一七二三年。第三卷比較松散,鋪的面較開,以勒皮他(飛島)游記為主,兼及巴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和日本四個地方的游記,從一七二四到一七二五寫了兩年。四個部分應該可以說是相互獨立的,表面上的某種聯(lián)系或者對照也許只存在于第一卷和第二卷之間;格列佛由小人國中的巨人山,一下變?yōu)榇笕藝械目蓱z的矮子。當然,不論從正面頌,還是從反面諷,斯威夫特的情感和思想在四個部分中都是一以貫之的,那就是不留情面地對十八世紀前半期的英國社會進行全面的批判,尤其對統(tǒng)治階級的腐敗、無能、無聊、毒辣、荒淫、貪婪、自大等作痛快淋漓的鞭撻。這種批判和鞭撻的聲音在第四卷慧國游記中甚至達到了兇野暴烈的程度,批判和鞭撻的范圍也似乎要越出十八世紀初期的英國,而將矛頭直接指向罪孽深重、愚蠢骯臟、毫無理性的整個人類。這也就難怪不少批評家都指責斯威夫特對人類只有憎厭,至少也是個厭世主義者;蹏撬硐胫械臑跬邪,格列佛遭到智慧而理性的慧的放逐,滿心悵惘地回到那塊生他養(yǎng)他如今卻叫他厭惡的故土,憤怒地卻又無可奈何地與一幫野胡在一起度過自己的余年。
二
第一卷是標準的諷刺,可是寫得很迷人。雖說大家現(xiàn)在都承認小人國實際就是暗指英國,利立浦特宮廷也就是英國宮廷的縮影,但人們還是不得不佩服斯威夫特驚人的想象力。他何以會想得出小人國這么一個點子來的呢?格列佛與利立浦特人之間的大小比例為1∶12,這一比例在全卷書中從頭到尾都得到嚴格遵守,不曾出一點差錯。從寫作技巧上講,這種視覺的選擇是天才的,而它所產生的效果則是無處不在的幽默。我們當然知道作者是在諷刺,在挖苦,然而這種諷刺和挖苦是理性的,冷靜的,甚至于是較溫和的,作者還沒有完全激動起來,他只是在煞有其事地給你講故事,講一連串在讀者看來是聞所未聞的有趣故事:
國王自然是體態(tài)威嚴,只消一眼就可以看出他是所有利立浦特人的統(tǒng)治者?墒撬降琢瞬黄鹪谑裁吹胤侥?原來也就是比他手下的大臣們高一個手指甲。利立浦特人也對做官懷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渴望到朝廷去做官。那么如何才能入仕呢?自然不是學而優(yōu),事實上根本都不用學。他們的方法是呈請皇帝準許他們給皇帝陛下及朝廷百官表演繩上舞蹈,誰跳得最高而又不從繩上跌落下來,誰就接任宮中某個空缺的要職。比方后來老是跟格列佛過不去的財政大臣,他就比全王國任何一位大臣跳得要高,至少高出一英寸。當然也不是沒有意外事故發(fā)生,格列佛聽說,在他到這個國家之前,有一次財政大臣就差點兒跌死,要不是皇帝的一塊座墊恰好在地上減輕了他跌落的力量,他的脖子是肯定折斷了。
官做成,接下來的事就是明爭暗斗,互相傾軋。為什么事呢?就為他們穿的鞋子的跟高低不一樣。高跟黨和低跟黨積怨極深,從不在一塊兒吃喝或談話;实凼堑透h,按理說他手下的低跟黨大臣們很可以趾高氣揚地在宮廷里出出進進?闪钏麄儾话驳氖,作為王位繼承人的太子殿下有幾分傾向于高跟黨,至少他們看到他的一只鞋跟比另一只要高些,所以走起路來一拐一拐。如今得勢的低跟黨前途是很有些渺茫的。
