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北京教育文化之旅和南京尋夢之旅兩部分。傅國涌先生帶領(lǐng)學(xué)生親臨長城、紅樓、未名湖、清華園、香山植物園、圓明園、頤和園、秦淮河、臺城、石頭城等具有深厚文化積淀的著名景點,現(xiàn)場感受這些景區(qū)的歷史、文化與景色之美;并與蔡元培、胡適、王國維、曹雪芹、梁啟超、魯迅、陶行知、賽珍珠等對話,分享他們背后鮮為人知的經(jīng)歷與故事,講述他們的人生沉浮、命運遭際與精神品格。從波光塔影的未名湖,到廢墟滄桑的圓明園,從煙籠十里堤的臺城,到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大先生傅國涌與小童子們游學(xué)萬里,尋覓歷史洪流中遺失的文化與大美。
適讀人群 :10-12歲 1、跟隨傅國涌先生游學(xué)萬里,尋覓歷史洪流中遺失的文化與大美:從北京到南京,從波光塔影的未名湖,到廢墟滄桑的圓明園,從煙籠十里堤的臺城,到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2、從人文關(guān)懷的視角出發(fā),以沉浸式的現(xiàn)場體驗,帶領(lǐng)青少年學(xué)生了解文化名城北京、南京的著名景點背后鮮為人知的名人故事,發(fā)掘那些在教科書與歷史作品中讀不到的歷史真相。
3、與曹雪芹、王國維、梁啟超,蔡元培、胡適、魯迅等眾多大師對話:他們家喻戶曉,無一不是近現(xiàn)代歷史上影響巨大,在學(xué)術(shù)、思想或社會改革等領(lǐng)域的大師級的人物,他們的身上閃現(xiàn)著不同凡俗的人格魅力。
1912年年初,蔡元培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教育總長。時隔五年,1917年年初,他在北京就任北大校長。十年后,他在南京先后就任大學(xué)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長。作為中國近代最有魅力的教育家,蔡元培平生的事業(yè)主要在南京和北京展開,尤其在北大任上的作為,深刻影響了20世紀(jì)中國的歷史進(jìn)程。一個人,將南北兩座城連在了一起。2017年
1月7日,在蔡先生就任北大校長百年時,《優(yōu)教育》編輯部在南京舉辦了一個小型的“致敬蔡元培”活動,在蔡先生當(dāng)年就任教育總長的舊地,資中筠先生、謝泳先生和我分別做了三場有關(guān)民國教育的講座。
2018年9月28日,我?guī)е?4個來自全國各地的童子走進(jìn)老北大紅樓,這是國語書塾“北京教育文化之旅”的第一站。童子們撫摸著百年紅樓的舊磚,背誦著當(dāng)年的北大校歌:“到如今費多少桃李栽培,喜此時幸遇先生蔡!彼麄冊诩t樓一角演繹了沙葉新先生的劇作《幸遇先生蔡》,無論是飾演“先生蔡”的付潤石和陳禹含,還是飾演辜鴻銘、黃侃、傅斯年、陳獨秀和燕瑞博等的金恬欣、曾子齊、王旖旎、郭馨儀、馮彥臻等人都演得有模有樣!跋壬獭钡男蜗髲拇藪煸诹怂麄兊淖焐,留在了他們的心里。這一行我們主要是沿著蔡元培、胡適、司徒雷登、梁啟超的足跡,從沙灘紅樓與蔡元培、胡適對話到未名湖畔與司徒雷登和燕京大學(xué)對話,從清華園與王國維、陳寅恪、梁實秋對話到植物園與曹雪芹和梁啟超對話,這是主線。
自元朝在北京建都,歷明清兩朝,七百多年來,北京在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中國的政治中心。1898年,北大的前身京師大學(xué)堂在北京開學(xué)。北京大學(xué)和清華大學(xué)、北京師范大學(xué)等現(xiàn)代大學(xué)一起賦予了這座古老的都城以新的意義。一百多年前,蔡元培為北大鑄造的新學(xué)統(tǒng),繼往開來,既承接古老文化的根脈,又開辟了與新思想、新文化接軌的新途。胡適與傅斯年之間的師生問對,成就了沙灘紅樓的大好風(fēng)光。