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學實驗》(第三版)前五章對普通化學實驗基礎知識進行了介紹,如實驗室常用儀器、實驗室基本操作、普通化學微型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與實驗報告的撰寫等,相比于第二版,對常用儀器設備進行了更新,補充了一些精密儀器的介紹和使用,如紅外光譜、X射線衍射、熱重分析、透射電鏡等。第6章共30個基礎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第7章共17個設計性實驗。本書實驗項目選取注重經(jīng)典和創(chuàng)新相結(jié)合,以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
《普通化學實驗》(第三版)可作為理工類院校非化學化工類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供相關人員參考。
李金靈,女,1981年12月出生,2007年6月、2011年6月畢業(yè)于陜西師范大學,分別獲得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固體廢棄物處理和腐蝕與防護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擔《普通化學》、《文獻檢索》等本科生及留學生課程的教學。主持陜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項目1項、陜西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科研計劃項目1項、西安市科技計劃項目1項和西安石油大學博士科研啟動基金1項,指導省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2項。近年來,以第 一作者在Corrosion Science、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Russian 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等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SCI收錄13篇,EI收錄2篇;作為第 一發(fā)明人獲授權(quán)發(fā)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
第1章緒論1
1.1普通化學實驗的目的和要求1
1.2實驗室守則 1
1.2.1學生守則1
1.2.2實驗室工作守則2
1.2.3實驗守則 2
1.3實驗室安全基本知識3
1.3.1實驗室安全規(guī)則3
1.3.2實驗室常見急救用具3
1.3.3實驗室中意外事故的處理3
1.4學生損壞實驗儀器的賠償制度4
1.5實驗室廢物的處理4
第2章普通化學實驗的常用儀器及使用注意事項5
2.1普通化學常用儀器5
2.2玻璃儀器的洗滌與干燥13
2.2.1玻璃儀器的洗滌13
2.2.2玻璃儀器的干燥14
2.3玻璃儀器的簡單加工14
2.3.1玻璃儀器的截斷與熔光14
2.3.2玻璃管的彎曲15
2.3.3玻璃管拉細和滴管的制作16
2.4試劑的取用16
2.4.1化學試劑的級別16
2.4.2固體、液體試劑的取用16
2.5稱量18
2.5.1托盤天平18
2.5.2分析天平19
2.5.3電子天平23
2.6加熱25
2.6.1酒精燈26
2.6.2酒精噴燈26
2.6.3煤氣燈27
2.6.4水浴加熱28
2.6.5油浴和沙浴加熱29
2.6.6電加熱29
2.7溶解、蒸發(fā)與結(jié)晶30
2.7.1溶解30
2.7.2蒸發(fā)30
2.7.3結(jié)晶31
2.8固-液分離31
2.8.1傾析法31
2.8.2過濾法32
2.8.3離心分離法34
2.9氣體的發(fā)生、凈化與收集35
2.9.1啟普發(fā)生器35
2.9.2氣體鋼瓶36
2.9.3氣體的干燥和凈化36
2.9.4氣體的收集37
2.10溫度的控制與測量37
2.10.1溫度的控制37
2.10.2溫度的測量37
2.11干燥器的使用38
2.12玻璃量器及使用38
2.12.1量筒的使用38
2.12.2容量瓶的使用39
2.12.3移液管的使用40
2.12.4滴定管的使用41
2.13試紙44
2.13.1pH試紙44
2.13.2石蕊試紙44
2.13.3碘化鉀-淀粉試紙44
2.13.4醋酸鉛試紙44
第3章普通化學微型實驗簡介45
3.1微型化學實驗的發(fā)展歷史45
3.2微型化學實驗的特點46
3.3微型化學實驗的儀器46
3.3.1成套玻璃儀器及一些單元操作裝置46
3.3.2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儀器48
3.3.3微型儀器的組裝示例51
第4章普通化學實驗的精密儀器52
4.1pH計52
4.1.1pH計的組成52
4.1.2pH計的工作原理52
4.1.3pB-10型pH計的外形及功能53
4.1.4pB-10型pH計的使用方法54
