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意在探尋中國文化的來源,在古神話的考辨、推原方面成績卓著,顯示了深厚的學術功底。丁山在傳統(tǒng)的考據基礎上運用了比較語文學與比較神話學與宗教學的方法,對史前神話加以初步分析,分析數量之廣,考證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從而使得這部著作具有巨大的學術價值。從文獻學角度來說,其成就至今無人能出其右。全書從古代祭奠說起,歷數先民各種神祇崇拜以及與歷代先王纏結在一起的各種傳說神話,從中探析中國先民的原始崇拜、生產方式和文化史觀。本書以1961年龍門聯(lián)合書局版為底本,訂正若干誤字新出,以供學者研索。
語言學家沈兼士的得意門生
魯迅的知遇后進
繼顧頡剛《古史辨》之后又一顛覆傳統(tǒng)的力作
中國現代神話學研究史上繞不開的名著
丁山(19011952),安徽和縣人。史學家、古文字學家。1924年考取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研究生,1926年任廈門大學助教,次年任中山大學教授。1929年至1932年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專任研究員。后20年間,歷任中央大學、山東大學教授。早年側重于古文字、音韻方面的研究。20年代末轉向甲骨文考釋,所作《說文闕義箋》、《數名古誼》、《釋夢》等專著與論文,對于甲骨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后來,他潛心于商周歷史與文化的研究,將甲骨文、金文的考釋融匯其中,視野寬闊,見解敏銳,富有探索精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有《吳雷考》、《新殷本紀》、《商周史料考證》、《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等著述。
出版說明
卷頭語/1
自古代祭典說起/3
秦祖大業(yè)即水牛/6
姜螈與土神/8
簡狄即高禖/10
后稷與神農/14
后/14
后稷與神農/19
田祖/24
烈山氏/29
后土為社/32
柱與后土/32
禹即句龍/33
杜宇與叢帝/37
釋篼克/39
杜主即社/42
社母與社公/44
亳社與周社/45
地道日方與五社/48
社稷五祀/50
句芒即玄鳥/50
辨北正與南正/52
奘即孛星/54
滅即房心/55
楚與邾莒不必同祖/57
祝融即城隍/59
火神辛兮/61
禺京與義京/64
婋即女娃/66
止若即昌若/66
昏即玄冥/67
王亥與豎亥/69
蓐收亦農神/70
月神與日神/72
西王母司天厲與五殘/72
西王母即月精/74
東母即日母羲和/75
羲和即有娥氏/77
義京即姜螈/77
四方之神與風神/81
又出日與又入日/81
堯典新證/84
析木與耆風/85
南斴與凱風/87
西彝與柬風/88
北歆與殿風/92
五祀與五工正/99
方望與方社/99
木正即析木/101
火正即鶉火/103
金正水正互易位/103
五行之官與五工正/106
郯子傳說古官即社稷五祀/109
龍師即土正/110
鳳鳥即風正/110
五行與五材/112
五行思想之唯物辯證觀/114
五行生殖為萬物成因/114
四大種子與五行/115
墨子之量變論/118
洪范傳自墨子/120
從春秋名字解詁看五行相生說/124
由名字解詁看五行方位/125
兵家尚五行/127
獻俘于社/131
聽獄于社/134
五刑與五服/134
五刑與五行/138
帝五豐臣與四中星/141
帝五臣與五行之官/141
何謂帝五臣/145
堯典四中星與卜辭四中星/148
鳥名官與四象/150
方帝與方望/152
祭四方/152
商代祭四方/156
辨閌祭門之說/158
望祭四方/160
釋方明與明堂/163
方帝即方社/169
天體/171
晚周諸子的天體論/171
宣夜論/174
蓋天論/175
渾天論/175
易傳的宇宙觀/175
天神稱號三代異名/179
帝與上帝/188
上帝與五帝/188
釋帝/190
巫帝/194
婁帝/196
夢帝/198
帝河/199
帝鴻/200
帝云/200
殷先王措廟立主稱帝/202
周時王冠皇號/204
天命論與皇,帝、王,霸之古史退化觀/207
釋皇/208
司命與天命/211
天子與魯天子/212
皇、帝、王、霸的退化論/214
洪水傳說/219
堯典洪水即中國歷史的起點/220
禹是辟地大神/221
史官與史料/224
周代的史官/224