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他們在水木清華的求問永無止境,昆明湖的水回答不了王國維的疑問,陳寅恪的十字箴言刻在石頭上,也刻在了后人的心頭。相比之下,朱自清所見的荷塘月色則顯得暗淡,梁實秋對清華八年的追憶也顯得太輕了。未名湖的水還在,司徒雷登的背影早已遠(yuǎn)去,燕京大學(xué)消失在時代的更替中,只剩下“一塔湖圖”。遙望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明代的烽煙、滿人的辮子,八達(dá)嶺上、居庸關(guān)前,曾是水寒傷馬骨的飲馬處,唯余石頭和古槐,與故宮的琉璃瓦、漢白玉欄桿和景山下的歪脖子樹遙相呼應(yīng)。
從紅樓演繹《幸遇先生蔡》到頤和園老柏樹下對光緒帝功敗垂成的追問,北京七日,雖然匆匆忙忙,但收獲滿滿。童子們在長城背誦賈誼的《過秦論》;在清華王國維紀(jì)念碑前背誦陳寅恪執(zhí)筆的碑文,在工字廳前的荷塘邊朗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頤和園面對昆明湖朗誦沈從文的《春游頤和園》;在植物園梁啟超墓園背誦《少年中國說》……從北大紅樓到未名湖,從水木清華到圓明園,從香山到頤和園,到處都回蕩著童子們的瑯瑯書聲。白天,童子們行走、讀書、聽課;晚上,則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寫下來,許多童子寫出了令人欣喜的文字。
故宮回來當(dāng)天,我們的課是《與北京的秋天對話》,9歲的王旖旎在《北京的秋日》中寫道:
秋日,北京的秋日是美味的。甜甜的糖炒栗子、大糖葫蘆、杏啊桃啊李啊、酸梅湯、豆腐花……雖然一個都沒吃到。來一根故宮棒棒糖也是不錯的。
11歲的郭馨儀定睛于未名湖的“綠”:
作家們說得對,這湖水的確是綠的,在陽光下綠得透明,綠得像司徒雷登的眼睛。岸邊的植物也是綠的,襯得湖水更綠了,只是它們只管各自綠,綠得那么不團(tuán)結(jié),極不協(xié)調(diào)。只有柳樹例外,柳條垂下來,互相摟抱著,組成一大片無瑕的綠。柳條密極了,而且結(jié)實極了,那是一大片多么令人垂涎欲滴的綠。
一句“綠得像司徒雷登的眼睛”,讓人驚嘆。這一路走來,童子們帶給我的驚喜不斷。臨別的那天,我給表現(xiàn)出色的童子頒獎,他們分別獲得“小蔡元培獎”“小傅斯年獎”“小沈從文獎”“小梁實秋獎”“小辜鴻銘?yīng)劇薄?br />2018年12月,34個童子跟隨我開始了南京尋夢之旅。南京是六朝古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所在地,到南京尋找六朝夢、民國夢,有石頭城為證,有滿街的法國梧桐為證,有唐詩中的臺城柳為證,有《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為證,當(dāng)然還有昔日的金陵大學(xué)、金陵女子大學(xué)、中央大學(xué),以及魯迅初讀《天演論》、開眼看世界的路礦學(xué)堂舊地為證。此行的重點是“尋夢”。童子們在古老的城墻上背誦庾信的《哀江南賦序》,背誦南唐后主李煜那些千古流傳的名篇,在孫中山先生宣誓就職的地方背誦《臨時大總統(tǒng)誓詞》;他們在玄武湖邊讀宗白華、汪曾祺的回憶,在秦淮河畔讀朱自清、俞平伯、張恨水的白話文,在南京大學(xué)的草地上讀賽珍珠的《中國之美》;他們在石頭城下、秦淮河畔演繹孔尚任的《桃花扇·余韻》,“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些打動過一代代讀者的名篇、名句也打動了這些少年讀者,從習(xí)作中可以看出他們的感慨。11歲的付潤石直接以《眼見他樓塌了》為題,寫下他所見的南京:
皂莢樹枕著一陣陣寒流,銀杏染上金陵帝王龍袍的色彩,在淡淡的寂靜中飄落,城門邊玄武湖畔的幾株綠柳在微風(fēng)中搖曳,更是天生的詩題。
…………
枯井頹巢扛著天下傷心事從歷史的回廊中走出來,艱難地走向未來……每一塊城磚,每一棵千年古樹,或許都與梁武帝、宋文帝有過親密接觸;遍地黃葉,藏著多少文人墨客的喜怒哀樂?