內患方殷,利立浦特卻還要對另一個小人國不來夫斯庫發(fā)動戰(zhàn)爭。又是為什么呢?原來是兩國在人們吃雞蛋時應該先打破大的一端還是小的一端的問題上意見相左。利立浦特本來是大端派,可當朝皇帝的祖父小時候吃雞蛋時,一次依古法打雞蛋,不幸將一個手指弄破了,從此一道敕令,全國上下一律改打雞蛋小的一端。百姓不服,紛紛逃往較為開明的不來夫斯庫去避難。大端派流亡者在那里受到庇護,還深得不來夫斯庫朝廷的信任,于是雙方之間掀起血戰(zhàn),各有勝負?墒侨缃癫灰粯恿,利立浦特有了巨人山格列佛,一下子就征服了敵國,逼使對方俯首稱臣。
格列佛在利立浦特的結局卻頗令他喪氣。本來他涉過海峽只手將不來夫斯庫最大的五十艘戰(zhàn)艦拖了就走,應該說是為利立浦特王國立下了史無前例的功勛;事實上他也確實被封了那達克利立浦特最高的榮譽稱號?墒腔实圬澬牟蛔,居然要格列佛再去把剩下的敵方軍艦全部拖到他的港口來,將不來夫斯庫整個滅掉,化做他的一個行省,派一位總督去治理,還要強迫那里的人民也全都改做小端派,這樣他就認為自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至高至上的君主了。格列佛自然不能答應,不為別的,只因為他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個自由、勇敢的民族淪為奴隸。格列佛就這樣失了皇帝的恩寵。
不只如此。海軍大臣自格列佛立功以后一直視這個巨人山為眼中釘。他心想,你只手就可以將敵國的整個艦隊拖了就走,我這個海軍大臣還有什么可混的?財政大臣本來就與格列佛不和,以后又疑心他和自己的老婆有說不清的關系。更要命的是,有一天夜里皇后的寢宮忽然失火,格列佛趕去救火,可惜救火用的水桶只有針箍那么大,水源又不在附近,情急之中,他想到一條妙計:小便滅火。他仗著自己前一天晚上喝了大量的酒,這酒又正好有極好的利尿作用,于是就狠狠地撒了一泡,撒得也正是地方,結果三分鐘火就整個兒被澆滅了,花了多少年心血建成的其他皇家建筑也終于免遭毀滅,被救了下來。這本來也該算是立了大功吧,皇后卻引為奇恥大辱,當著幾個主要心腹的面,發(fā)誓定要報復。
格列佛的面前自然就只有險惡的命運了。事實上,皇帝和大臣們已經準備了一篇義正辭嚴的彈劾狀,要將他處死,幾位對他懷恨在心的大臣還各各提出了將他處死的具體的措施。最后倒還是皇帝慈悲為懷,念他往日有功,力爭免他一死,而改判較輕的刑罰:刺瞎兩眼,逐漸減少他的口糧以致其慢慢餓死。幸虧格列佛事先得到消息,才得以逃往不來夫斯庫。不來夫斯庫皇帝當然把他視做寶貝,表示只要格列佛愿意為他效勞,他可以盡一切力量予他以保護。可格列佛至此已經對一切所謂的君王絕望了,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在那里呆下去了。
讀者就是這樣被他斯威夫特這些故事迷住了,忘記了他的每一個故事其實差不多都是有所指的。不論是高跟黨還是低跟黨,大端派還是小端派,甚至于像財政大臣這樣具體的人,都可以從當時的英國上層社會找到他們的影子。有些評論家甚至認為,那么一些有所指的諷刺,其實也完全適用于整個人類,而并不僅僅限于英國。
第一卷中的諷刺是正面的,直接的。格列佛儼然以巨人的身份在由袖珍的人、事、物組成的利立浦特雄視闊步。雖然他也時常受到騷擾,經歷種種不如意,在大街上走路必須時刻注意,以免一不小心就將人踏死或者將房屋踩塌,可他永遠是居高臨下的,無論皇帝還是大臣,任其何等自傲自狂,在格列佛的眼中,永遠只是一群荒唐愚蠢的、微不足道的小動物。這里的比例是1∶12,格列佛從頭至尾享受著俯視的便宜和痛快。當然,就是這么一個小人國,其內部的腐敗和紛爭,也終有一天會將其自身毀滅。
三
