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的人間情懷》新版序
從珠海出版社1995年版《學者的人間情懷》,搖身一變,成了三聯書店2007年版《學者的人間情懷——跨世紀的文化選擇》,其中變化及寫作策略,在三聯版自序中已有說明,沒必要再啰嗦。需要斟酌的是,既然有機會推出新版,是否加以增訂?我談當代中國學術、教育及文化的文章還有不少,若補充進來,可讓新書顯得更有分量。最終決定不動,是希望保持此文本的歷史性。
雖說術業(yè)有專攻,“當代中國”并非我的專門研究對象,但身處歷史大潮之中,不免有所眷戀與關懷,于是陸續(xù)寫下若干不成體系但頗有感觸的大小文章。與本書宗旨及時段大略相同的,有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初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增訂再版的《當代中國人文觀察》。至于近年我對于當代中國文化及教育的觀察與反省,則散見《大學何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修訂版,2016)、《讀書的“風景”——大學生活之春花秋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修訂版,2019)、《六說文學教育》(北京:東方出版社,2016)等書中。
因是學術隨筆,本書論及“學術史”、“走出‘五四’”、“左圖右史”、“述學文體”、“演說現場”、“報刊研究”等重要話題,只能點到為止,好在大都日后在專業(yè)著作中有所展開。不管是當初的篳路藍縷,還是日后的鴻篇巨制,放在學術史上看,都只是前進路上深淺不一的印記而已。在這個意義上,后世讀者所關注的,不僅是具體文章的得失,還包括那些“壓在紙背的心情”。
己亥大年初四于京西圓明園花園
自序
陳平原
去年年底,我在河南大學出版社刊印了一冊36萬字的《學術隨感錄》。明明是“小文章”,竟弄得這么厚,實在有點反諷的意味。將這些隨意書寫、不登大雅之堂的短文結集成書,除了留下自家精神探索的印記,更希望從一個特定角度見證二十年來中國學術的變遷。在“自述”中,我曾提及:
既堅守象牙塔,撰寫中規(guī)中矩的學術專著;又對已經制度化了的知識生產,保持一種冷靜審視的態(tài)度,這是20年間我所堅持的學術理念。專業(yè)著述不說,已完成的對于當代中國人文學術的叩問,辨析文化思潮的,有《當代中國人文觀察》(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反省大學體制的,有《大學何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追憶學問人生的,有《當年游俠人》(三聯書店,2006年)。再有,就是這本當初隨意揮灑、如今則必須“苦心經營”的《學術隨感錄》。
這一嘗試,最早開始于1988年的七、八月間;可那組刊于《瞭望》雜志的“學術隨感錄”,以及此后陸續(xù)撰寫的《學者的人間情懷》、《學術史研究隨想》等,因收在珠海出版社原刊、“即將由三聯書店重印”的《學者的人間情懷》中,為避免重復,只好割愛了。
在我先后出版的十幾種隨筆集中,珠海版的《學者的人間情懷》(1995)印數不多,影響卻最大。十二年前初刊,印數五千,此后未再重印,可在論者的引述或評議中仍不時露面。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為書題的那篇文章。
《學者的人間情懷》最初發(fā)表于1993年第三期的《讀書》雜志,日后被收入各種選本,如《另外一種散文》(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知識分子應該干什么》(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讀本》第五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90年代思想文選》(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北大百年散文精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中國當代作家面面觀》(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白話的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世界華人學者散文大系》(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等。集中其他各文,也有承蒙選家錯愛,進入各種讀本的,但像此文這樣四處奔波,且出入于“散文”選、“作家”論以及“知識分子”研究等不同類型的選集,絕無僅有。