11歲的趙馨悅給南京尋夢之旅的關(guān)鍵詞是桃花扇,南京的歷史就像一把打開的扇子。她的習(xí)作以《桃花扇·余韻》為題,寫了五瓣血桃花,第一瓣被孔尚任撿起,寫下了《桃花扇》;第二瓣飄落在六朝,庾信寫出了《哀江南賦序》……
第五瓣桃花落入了我們手中
我們看、聽、聞
卻沒有南京的氣息
但是五個花瓣組成一朵桃花
這朵桃花
就是南京的心靈和無價之寶!
11歲的金恬欣寫了一篇《雙城記》,少年的眼中不僅看見了滄桑,還看見了未來,他們的心靈正在一次次的游歷中豐滿起來。
因為童子們的習(xí)作,因為兩位童子的媽媽(廣州陳來熙的媽媽和杭州馮彥臻的媽媽)將我在游學(xué)途中的講課錄音整理成了文字,于是我動了編這樣一本書的念頭。每一篇都由“先生說”和“童子習(xí)作”兩部分構(gòu)成,這不是我的“雙城記”,而是他們的“少年雙城記”,我所做的則是成全他們,讓他們各自成為席勒的“審美共和國”和雨果的“思想共和國”。
北京之行,感謝我的舅舅、數(shù)學(xué)家李邦河院士給童子們上了一堂關(guān)于語文和數(shù)學(xué)學(xué)習(xí)的課,感謝王學(xué)斌先生安排的鼎石之行和分享,感謝張釋文先生在圓明園給童子們上的數(shù)學(xué)課。南京之行,感謝伊頓紀(jì)德校服品牌創(chuàng)始人陳忠先生的鼎力支持和給童子們提供的獎品,感謝南京大學(xué)景凱旋教授和陸遠(yuǎn)教授給童子們的分享和講解,感謝南師大附中周春梅老師的幫助和魯迅紀(jì)念館館長倪峰老師的講解,感謝羅建老師和隋月娟老師在六朝博物館的講解!秾ふ抑袊溃荷倌觌p城記(北京與南京篇)》成書時,我想到了他們。
傅國涌,歷史學(xué)者,兒童母語教育踐行者。1967年生于浙江樂清,現(xiàn)居杭州。主要關(guān)注中國近代以來的社會轉(zhuǎn)型,特別是百年中國言論史、知識分子命運史、企業(yè)家的本土傳統(tǒng)、民國教育等。著有《葉公超傳》《金庸傳》《筆底波瀾》《百年尋夢》《追尋失去的傳統(tǒng)》《文人的底氣》《主角與配角:辛亥革命的臺前幕后》《大商人:影響中國的近代實業(yè)家們》《從龔自珍到司徒雷登》《1949年:中國知識分子的私人記錄》《百年辛亥:親歷者的私人記錄》《史想錄》《新學(xué)記:中國現(xiàn)代教育起源八講》《美的相遇》等,編有《過去的小學(xué)》《過去的中學(xué)》《尋找語文之美》《追尋律師的傳統(tǒng)》等。
北京教育文化之旅
一、與北京的秋天對話
二、在八達(dá)嶺和居庸關(guān)與長城對話
三、在紅樓與蔡元培、胡適對話
四、在未名湖與燕京大學(xué)對話
五、在水木清華與王國維對話
六、在黃葉村與曹雪芹對話
七、在香山植物園與梁啟超對話
八、在圓明園廢墟與“萬園之園”對話
九、在頤和園與沈從文和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時代對話
十、別了,北京
南京尋夢之旅
一、與南京對話
二、與石頭城對話
三、與秦淮河對話
四、與魯迅、陶行知和賽珍珠對話
五、與六朝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