第二卷布羅卜丁奈格游記與第一卷適成對比。格列佛來到了大人國,一下子由巨人山縮為格里爾特里格(侏儒),置身大人國,自己仿佛變成了一個利立浦特人。比例倒了過來,成了12∶1,格列佛的視角一下由居高臨下變?yōu)樘幪幯鲆暋_@一強烈的對照手法是具有象征意義的。大人國雖不是斯威夫特的理想國,但他在這里似乎找到了一位較為開明的理想的君主。這位君主博學而善良,他以一種十分簡單的政治和法律統(tǒng)治著這個國家。人是復雜的動物,何以簡單的統(tǒng)治就能奏效呢?這就對人的道德心提出了要求,尤其是對統(tǒng)治者的道德提出了要求;統(tǒng)治者腐敗墮落,不能身正,老百姓的歪和邪是必然的,不能一味罵人心不古。斯威夫特當然不便直接來痛罵英國的統(tǒng)治階級;和第一卷中一樣,他依然用諷刺,可這時的諷刺在方式上已經和前面不一樣了,不是正面去諷,而是大說反話,故意把自己立為靶子,然后借大人國國王的口加以無情的攻擊。
格列佛牢記古希臘哲學家和歷史學家的教誨,盡量掩飾自己的政治媽媽的缺陷和丑陋,而竭力宣揚她的美德和美麗。他滿懷自豪地向國王敘述自己的祖國在過去一百年中的重大事件以及各個方面的輝煌成就,希望引起國王的重視和贊賞。不料,國王聽后大為震驚,斷然宣稱那些事不過是一大堆陰謀、叛亂、暗殺、大屠殺、革命和流放,是貪婪、黨爭、虛偽、背信棄義、殘暴、憤怒、瘋狂、仇恨、嫉妒、淫欲、陰險和野心所能產生的最惡的惡果。他還不厭其煩地幫格列佛總結英國的業(yè)績:
我的小朋友格里爾特里格,你對你的祖國發(fā)表了一篇最為堂皇的頌詞。你已十分清楚地證明:無知、懶散和腐化有時也許正是做一個立法者所必備的惟一條件;那些有興趣、有能力曲解、混淆和逃避法律的人,才能最好地解釋、說明和應用法律。我想你們有幾條規(guī)章制度原本還說得過去,可是那一半已被廢除了,剩下的全被腐敗所玷污。從你所說的一切來看,在你們那兒,獲取任何職位似乎都不需要有一點道德,更不用說人要有什么美德才能封爵了。教士地位升遷不是因為其虔誠或博學;軍人晉級不是因為其品行或勇武;法官高升不是因為其廉潔公正;議會議員也不是因為其愛國,國家參政大臣也不是因為其智慧而分別得到升遷。
他最后得到的結論是:
你的同胞中,大部分人是大自然從古到今容忍在地面上爬行的小小害蟲中最有毒害的一類。
格列佛自然很是失望,不過很快就從心里原諒了這位國王。他明白,國王之所以不能欣賞他所宣揚的自己祖國的種種偉業(yè),完全是因為國王與世隔絕,孤陋寡聞,結果自然是無知與偏見。他說,如果把生活在這么偏遠地方的一位君王的善惡觀提出來作為全人類的標準,那真是叫人難以忍受了。
這種反諷相當尖刻,具有叫對方無法還手的力度。斯威夫特也顯然越說越沒有顧忌了,他開始激動,他拋卻了利立浦特游記中那種冷靜和幽默;微縮的人和物對讀者造成的迷惑力沒有了,放大的人和物對讀者造成的最初的沖擊力也逐漸減弱,故事性被降到次要的地位,我們明顯地感覺到斯威夫特已經是義憤填膺了,他那強烈的感情似乎正在沖向一個頂點。這可由格列佛向國王敬獻火藥槍炮的制造方法而遭斷然拒絕這一事情得到清楚的證明。國王聽了格列佛的建議大為震驚,他很驚異像我這么一只無能而卑賤的昆蟲,竟懷有如此非人道的念頭,說起來還這么隨隨便便,似乎我對自己所描繪的那些毀滅性的機器所造成的流血和破壞這樣普通的結果壓根就無動于衷。他說,最先發(fā)明這種機器的人一定是惡魔天才,人類公敵。他表示寧可失去半壁河山,也不愿擁有這樣一種殺人的武器。他警告格列佛,如果還想保住一命,就決不要再提這事了。于是格列佛只好感嘆:狹隘的教條和短淺的目光就產生了這么奇怪的結果!