4.1.5pHS-25型數(shù)顯酸度計的使用方法58
4.2分光光度計59
4.2.1測定原理59
4.2.2721型分光光度計60
4.3阿貝折射儀62
4.3.1阿貝折射儀的組成62
4.3.2阿貝折射儀的工作原理64
4.3.3阿貝折射儀的使用65
4.3.4注意事項66
4.3.5維護與保養(yǎng)67
4.4電導率儀67
4.4.1測量原理67
4.4.2操作步驟67
4.5旋轉(zhuǎn)蒸發(fā)儀68
4.5.1旋轉(zhuǎn)蒸發(fā)儀的基本操作69
4.5.2旋轉(zhuǎn)蒸發(fā)儀的使用方法70
4.6索氏提取器70
4.6.1索氏提取器組成及工作原理70
4.6.2索氏提取器萃取操作71
4.7X射線衍射儀71
4.7.1工作原理71
4.7.2X射線衍射儀的結(jié)構(gòu)72
4.7.3衍射實驗方法72
4.8紅外光譜技術72
4.8.1紅外光譜簡介72
4.8.2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介紹74
4.9熱重分析法76
4.9.1TG和DTG的基本原理與儀器76
4.9.2影響熱重分析的因素78
4.9.3熱重分析法的應用78
4.9.4操作過程78
4.10差示掃描量熱法(DSC)79
4.10.1實驗原理79
4.10.2影響DSC曲線的因素80
4.10.3耐馳公司400PC DSC儀使用方法81
4.10.4DSC在高聚物研究中的應用82
第5章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及實驗報告的書寫84
5.1誤差及有效數(shù)字的處理84
5.1.1誤差84
5.1.2測定數(shù)據(jù)的取舍86
5.2有效數(shù)字88
5.2.1有效數(shù)字的概念88
5.2.2有效數(shù)字使用規(guī)則88
5.3實驗報告書寫方法89
5.3.1實驗結(jié)果的表達89
5.3.2實驗報告的書寫91
5.3.3實驗報告的基本格式91
第6章基礎實驗和綜合性實驗95
實驗一分析天平的稱量練習95
實驗二化學反應摩爾焓變的測定96
實驗三醋酸解離度和解離常數(shù)的測定100
實驗四氧化還原反應與電化學102
實驗五碳酸氫鈉的制備107
實驗六鄰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測定鐵109
實驗七s區(qū)、p區(qū)元素111
實驗八d區(qū)元素與配位化合物116
實驗九去離子水的制備與檢驗121
實驗十自來水硬度的測定123
實驗十一鈣離子含量的測定——EDTA法125
實驗十二硫酸根含量的測定——重量法127
實驗十三水溶性表面活性劑臨界膠束濃度的測定128
實驗十四分子篩的合成129
實驗十五塑料電鍍130
實驗十六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的合成133
實驗十七復方阿司匹林片中主要成分的分離與鑒定135
實驗十八磺胺嘧啶銀的合成137
實驗十九茶葉中茶多酚的提取139
實驗二十蔬菜中天然色素的提取、分離和測定141
實驗二十一聚乙烯醇縮甲醛反應制備膠水144
實驗二十二彩色電視三基色(紅、綠、藍)熒光粉的制備147
實驗二十三新型汽油、柴油消煙劑——二茂鐵的制備149
實驗二十四由廢定影液制備金屬銀和硝酸銀151
實驗二十五納米材料的合成及表征152
實驗二十六差示掃描量熱法DSC測定聚合物的熱性能155
實驗二十七均相沉淀法制備納米CeO2156
實驗二十八洗衣粉中活性組分與堿度的測定158
實驗二十九利用微型實驗儀器電解水實驗設計160
實驗三十 利用手持技術研究酸堿中和反應電導率的變化規(guī)律161
第7章設計性實驗164
選題一pH試紙的系列微型化學實驗165
選題二稀溶液通性實驗166
選題三緩沖溶液的配制及緩沖性能實驗167
選題四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167
選題五氧化劑氧化能力大小的比較167
選題六配合物的磁性實驗167
選題七碳酸鹽的熱穩(wěn)定性168
選題八鉻酸鹽與重鉻酸鹽的相互轉(zhuǎn)化168
選題九銀氨配離子配位數(shù)的測定168
選題十凝固點下降法測定分子量169
選題十一醋酸解離常數(shù)的測定169
選題十二鹽類溶解熱的測定170
選題十三中和熱的測定170
選題十四1,2,4-三唑的制備171
選題十五橘皮中果膠和橙皮苷的提取171
選題十六利用手持技術研究酸堿中和反應pH值的變化規(guī)律172
選題十七利用手持技術進行“溫室效應”的探究172
附錄175
1.常用酸、堿的質(zhì)量分數(shù)和相對密度(d2020)175
2.常見離子和化合物的顏色175
3.弱酸弱堿的解離平衡常數(shù)K176
4.標準電極電勢E。298K)176
5.常見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度積Ksp(298K)178
6.常見配離子的穩(wěn)定常數(shù)K穩(wěn)(Kf)178
參考文獻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