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解決了你想學習心理學知識,但是對大部頭的教材望而生畏;想了解心理學實驗,但是數(shù)據(jù)、符號和公式讓你退避三舍的問題。它讓你在輕松閱讀中不僅了解心理學知識、洞穿20世紀心理學發(fā)展的軌跡,而且可以揭露人類行為背后的心理秘密。
本書*版出版后,受到無數(shù)讀者追捧,在當當網(wǎng)和亞馬遜網(wǎng)上引起熱議,更有心理學老師將它推薦為心理學專業(yè)學生必讀參考書。
[前言]
14歲那年,我第一次進行心理學實驗。我們在緬因州有間老舊的度假小屋,石灰墻面斑駁剝落,凹陷之處有浣熊棲息。有一天,我從中抓出一只小浣熊,我叫它阿梅莉亞。它嘴角還沾著奶水,雙眼緊閉,不停啼哭,拼命揮動四肢。幾天后,原本緊閉的雙眼微微睜開。
心理學家洛倫茲(Konrad Lorenz)養(yǎng)的鴨子睜開眼最先看到他,進而追隨模仿他的行為舉止,這被稱為印刻效應(imprint)。所以我讓阿梅莉亞一睜開眼就看到我,視線所及,別無他人。我走到哪兒,它就跟到哪兒,還在我腳邊打轉。要是害怕,它就會攀住我的小腿不放。它跟著我找書店、去學校、逛街、睡覺,模仿我的舉動。理論上是我讓阿梅莉亞產(chǎn)生了印刻現(xiàn)象,但到后來,反而我的生活習性越來越像它了。和阿梅莉亞在一起時,我會伸手到池塘里抓魚,我開始喜歡在夜里出沒,欣賞潮濕草地上晶瑩的露珠,而黑眼圈也越來越明顯了。
最后我在筆記中寫道:母親也受印刻效應的影響。我不禁要問:這種互依共生的模式中,到底誰影響誰?某種生物若與他種生物長期親密相處,先天習性是否會日趨退化,完全仿效他種生物的行為反應?世界上真有狼群養(yǎng)大的孩子、會寫字的黑猩猩嗎?正是這些問題引發(fā)了我對心理學的興趣,且持續(xù)至今。隨著年歲增長,我更感興趣的是用來探究這些問題的方法。一開始讓我著迷的是阿梅莉亞(被試),后來卻進一步想了解心理學實驗的設計架構:提出假設,設計實驗步驟,詳盡的質性描述,屏息凝神或百般無聊地等待結果。不論人為或巧合,心理學實驗都少不了這些要素。
追溯本書的寫作動機,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浣熊寶寶阿梅莉亞,但還有許多因素也同樣重要。我一直覺得心理學實驗很有意思,因為最理想的心理學實驗就是去蕪存菁后的生活,這是濃縮的人生經(jīng)驗。就像化學實驗借助種種儀器,逐一分析出某種化合物的成分一樣,心理學實驗讓我們在特定情境中,清楚看到喜愛、恐懼、順從、怯懦等心理作用。我們常因為生活的急促忙亂,而忽略行為反應的其他面向。偉大的心理學實驗則凸顯出這些面向,讓我們能更清楚地檢視、了解自我。
就讀心理研究所期間,我有機會觀察各種動物和人,進行實驗。我看過中風病人,右臉麻痹,沒有表情;失明的病人卻能讀出信件內容,令人百思不解。我觀察等電梯的人,多數(shù)人明知猛按按鈕,電梯也不會快點到,卻還是猛按個不停。我想知道,這些人為何還要按個不停?這種電梯行為反映怎樣的人類思維?我當然也看過經(jīng)典心理學實驗的相關文獻資料,它們多半出自學術期刊,并且伴隨許多量化資料與統(tǒng)計圖表。我總覺得若能對實驗內容多加著墨,必能呈現(xiàn)更多深刻獨到的觀點。遺憾的是,現(xiàn)有的文獻資料不是平鋪直敘,就是單調乏味。多數(shù)報告不外乎如此,都未能掌握心理學實驗的精髓。這也是促使我寫作本書的主要原因。探討心理學實驗不能只重視結果,更應深入了解其內涵。我在寫作本書時,一直以此要求自己。
人生畢竟不是由資料重點、手段工具、理論模式所構成。生活是一連串的故事,先要吸收理解,再加以重組改寫。講述故事的方式向來最能讓人感同身受。本書談到的心理學實驗,都改以故事方式呈現(xiàn),希望幫助讀者掌握個中要義。
