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用經(jīng)典滋養(yǎng)靈魂
龔鵬程
每個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經(jīng)典。經(jīng),指其所載之內(nèi)容足以做為后世的綱維;典,謂其可為典范。因此它常被視為一切知識、價值觀、世界觀的依據(jù)或來源。早期只典守在神巫和大僚手上,后來則成為該民族累世傳習、諷誦不輟的基本典籍。或稱核心典籍,甚至是“圣書”。
佛經(jīng)、圣經(jīng)、古蘭經(jīng)等都是如此,中國也不例外。文化總體上的經(jīng)典是六經(jīng):《詩》《書》《禮》《樂》《易》《春秋》。依此而發(fā)展出來的各個學門或學派,另有其專業(yè)上的經(jīng)典,如墨家有其《墨經(jīng)》。老子后學也將其書視為經(jīng),戰(zhàn)國時便開始有人替它作傳、作解。兵家則有其《武經(jīng)七書》。算家亦有《周髀算經(jīng)》等所謂《算經(jīng)十書》。流衍所及,竟至喝酒有《酒經(jīng)》,飲茶有《茶經(jīng)》,下棋有《弈經(jīng)》,相鶴相馬相牛亦皆有經(jīng)。此類支流稗末,固然不能與六經(jīng)相比肩,但它各自代表了在它那一個領域中的核心知識地位,卻是很顯然的。
我國歷代教育和社會文化,就是以六經(jīng)為基礎來發(fā)展的。直到清末廢科舉、立學堂以后才產(chǎn)生劇變。但當時新設的學堂雖仿洋制,卻仍保留了讀經(jīng)課程,以示根本未隳。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擔任教育總長才開始廢除讀經(jīng)。接著,他主持北京大學時出現(xiàn)的“新文化運動”更進一步發(fā)起對傳統(tǒng)文化的攻擊。趨勢竟由廢棄文言,提倡白話文學,一直走到深入的反傳統(tǒng)中去。論調(diào)越來越激烈,行動越來越魯莽。
臺灣的教育、政治發(fā)展和社會文化意識,其實也一直以延續(xù)五四精神自居,以自由、民主、科學為號召。故其反傳統(tǒng)氣氛,及其體現(xiàn)于教育結構中者,與當時大陸不過程度略異而已,僅是社會中還遺存著若干傳統(tǒng)社會的禮俗及觀念罷了。后來,臺灣朝野才惕然憬醒,開始提倡文化復興運動,在學校課程中增加了經(jīng)典的內(nèi)容。但不叫讀經(jīng),乃是摘選《四書》為《中國文化基本教材》,以為補充。另成立文化復興委員會,開始做經(jīng)典的白話注釋,向社會推廣。
文化復興運動之功過,誠乎難言,此處也不必細說,總之是雖調(diào)整了西化的方向及反傳統(tǒng)的勢能,但對社會普遍民眾的文化意識,還沒能起到警醒的作用;了解傳統(tǒng)、閱讀經(jīng)典,也還沒成為風氣或行動。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后期,高信疆、柯元馨夫婦接掌了當時臺灣第一大報中國時報的副刊與出版社編務,針對這個現(xiàn)象,遂策劃了《中國歷代經(jīng)典寶庫》這一大套書。精選影響國人最為深遠的典籍,包括了六經(jīng)及諸子、文藝各領域的經(jīng)典,遍邀名家為之疏解,并附錄原文以供參照,一時朝野震動,風氣丕變。
其所以震動社會,原因一是典籍選得精切。不蔓不枝,能體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匡廓。二是體例確實。經(jīng)典篇幅廣狹不一、深淺懸隔,如《資治通鑒》那么龐大,《尚書》那么深奧,它們跟小說戲曲是截然不同的。如何在一套書里,用類似的體例來處理,很可以看出編輯人的功力。三是作者群涵蓋了幾乎全臺灣的學術菁英,群策群力,全面動員。這也是過去所沒有的。四,編審嚴格。大部叢書,作者龐雜,集稿統(tǒng)稿就十分重要,否則便會出現(xiàn)良莠不齊之現(xiàn)象。這套書雖廣征名家撰作,但在審定正訛、統(tǒng)一文字風格方面,確乎花了極大氣力。再加上撰稿人都把這套書當成是寫給自己子弟看的傳家寶,寫得特別矜慎,成績當然非其他的書所能比。五,當時高信疆夫婦利用報社傳播之便,將出版與報紙媒體做了最好、最徹底的結合,使得這套書成了家喻戶曉、眾所翹盼的文化甘霖,人人都想一沾法雨。六,當時出版采用豪華的小牛皮燙金裝幀,精美大方,輔以雕花木柜。雖所費不貲,卻是經(jīng)濟剛剛騰飛時一個中產(chǎn)家庭最好的文化陳設,書香家庭的想象,由此開始落實。許多家庭乃因買進這套書,而仿佛種下了詩禮傳家的根。