要說斯威夫特對人類懷有憎厭,他的這種情緒到第二卷結束已經暴露得很清楚了,只是還沒有發(fā)展到最狂烈的地步。我們正期待著高潮的到來,忽然卻插進來一個勒皮他(飛島)游記,從而使我們的注意力稍稍地有所轉移。
四
不論作者是出于何種考慮,第三卷的出現(xiàn)多少有點破壞了《格列佛游記》作為一個整體的形式的完美性。就組成第三卷的那一系列斷片來說,本身也缺乏力度,結構顯得較為松散。涉及的范圍擴大了,可更多的倒好像是作者在說笑話;即使不是笑話,許多地方還談不上是諷刺。從寫作手法上講,直接的敘述和描寫代替了反語。強烈的對照也不見了,卻時見夸張。當然神奇的想象依然存在,作者對細節(jié)的關注和駕馭力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第三卷充當了一種緩沖劑,緩和了第二和第四卷之間強烈的感情。讀者在這里也獲得某種休息,得以舒一口氣,會心一笑,說一句,這么多荒唐事,真有趣!
【作者簡介】
喬納森斯威夫特,出生于愛爾蘭都柏林的一個貧苦家庭。1682年入都柏林三一學院求學,并獲得學士學位;1692年獲牛津大學碩士學位;1701年在三一學院獲神學博士學位。離開三一學院后,斯威夫特曾給貴族當私人秘書,后來回到故鄉(xiāng)做牧師,介入政治,為托利黨的《考察報》撰稿,寫下了大量的政治論文。
斯威夫特的文筆以諷刺見長,是諷刺文學的一代宗師。斯威夫特的諷刺性散文很多,較為著名的有《桶的故事》、《書的戰(zhàn)爭》、《布商的信》和《一個小小的建議》等。斯威夫特一生不得志,他的社會經歷使他看透了一切,于是他寫下了不朽名著《格列佛游記》。
【譯者簡介】
楊昊成,作家、翻譯家,教授,現(xiàn)任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美國文明研究所副所長,南京市翻譯家協(xié)會會員。譯有《老人與海》、《沉默的羔羊》、《洛麗塔》、《格列佛游記》等。
格列佛船長給他的親戚辛浦生的一封信
出版者致讀者
第一卷
利立浦特游記
第一章
作者略述自身及其家庭出游的最初動機海上船只失事,泅水逃生利立浦特境內安全登陸被俘,押解到內地
第二章
利立浦特皇帝在幾位貴族的陪同下前來看在押的作者描寫皇帝的儀容與服飾學者們奉命教授作者當?shù)卣Z言他因性格溫順博得皇帝的歡心衣袋受到搜查,刀、手槍被沒收
第三章
作者給皇帝和男女貴族表演一種極不尋常的游戲描寫利立浦特宮廷中的各種游樂活動作者接受某些條件后獲得自由
第四章
關于利立浦特首都密爾敦多以及皇宮的描寫作者與一位大臣談帝國大事作者表示愿為皇帝效勞對敵作戰(zhàn)
第五章
作者以特殊戰(zhàn)略阻止了敵人的侵略被授予高級榮譽稱號不來夫斯庫皇帝遣使求和皇后寢宮失火;作者幫忙搶救了其余的宮殿
第六章
關于利立浦特居民的情況:他們的學術、法律、風俗和教育兒童的方法作者在該國的生活方式他為一貴婦人辯護
第七章
作者得到消息,有人陰謀指控他犯有嚴重的叛國罪,只好逃往不來夫斯庫他在那里受到歡迎
第八章
作者僥幸找到離開不來夫斯庫的辦法,經歷一些困難后,安全回到自己的祖國
第二卷
布羅卜丁奈格游記
第一章
關于一場大風暴的描寫;船長派出長舢板去取淡水;為了看看那是什么地方,作者隨長舢板一同前往他被丟在岸上;被一個當?shù)厝俗阶,隨后帶到一個農民家里他在那里受到招待,接著發(fā)生了幾起事件關于當?shù)鼐用竦拿鑼?/p>
第二章
關于農民女兒的描寫作者被帶到一個集鎮(zhèn),接著被帶到了首都旅途中的詳情
第三章
作者奉召入宮王后從他的農民主人手里把他買下來獻給國王他和國王陛下的大學者們辯論朝廷為作者提供了一個房間他深得王后的歡心他為祖國的榮譽辯護他和王后的侏儒吵嘴
第四章
關于這個國家的描寫修改現(xiàn)代地圖的建議國王的宮殿及首都概況作者旅行的方式主要廟宇的描述
第五章
作者經歷的幾件險事一名罪犯被處決的情形作者表演航海技術