心理學實驗主題類型繁多,若無長篇累牘,不可能全數(shù)囊括。本書限于篇幅,僅挑選10項心理學實驗,加以探討。這些實驗直接觸及若干與人類切身相關的議題:我們是誰?人類與其他動物有何不同?我們真能掌握自己的生命嗎?何謂道德?何謂自由?今日環(huán)境已大不相同,這些實驗與21世紀的我們還有何關聯(lián)?現(xiàn)代神經(jīng)心理學家可以直接觀察老鼠的神經(jīng)反應與連結,從生理層面了解其特定行為模式,斯金納(B.F.Skinner)的行為理論還能帶來什么啟示?當年羅森漢(David Rosenhan)假扮精神病人,探討精神疾病的診斷過程。在今天看來,這個實驗宛如一出異想天開的黑色喜劇。時至今日,我們理當發(fā)展出更客觀完備的標準用于診斷這些疾病。那么若再進行一次羅森漢的實驗,結果會有不同嗎?即使欠缺充分明確的病原學或病理學基礎,我們是否仍能界定異常和正常?心理學有兩項主要的研究方法,一是客觀的統(tǒng)計歸納,二是主觀的演繹詮釋,這些方法算得上是科學嗎?所謂科學,從某些方面看,不也是研究者的主觀詮釋?
早在19世紀末,現(xiàn)代心理學之父馮特(Wilhelm Wundt)設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學實驗室,實驗室配備了各式各樣的科學儀器,目的是以實證定量的方式研究心理學,科學的心理學自此誕生。然而種種實驗顯示,心理學這門學科先天不良,只有虛幻空泛的形體與松散連結的四肢。這個怪物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間不斷成長,時至今日,已經(jīng)長成什么樣子了?本書雖然不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但讀者可以通過閱讀書中這些實驗,而對上述問題有一番深刻體會。
綜觀本書,讀者可以發(fā)現(xiàn),心理學研究日益偏重生物層面,這儼然是大勢所趨。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神經(jīng)元的內部機制,也知道基因如何通過影響蛋白質的組成,從而決定生理特征與思維能力。我們不僅能解釋思想形成的過程與機制,也知道思想如何引發(fā)行為。
但人為何有思想?為何受特定思想左右?為何會記住或遺忘?這些記憶有何意義?對人生有何影響?對于這些問題,我們還沒有令人滿意的解釋。換言之,我們可以用生理學觀點界定記憶的本質,但這些本質最終會以何種形式呈現(xiàn),帶有何種意義,仍由個體所主導決定。
對我來說,描述這些實驗等于是科學與藝術的寫作練習。我不僅得知實驗結果,也借此了解這些研究者的人格特質及因人而異的研究動機,以及實驗過程中經(jīng)歷了哪些曲折才獲得最終結果。我也看到這些資料在當時激起的反響,對后代的啟發(fā)以及是否獲得了應有的重視與應用。總之,本書讓我得以回顧過去,思索未來。21世紀的心理學會有什么樣的發(fā)展?我心中已略有概念。巴甫洛夫搖著鈴,外科醫(yī)師繼續(xù)深入探究復雜的腦部。
現(xiàn)在,請翻到下一頁!
勞倫·斯萊特
l 哈佛大學心理學碩士,波士頓大學教育學博士,既是一名心理學家,也是一名專業(yè)作家。
l
她的寫作風格受到學術界的批評,但深受普通讀者的喜愛。這本書被譽為溝通學術與大眾最重要的作品。
l
她的作品獲獎頗豐。其著述曾獲選收錄于《全美*論文》《全美*科學著作》《全美*雜志論文》等論文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