高先生綜理編務,輔佐實際的是周安托兄。兩君都是詩人,且俠情肝膽照人。中華文化復起、國魂再振、民氣方舒,則是他們的理想,因此編這套書,似乎就是一場織夢之旅,號稱傳承經(jīng)典,實則意擬宏開未來。
我很幸運,也曾參與到這一場歌唱青春的行列中,去貢獻微末。先是與林明峪共同參與黃慶萱老師改寫《西游記》的工作,繼而再協(xié)助安托統(tǒng)稿,推敲是非、斟酌文辭。對整套書說不上有什么助益,自己倒是收獲良多。
書成之后,好評如潮,數(shù)十年來一再改版翻印,直到現(xiàn)在。經(jīng)典常讀常新,當時對經(jīng)典的現(xiàn)代解讀目前也仍未過時,依舊在散光發(fā)熱,滋養(yǎng)民族新一代的靈魂。只不過光陰畢竟可畏,安托與信疆俱已逝去,來不及看到他們播下的種子繼續(xù)發(fā)芽生長了。
當年參與這套書的人很多,我僅是其中一員小將。聊述戰(zhàn)場,回思天寶,所見不過如此,其實說不清楚它的實況。但這個小側寫,或許有助于今日閱讀這套書的大陸青年理解該書的價值與出版經(jīng)緯,是為序。
【導讀】鏡里有乾坤
方瑜
誰沒有照過鏡子呢?從明潔鏡面中,我們認識了自己的形象。但是,除了桌前、壁上有形的鏡子之外,還有許多無形的鏡子。所以,唐太宗才說:“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古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如果學會照這種無形之鏡,不僅可以清清楚楚看見自己的外貌,更可以深入認識自己和周遭的人,從表面的行為舉止一直看透到內(nèi)心深暗角落,甚至對人與事,今與古,時與空都能有更豐富、深度的洞燭。然而,這種鏡子,卻并非人人會照,即使有緣與“鏡”相對,也可能相見不識,失之交臂!
《鏡花緣》這部書,最主要也最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就是唐敖海外游歷的種種奇遇,以及唐小山尋父途中的艱危苦難。這些極富趣味性,不斷開展的故事,正如一面又一面在讀者眼前輝映的明鏡,將人性中平日隱秘掩藏的弱點:自私、虛驕、浮夸、奢靡、吝嗇、作偽、詭詐、兇狠,等等,全都昭然揭發(fā)。猶如面對能透視血脈、纖毫畢現(xiàn)的鏡面,任何臟污、斑點、創(chuàng)痕、紋路全都無所遁形。在原作者李汝珍嘲謔夸張,而又始終旁觀而不介入的冷靜筆法下,我們往往隨著主角的遭遇而哄然大笑。但是,笑過之后,從心底翻涌而上的卻是惶惑自疑和莫名的愧疚,《鏡花緣》就是這樣一部值得用心咀嚼、內(nèi)省的書。
書中同樣也對人性有肯定的描繪,例如君子國、大人國這兩個“烏托邦”式的地上樂園,其中的大人、君子,正是凡人洗凈污垢之后可能臻及的理想典范!照照這正面的明鏡,不禁油然而生自慚形穢又心向往之的慨嘆!
至于唐小山尋父途中的艱危,固然和全書的神話結構呼應,是百花仙子謫降人間早已注定的命運。然而,這類似“天路歷程”的朝圣之旅,特別強調(diào)的正是人之意志所能發(fā)揮的力量,真可悲天泣地、驚動鬼神。一個纖弱少女憑借堅定不移的毅力不斷追尋,終能克服種種試探、誘惑與磨難,達到“靈山即在心頭”的真如之境。雖然,唐小山最后的抉擇是舍棄人間才女的榮冠,同歸蓬萊仙鄉(xiāng),但她這趟下凡歷劫卻并非徒然,以血肉凡軀遍歷生死關頭,這種深刻體驗是對生命所做最真實的投入與認知。原作者對不生不滅、清凈無垢的仙界所持的質(zhì)疑態(tài)度,從這反面的“鏡子”中,已清楚投映出來。
《鏡花緣》全書共有一百回,為了保持故事結構完整,氣勢一貫,不減損讀者閱讀的興趣,同時也因篇幅所限,改寫本以原書的前半為重點,原著許多炫學、考據(jù)、冗贅、重復的部分,都加以刪除,人物也集中于唐敖父女、林之洋和多九公。原書提及的一百位花仙,很多都僅有姓名,并未做深層描述,因此,改寫本只擇取散居海外的十二名花來陪襯唐敖和百花仙子。對于原著幽默、諷謔的筆法、冷靜剖析人性的特色,則盡量保存,并予以強調(diào)。希望這面新制的舊鏡能滿足讀者先睹為快的心意!
如果對原著有深入探討的興趣,希望不要忽略書后的附錄《蓬萊詭戲──論〈鏡花緣〉的世界觀》,這篇精彩的學術論文,是我十分敬佩的學長樂蘅軍的大作,征得她的同意,收入書中,在此深致謝意。細心品讀這篇論文,更可證明“鏡花緣”蘊義的豐厚,直像上下前后交相輝映的明鏡,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見仁見智,實在有太多不同的影像,可以啟發(f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