第六章
作者討好國王和王后的幾種方法他表現(xiàn)了他的音樂才能國王詢問關于英國的情況,作者就此所作的敘述國王的意見
第七章
作者對祖國的愛他提出一項對國王極為有利的建議,卻遭拒絕國王對政治一無所知該國學術很不完善,且范圍狹窄該國法律、軍事和政黨的情況
第八章
國王和王后到邊境巡行作者隨從作者詳細敘述他離開這個國家的情形他回到英國
第三卷
勒皮他 巴爾尼巴比 拉格奈格 格勒大錐 日本游記
第一章
作者開始第三次航海為海盜所劫一個心腸毒辣的荷蘭人他來到一座小島他被接入勒皮他
第二章
勒皮他人的性格和脾氣他們的學術國王及其朝廷作者在那里受到的接待當?shù)鼐用窨謶植话矉D女的情形
第三章
在現(xiàn)代哲學和天文學中已經解決了的一種現(xiàn)象勒皮他人在天文學上的偉大進展國王鎮(zhèn)壓叛亂的手段
第四章
作者離開勒皮他他被送往巴爾尼巴比到達巴爾尼巴比首府關于首府及其近郊的描寫作者受到一位貴族的殷勤接待他和貴族的談話
第五章
作者得到許可前往參觀拉格多大科學院科學院概況教授們所研究的學術
第六章
再說科學院作者提出幾項改進的意見,都被榮幸地采納了
第七章
作者離開拉格多到達馬爾多納達沒有便船可坐短途航行到達格勒大錐受到當?shù)匦姓L官的接待
第八章
格勒大錐概況(續(xù))古今歷史訂正
第九章
作者回到馬爾多納達航行至拉格奈格王國作者被拘禁被押解到朝廷他被接見的情形國王對臣民十分寬大
第十章
拉格奈格人受到作者的贊揚關于斯特魯?shù)虏剪敻竦脑敿毭鑼懀蛔髡吲c一些著名人士談論這個話題
第十一章
作者離開拉格奈格,坐船前往日本又從那兒坐一艘荷蘭船到阿姆斯特丹,再從阿姆斯特丹回到英國
第四卷
慧國游記
第一章
作者出外航海,當了船長他的部下圖謀不軌,把他長期禁閉在艙里,后又棄他于一塊無名陸地他進入這個國家關于一種奇怪動物野胡的描寫作者遇見兩只慧
第二章
作者由一只慧領到家中關于房屋的描寫作者受到接待慧的食物作者因吃不到肉而感到痛苦,但最終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他在這個國家吃飯的方式
第三章
作者得到慧主人的幫助和教導,認真學習它們的語言關于這種語言的介紹幾位慧貴族出于好奇前來看望作者他向主人簡單報告他的航海經過
第四章
慧的真假觀主人不同意作者的說法作者更為詳盡地敘述自己的身世和旅途經歷
第五章
作者奉命向主人報告關于英國的情況歐洲君主之間發(fā)生戰(zhàn)爭的原因作者開始解釋英國憲法
第六章
再談安女王統(tǒng)治下的英國歐洲宮廷中一位首相大臣的性格
第七章
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主人根據(jù)作者的敘述對英國的憲法和行政發(fā)表看法,并提出類似的事例加以比較主人對人性的看法
第八章
作者關于野胡的幾種情況的敘述慧的偉大品德青年慧的教育和運動它們的全國代表大會
第九章
慧全國代表大會進行大辯論,辯論結果是如何決定的慧的學術它們的建筑它們的葬禮它們的語言缺陷
第十章
作者的日常生活安排,他跟慧在一起的幸福生活因為他經常跟它們交談,他在道德方面有很大的進步他們的談話作者接到主人通知必須離開這個國家他十分傷心,昏倒在地,可還是順從了他在一位仆人的幫助下設法制成了一艘小船,冒險出航
第十一章
作者的危險航程他到達新荷蘭,打算在那兒定居被一個當?shù)厝擞眉鋫黄咸蜒廊怂,強行帶到他們的船上船長對他的熱情招待作者回到英國
第十二章
作者記事真實可靠他出版本書的計劃他譴責那些歪曲事實的旅行家作者表明自己寫作并無任何險惡目的有人反對,作者答辯開拓殖民地的方法作者贊美祖國他認為國王有權占領他描述的那幾個國家征服那些國家的難處作者向讀者作最后告別;談到他將來的生活方式;提出忠告;游記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