在關注學術規(guī)范建設的學者看來,我的《關于“學術語法”》一文,是此話題的始作俑者(參見楊玉圣等編《學術規(guī)范讀本》,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余三定的《新時期學術規(guī)范討論的歷時性評述》,《云夢學刊》2005年1期);而有考據癖的“北京學”專家,也將我的短文《“北京學”》,視為此話題的最早文獻(參照馬萬昌《對北京學基本理論問題的思考》,《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3年1期)。類似的“思想火花”還有好些,如《“文摘綜合癥”》、《學術史研究隨想》、《走出“五四”》等。我當然不會愚蠢到以為自己真的開創(chuàng)了一個什么學科。設想多而能力小,興趣廣而功底薄,也就只能“隨感”而已了。這既暴露了大轉折時代讀書人的困惑與迷茫,更體現其不服與抗爭。如果不過分苛求,這些雖則淺薄、但仍屬真誠的思考,也自有其可愛之處。
有序跋,有游記,有隨筆,也有談話,當初的定位是“關于當代中國學術的‘隨感’”,故體裁歸屬不是很重要。如此“將學術知識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的表達之中”,必定“并不特別注重散文的文體規(guī)范,而將其視為專業(yè)研究之外的另一種自我表達或關注現實的形式”,洪子誠的《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正是從這一角度,談論諸如《學者的人間情懷》這樣的“學者散文”。
除了是“另外一種散文”,還牽涉九十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史家偶爾論及時,褒貶不一。出于好意,兩年前,北京的三聯書店建議重刊《學者的人間情懷》,理由是保存一種“歷史文本”。我同意了,而且,還專門撰寫了題為《學術轉型的見證》的“新版自序”?墒潞笙胂,還是覺得不太妥當。除了原刊文體駁雜,還有重復收錄之類的問題。猶豫再三,最終決定撤稿。辜負了朋友的一片好心,實在抱歉;可如此決斷,與其說是對讀者負責,不如說是對自己的警醒。
在《當代中國人文觀察》的“自序”中,我談到過自己時常罔顧學科邊界,貿然談論已成“專家之學”的“當代中國”:
囿于“觀察者”立場,加上會議論文或專題演講的文體特征,使得本書的論述“鮮活”有余而“深邃”不足。就近觀察一個生氣淋漓、充滿動感的社會,好處是“真切”,缺點則是容易流于“浮泛”。
這回也不例外,依舊只能扮演有濃厚學術興趣的“觀察者”形象。某種程度上,這是“論述姿態(tài)”所決定的——既然你選擇了課堂講授、學術演說、會議發(fā)言、隨筆、答問以及文化評論等,那就只好隨意揮灑,而不太可能像專家學者那樣旁征博引,追求“每下一義,泰山不移”。
雖說只是“觀察者”,并非馳騁疆場的“斗士”,但如此不顧專業(yè)設置,撰寫諸多無關“業(yè)績”的文章,也算是一種對于社會生活的“關注”與“介入”。沒能力叱咤風云,只好“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說到底,這也只是一種“學者的人間情懷”。只是因興趣及能力所限,這一“觀察”,基本上局限于與自家專業(yè)接近的思想文化、新聞出版以及文史之學。除第一輯按寫作時間編排外,其余三輯的劃分,兼及論述主旨與文章體式。
本書新舊雜陳,按篇幅計算,大約是對半開。第一輯全屬舊文,選自《學者的人間情懷》(珠海出版社,1995);其余三輯,也有些錄自《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掬水集》(春風文藝出版社,2001)和《文學的周邊》(新世界出版社,2004)。此四書原本印數就少,以后也不打算重刊了。不以“文采風流”著稱,我的隨筆集,希望適應讀者閱讀趣味的變遷,還是“專題化”為好。
選擇集中二文,湊成正副標題,不完全是偷懶,也自有深意在——前者指向學術精神,后者關涉論述策略。所謂“學者的人間情懷”,就是我文章中再三表述的,“學會在社會生活中作為普通人憑良知和道德‘表態(tài)’,而不過分追求‘發(fā)言’的姿態(tài)和效果”。至于談論當下的“文化選擇”,不滿足于就事論事,喜歡“跨世紀”,回到我所熟悉的清末民初,則帶有明顯的專業(yè)印記。集中各文的長處與短處,均與此學術思路相關。
這么說,等于是亮出了自家底牌;接下來,便是祈求讀者批評指正了。
2007年5月3日于京西圓明園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